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大都认为印度佛教是经西域传入中原,尔后再在国内传播开的。佛教进入我国的时间则持多种说法。本文以长江中上游地区出土的大量早期佛教造像与画像砖上的佛教美术图案,结合历史文献典籍,加以分析考证,得出长江中上游地区是佛教的初始输入地,传入时间应在西汉末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佛教教义、佛陀神化和菩萨信仰的分析,发现佛教原始教义中无神又有神,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佛陀、菩萨等成为偶像崇拜。在现实生活中佛教“偶像”和“偶像崇拜”的确立是佛教发展和传播的必要条件。佛教教义通过偶像崇拜进一步和生活连结,逐渐深入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3.
女真人在建国之前主要信仰原始的萨满教,在与辽宋作战中接触汉文化的同时逐渐接受了佛教,称佛教为浮图。金统治者接纳佛教的目的,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以争取信仰佛教的汉人、契丹人、渤海人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其政权。 金朝建国之初,统治者摒弃了排斥心理,率先接受佛教。金太宗曾于天会九年(1131年)“(自汴京)迎请旃檀瑞像到燕京建水陆会七昼夜,于悯忠寺供养,凡十二年。”据日本学者鸟居龙藏考证,悯忠寺实  相似文献   

4.
<正>昨晚看一篇文章,文章对比了同处于唐朝时期的两大高僧,那便是玄奘和慧能。前者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儒学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出家后遍访天下高僧,在佛学理论基础上勤下苦功。成年后又游历西域,在前后长达十七年的万里跋涉中,见闻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带回六百多部经典,有着异常丰富的留学经历,而且精通梵文,被当时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最大的佛教研究中心——那烂陀寺尊为精通三藏的"十德"之一。后者慧能被奉为佛教六祖,出身寒微,从小以砍柴卖柴为生。在青年时代几  相似文献   

5.
禅茶产生于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禅茶产生后助推佛教中国化,从而对佛教中国化有着重要贡献:一是禅茶,即以茶参禅、悟禅,使源自印度的不品茶、饮茶的佛教,适应了中国人,特别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调的需要,让文人士大夫们与禅僧们都沉湎于茶与禅,通过演绎茶艺和品茶,体悟禅境,助推了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在中国传承不衰。二是禅...  相似文献   

6.
宋儒对佛教存在误读现象,这种误读主要表现在佛教本体论、佛教伦理观、佛教轮回说、佛教道体等几个方面。宋儒之所以误读佛教的原因主要有:认知与判断佛教坐标的儒学化、认知与判断佛教价值的功用化、认知与判断佛教取向的常识化、认知与判断佛教方式的片面化。探讨并把握宋儒对佛教的误读情形及其原因,对于全面认识宋代新儒学中的儒佛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正确处理不同思想或学说间的关系则是一份难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本报讯中钾公司在2013年钾肥低谷中,为拓展投资领域、实现投资多元化的目标,调整经营结构,转变经营思路,瞄准全国日趋火热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与上海荣忻在艺术品投资公司牵手合作,依托上海荣忻公司的专业运作,以华东市场为范畴,重点带动开发西部艺术品投资市场,从而实现艺术品投资的战略目标。为宏扬中国艺术品文化的精髓,中钾公司进军艺术品投资市场也是调整投资经营上的战略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现有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研究,将中国佛教寺庙空间分为三类,从寺庙建筑布局、有关佛教小品的安排和植物配置等不同角度透视中国佛教寺庙不同空间的意境塑造,分析现代园林建设中缺乏意境内涵的现状,从而借鉴中国佛教寺庙园林空间意境塑造手法,创造出优美的现代园林环境。  相似文献   

9.
从古至今,佛教在适应社会、包容异说、重塑自我、奉献社会等方面展现着强大的生命力。佛教的六度万行、觉他利人、正业正行三个视角正是分别阐释了在社会行为、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三个方面中的善,通过对佛教善的思索与研究将使我们明确具有佛教思想特征的善,并且为当代飞速发展的物质社会提供善的精神引导。  相似文献   

10.
肇端于中唐时期,完成于南宋末的“孟子升格运动”,与宋明理学的形成过程相始终。在这一过程中,以抬升孟子地位为基轴,儒学受佛教的影响出现了学术旨趣由宗法伦理向心性论的转移;通过义疏之学融摄佛教思想于无形,重构其心性本体论;受佛教法统说的影响而提出自己的道统说;接续孟子成圣之说,并吸纳佛教佛性理论发展了自己的圣人观,开出与佛教相匹敌的终极关怀思想,最终形成了熔儒释道思想于一炉的新儒学。  相似文献   

11.
艺术与宗教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川端康成由于独特的身世和经历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作品鲜明地表现着对世间苦难、生死不灭和人生无常三个方面的体验和感悟,晚年作品所体现一种对人性的张扬和生命本能的追求是他对佛教精神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艺术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2015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交易市场,巨大的资本数字背后暗藏着中国艺术品金融化的市场潜力.基金、信托、质押贷款、份额化交易以及其他新型互联网金融交易方式都推动了艺术与金融的融合.这种融合发展的态势本质上是对艺术品增值空间的利用,因此只有充分把握艺术品的艺术价...  相似文献   

13.
阐述"农禅并重"的历史形成及发展,提出佛教农业的概念、类型及创建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园林艺术得古今之大成。借助于佛寺塔林和山岳形胜进行造园,是龙门佛教文化园林的一大亮点,形成了独特的佛教园林艺术特色。下面分别以北魏、隋唐、北宋时期的龙门佛教园林来阐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游记》以玄奘取佛经的事件为线索。作者对佛教的态度 ,从作品的实际出发 ,可以看出是肯定否定兼有 ,而且是否定多于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上,这句话再次得到了完美地演绎。A股市场跌跌不休,房地产市场又处在国家调控的风口浪尖上,把钱存银行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发现了一些另类的投资理财方式:艺术品、酒、普洱茶等产品。尽管有些投资领域十分奇怪,如艺术品份额、国产白酒、普洱茶等,这与传统的资产类别格格不入;但是这些另类的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理学家崇儒排佛的思想背景下,张栻(南轩)对佛教采取了极力排斥的态度。出于纠正当时社会上一些儒者受佛教“空虚”思想所“惑”,或“偏离”儒家正学,或名为“辟佛”却流于“诐淫邪道之域”,而“自陷于异端之中而不自知”的状况,张栻从立本虚实、心性与理欲以及修养工夫等方面,深入辨析儒佛之异,尽力去划清儒学与佛教“异端”在本体论、心性论和修养工夫论等方面的思想界限。从中既反映出张栻崇儒与反佛立场的坚定性,同时也暴露出其自身思想方法的某种偏向和思想弱点。  相似文献   

18.
佛教中的生态环保思想,如缘起论、慈悲观、依正不二思想,都蕴藏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要和谐相处的理念。佛教的一系列主张和实践,如戒杀、护生、素食、节俭惜福,寺院森林等,对当今的生态理念也有很多启示。佛教的生态环保思想及其生态实践在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处理方式上有很大的理论实践意义,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佛教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概念入手,明确佛教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内容。针对具体内容,提出单因子和多因子的量测方法,并重点对海南三亚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指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佛教音乐在中国发展过程及其种类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音乐在传入中原后,究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特征是什么?本文结合有关史料,指出佛教音乐的华化过程大致有四个阶段:一是“初弘期”的西域化阶段;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融合与发展;三是唐宋元时期的定型与繁荣;四是明清以来的极度通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