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程度遮荫对凤丹白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2a数据表明:夏季晴天、自然光照条件下,凤丹白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遮荫7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没有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经过连续2a遮荫后,遮荫75%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净光合速率在一天中始终处于最低水平;遮荫45%和60%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在一天中保持较高。随着遮荫程度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降低。经过遮荫处理的Fv/Fm均显著高于全光照植株。结果表明,夏季大田中午强光、高温条件下,凤丹白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显著,遮荫叶片优于全光照叶片,适度遮荫提高了光合效率,综合比较各参数可知,遮荫45%~60%最适合凤丹白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栽培方式对越夏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越夏番茄生长过程中,根系活力及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但生长前期露地栽培的根系活力低于遮荫栽培和间作栽培,而结果期则显著高于间作栽培,叶绿素含量则始终以露地栽培为高。夏季高温季节叶片的膜脂过氧化较为严重,中午前后的MDA含量较高,但遮荫栽培和间作栽培可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番茄叶片的SOD活性在上午逐渐增强,下午维持较高水平。高温季节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因不同栽培方式而异,上午以露地栽培为高,但午休较为严重,中午后以遮荫栽培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和间作栽培;遮荫栽培番茄叶片的光化学效率中午下降的幅度显著低于露地栽培,说明其光抑制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三白草科2种植物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和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为材料,测定了光响应、CO2响应、光合作用日变化、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以期对这两种药用植物的人工培育提供一些光合生境方面的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三白草和鱼腥草的光补偿点(LCP)分别为2.93和1.63 μmol·m-2·s-1,均为喜阴植物,三白草的LCP和饱和点(LSP)高于鱼腥草,CO2补偿点(CCP)和饱和点(CSP)低于鱼腥草。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显示,2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s)变化都呈双峰型,均具有“午休”现象。三白草的叶绿素含量高于鱼腥草,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在高光强下显著高于鱼腥草。显然,三白草较鱼腥草的光适应性强、光合效率高、受光抑制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对生境的选取方面应使鱼腥草的遮荫强度稍高于三白草。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7个云南松种群4年生苗木光合响应特征曲线及光合日进程,揭示种群间光合特性的差异以及影响云南松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并且得出一些响应特征参数。云南松各种群的净光合速率(Pn)均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和C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CO_2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比光饱和时的Pmax增加44.50%~130.41%。云南松各种群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没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和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趋势与Pn相似,胞间CO_2浓度(Ci)的日变化则与其相反。在旱季,PAR、水汽压亏缺(VPD)、空气湿度(RH)和温度(ta)是影响云南松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
四倍体与二倍体白桦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年生四倍体白桦和二倍体白桦为试材,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四倍体和二倍体白桦均有光合作用"午休"现象,四倍体的全天最大净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二倍体(P<0.01),较二倍体提高了24.81%.②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羧化效率等指标在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极显著(P<...  相似文献   

6.
商洛黄芩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芩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为黄芩的生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一天中不同时间段黄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并对其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黄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相关分析表明,黄芩光合速率中午降低是气孔限制因素导致;黄芩的光饱和点为1 600μmol/s.m2,光补偿点为98μmo/ls.m2,表观量子效率为0.0518。  相似文献   

7.
以15年生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的库尔勒香梨树作为试验对象,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光合有效面积等指标,分析了两种树形在光能利用效率上的异同。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两种树形树的叶片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b(Chl b)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种树形的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基本相近,开心树形和疏散分层树形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411、1 42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0.044 1、0.043 9。两种树形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因中午的光抑制表现出双峰曲线,分别出现在11:30和17:30左右,光合有效辐射(PDF)大于光饱和点(LSP)是导致"光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疏散分层形树的光合有效面积始终大于开心形树,二者的光合有效面积平均值分别为23.8、21.6 m~2。库尔勒香梨在相同的栽植模式和田间管理条件下,疏散分层形树的有效见光面积明显大于开心形树,光能利用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彭晓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63-16565
[目的]研究橘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C)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为其生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橘梗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并对其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橘梗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橘梗光合速率中午降低是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的;橘梗的光饱和点为1 418μmol/(m2.s),光补偿点为68μmols/(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67 7。[结论]橘梗属于阴生植物,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大叶秦艽的光合特性,为其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宁夏隆德地区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进程以及影响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子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叶秦艽为耐荫植物,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影响大叶秦艽午间Pn降低的因素既有气孔限制方面的,也有非气孔限制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丹参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丹参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约为97.9μmol.m-2.s-1和1 100μmol.m-2.s-1。丹参叶片光合日变化曲线呈明显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10时和下午14时左右,在高光强下中午有明显"午休"现象。光系统Ⅱ光化学效应(Fv/Fm)在晴天中午明显降低,说明田间丹参叶片在晴天中午经常发生光抑制,高光强和高温是发生光抑制的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下,强光引起的光抑制可能是丹参叶片光合速率午间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理生态研究方法,选取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和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的幼苗为研究对象,在全光照、1层遮荫和2层遮荫3种不同遮荫处理下,对其叶片气体交换日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遮荫处理改变了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的叶片气体交换日变化曲线,表现为遮荫处理下多脉青冈的净光合速率在1 d之内明显降低;金叶含笑的净光合速率在中午前随遮荫程度的加大而下降,但11:00时1层遮荫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中午以后全光照和1层遮荫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相差不大.遮荫处理同时明显降低了1 d之内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体积分数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基本相反.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的净光合速率在13:00左右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发生了光合"午休"现象.图9参12  相似文献   

