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粒状梗丝膨胀技术在卷烟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粒状梗丝膨胀(Expanded Sheredded Stems)梗丝的加工工艺和特点。对原梗丝成品烟、ESS梗丝成品烟以及添加不同含量比例的ESS梗丝的成品烟进行烟气指标(烟碱、焦油、CO等)和化学指标(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氯、钾、总氮等)测定分析,得出用ESS梗丝替代原梗丝后,对卷烟烟气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找出在成品叶组配方中添加ESS梗丝的合适比例;对掺配不同比例的ESS梗丝成品卷烟的感官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添加ESS梗丝可以有效降低焦油、CO及烟碱等烟气指标含量;对化学成分指标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掺配适量的ESS梗丝对卷烟的风格和感官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卷烟叶组配方对主流烟气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卷烟叶组配方对主流烟气中氨的影响,采用不同叶组配方卷制卷烟,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其主流烟气中氨的含量。结果发现,烟叶产地、烟叶部位和三丝(膨胀丝、梗丝、薄片)掺兑比例对主流烟气中氨具有一定影响,国内烟叶氨的释放量整体水平比国外烟叶低;中下部烟叶氨的释放量较小;膨胀梗丝、膨胀烟丝和薄片掺兑量与氨释放量显著相关。提高国内烟叶、中下部烟叶、膨胀梗丝、膨胀烟丝和薄片的使用量,可以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3.
为测定卷烟中二次复切微波膨胀梗丝的掺配比例,评价其在卷烟中的掺配均匀性。以A品牌三类烟的烟丝为试材,把微波膨胀梗丝和A牌三类烟的烟丝按不同比例混合(0%~50%),采集混合后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应用所建模型分别测定了待测烟支样品中以及烟支样品各段(每支烟(不含滤嘴)平均切成三段)中微波膨胀梗丝的掺配比例,计算了待测卷烟样品中及烟支各段中微波膨胀梗丝的掺配比例偏差,评价了其掺配均匀性。建立的近红外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986,该模型预测精度(RADP=1.72%)高、重现性(RSD3%)好,可用于A品牌三类烟的烟支中微波膨胀梗丝掺配比例的快速检测;微波膨胀梗丝在待测烟支中以及烟支各段的掺配均匀性偏差小于2%。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测定微波膨胀梗丝在卷烟中的掺配比例,评价结果表明二次复切微波膨胀梗丝在卷烟中的掺配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湖南烤烟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烟气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1—2003年湖南31个烤烟主产县551份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化学成分、烟气成分总糖、还原糖、烟碱、钾、焦油量等与评吸质量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与香气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糖碱比>焦油量>抽吸口数>总糖>钾>烟气水分;与浓度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糖碱比>总粒相物>抽吸口数>钾,与刺激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烟气烟碱>总植物碱>还原糖>抽吸口数>烟气水分>钾。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孔径筛网(YQ.2型烟丝结构震动分选仪)筛出不同长度烟丝,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然后按试验水平进行卷烟机样品制备,测定卷烟燃烧锥掉落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烟丝结构对卷烟燃烧锥掉落率的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薄片丝比例长丝比例中丝比例梗丝比例。方差分析表明,p值小于0.01,薄片丝比例、长丝比例、中丝比例、梗丝比例对卷烟燃烧锥掉落率均有显著的影响。综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卷烟燃烧锥掉落率最佳烟丝结构比例为长丝比例45%,中丝比例25%,短丝比例15%,梗丝比例10%,薄片丝比例5%。按照烟丝结构配比卷制卷烟,结果显示烟丝结构调整后,卷烟燃烧锥掉落率为2.23%,优化后的卷烟燃烧锥掉落率低于试验的测试结果;与未优化前的卷烟燃烧锥掉落率12.7%相比,调整烟丝结构对卷烟燃烧锥掉落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某烟草品牌的某卷烟配方中按不同比例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开展主流烟气指标分析,研究影响趋势;选取2种HH牌号卷烟产品,对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前后的主流烟气指标开展对比分析,研究影响程度。检测结果表明,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后,卷烟样品主流烟气在总粒相物中水分和一氧化碳含量等指标方面变化不明显,在烟气烟碱量、焦油量和抽吸口数的指标方面均比对照样品低,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对比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前后2种卷烟试验样品,添加后的样品烟气烟碱量分别降低了9.75%,9.77%;焦油量分别降低了8.76%,5.22%。  相似文献   

7.
