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衢江区建东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经历初创农业,艰辛跋涉;科技引领,“钱景”看好;学习提升,产业兴旺三个阶段。解析了农场发展高效生态低碳农业、解决茭白叶污染环境问题、传播生态低碳农业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的4大实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帮助村民共同致富。鉴于浙江锚定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的目标,发挥农业经营主体在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农业经营主体中,全省有4万多个家庭农场,而且不少农民合作社由家庭农场牵头,由此可见,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重要引领者,作者从建东农场的发展与经营实践中,提炼出三点启示:一是发展生态低碳农场是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的战略导向;二是开发生态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品牌、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韧性是农场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重点;三是农场主知识更新、业务技能提升是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南片夏玉米区‘隆平206’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在沿淮淮北的生态气候条件与技术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主推玉米品种‘隆平206’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黄淮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规范,提出‘隆平206’在黄淮海南片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旨在为安徽省淮北玉米主产区提供技术理论依据和配套技术体系。研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选优的方法,对2011—2013年的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及高产创建应用,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密度、氮、钾肥与产量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隆平206’大面积高产群体产量结构指标为:收获株数60000~75000株/hm2;每穗500~650粒,千粒重350~360 g,平均穗行数15,行粒数33~35,单穗粒重160~220 g,穗长16~18 cm。‘隆平206’种植密度及N、K优化栽培技术方案:产量9750~10725 kg/hm2,要求纯氮施用量为247.5~306 kg/hm2,施钾量为261.3~315.9 kg/hm2,折合尿素540 kg/hm2,K2SO4 450 kg/hm2。本规程规定了‘隆平206’品种适宜的生态气候条件、产量及群体结构指标、技术路线、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技术要求;提出了75000~11250 kg/hm2产量及群体结构指标;具体农艺方案:确定适宜的生态播种时期→条深旋种、肥一体化机播技术→中高密度→水肥调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适时晚收。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场作为农业生态化转型的重要实施载体,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由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构成的可持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生态农场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选择。在回顾了我国生态农场3个阶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生态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新的市场环境,提出我国生态农场信息化、品牌化、多功能化、综合化的"四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北京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元浩 《农学学报》2014,4(4):119-123
摘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北京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及外部面临的机遇、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北京林下经济未来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发展优势明显,机会大于威胁,宜采取趋利避害、增长性发展战略,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克服劣势,加快北京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欧美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看中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源于欧美国家并取得了成功发展,是当代世界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经营主体之一。在系统梳理美国及欧盟在家庭农场和农业政策支持领域的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美国家庭农场发展历程与特征,阐述了欧盟关于农业支持与保护的主要政策内容。同时,对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对当前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以总结。研究认为,家庭农场在国际农业发展史上成就明显、作用显著,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道路不可忽视家庭农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中国应当建立以家庭农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政策扶持体系,全面推进家庭农场由增量向提质导向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及设备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被开发出来,其中,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对物联网方面在温室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当下最新技术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希望有助于促温室监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户经营制度基本稳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结合的重要载体,对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家庭农场作为德国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为德国农业的发展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在德国学习培训期间的调研考察为基础,对德国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经营特征看,德国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平均在58.3hm~2,并以中小型家庭农场为主,100hm~2以下家庭农场占比87.66%;种植作物多样化,实施覆盖耕作,并积极采用有机肥和绿肥,实现耕作方式绿色化;将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广泛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实现农业生产与管理精准化;积极采取种地与养地相结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场主年轻化,35~65岁的农场主占比86.7%,且都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农业教育或培训,掌握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相关技能。从制度层面看,制定了详尽的耕地保护法律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补贴政策,推进3S技术推广与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全面监测,实行农业经营者准入制度,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家庭农场采取可持续的耕地利用方式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提出德国家庭农场经营对中国的启示:加快立法进程,系统设计中国家庭农场的法律体系;改进农业补贴方式,引导家庭农场自发性地保护耕地;强化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精准农业;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9.
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户经营制度基本稳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结合的重要载体,对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美国公司农场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探讨了公司式农业经营的比较优势和适宜领域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经营的主导形式,并不能否认公司农场在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和加快发展的合理性;美国农场结构演变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但两国农业发展环境和农业组织功能的差异仍应引起高度重视;未来中国公司农场的发展重点应是家庭持有的公司农场,非家庭持有的公司农场不应成为中国公司农场发展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代表着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广东湛江和梅州两地的实地调研,发现广东家庭农场的发展普遍呈现出三个特点,即概念界定模糊,名称多样;流转山地多,水田少;单一种植少,种养结合多。家庭农场发展主要面临三个难题,即土地流转难、资金周转难和用工难。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而提出在全省制定扶持和培育家庭农场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制定金融部门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和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坤 《农业展望》2014,10(5):48-51
对当前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家庭农场是今后商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作物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将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发展家庭农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激励与退出约束机制,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做好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家庭农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发展我国农业经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177个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家庭农场农业技术信息应用的主要特征,指出当前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信息应用存在技术采纳单一、农业技术知识获取落后、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程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莹  马佳 《农学学报》2016,6(2):135-140
为了促进上海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笔者选择上海D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271户新立家庭农场以问卷调查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简要分析了家庭农场成员基本情况、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经营类型及经营效益。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农场经营中面临土地流转费较高、农田基础设施较差、农业社会化服务不足、农业加工辅助设施有待加强、金融配套服务亟待完善、农业培训有待强化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土地流转补贴效率、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加工辅助设施、加强金融扶持力度、创新农业培训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提供全部农机设备,派来不同层次专家援建的国营友谊农场,是新中国第一个按照先勘探、后设计、再开荒的科学程序建立的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开荒当年获得丰收。它的建立,引入了土地整理和国营农场建设、管理的技术与经验;为中国大规模建设国营农场培养、锻炼和输出大批经营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提供大量农业技术和良种;并在建场规划、开荒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全国国营农场建设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达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军 《农学学报》2011,1(10):31-33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蔡培良 《农学学报》2014,4(3):105-111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以信息化、集约化、机械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福建发展家庭农场的状况进行调研后,笔者叙述了家庭农场对农民增收致富产生的显著作用,并分析了发展家庭农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尊重农民的意愿,确保发展家庭农场的质量;因地制宜,选择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综合实力,确保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种养结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发展模式。文章在阐明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涵义基础上,指出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上的运用和体现:通过对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分析,得出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客观必然性;最后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以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为基础,联合创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对弱质性促进了苏州"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的产生,通过分析"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概念、特征及发展模式和政策启示发现,"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将是未来发展产业化农业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态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华 《农学学报》2018,8(1):153-157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代人口的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在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带来了日益加剧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并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农业发展道路的关注与反思。中国凭借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积淀,在政府的激励与引导下,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的概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多种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并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中国的生态农业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有待今后在理论、技术、管理、政策、能力建设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