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前后的玉米叶片挥发物组成和含量,为进一步研究玉米叶片挥发物对双斑萤叶甲的防御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并分析健康玉米叶片及双斑长跗萤叶甲不同取食时间(6、24、36和48 h)下玉米叶片挥发物组分变化。【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0、6、24、36和48 h后,分别检测到29、30、33、36、26种挥发物,主要为醛类、萜类、醇类及酮类等化合物。1-石竹烯、顺-11-十六醛、α-石竹烯、正己醛等20种挥发物随该虫取食为害后消失;新收集到2-己烯醛、(E)-2-己烯醛、α-蒎烯、β-月桂烯等42种化合物。α-蒎烯、2-己烯醛、β-蒎烯等物质是虫害6及24 h释放的主要化合物;十六醛、十四醛、正十五碳醛、β-紫罗酮、(E)-3-己烯-1-醇是虫害36 h释放的主要化合物;β-红没药醇、橙花叔醇、(1R)-α-蒎烯、β-罗勒烯、β-檀香烯、β-月桂烯、葎草烯是虫害48 h释放的主要化合物。【结论】双斑长跗萤叶甲不同时间取食玉米叶片的挥发物的组分和含量影响较大,取食6及24 h主要释放烯烃类化合物,取食36 h主要释放醛类和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对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ulsky)成虫有生物活性的植物挥发物。【方法】通过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棉花和玉米挥发物进行鉴定及定量分析,采用触角电位技术 (EAG)测定双斑长跗萤叶甲雌、雄成虫对10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雄虫对α-长叶蒎烯、α-红没药醇、α-蒎烯、月桂烯、3-蒈烯、1,3丁二烯、棕榈酸反应较为明显;雌虫对10种挥发物部分浓度均有明显反应。【结论】双斑长跗萤叶甲雄虫对3-蒈烯反应最敏感,雌虫对α-红没药醇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3.
芒果壮铗普瘿蚊生物学特性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芒果壮铗普瘿蚊(Procontarinai robusta)是福建省厦门岛上出现的一种危害城市主干道、公园、机关单位和学校等地方主要绿化树种芒果树叶片的新害虫,在厦门每年发生4代。芒果壮铗普瘿蚊成虫在叶背面产卵,经3~5d孵出,咬破叶片背面的下表皮,为害叶片,形成大量虫瘿,并以幼虫和蛹在叶片上的瘿瘤内越冬。  相似文献   

4.
诱导条件对新疆野苹果树挥发物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健康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植株与经过机械损伤、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和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成虫危害后的植株释放挥发物组分及含量的差异,了解不同诱导方法对苹果小吉丁虫寄主植物挥发物释放的影响,为开发高效的植物源诱捕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收集不同处理新疆野苹果植株挥发物,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和鉴定挥发物的化学组分及相对含量,同时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4种不同处理共收集到8大类58种挥发性化合物,以酯类、萜烯类、醇类和醛类为主。与健康对照植株释放的挥发物相比,机械损伤处理植株中顺-3-己烯-1-醇和石竹烯的含量有所增加,α-罗勒烯和芳樟醇的含量有所减少;茉莉酸甲酯处理植株中石竹烯和邻伞花烃的含量有所增加,顺-3-己烯-1-醇和香叶基丙酮的含量有所减少;苹果小吉丁虫危害植株中十一烷醇、芳樟醇、石竹烯等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顺-3-己烯-1-醇、乙酸叶醇酯、α-罗勒烯等物质的含量有所减少。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的3个主成分分别能够解释挥发物含量变化总方差的37.65%,23.93%和19.53%,累积反映原信息量的81.1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和茉莉酸甲酯处理植株首先聚为一类,机械损伤和虫害植株则各自归为一类。【结论】机械损伤、茉莉酸甲酯处理及虫害处理等外界因素会导致新疆野苹果树体内挥发性化合物组分在含量和物质种类上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对醇类、酯类和萜烯类物质的诱导效果尤为显著,这些物质与新疆野苹果树-苹果小吉丁虫-天敌的三级营养关系和植物诱导化学防御等可能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与固相微萃取法分别测定元宝枫叶片挥发物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和定量分析,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静态顶空检测的成分较少,固相微萃取法检测的成分较多,但均以酯类和萜烯类物质为主。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出的成分有10种,分别为3-己烯醇、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2-己烯-1-醇乙酸酯、柠檬腈、丁酸-4-己烯酯、丁酸-3-己烯酯、丁酸己酯、β-石竹烯和α-石竹烯。