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7年6—7月,福建省东山县某石斑鱼养殖场多批20~60日龄杂交石斑鱼苗发病,临床表现为游泳行为改变,致盲、打转,鱼体发黑,不食,继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多次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寄生虫、细菌学检查为阴性。应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检测引物,采用RT-PCR检测方法扩增出神经坏死病毒(NNV)特异性的421 bp基因片段,以此诊断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  相似文献   

2.
本文客观反映了河南省沿黄渔区鲤急性烂鳃病疫情的严峻现状,通过多年连续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了一些流行规律。多人多批次检测到锦鲤疱疹病毒(KHV),在多批次不同病例中分离到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霍乱弧菌、维隆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对发病池塘和健康池塘的水化学指标、池塘微生态环境、浮游生物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病鲤和健康鲤的组织酶活性、免疫指标和红细胞脆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多数存在显著差异。总结历年数据,河南沿黄渔区鲤急性烂鳃病病种有三:1细菌性败血症,占死鱼总数的60%~70%;2鲤肾炎烂鳃病,占死鱼总数的30%~40%;3寄生虫病,占死鱼总数的1%~2%。防控措施:1用"生物絮团"技术调控水质;2修复肝、肾组织,恢复其功能;3调控肠道内环境,减少病原。以后的研究重点是尽快分离出毒株并确定株型,借助以色列技术研发浸泡疫苗。  相似文献   

3.
牛海绵状脑病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海绵状脑病 (BSE)是牛的一种致命性、进行性的神经退化病征 ,并与人的克雅氏病有关。本文列举了BSE常规检测技术 ,并介绍了德国等国家BSE的生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我国目前的检测现状。  相似文献   

4.
吴凤祥 《中国蚕业》2003,24(1):38-39
家蚕微粒子病是经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严重威胁着蚕种场的生存和蚕业生产的发展。为及时了解微粒子病传染情况,采取针对性微防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湖州市蚕业管理总站检验室本着为基层服务的宗旨,自1994年以来对下属14个蚕种场(所)送检的迟眠蚕、蚕粪、桑叶、桑虫、蚕卵、茧丝物、蚕室及环境中的表土和尘埃等进行微粒子孢子检测,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1997~2002年检测情况、检测方法及检测中的体会等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病毒性疾病 (一)主要病种 虾鳟等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胰脏坏死病、蟹抖抖病、鳗狂游病、鳗出血性张口病、鳜传染性肝肾坏死病、草鱼出血病、鲤痘疮病等。 (二)综合防治 (1)放养前。干池清淤,彻底清塘,水深不超过0.3米,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150公斤或清塘净0.5公斤或富氯2公斤全池泼洒。(2)放养时。用聚维酮碘溶液给鱼苗鱼种浸泡消毒,500~600克药加1 000公斤水中,浸泡鱼体10~20分钟。草鱼苗种可浸泡或注射疫苗。(3)放养后,每15~20天,可用富氯、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灭毒净、富碘等轮换消毒水体和食物,剂量为0.2~0.3克/立方…  相似文献   

6.
一、鸡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是禽(主要是鸡)的一种由B型疱疹病毒引起的肿瘤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眼、许多内脏器官发生肿瘤性病变,瘤细胞主要是多形态的淋巴细胞。按症状和病变定位,本病通常分为神经型、眼型、内脏型三型。病理变化神经外周神经经常为臂神经丛和腰荐神  相似文献   

7.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规模化养鸭场40日龄花边鸭出现发病死亡的原因,剖检4只病死鸭并采集心脏、肝脏、脾脏病料,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培养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进行诊断。结果:(1)病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鸭群发病4 d死亡率为17.24%;典型病理变化为腹膜呈灰白色、心脏有坏死灶、肝脏不同程度受损。(2)病料在不同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均未见菌落生长。(3)病料中检测出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未检出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结论:综合诊断养鸭场病例为鸭圆环病毒与鹅细小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某养殖场饲养的黄颡鱼出现以嘴、腹部、胸部、尾部等皮肤溃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为了查明本次疫病发生的原因,对送检的病、死鱼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将分离到的细菌进行PCR特异性检测、生理生化、动物感染、药物敏感性等试验。结果表明:本次发生疫病的主要原因是链球菌感染,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进行治疗,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翁善钢 《养猪》2015,(2):114-115
<正>猪捷申病(Teschen disease)又名猪传染性脑脊髓炎(Swine infectious encephalomyelitis,SIE)、猪脑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suum)、猪泰法病(Talfan disease)等,主要引起猪脑脊髓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共济失调、肌肉抽搐和肢体麻痹等一系列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1病原学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病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导致宿主出现神经症状和繁殖障碍等疾病,同时对养殖户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掌握河南省鹤壁市肉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鹤壁市不同地区33个羊场随机采集的728份肉羊血清样品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13个羊场含有弓形虫病阳性羊只,场阳性率39.39%,共83份血清样品检测为阳性,总阳性率11.40%;舍饲羊群弓形虫病阳性率较放牧羊群低,分别为9.88%和15.09%;不同发育阶段羊群弓形虫病阳性率有较大差异,其中以成年母羊偏高,为16.21%,仔(幼)羊群最低,为4.61%。说明鹤壁市肉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较为严峻,相关防控措施需要实施。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是一种近年新发现的南美白对虾疫病,其病原为一种特异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本试验根据文献建立的PCR方法,对福建省9家规模化南美白对虾养殖场进行了AHPND检测,分析不同样本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90份样本的27份中分离鉴定出81株VP,表明该地养殖场幼虾具有较高的VP感染风险;经PCR检测,在23份样本中,检出阳性菌株72株,其中16份样本的所有受检VP均为特异性菌株,6份样本的部分受检VP为特异性菌株,1份样本的所有受检VP均非特异性菌株,表明患病幼虾存在不同基因型VP同时感染情况;以肝胰腺DNA进行PCR检测,在90份样本中检出8份阳性,而以肝胰腺增菌液进行PCR检测,在90份样本中检出25份阳性,表明直接以肝胰腺DNA进行PCR检测的灵敏性较低。本研究为AHPND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影响MALDI-TOF-MS微生物鉴定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主要从微生物培养基、培养状态、菌体前处理、上样量等方面进行MALDI-TOF-MS操作技术和方法的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进行MALDI-TOF-MS细菌鉴定,培养时间在4~24 h之间为佳;尽量选择无色、不含盐的液体培养基;0.1μL菌液是最低鉴定菌量;上样量对结果无影响;对于菌体前处理,除按照标准化前处理程序操作外,也可将菌体加dd H2O制成混悬液进行点靶鉴定,这样更加简便。本研究有助于减少MALDI-TOF-MS操作盲目性,提高鉴定质量,利于操作的规范化和简便化。  相似文献   

