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检测鸡皮脂组织中尼卡巴嗪标志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组织样品用乙腈提取,氮气吹干浓缩,正己烷除脂、甲醇水溶液(75∶25,v/v)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在50~1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8,该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5μg/kg和25μg/k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10%~114.11%,批内批间的RSDs均小于5%,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重复性。该方法简单、快速、有效,可用于鸡皮脂中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残留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测定禽粪便中尼卡巴嗪(以DNC计)的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以甲醇:0.2%甲酸水溶液(75+25)为流动相,0.2 mL/min流速,30℃柱温下,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检测,DNC-D8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试验结果表明,DNC浓度在10~1000 ng/m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96;4组不同浓度各6个平行样的回收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4.8% ~ 91.2%,平均回收率达到87.9%;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47% ~ 5.45%.本方法特异性强、定性准确、灵敏度高,完全能满足禽粪便中尼卡巴嗪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3.
酶联免疫法测定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DNC)残留酶联免疫(ELISA)检测方法。将N-琥珀酰-L-丙氨酰-L-丙氨酰-L-丙氨酸4-硝基苯胺(SAN)与载体蛋白偶联作为抗原免疫动物,获得抗DNC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的检测方法。人工抗原中SAN与载体蛋白的结合比约为12:1,血清效价1:2000倍,鸡肉中检测限为9.2μg/kg,添加回收率在49.4%~118%之间,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0%。该方法在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均能满足兽药残留筛选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的赛拉嗪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腈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牛奶中赛拉嗪残留的检测方法.对样品的提取、净化过程进行了优化改进,经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分离,正离子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测定,牛奶中赛拉嗪的检测限为0.2 μg/kg,定量限为0.5μg/kg.选取0.5...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卡巴嗪的含量,采用WatersX—Bridge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用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0~5min为297nm,5min开始为350nm,柱温30℃,进样体积为20μL。2-羟基-4.6-二甲基嘧啶(HDP)的回归方程为:Y=23452x-456,相关系数r=0.99999,4,4’-二硝基均二苯脲(DNC)的回归方程为:Y=102388x+5296,相关系数r=0.9999,即HDP在0.29-29.12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DNC在0.71~70.9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以通过同时测定尼卡巴嗪中HDP和DNC来计算尼卡巴嗪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鸡可食性组织(皮脂、肌肉、肝脏、肾脏)中尼卡巴嗪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乙腈提取组织样品中尼卡巴嗪,正己烷除脂;流动相为乙腈:超纯水(55:45,v/v);紫外检测波长347 nm.结果显示:各组织中尼卡巴嗪浓度在50~100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2);各组织中检测限和定量限均分别为10μg/kg和50μg/kg;组织中尼卡巴嗪添加浓度为50、200、400μg/kg时,皮脂中药物平均回收率为(87.18±3.85)%,肌肉中药物平均回收率为(93.33±3.76)%,肝脏中药物平均回收率为(80.77±3.63)%,肾脏中药物平均回收率为(85.27±6.58)%;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4.20%和4.3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省时,无需使用固相萃取,节约了试验成本与时间,为尼卡巴嗪的检测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鸡蛋和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标示物4,4'-二硝基碳酰替苯胺(DNC)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HPLC-MS/MS).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XBridge C18柱(150 mm×2.1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0.1 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75 25,V/V),柱温30 ℃,流速0.2 mL/min,进样量20 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采集;DNC-D8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DNC在10~5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9 7;鸡蛋和鸡肉中DNC残留检测方法检测限均为0.5 ng/g,定量限均为1 ng/g;鸡蛋中从2、5和10 ng/g三个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5.9%~102.2%,批内RSD为0.9%~4.4%,批间RSD为0.3%~2.1%.鸡肉组织从100、200和300 ng/g三个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4.0%~103.3%,批内RSD为2.0%~6.3%,批间RSD为3.1%~5.2%.  相似文献   

8.