两种方法检测到的挥发物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通过比较来看,采用SPME法更适合元宝枫叶片挥发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GC-MS分析,确定了油橄榄(Olea europaea)树叶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14.29%)、α-芹子烯(13.13%)、β-芹子烯(10.15%)、α-石竹烯(6.60%)、橙花叔醇(6.72%)、3-己烯-1-醇(5.03%)和苯乙醛(5.61%)等。利用"Y"型双向选择嗅觉仪进行的室内趋向反应试验发现,芳樟醇、β-石竹烯、α-石竹烯、α-芹子烯和β-芹子烯对陈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 cheni)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3-己烯-1-醇和壬醛化合物对陈齿爪鳃金龟雌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苯乙醛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橙花叔醇对雌虫具有驱避作用,而对雄虫则表现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7.
花椒窄吉丁对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寄主挥发物对花椒窄吉丁的引诱或驱避作用,为研制和开发花椒窄吉丁植物源引诱剂或驱避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分析花椒健康植株和受花椒窄吉丁危害植株不同部位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并采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花椒窄吉丁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结果】健康花椒叶片中主要含β-石竹烯(13.27%)、反式β-罗勒烯(16.82%)和α-罗勒烯(16.42%),嫩枝中主要含β-石竹烯(25.98%)、乙酸香叶酯(15.89%)和荜澄茄油烯(17.27%),韧皮部主要含(1R)-(+)-α-蒎烯(25.91%)和β-石竹烯(47.98%)。花椒受虫害后各部位的月桂烯、(1R)-(+)-柠檬烯和乙酸芳樟酯的相对含量均升高,β-石竹烯和乙酸香叶酯相对含量均降低;韧皮部有新的挥发物α-水芹烯等生成。11种挥发物均能引起花椒窄吉丁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且多数挥发物在100μg/μL时引起成虫的EAG反应最强,但β-蒎烯在10μg/μL时引起两性成虫最大的EAG反应绝对值,(1R)-(+)-柠檬烯、月桂烯在10μg/μL时引起雌虫最大的EAG反应绝对值,在100μg/μL时引起雄虫最大的EAG反应绝对值。11种挥发物中乙酸香叶酯、桉叶油醇、葎草烯引起花椒窄吉丁的EAG反应相对较弱。除α-水芹烯,两性成虫对挥发物的EAG反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1R)-(+)-α-蒎烯在1μg/μL时对雌雄成虫均有显著地驱避作用,β-蒎烯在0.1μg/μL时对雄虫有显著地驱避作用,β-石竹烯在10μg/μL时对雌虫有显著驱避作用(P0.05)。0.1μg/μL的水芹烯、10和100μg/μL月桂烯、0.1和1μg/μL(1R)-(+)-柠檬烯对雄虫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0.1~10μg/μL乙酸芳樟酯对雌虫具有引诱作用,在100μg/μL时却表现出驱避作用。【结论】花椒受虫害后各部位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发生改变,其中月桂烯、(1R)-(+)-柠檬烯和乙酸芳樟酯的相对含量明显升高,β-石竹烯、乙酸香叶酯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并有新物质α-水芹烯等生成。0.1μg/μLα-水芹烯、10~100μg/μL月桂烯、0.1~1μg/μL(1R)-(+)-柠檬烯、0.1~10μg/μL乙酸芳樟酯对花椒窄吉丁具有引诱作用,1~100μg/μL(1R)-(+)-α-蒎烯、0.1μg/μLβ-蒎烯、10μg/μLβ-石竹烯对花椒窄吉丁具有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固相微萃取与GC-MS系统,分析了红刺玫花、叶的自然挥发性物质组成。鉴定出叶片挥发物成分10种,主要成分乙酸顺式-3-己烯酯(41.84%)、1R-α-蒎烯(27.11%)、罗勒烯(6.21%),占挥发物总质量分数的75.16%;花瓣挥发物成分25种,主要成分D-香茅醇(41.9%)、苯乙醇(15.62%)、1R-α-蒎烯(13.4%),占挥发物总质量分数的70.92%。利用β-蒎烯、罗勒烯、D-香茅醇、3-蒈烯4种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发现4种挥发物质对供试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罗勒烯与D-香茅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12.5 mg·L~(-1);β-蒎烯与D-香茅醇对枯草芽孢杆菌、D-香茅醇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次之,MIC均为50 mg·L~(-1)。