13.
呋喃西林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曾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呋喃西林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物氨基脲(SEM)会与细胞膜蛋白紧密结合,形成结合态残留物,稳定而长期存在于动物体内,具有致癌、致畸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呋喃西林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综述了两种应用于SEM检测的主要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其联用技术和免疫分析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优缺点,以及食品中的SEM来源,以期对呋喃西林药物及其代谢物SEM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九孔鲍鱼球状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9~ 2 0 0 0年冬春季节。福建省东山、漳浦养殖九孔鲍鱼暴发急性、毁灭性传染病流行。经过一系列实验室检验和病例复制试验 ,证实它是由一种大小 5 0~ 80 x12 0~ 15 0 nm球状病毒侵袭鲍体所引起的。该病采取隔离消毒、净水养殖、药浴和饲喂药物饲料 ,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欧鳗“狂游症”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永泰、山东和诏安欧鳗养殖场患“狂游症”的鳗鱼脑组织内,分离出弹状病毒样病毒。用病鳗脑组织匀浆液、经肌内和口腔人工接种,感染健康欧鳗获得成功。表明该弹状病毒是欧鳗“狂游症”的致病原,并能经口腔行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16.
从厦门地区健康鸭群和环境中分离到2株H11N3亚型禽流感病毒(简称SD61和XA33),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演化分析和特殊位点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均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NA颈部均无缺失碱基;内部基因中M1基因N30D、T215A突变,PB1基因发生S622G突变,NS1均存在PL基序,为ESEV,SD61株中NS1发生P42S突变,提示当前分离株已出现致病性增强的变化。8个基因片段均属于欧亚谱系,除了HA基因外,与A/duck/Fujian/SD063/2017(H3N3)毒株其他7个基因片段有高度的同源性,同时与浙江、江西、江苏等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同源性很高,说明这2株H11N3毒株发生基因重组现象。本研究结果将为本地区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非法跨境携带猪肉肠传播动物疫病的风险,对北京口岸截获的猪肉肠进行8种猪病病原核酸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282份样品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以及猪细环病毒1型(TTSuV1)均有检出;除PRV阳性率较低外(3.9%),其余3种阳性率较高,均大于35%。这表明口岸非法携带猪肉肠存在传播多种动物疫病的风险,提示相关执法部门应强化口岸动物检疫,降低疫病传入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鲤浮肿病毒(CEV)重组酶介导的链替换扩增(RAA)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CEVP4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与探针,经过筛选优化,建立了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9℃恒温反应20min即可快速、特异性地检测出CEV,与常见的鱼类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其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为2.8×10^1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35份临床鲤科鱼类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结果可靠,不依赖于复杂的仪器,适用于现场对CE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恒温隔绝式荧光PCR(iiPCR)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报道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首次建立了检测IBRV核酸的ii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仅特异性检测出IBRV,而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副流感3型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腺病毒3型、牛冠状病毒、牛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等病原则不能检出。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2.4拷贝/μL质粒标准品,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配合PetNAD核酸萃取试剂盒,从核酸提取到报告检测结果仅需1h,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可现地化的特点。对9个省29份商品化冻精检测结果显示,IBRV阳性率为24%(7/29),表明我国流通的商品化冻精携带IBRV情况普遍。本研究为IBRV的现地检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桑树的重要害虫。为明确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晶体蛋白对该虫的作用机制,利用已知昆虫氨肽酶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美国白蛾中肠cDNA为模板,利用RACE-PCR技术获得美国白蛾中肠氨肽酶N基因hcapn1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KP053647)。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 000 bp,编码999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13.14 kD和4.85。设计去信号肽引物PCR扩增获得hcapn1基因序列,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30a-hcapn1,诱导表达的HcAPN1重组蛋白约110 kD。将苏云金杆菌Cry1Ac、Cry2Ab33和Cry9Ea6原毒素经胰蛋白酶消化后与HcAPN1重组蛋白分别进行体外配体印迹试验,发现HcAPN1重组蛋白与Cry9Ea6结合,而不与Cry2Ab33、Cry1Ac发生特异结合,推测HcAPN1可能为Cry9Ea6在美国白蛾中肠的受体蛋白。分别设计引物扩增HcAPN1蛋白2个结构域Asp34~Asp_( 527)和Leu563~Gln925的编码序列,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获得62 kD和48 kD 2种重组蛋白,体外结合试验显示Cry9Ea6与HcAPN1的结合发生在Leu563~Gln925之间。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苏云金杆菌Cry9Ea6蛋白对美国白蛾的杀虫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