建立鸡肉组织中尼卡巴嗪标识残留物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8∶42(V/V),流速为1.0 m 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40 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30℃,对鸡肉样品进行0.1 mg/kg、0.2 mg/kg、0.4 mg/kg添加回收实验。结果尼卡巴嗪标识残留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回收率均在90%以上,4,4'-二硝基均二苯脲(DNC)工作液在0.02~1.0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此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猪肉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方法。样品中的药物残留采用0.2mol/L pH5.2的乙酸铵缓冲液提取,加入β-葡萄糖醛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进行酶解,提取液经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柱进行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克伦特罗0.05μg/kg;莱可多巴胺、沙丁胺醇0.2μg/kg。回收率均大于88%。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牛奶中苯并咪唑类药物及代谢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水产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不同基质中,群勃龙在2-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4以上;本方法对群勃龙群勃龙在鱼、虾、鳖、蟹类产品中的检测限为0.5μg/kg,定量限为1μg/kg;在贝类产品中的检测限为1μg/kg,定量限2μg/kg;不同水产品的基质中添加1-10μg/kg浓度范围内,其回收率为74.2%-119%,批内变异系数在1.0%-9.0%之间,批间变异系数在0.3%-8.5%之间。本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国内外相关法规要求,可用于水产品中群勃龙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制备一种新型基因工程疫苗BTV-16 VLP疫苗,将蓝舌病病毒16型VP3与VP7基因片段插入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FastBac Dual质粒中,通过转染Sf9细胞,同时表达VP3与VP7蛋白。经负染后电镜观察到有与蓝舌病病毒形态相似的核心样颗粒,表明蓝舌病VP3与VP7蛋白能自主组装形成核心样颗粒,并通过Western Blot试验验证该核心样颗粒与蓝舌病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性。因此本研究成功构建出16型蓝舌病病毒核心样颗粒,为病毒样颗粒装配打下了基础,为制备16血清型BTV VLP疫苗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米提取复合糖在无诱食剂条件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与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6±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三元杂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A组饲喂标准饲粮,B组饲喂基础饲粮(标准饲粮中去除甜味剂、香味剂、葡萄糖、蔗糖),C组饲喂标准饲粮+3%大米提取复合糖,D组饲喂基础饲粮+3%大米提取复合糖,E组饲喂基础饲粮+5%大米提取复合糖。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B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不显著(P>0.05),C组的ADG、ADFI显著提高(P<0.05);与B组相比,D组的ADG、ADFI和料重比(F/G)差异不显著(P>0.05),E组的ADG、ADFI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2)与A组相比,B组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C组的CP表观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P=0.069);与B组相比,D组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E组干物质(DM)、CP和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3)与A组相比,B组的隐窝深度(CD)显著提高(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有降低的趋势(P=0.073),C组的绒毛高度(VH)和V/C显著提高(P<0.05);与B组相比,D组的VH和CD均无显著差异(P>0.05),V/C有提高的趋势(P=0.053),E组的V/C显著提高(P<0.05)。4)与A组相比,B组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C组闭合小环蛋白-1(ZO 1)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B组相比,D组ZO 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E组ZO 1的mRNA表达量有提高的趋势(P=0.075),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5)与A组相比,B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 AOC)显著降低(P<0.05),C组的血清T AOC无显著差异(P>0.05);与B组相比,D组和E组的血清T AOC显著提高(P<0.05)。6)5个组之间的回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无诱食剂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大米提取复合糖可以通过提高养分消化吸收、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等途径实现对仔猪生长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鲤浮肿病毒(CEV)重组酶介导的链替换扩增(RAA)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CEVP4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与探针,经过筛选优化,建立了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9℃恒温反应20min即可快速、特异性地检测出CEV,与常见的鱼类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其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为2.8×10^1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35份临床鲤科鱼类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结果可靠,不依赖于复杂的仪器,适用于现场对CE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光色(全光谱光、蓝光、绿光、黄光、红光)环境对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营养品质的影响,对欧洲舌齿鲈幼鱼[体质量为(29. 91±0. 39) g、体长为(13. 78±0.35) cm)]在不同光色环境下进行为期50 d的养殖试验。试验设全光谱光组、蓝色组、绿色组、黄色组、红色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欧洲舌齿鲈幼鱼。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各组欧洲舌齿鲈全鱼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肌肉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绿光组全鱼及肌肉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但各组全鱼及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2) 5种光色环境下欧洲舌齿鲈肌肉中均检测到18种氨基酸,其中绿光组7种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以及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光谱光组、黄光组和红光组(P<0.05),而略高于蓝光组(P>0.05)。3)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欧洲舌齿鲈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欧洲舌齿鲈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由高至低依次为绿光组、蓝光组、全光谱光组、黄光组、红光组。4) 5种光色环境下欧洲舌齿鲈肌肉脂肪酸组成类似,均检测出16种脂肪酸,其中绿光组欧洲舌齿鲈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黄光组和红光组(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在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 0. 05);肌肉中C22∶6n-3(DHA)、C20∶5n-3(EPA)以及EPA+DHA含量均以绿光组最高,黄光组最低。由此可见,不同光色环境对欧洲舌齿鲈营养组成及比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绿光环境更适合欧洲舌齿鲈的养殖。  相似文献   

15.