β-蒎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弱,MIC为800 mg·L~(-1)。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新疆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枝条及针叶的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新疆云杉枝条及针叶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枝条挥发物中含有4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α-蒎烯(44.97%,m/m,下同)、莰烯(17.44%)、石竹烯(8.98%)、D-柠檬烯(7.35%)、α-水芹烯(4.72%)、醇类化合物(6.42%)等,以及少量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薁、茚、烯烃和烷烃类化合物。针叶挥发物中含有4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1R-α-蒎烯(34.31%)、莰烯(22.72%)、酯类化合物(7.68%)、萘类化合物(5.48%)、茨醇(3.78%)以及少量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蒽、烯烃和烷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桢楠现代木和阴沉木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桢楠现代木和阴沉木精油的化学组成成分,为了解桢楠的耐腐、发香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桢楠现代木和阴沉木木粉进行水蒸气蒸馏,对精油组分进行GC-MS分析,按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桢楠现代木精油分离出51个色谱峰,鉴定出37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之和占精油总量的86.20%;桢楠阴沉木精油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定出32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之和占精油总量的99.64%,桢楠现代木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7-氨基-4-甲基香豆素(21.72%)、氧化石竹烯(8.62%)、去氢白菖烯(5.11%)、T-杜松醇(4.49%)、环氧化蛇麻烯Ⅱ(3.96%);桢楠阴沉木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香树烯(22.47%)、γ-杜松烯(21.47%)、d-杜松烯(14.10%)、γ-桉叶醇(6.85%)。二者共有成分为α-荜澄茄烯、β-榄香烯、α-香柠檬烯、石竹烯、γ-衣兰油烯、α-二去氢菖蒲烯、榄香醇、γ-桉叶醇和雪松烯9种化合物。【结论】氧化石竹烯、去氢白菖烯、T-杜松醇成分是桢楠具有较好防腐防霉性能的主要原因;桢楠在形成阴沉木的过程中部分精油成分发生分解;桢楠的香味可能是由于α-荜澄茄烯、氧化石竹烯、香树烯、杜松烯的存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对13 种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为筛选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有活性的信息化合物。【方法】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定双斑长跗萤叶甲雌、雄成虫对13种棉花、玉米和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粪便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雌雄虫均对庚烯,橙花叔醇,水芹烯,β-蒎烯,反-2-己烯醛,反-2-己烯-1-醇,己二酸二辛酯,叶醇的EAG反应值相对较大,对壬酸、十九烷、十七烷反应不明显。雌虫对叶醇反应之最大,为2.306 mV;雄虫对β-蒎烯反应之最大,为2.309 mV。雌虫对十六烷,葎草烯的反应较雄虫更为敏感。【结论】在13种挥发物中,双斑长跗萤叶甲雌虫对叶醇反应最敏感,雄虫对β-蒎烯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和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与寄主植物间化学通讯的差异性,以助于阐明两者的同域发生与分布,为开发植物源诱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触角电位EAG技术测定了橘小实蝇、番石榴实蝇对杧果挥发物的嗅觉反应。【结果】橘小实蝇、番石榴实蝇均对杧果挥发物产生触角电位反应,其触角电位反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液状石蜡的反应值(P0.05),且雄虫、交配和未交配雌虫对植物气味化合物产生了不同的触角电位反应,对反-2-己烯醛的EAG反应值最高,而对3-蒈烯、异松油烯、ME的EAG反应相对值较低;橘小实蝇和番石榴实蝇对同一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也存在差异。【结论】橘小实蝇、番石榴实蝇与寄主植物间的化学通讯具有差异性;3-蒈烯可能成为番石榴实蝇潜在性的两性诱剂。  相似文献   

13.
