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福建白兔保种群进行繁殖、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白兔胎均产活仔兔5.59只、3周龄窝均重1209.0 g、4周龄断乳窝均仔兔5.47只、断乳成活率97.9%;公、母兔13周龄体重分别为1570.91 g、1525.38 g, 4至13周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9.92 g、19.04 g,,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兔成年体重分别为2131.02 g、1957.03 g,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兔10、13周龄体长、胸围、耳长、耳宽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兔成年体长、胸围性别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福建白兔30~90日龄料重比为4.51:1,90日龄全净膛屠宰率49.19%;90日龄肌肉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0.54%、2.20%、17.6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Myh6基因在新西兰白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肌肉中的表达规律及与肌纤维特性的相关性,探究Myh6基因在肌纤维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冰冻切片技术测量了2、4、6、8、10、12周龄新西兰白兔背腿肌中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密度、面积、长径和短径等性状,采用qRT-PCR测量了Myh6基因在不同周龄新西兰白兔背腿肌中的表达量,分析了上述性状与Myh6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8周龄新西兰白兔各类型肌纤维的密度逐渐变小,面积、长径和短径则逐渐变大(白肌纤维短径除外,仅在2~6周龄有变大趋势)。Myh6基因在4周龄表达量最高。Myh6基因表达量与公兔背部红肌纤维的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公兔腿部红肌纤维的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Myh6基因表达与肌纤维类型和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西兰白兔不同生长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进行遗传分析。【方法】利用成都市爱华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兔场2011-2013年的生长性状记录,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约束性最大似然法(REML)对新西兰白兔35、42、56、70、84日龄的5个体重性状,35~42、42~56、56~70、70~84日龄的4个平均日增重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结果表明,新西兰白兔35、42、56、70、84日龄体重的遗传力分别是0.63、0.46、0.43、0.42、0.39。各日龄间体重呈强正遗传相关,相邻日龄间的遗传相关较其他日龄间强。35~42、42~56、56~70、70~84日龄平均日增重的遗传力分别是0.30、0.36、0.31、0.21。4个平均日增重间呈弱遗传相关。【结论】为新西兰白兔育种方案的制定和选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选育了霍寿黑猪与巴克夏猪的杂交系,为进一步的品种选育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通过杂交试验(巴克夏猪♂×霍寿黑猪♀)获得巴霍二元猪,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30、60、90、180、300日龄(d)霍寿黑猪(HS)与巴霍二元猪(BH)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分析了霍寿黑猪和巴霍二元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发育性差异。【结果】霍寿黑猪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在60、180、300 d时均极显著高于巴霍二元猪(P0.01),总蛋白(TP)在30 d时显著高于巴霍二元猪(P0.05),甘油三酯(TG)含量在180 d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300 d时显著高于巴霍二元猪(P0.01);而巴霍二元猪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在30、180、300 d时、甘油三酯(TG)含量在30、90、300 d均极显著高于霍寿黑猪(P0.01),总胆固醇(TC)含量在60、180、300 d时均高于霍寿黑猪(P0.05);霍寿黑猪血清白球比(A/G)含量在30、60、300 d时均高于巴霍二元猪(P0.01),而在90和180 d时却低于巴霍二元猪(P0.01);霍寿黑猪血清白蛋白(ALB)在60和300 d时、血清球蛋白(GLB)在90和180 d时均高于巴霍二元猪(P0.01)。【结论】巴霍二元猪和霍寿黑猪不同日龄其与生产性状相关的血清指标ALT、AST、ALP,与脂肪沉积能力相关的血清指标GLU、TC、TG、HDL-C、LDL-C,以及与免疫力相关的血清指标TP、ALB、GLB、A/G均存在差异。由此推论,在生长育肥期间巴霍二元猪和霍寿黑猪二者在生长性能、脂肪沉积以及免疫力等指标上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新西兰白兔与福建黄兔杂交群体的杂种优势。[方法]对新西兰白兔、福建黄兔及其正反交群体共80个个体进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测定。[结果]4个家兔群体的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和半净膛重分别为1 817.20~2 308.60、914.10~1 231.50和985.99~1 315.20 g。公兔群体中,福建黄兔×新西兰白兔的屠宰性能最高;母兔群体中,新西兰白兔的屠宰性能最高。4个家兔群体的腿肌剪切力和背最长肌剪切力分别为25.11~40.44和18.02~26.44 N。其中,新西兰白兔公兔群体腿肌剪切力最低,而新西兰白兔母兔群体背最长肌剪切力最低。腿肌失水率和背最长肌失水率分别为33.43%~41.52%和31.79%~39.01%。其中,新西兰白兔公兔群体腿肌失水率最低,而福建黄兔公兔群体背最长肌失水率最低。[结论]杂交群体在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上表现出部分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肉兔品种断奶后的生长性能,并进行种质评估。【方法】分别分析了弗朗德巨兔、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青紫蓝兔和福建黄兔的5、6、7、8、9和10周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上市日龄。断奶后生长数据来自上述5个品种的173窝肉兔,共计909只。模型中的固定效应包括品种类型、出生月份、母兔胎次、性别。窝效应作为随机效应,断奶数量和称重时间作为线性协变量。【结果】①5、6、7、8、9和10周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及上市日龄的总平均数分别为619.46、791.57、941.51、1 107.51、1 309.51和1 445.52 g,23.64 g•d-1及103.14 d;②品种和断奶数量对个体断奶后生长性状影响显著(P<0.05);弗朗德巨兔的各周体重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福建黄兔的各周体重显著低于其它品种(P<0.05);③窝方差能解释生长性状大部分的总表型方差,为0.48-0.74。【结论】由于弗朗德巨兔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可将其作为杂交的终端父本;在肉兔选育时,选择指数应当同时兼顾断奶数量和生长性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血液生理生化方面研究和田羊品种的特性,探讨和田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体重体尺性状的关系。