张海江  解民 《种子世界》2012,(11):26-27
常见规格的滤嘴烟支质量约为0.92g/支,烟丝质量约为0.7g/支,国家标准规定滤嘴卷烟端部落丝量≤8.0mg/支,即每支烟允许掉落的烟丝质量不允许超过国家标准的1.1%,烟丝在烟支中填充的长度为64mm,在点烟端的长度方向上如果有超过0.7mm的掉落量,就会出现指标超标。目前涉及可能影响卷烟端部落丝的原因主要有卷烟卷制的现场控制、烟丝结构、烟丝的耐加工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卷烟机成型负压对黄山某规格卷烟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4个梯度负压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负压对卷烟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卷烟机成型负压的增加,①烟支内烟丝的碎丝率呈增加趋势,含水率、填充值基本无影响;②卷烟品质、吸阻、总通风率指标的稳定性,呈先升后降趋势;③卷烟感官品质得分,卷烟机A#呈下降趋势,卷烟机B#呈先升后降趋势;④成型负压对卷烟焦油、烟气烟碱、一氧化碳等主流烟气指标释放量影响较小。在试验范围内,相对较低的卷烟机成型负压,卷烟产品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9.
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关系,在楚雄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hm2、108kg/hm2)与留叶数(15片、18片、21片)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茎围、节距、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株患白粉病及赤星病机率增加,病情指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增大;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增加,糖碱比变小。随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封顶株高增高、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但上等烟比例减少;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减小;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变大;烟叶化学成分趋向不协调。因此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与留叶数,以施肥90kg/hm2、留叶18片的处理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10.
在陕南烟区采用田间试验,以云烟99为材料,通过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GA3(Gibberellin)和IAA(Indole-3-acetic acid)对烤烟上部叶全碳、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全氮、烟碱、全钾含量、经济性状以及烤后化学成分的影响,目的在于寻求改善陕南烟区上部烟叶品质,提高其可用性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GA3 50mg/L+IAA 30mg/L能够显著增加打顶后30d烤烟上部叶的全碳、全钾、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其增幅分别为23.80%、46.58%、38.10%和48.55%;同时,提高了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降低了烟碱和淀粉含量,且二者协同效果好于单施,尤其对产量、上等烟比例、烤后可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GA3 50mg/L+IAA 30mg/L二元协同施用可作为提升上部烟叶品质的技术措施,对改善上部烟叶品质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烟叶钾含量与烟株农艺性状和烟碱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北方烟区土壤的普遍缺钾是影响中国烟草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缺钾的土壤特性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较大的改善。利用不同基因型的烟草品种对钾素利用效率的不同选育钾高效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寻找与钾素利用效率相关的农艺性状,从农艺性状的表现选育钾素高利用效率的烟草品种能够大大加快选育的进程。此项研究对7个亲本材料的烟叶运用盐酸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了钾含量。对19个基因型材料调查株高、茎围、节距、单株叶数、最大叶的叶长和叶宽等农艺性状,取各基因型平均值进行与烟叶钾含量性状的相关分析。发现除了最大叶宽与烟叶钾含量呈负相关外,株高、茎围、节距、叶数和最大叶长与烟叶钾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株高、茎围与烟叶钾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最大叶长与烟叶钾含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以C731为材料,运用盐酸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碱含量,发现中、上部叶随着叶龄的增大,烟碱含量逐渐增加,在叶龄的第75 d,烟碱含量达到最大值,随后呈现减少趋势;而烟叶钾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大在不断降低。绝对钾含量由于受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变化略有不同,但是总体上仍然是减少的。对于下部叶,烟碱含量在叶龄的第60 d增加到最大值,随后呈现减小趋势,烟叶钾含量也随着叶龄的增大在不断地减少。上、中、下三个部位的烟碱与烟叶钾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中部叶烟碱与相对钾含量(%)和绝对钾含量(g)显著相关,并且与相对钾含量的相关程度也很高(r=-0.7126)。这说明在烟叶的全生育期内,烟叶钾含量增加时,烟碱含量是减少的。因此,提高烟叶钾含量有助于降低烟碱进而改善烟叶品质,尤其对于中、上部叶来说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无胶烟秆刨花板喷蒸热压自胶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无胶烟秆刨花板喷蒸热压自胶合机理,通过喷蒸热压工艺制备无胶烟秆刨花板。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以及比表面积分析(BET)等分析手段,分析了无胶烟秆刨花板自胶合机制。结果表明:喷蒸热压过程的水、热协同作用使纤维素分子的活性羟基数量增加,活性羟基间可以形成氢键(O-H…H),在烟秆刨花间可以形成范德华力;喷蒸热压过程的水、热协同作用使烟秆刨花中的部分半纤维素水解,水解产物可以进行缩聚反应,生成类似于胶黏剂的缩聚呋喃树脂,也可以直接与具有酚羟基结构的木素发生缩聚反应,形成类似于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缩合物。