12.
4种药用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深对药用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认识,对其进一步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玫瑰、枇杷、杜仲、厚朴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季节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种药用植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年平均光合速率为枇杷>杜仲>玫瑰>厚朴,光合能力为枇杷>厚朴>杜仲>玫瑰.通过增加CO2浓度有可能提高4种药用植物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农牧交错带油葵旺盛生长季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和光合"午休"原因,使用光合作用测量系统(LI-6400XT)于内蒙古武川试验站(2013年7月24日—7月28日)测定了晴天条件下油葵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油葵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峰值显著高于下午的峰值,观测期间平均高出11%。对油葵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温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相似,也呈现双峰曲线,并且两者的峰值要早于光合速率的峰值。对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饱和水汽压差,对蒸腾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饱和水汽压差和温度。油葵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11:00,最高值为2.71g/kg。观测期间,在油葵光合速率下降的阶段均表现为胞间CO2浓度增加,气孔限制值下降。因此,造成该地区油葵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进行光合生理指标测定,分别对4年生挪威槭、北美枫香和美国红栌3种彩叶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和胞间CO2浓度(Ci)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红栌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较挪威槭和北美枫香的低。3种彩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通过对所测数据分析,得出了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的日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其他因子间的关系,3种彩叶植物光合速率受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共同作用。该研究为彩叶树种的引种及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加工番茄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里格尔87-5、石红206、石红3号3个加工番茄品种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不同品种的加工番茄在9:00~11:00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里格尔87-5的Pn最大;3个品种在开花期的Pn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13:00左右出现午间的光抑制现象;此外,叶片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平行变化趋势,说明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直接因子。  相似文献   

16.
水培广东万年青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土培与水培广东万年青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万年青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0:00,次高峰出现在14:00,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中午光照强度大,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水汽压差达到最大值,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达到最小值,诱导叶片光合午休。用生根剂与NAA浸泡后进行水插优于直接水插的。  相似文献   

17.
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梨树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香梨外围叶片和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外围叶片Pn日变化在13:00和16:00出现高峰,内膛叶片Pn日变化高峰出现在13:00和15:00;外围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6月和8月;香梨外围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 550μmol/(m2.s),光补偿点为51.1μmol/(m2.s),属喜光果树。香梨气孔导度总体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值出现11:00,外围叶片气孔导度(Cs)大于内膛叶片。蒸腾速率13:00达到最高峰,单峰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3种金鸡菊属Coreopsis植物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运用美国产的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仪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金鸡菊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各不相同。对光的适应范围大小为重瓣金鸡菊Coreopsis fanceolata〉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天堂之门金鸡菊Coreopsis rosea;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大小为重瓣金鸡菊〉天堂之门金鸡菊〉大花金鸡菊。3种金鸡菊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型曲线。第l峰值均大于第2峰值,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r)和气孔导度(G训)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3种金鸡菊属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EwuE)差异显著,大小依次为大花金鸡菊〉重瓣金鸡菊〉天堂之门金鸡菊。图4表1参24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鹤庆地区栽植的农桑1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及其相应环境因子的日变化测定,探讨了云南红土高原桑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桑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光合“午休”现象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并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相反.各环境因子对桑树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较大,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枇杷品种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3个从日本引进的枇杷良种(3号、8号和9号)和1个当地主栽良种(4号)的 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晴天和阴天,4个枇杷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 具有典型的“午休”特征;阴天时4个枇杷品种的Pn均比晴天时高。阴天时除9号品种外,其他3个品种的蒸腾速 率(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晴天时除3号品种的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外,其他3个品种均为单峰曲线。4个枇杷 品种细胞间CO2浓度的升降并不完全受气孔导度的影响,造成晴天和阴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内在原因主要是 非气孔因素。晴天和阴天均以9号品种的日均水分利用率最高,表明9号枇杷品种最耐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