二甲酸钾具有调节动物消化道内pH、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加饲粮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等功能,其在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预防疾病发生等方面起到了与抗生素相似的良好效果。本文综述了二甲酸钾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二甲酸钾在猪、鸡生产中更好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AHP程序分析方法,研究并提出了深圳市河流退化湿地生态风险评判与管理措施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4个风险源和12个管理措施指标;对B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人类威胁是河流湿地退化主要的风险源,其权重值W1=0.5531,一致性检验系数CI=0.0500<0.1;对C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证明,针对不同风险源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层次总排序结果认为,控制沿河湿地过度开发、调节流量控制洪水和规范农业养殖业及旅游业3项管理措施,对总目标有较大贡献,其有效性依次为30.47%,19.62%和12.36%,这3项措施是当前治理深圳市河流湿地退化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Canine babesiosis is an important global tick-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of domestic dogs and wild canids. B. gibsoni and B. vogeli are the most widespread species mainly endemic in dog population in southern and 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In this study, 272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et dogs in five districts of Shenzhen, China. Babesia DNA was detected in 30 samples with an overall prevalence of 11.0 % in pet dogs in Shenzhen. The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pet dogs, among different breed, and among the five sampling sites was not significant, while the age and health status of pet dog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positive rate of Babesia spp. infection.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only B. vogeli in all of the samples tested. Sequence comparis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ll 30 strains of Babesia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shared the highest identity with B. vogeli. In sum, all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a considerable high infection rate of Babesia spp. in pet dogs, and B. vogeli was the only Babesia species infecting pet dogs in Shenzhen city. Such information is necessary to help to elucidate the epidemiology of canine babesiosis in Shenzhe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monitor this disease in pet dogs.  相似文献   

18.
采用降水收集法,研究了华南地区深圳市光明新区新城公园8种植物配置方式在不同降水强度下的冠层截留率、雨水穿透率和茎流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变化8种植物配置方式的冠层截留率为25.88%~80.05%,树干茎流率为18.78%~71.52%,其中,冠层截留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处理5(凤凰木+肾蕨)、处理3(凤凰木+四季桂+希茉莉)、处理4(凤凰木+四季桂+冷水花)、处理1(凤凰木+四季桂)、处理2(凤凰木+希茉莉)、处理6(桃心花木)、处理8(凤凰木)、处理7(小叶榕)。茎流率随着降水量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处理2、1、4、3明显高于处理7、8、6、5。表明乔灌草或乔灌组合的植物配置具有比单独乔木或乔草组合的植物配置更高的茎流率,在植物配置中,采用乔灌草混合配置或乔灌配置的植物配置方式可以提高冠层截留,减少地表径流,更好的发挥公园绿地的水土保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深圳草坪越冬保绿的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比较了4种肥料在深圳3个草坪草上对促进草坪草的生长和越冬保绿效果。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台湾草、马尼拉草和假检草均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和越冬保绿效果。其中,施用有机无机草坪肥和草坪液肥的应用效果较其他两种肥料更好。  相似文献   

20.
对毗邻深圳铁岗水库因扩建即将被淹没的高尔夫球场土壤中的氮磷的浸出物随时间的演化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球场土壤中的淋溶物对水质的pH值影响较小;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浸出较为缓慢;有效磷较快浸出并溶入水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又被土壤吸附;土壤中的氮素浸出较快,并随着时间推移水体中总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呈上升趋势,二者含量高时可达原入库水含量的3倍。但由于库底土壤的氮磷含量较低,结合淹没时入库水的实际情况及自然因素,水库蓄水后,随着水库的正常运行,水体的不断交换,这种影响将会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从整体趋势看,即将被淹没的深圳聚豪会高尔夫球会的部分球场土壤中氮磷浸出物对水质不会产生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