另外,烟秆刨花中的木质素受水热作用而充分流展并均匀分布在烟秆刨花间,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无胶烟秆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制梗丝工艺参数对梗丝形态分布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烟梗增温到梗丝膨胀工序段的不同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分组试验,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烟梗增温蒸汽工作压力、压梗厚度、切梗丝厚度和梗丝膨胀蒸汽流量对梗丝形态分布及填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梗增温蒸汽工作压力与切梗丝厚度的交互作用对梗丝填充值与梗丝长丝(长度≥3.35 mm)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烟梗增温蒸汽工作压力值的二次方对梗丝中丝(长度为2.5~3.35 mm)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压梗厚度与切梗丝厚度的交互作用对梗丝短丝(长度为1.0~2.5 mm)率有十分显著影响;切梗丝厚度对梗丝碎丝(长度≤1.0 mm)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施用有机物料和培土覆盖措施对烤烟大田生育进程及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大田裂区试验探讨了施用有机物料耦合培土覆盖措施下烤烟大田生育期、不同部位叶龄内不同器官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情况。结果表明:(1)培土覆盖耦合施用14925.37 kg/hm2有机物料可缩短烤烟大田伸根期6天,分别延长旺长期、成熟期和整个生育期15、10、19天;上、中、下部位叶龄分别延长8.8、9.5、5.4天。(2)培土覆盖措施显著增加烟株有效叶片数、茎高、茎围、最大叶的长和宽以及烟株根、茎器官干物质积累;烟株根、茎和整株氮积累量,茎和叶磷积累量以及根系的钾积累量也显著增加。(3)随着有机物料施用量的增加,烟株有效叶片数、茎高、茎围、最大叶的长和宽及物质积累成增加趋势,其中施用14925.37 kg/hm2有机物料处理较不施用有机物料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平均增加0.27 kg/hm2,烟株根、茎的氮、磷以及叶片、整株的钾积累也显著增加。施用有机物料结合培土覆盖措施可有效促进烟株早生快发、优化烟株生长发育进程、延长烟株大田有效生育期和促进烟株物质积累,进而提升烟叶的田间耐熟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质条件下初烤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光质条件对初烤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不同颜色滤光膜创造不同光质条件,以‘K32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光质条件下初烤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覆盖不同颜色滤光膜可明显改变太阳光谱中可见光不同波段的组成比例。(2)同对照相比,覆盖白色薄膜可明显提高烟叶叶面积、单叶重、叶面密度和平衡含水率等,同时降低其含梗率;增加绿光和蓝光比例有利于烟草叶片厚度、拉力、叶面密度和平衡含水率的增加,显著减少叶面积、单叶重、含梗率和填充值等物理特性;增加红光比例则可以降低中上部烟叶的厚度、叶面积、单叶重、含梗率、叶面密度和平衡含水率等。因此,在烟叶生产中可采用覆盖白色透明薄膜来提高优质烟叶水平。  相似文献   

16.
烤烟填充值与主要理化指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烤烟填充值与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对全国不同产地烤烟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烟叶填充值与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总糖、平衡含水率、氨、环己烷提取物、叶面密度、钾与烟叶填充值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达极显著水平并且拟合度较好,方程为Y=9.007-0.052X总糖-0.168X平衡含水率+7.650X氨-0.048X环己烷提取物-0.158X叶面密度-0.373X钾,各指标对填充值直接作用排序为总糖>钾>叶面密度>平衡含水率>环己烷提取物>氨。  相似文献   

17.
微波膨胀梗制丝关键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微波膨胀烟梗制丝关键工艺参数的优化,以某品牌卷烟的烟梗配方模块(上部烟梗配方模块U、中部烟梗配方模块M和下部烟梗配方模块L)为研究对象,对微波膨胀梗制丝工艺的7 个关键工艺进行均匀实验设计,建立了微波膨胀烟梗工艺参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3个部位模块的工艺参数进行仿真、优化;从仿真结果中分别筛选出上、中、下3个部位烟梗模块的高、中、低3个档次的感官评吸总分及其对应的工艺组合,然后根据筛选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微波膨胀梗丝的中试生产和感官评吸验证;选取按照中试生产的微波膨胀梗丝,并根据混料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组配,把微波膨胀梗丝样品混合均匀,以某3类烤烟型卷烟叶组为背景,等比例替换叶组中的常规梗丝,并以正常生产的某品牌卷烟为对照进行感官评吸,挑选出不同部位烟梗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及不同部位烟梗的混配比例。  相似文献   

18.
生长素对烟株中钾的分配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86Rb标记示踪原子法研究烤烟使用生长素后,烟株中钾素再循环再分配的情况.研究发现,涂抹生长素处理后能增加86Rb在木质部中的运输量,并能有效地降低86Rb经韧皮部下运的量,更有利于钾在烟叶中的积累.生长素处理后叶片中86Rb的分配比例提高,而茎和根的分配比例降低.打顶使86Rb在茎和根中的分配比例上升,叶片中的分配比例下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烟叶原料工业可用性,了解不同移栽措施对烤烟‘CB-1'品种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对各处理烟叶的大田生育期、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和质量、内在化学指标、烟叶评吸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火烧土拌营养土做填穴肥移栽+移栽后20天用火烧土拌营养土填穴小培土”的移栽措施,更有利于移栽后烟苗根系发育,加快烟株生长发育进度,提高烤后烟叶经济质量,提升下部烟叶烟碱含量,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改善烟叶评吸质量。移栽措施改良后,使用“火烧土拌营养土做填穴肥移栽+移栽后20天用火烧土拌营养土填穴小培土”的移栽措施,最有利于彰显烤烟‘CB-1'品种质量风格特征,提高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