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5℃低温抑制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花芽分化的生理机制,为中国水仙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中国水仙‘金盏银台’三年生鳞茎球为材料,以15℃低温进行处理,常温贮藏为对照,测定水仙在2种贮藏温度下鳞片的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以及糖类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整个观测期间常温组水仙鳞片中超氧阴离子(O_2·~-)含量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始终维持较高水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处于低水平,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花芽分化后期显著上升,蔗糖和淀粉含量在花原基分化期迅速下降,同期α-淀粉酶和可溶性糖保持较高水平。15℃低温处理后鳞片中O_2·~-和H_2O_2含量均高于同时期常温组;SOD活性变化趋势与常温组类似;在与常温组雄蕊原基分化期对应的时间段,15℃低温处理组的POD活性和CAT活性显著增强;各时期鳞片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及α-淀粉酶活性都低于常温组。【结论】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低温15℃处理后大大影响了糖类物质的积累,进而影响花芽分化,这种影响在花原基分化时期变化最为剧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4个线辣椒品种(系)的花芽分化过程及其与外部形态、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为提高线辣椒花芽分化指数、获得高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M5-21、M34-1、2011-9和陕椒2006 4个线辣椒品种(系)为供试材料,从第3片真叶出现开始,每隔3d从生长点取样,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线辣椒的花芽分化过程;从第4片真叶出现时开始,每隔5d取第3、4片真叶,测定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同时测定POD、PAL和PPO活性。【结果】线辣椒花芽分化过程包括生理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分化开始时茎秆上有6片展开真叶,顶端花芽(即门椒花芽)分化全过程需28d左右,分化完成时茎秆上有14片展开真叶。叶片中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开始前积累至最大值,在花芽分化开始后,二者含量逐渐降低,说明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生理分化期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从萼片分化期到花芽分化结束保持平稳状态。叶绿素含量在生理分化期至花芽分化初期呈略微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花芽分化进入后期时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线辣椒花芽分化期POD和PAL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生理分化期均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酶活水平,进入花芽分化期均下降,POD活性在萼片分化期下降至最低点,PAL活性在花瓣分化期下降至最低点,此后均又逐渐升高。PPO活性呈现双峰变化趋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萼片分化期和雄蕊分化期,最低点出现在雌蕊分化期。4个线辣椒品种(系)的上述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只是具体数值有所差异。【结论】较高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及相对较高的POD、PAL、PPO活性,有利于线辣椒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番红花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探明番红花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和糖代谢的关系,对其栽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蒽酮比色法等方法,对其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顶芽(花芽)的内源激素含量、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IAA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GAs呈现"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ABA和ZRs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ABA/GAs、ABA/IAA和ZRs/GAs在FP均出现1个峰值,随后下降且低于VP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则呈现单谷曲线变化趋势,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总体上升,且均在DP达到最大值。【结论】低水平的IAA、GAs和高水平的ABA、ZRs有利于诱导花芽分化;在激素平衡中,高比值的ABA/GAs、ZRs/GAs和ABA/IAA有利于顶芽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高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促进花芽的分化和成花。  相似文献   

4.
文心兰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特征及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心兰‘百万金币’Oncidium‘ Milliongolds’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学特征,比较了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核酸质量分数的变化.研究表明:文心兰花芽的分化进程可以分为未分化期、花蕾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6个时期;花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在新芽初生期质量分数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在花芽分化完成时达到另一峰值;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蛋白质在新芽初生期质量分数最高;总核酸质量分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草莓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乃波  张志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28-2329
以3种不同需冷量的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确定其花芽分化进程,并测定相应时期内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3个品种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整个分化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在分化期前变化不大,在花序分化期迅速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分化期前迅速下降,在花序分化期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在整个分化过程中,需冷量长的品种高于需冷量短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在分化过程中,需冷量短的品种高于需冷量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两个风信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两个品种花芽分化的过程,以及花芽分化期间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2)蛋白质含量在花序原基出现前逐步下降,花芽分化开始时达到最低值,花序分化期回升,小花分化期又下降;3)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4)花芽形态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序轴伸长生长期和小花分化期四个时期,完成花芽分化约需60 d。