芒果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该虫是为害芒果的一种主要害虫,在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等地均有发生。攀枝花市现有芒果5万余亩(1亩=1/15公顷,下同),随着芒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芒果瘿蚊的发生越来越重,是制约芒果生产的一种主要害虫。由于该虫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给防治带来很大的不便,加之芒果在攀枝花市成规模种植时间较短,很多农民还不了解它的生活习性,不能进行有效适时防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程度为害的福云6号茶树品种鲜叶挥发物成分进行鉴定,发现经过跗线螨为害的茶树叶片鲜叶挥发物的种类增加,其中轻度危害鲜叶的挥发性气物质种类最多,共鉴定出66种;与正常鲜叶相比(未受为害叶片),不同程度为害叶片共新鉴定了46种新的挥发性物质;雪松醇、水杨酸甲酯、2-己基-1-辛醇、间-1,3,8-薄荷三烯等17种挥发物成分只在轻度为害叶片中检测出;香叶基香叶醇、D-柠檬烯、苯乙烯只在中度为害叶片中检测出;而可巴烯、柏木烯、雪松烯、氧化石竹烯、(+)-β-雪松烯、2-正戊基呋喃等10种物质仅出现于重度为害的茶树鲜叶样品中;3种不同程度茶跗线螨为害均诱导出己醛、α-紫罗酮、1,2,3,5-四甲基-苯、环十四烷、4-甲基-十五烷、十二烷等6种挥发性物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松梢象危害前后红松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松梢象(Pissodes nitidus)危害前后红松(Pinus koraiensis)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动态顶空收集法随机对红松健康主梢、侧梢、球果及被松梢象危害过的主梢,用ENTECH气体采样罐分别进行采样,利用GC-MS分析收集到的挥发物.结果显示:在红松各部位共检测出3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萜烯类、烷烃、烯烃、酮类、醇类、呋喃类.其中萜烯类有15种,主要有α-蒎烯、莰烯、罗勒稀、4(10)-崖柏烯、β-蒎烯、β-月桂烯、3-蒈烯,其相对含量占萜烯类总量的一半以上;萜品烯、反-柠檬烯、β-醋酸萜品酯、α-香柠檬烯、α-石竹烯、β-倍半水芹烯、α-法呢烯和α-荜澄茄烯成分相对含量少.各检测部位含有22种相同物质.健康主梢中α-蒎烯的含量比其它部位少,β-蒎烯、坎烯、4(10)-崖柏烯和3-蒈烯的含量比其它部位多,罗勒烯的含量多于被害主梢而少于侧梢及球果,β-月桂烯的含量少于球果而多于被害主梢及侧梢.与健康主梢相比,被害主梢多α-法呢烯和α-荜澄茄烯2种物质;侧梢多反-柠檬烯1种物质;球果多萜品烯、β-醋酸萜品酯、α-香柠檬烯、α-石竹烯和β-倍半水芹烯5种物质.健康主梢、被害主梢、侧梢及球果萜烯类质量分数分别为:53.51%、56.86%、71.83%及95.34%,各部位挥发物质的差异可能对松梢象的寄主定位和取食起着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6.