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物候期妃子笑荔枝叶片光合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趋势,为妃子笑荔枝丰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 3 年观测妃子笑荔枝的物候期,并对不同物候期内荔枝叶片光合特性指标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 CIRAS-3 便携式植物光合测定仪测定叶片光合特性指标、蒽酮 -硫酸法测定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碘量法测定叶片淀粉含量。【结果】妃子笑荔枝叶片净光合速率呈波浪式变化,枝梢完全老熟后出现最高值 13.04 μmol/m2·s,果实着色期出现最低值 4.73 μmol/m2·s;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最大值为 5.2 mg/g。可溶性糖含量呈波浪式变化趋势,花芽分化期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最高值 42 mg/g 在生理落果结束后出现,果实成熟期出现最低值 16 mg/g;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期呈上升趋势,最高值 237 mg/g 在白点期出现,生理落果期含量下降到最低值 102 mg/g,而后逐渐回升。【结论】从花芽分化期到果实成熟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存在两个峰值,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发育期出现;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发育期和果实着色期有较大积累,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着色期有较大积累,为后续生长发育储备充足营养。在整个过程中,叶片无明显退绿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砧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为嫁接体接口愈合提供能量,接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1.94~40.39mg/g,变化幅度不大;在输导组织分化前,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砧木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且始终低于接穗;在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桥时,砧木的POD活性较高,接穗的POD活性始终很低,维持在0.11~0.62U/mg。【结论】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POD活性高于接穗,而接穗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砧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优一’杏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花期的关系,解决仁用杏休眠期短、花期早的问题。【方法】以抗寒、抗旱、丰产的仁用杏优良品种‘优一’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进行解剖观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休眠花芽、萌动花芽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优一’7月中旬进入花芽分化初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分化高峰期,9月初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之后花芽内花瓣、花萼等器官仍继续增长,且雌、雄蕊原基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分化。12月中下旬即进入休眠前,已形成子房、花柱和柱头以及蝶形花药。次年1月底休眠结束后,雌、雄配子体继续发育,逐渐形成花粉粒和胚珠。‘优一’休眠花芽中的GA3和IAA含量在自然休眠解除前后,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而ABA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IAA含量在花芽萌动前后基本不变,AB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优一’花期早、性器官发育也早于其他果树。ABA是‘优一’花芽休眠的促进物,GA3则是花芽休眠解除的促进物,IAA未直接对休眠的解除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大百合花序分化进程以及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大百合鳞茎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态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质谱分析法测定不同分化时期内源激素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花序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初期、苞片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被片分化期和花芽分化完成期;花序发育过程中,吲哚-3-乙酸(IAA)和赤霉素(GAs)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高水平IAA和GAs有利于花序以及花器官的分化;玉米素核苷(ZR)和水杨酸(SA)为先升后降的单峰变化,二者在分化中期起到较为积极的调控作用;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和茉莉酸(JA)总体呈下降趋势,推测是解除了对花序(芽)发育的抑制作用;高比值的IAA/GA3与cZR/GA3有利于大百合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二者变化趋势完全相反。总体看来,ZR对大百合苞片原基和小花原基等新器官的形成起重要作用,IAA和GAs在花芽分化后期形态建成作用更显著;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促进大百合花序(芽)的发育,高水平的蛋白质是分化前期花器官形态建成的需要;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小花发育存在渐趋同步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为大百合开花机制研究以及花期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3年生文心兰‘金辉’为试验材料,测定其4个不同生育期顶叶和假鳞茎中叶绿素、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脯氨酸(Pro)和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膨大期顶叶叶绿素含量最低,而相对电导率则最高,两者随后趋于稳定。不同时期假鳞茎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的含量均高于顶叶;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升后降,在成熟期时最高;顶叶中还原糖含量先降后升,在假鳞茎中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分别在膨大期和成熟期时最高;淀粉含量均先升后降,在侧芽期时最高。Pro含量、POD活性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成熟期和侧芽期时较低,在膨大期和子茎期时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牡丹花芽分化进程,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3个牡丹品种花芽分化进程及花器官原基发生时期,结果表明:牡丹品种‘琉璃贯珠’最早进入花芽分化(6月初),其次为‘玉面桃花’(6月中旬)、‘红丽丽’(6月下旬),从苞片原基产生至雌蕊原基产生所需时间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红丽丽’(102 d)、‘玉面桃花’(88 d)、‘琉璃贯珠’(75 d)。为了解花芽分化过程内源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变化,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可溶性糖及淀粉质量分数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花芽分化的进行,3个牡丹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淀粉质量分数在前期保持平稳,8月初开始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百子莲为材料,研究了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整个过程中茎尖和叶片中的核酸、可溶性蛋白、淀粉、可溶性糖及淀粉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项生理指标均在生理转变期和盛花期有显著的提高。