芒果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该虫是为害芒果的一种主要害虫,在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等地均有发生.攀枝花市现有芒果 5万余亩( 1亩 =1/15公顷,下同) ,随着芒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芒果瘿蚊的发生越来越重,是制约芒果生产的一种主要害虫.由于该虫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给防治带来很大的不便,加之芒果在攀枝花市成规模种植时间较短,很多农民还不了解它的生活习性,不能进行有效适时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鉴定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叶片和球果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测定挥发油对7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池杉叶片和球果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挥发油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池杉叶片和球果中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211%和0.657%。从池杉叶片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0.410%,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70.149%)、α-松油醇(7.072%)、4-蒈烯(2.025%)和β-蒎烯(2.012%);从池杉球果挥发油中鉴定出13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285%,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78.609%)、铁锈罗汉柏醇(4.276%)、4-蒈烯(3.355%)、柠檬烯(2.324%)和β-萜品烯(2.179%)。池杉叶片和球果挥发油中相同的成分只有4种,分别是(1R)-α-蒎烯、4-蒈烯、柠檬烯和冰片。池杉球果挥发油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34.5±2.3)mm,而池杉叶片挥发油对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6.0±1.2)mm。【结论】池杉球果中挥发油的含量高于其叶片,二者的主要成分均为(1R)-α-蒎烯,池杉球果挥发油的抗细菌活性明显强于叶片挥发油。  相似文献   

18.
元宝枫花的挥发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0):7-14
植物有机挥发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BVOCs)对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元宝枫是华北地区主要乔木树种,应用于行道树或者药用植物材料,用途广泛。本试验以元宝枫花朵释放的挥发物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固相微萃取联合气质联用仪(SPME-GC-MS)检测了10株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大树花朵挥发物的释放情况,分析了元宝枫花挥发物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共检测出50种挥发物成分,归属烯烃、醇、醛、酯、酮、芳香烃等六大类型的有机物,其中主要成分是萜烯类化合物,其次是醇类、酯类和酮类以及芳烃类物质,主要物质有芴、4,8-二甲基-1,3(E),7-壬烯、(顺,反)-2,6-二甲基辛-2,4,6-三烯、月桂烯、罗勒烯、3-蒈烯、(E)-罗勒烯、莰烯、石竹烯、芳樟醇、α-异松油烯、邻异丙基甲苯、3-乙烯-1,2-二甲基-1,4-环己二烯、桉树醇、醇醋-12等。株间差异分析显示,邻异丙基甲苯、桉树醇、醇酯-12等3类物质株间差异不显著,剩余其他主要挥发物成分各株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微萃取及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比较花椒窄吉丁寄主植物花椒健康株与受害株叶片、嫩枝和韧皮部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表明,无论是花椒健康株还是受害株,各部位的挥发物组分都存在差异,总体以萜烯类化合物居多,其中以反式-β-罗勒烯、石竹烯、α-罗勒烯、荜澄茄油烯、α-蒎烯、律草烯、月桂烯、β-蒎烯、枞油烯为主;健康株与受害株挥发物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健康株叶片、嫩枝和韧皮部分别鉴定出56种、51种、38种组分,共75种物质;受害株叶片、嫩枝和韧皮部挥发物分别鉴定出36种、49种、38种组分,共92种物质;乙酸芳樟酯在受害株各部位都有发现,可巴烯只发现在受害株嫩枝和韧皮部中,这2种物质未在健康株中发现;桧烯在受害株叶片和嫩枝中的含量较健康株有所上升,律草烯则有所下降,石竹烯在受害株各部位的含量较健康株下降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花椒窄吉丁寄主选择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生理方法,测定了芒果切叶象甲成虫对10种不同质量浓度(0.01,0.1,1.0,10g·L-1)芒果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结果表明,雄成虫对芒果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最大值出现在质量浓度0.1g·L-1[(1R)-(+)-α-蒎烯和α-法呢烯]和1.0g·L-1(α-萜品烯,α-水芹烯,β-石竹烯,β-香叶烯,异松油烯,反-2-己烯醛,香橙烯,朱栾倍半萜);并且当刺激质量浓度为1.0g·L-1时,雄成虫对10种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相对值都在100%以上。雌成虫对各供试物质反应最大值出现时刺激质量浓度均为1.0g·L-1,并且仅对1.0g·L-1的α-法呢烯(125.65%)、异松油烯(103.00%)和β-香叶烯(119.51%)的EAG反应值高于100%。在10g·L-1刺激质量浓度下,雌成虫与雄成虫仅对异松油烯的EAG反应相对值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其他9种物质的EAG反应值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可为阐明芒果切叶象甲寄主选择与致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