在整个发育过程中,RNA含量和RNA/DNA比值在叶片中呈双峰曲线变化,在茎尖中呈单峰曲线变化;叶片中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茎尖中的淀粉含量从花芽分化开始一直持续下降到盛花期又显著上升;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花芽分化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茎尖中可溶性糖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显著升高,随后下降,到花芽分化期与发育期又明显升高。叶片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始终低于茎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内源激素对杂交杏李花芽分化的影响,以‘风味玫瑰’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进行解剖观察,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风味玫瑰’7月中下旬进入花原基分化期,8月下旬进入萼片原基分化期,9月下旬进入花瓣原基分化期,10月下旬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花芽分化过程中生长素(IA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保持平稳的趋势,脱落酸(AB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急剧上升变化趋势,赤霉素(GA3)含量总体呈现“降-升-降”的变化,即先逐步下降后急剧上升再急剧下降,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综上,低水平IAA、GA3、MeJA和高水平ABA有利于花芽分化,且较高的mABA/mGA3mABA/mMeJA比值有利于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测定串核桃雌花芽分化过程中抗氧化酶、可溶性蛋白、糖和淀粉等营养物质,揭示其花芽分化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串核桃花芽分化时期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串核桃雌花芽分化进程中POD活性自4月中旬穗状花序原基开始分化时逐渐增强,5月中旬花柄和雌花原基开始分化时,POD活性达到最大值,在7月中旬苞片和花被分化期有所下降,随着气温下降,POD活性迅速降低,第2年气温回升时POD活性又有所上升。SOD活性在整个花芽分化时期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不明显。可溶性淀粉含量在进入休眠时达积累最大值,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早春淀粉又重新积累,在4月底至5月初出现一个积累小高峰之后,于7月份又不断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4月中下旬逐渐降低,5月中下旬开始上升,此高含量的状况一直持续到7月中下旬,在此阶段中雌花芽进行了一系列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喜树嫩枝扦插育苗的因素,旨在得出最佳繁殖体系.【方法】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研究不同扦插基质、促根剂种类及其浓度对喜树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及生根过程中插穗韧皮部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嫩枝扦插的最佳方案为:以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1 500mg/L NAA浸泡插条基部20s,扦插后成活率可达92%.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生根进程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前期波动上升,后期波动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大多数在0.5~2.5mg/g波动.【结论】不同处理均对生根有影响,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插穗营养物质的积累、缩短生根周期.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贵人香’7个葡萄砧穗组合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河西走廊‘贵人香’7个葡萄砧穗的抗寒性强弱.【方法】酿酒葡萄品种‘贵人香’与‘5BB’‘5C’‘420’‘3309C’‘101-14MG’‘110R’‘1103P’7个砧木进行嫁接,采集一年生休眠枝条,分别在-15、-20、-25、-30、-35℃下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以4℃贮藏的枝条为对照,测定了各砧穗组合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抗寒相关指标的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砧穗组合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各葡萄砧穗组合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砧穗组合IR/5C的相对电导率在-30~-35℃温度范围下降幅度大于其它组合,而在温度为-20~-25℃时,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IR/1103P在-10~-15℃和-25~-35℃温度范围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结论】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相关性分析,科学的鉴定了河西走廊葡萄产区葡萄砧穗组合的抗寒性.结果显示抗寒性由强到弱为:IR/1103PIR/5BBIR/420IR/110RIR/5CIR/101-14MGIR/3309C.  相似文献   

18.
以切花寒菊‘雪白’和‘雪中花’为材料,研究了低温下2个寒菊品种舌状花在不同开放期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升-降-升过程中,两品种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变化与温度变化趋势相反,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自然低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持续积累。随温度变化,‘雪中花’和初花期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变化分别较‘雪白’和盛花期平稳,调节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的能力也分别强于‘雪白’和盛花期,表明‘雪中花’抗低温能力强于‘雪白’,而初花期强于盛花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石蜡切片的办法对比观察台阁品种‘大富贵’和托桂品种‘莲台’花芽分化的过程。研究表明,托桂品种‘莲台’花芽分化过程与前人报道的芍药花芽分化过程相似,分为苞片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及雄蕊原基瓣化期共6个时期;而台阁型品种‘大富贵’花芽分化前期与‘莲台’相似,然而在雄蕊原基分化期以后,并不相继产生雌蕊原基,而是在此部位又出现花瓣原基,随后出现雄蕊原基、雌蕊原基,发育形成"上方花",最终上下两花重叠,形成台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板栗雌花芽临界分化期和雄花芽形态分化期可溶性糖、蔗糖、淀粉、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和积累水平。结果表明,生理分化期雌花芽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似抛物线,形态分化期的雄花芽含量呈直线下降;2类芽淀粉含量均呈"S"型变化,交叉后雄升雌降;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态势,中后期雌花芽上升幅度比雄花芽大。雌花芽临界分化结束时,可溶性总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雌花芽极显著高于雄花芽,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雄花芽。2类花芽分化时均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基础,雌花芽更高,且相互竞争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