【方法】测定7月龄、10月龄和田羊体重体尺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和田羊7月龄与10月龄时,体高与体重,体高与胸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性别、年龄对某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显著,7月龄、10月龄公羊的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7月龄与10月龄公羊的碱性磷酸酶(ALP)均高于母羊,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10月龄时,体重与总胆固醇(TC)、体高与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C)呈显著正相关(P0.05),管围与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ALP)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和田羊体重、体尺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和田羊饲养管理及早期选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相同精饲料营养水平下,不同品种的1岁青年马匹血清中常规指标及肝脏、肾脏、糖及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水平,为青年马匹健康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试验选择临床健康的体重(217.44±21.35) kg相近的1岁伊犁马20匹,体重(215.86±18.42) kg相近的1岁哈萨克马20匹,体重(219.00±19.37) kg相近的1岁焉耆马16匹,体重(224.35±14.56) kg相近的1岁纯血马16匹,体重(227.98±21.49) kg相近的1岁杂交马(伊犁马 ♀×奥尔洛夫马 ♂)20匹,以品种为单位,分为5个组。在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的基础,进行45 d补喂饲养,第45 d采集血液检测12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在5个不同品种1岁青年马匹之间,血清中常规指标总蛋白含量各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白蛋白和尿素氮浓度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门冬氨酸基转移酶活力、尿酸浓度、肌酐浓度各品种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P<0.01 or P<0.05);血清中葡萄糖浓度、总胆固醇浓度、甘油三酯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各品种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P<0.01 or P<0.05),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各品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5个不同品种1岁青年马匹血清中常规指标、肝脏、肾脏、糖及脂代谢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枸杞多糖对泌乳母兔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枸杞多糖在家兔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同期分娩的48只泌乳獭兔,按照胎次、产仔数、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每组仔兔总数相等(72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5%、0.75%、1%的枸杞多糖,试验期共30 d。【结果】添加0.5%、0.75%和1%枸杞多糖组的仔兔35日龄断奶窝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95%、4.60%和6.47%,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仔兔的断奶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各试验组母兔的泌乳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母兔和同窝仔兔的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0.5%、0.75%和1%枸杞多糖组的母兔泌乳35 d后的体重失重分别比对照组低20.9%、16.2%和15.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0.5%、0.75%和1%枸杞多糖组母兔血清LDH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2.6%(P<0.01)、19.8%(P<0.05)和48.3%(P<0.01);其余检测指标在各试验组母兔血清中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升高,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泌乳母兔日粮中添加枸杞多糖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仔兔断奶成活率、促进仔兔的生长发育、降低母兔在泌乳期的失重,且对血清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基因(PPARγ)、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断奶的健康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4组试验兔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9.7,10.5,11.3和12.1MJ/kg,试验分断奶~2月龄、2~3月龄2个阶段。分别于试验开始的第30,60天早晨采血,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并取肝脏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PPARγ和INSIG-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2月龄时,日粮能量水平对獭兔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他血液指标影响不显著。3月龄时,日粮能量水平对獭兔血液中的总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谷草转氨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他血液指标影响不显著。在2、3月龄时,PPARγ基因均分别以11.3和12.1 MJ/kg日粮能量水平下的表达量最高,INSIG-2基因则分别以11.3和9.7MJ/kg日粮能量水平下的表达量最高。【结论】日粮能量水平对幼龄獭兔血液中总蛋白质、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对其他血液指标无显著影响;日粮能量水平对幼龄獭兔肝脏PPARγ、INSIG-2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选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的选育进展。【方法】试验通过比较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第一、第二世代孵化和产蛋性状,并对第二世代产蛋性状做相关分析。【结果】第二世代的受精率、孵化率、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和高峰期持续时间均优于第一世代,第二世代开产日龄极显著大于第一世代(P<0.01),但300日龄产蛋量差异不显著;第二世代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P<0.01),与开产蛋重极显著正相关(r=0.24,P<0.01),与300日龄产蛋量极显著负相关(r=-0.20,P<0.01);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极显著正相关(r=0.19,P<0.01);开产蛋重与300日龄产蛋量显著负相关(r=-0.11,P<0.05)。【结论】通过两个世代的选育,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的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皖系粗型长毛兔是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精心培育研制出的新品种,是以德系安哥拉兔、新西兰白兔为育种素材,经杂交选育而成,属中型粗毛型长毛兔. 优良品质:审定委员会委托的专家组于2010年7月2日对皖系长毛兔进行了12月龄体重及产毛量现场测定,主体养毛期62天,12月龄体重:公兔5115克,母兔4500克;单次剪毛量:公兔3256克,母兔405克;11月龄粗毛率:公兔16.2%,母兔17.8%;1 1月龄毛纤维的平均长度、平均细度、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粗毛分别为9.5厘米、45.9微米、24.7cN、40.1%,细毛分别为6.9厘米、15.3微米、4.8cN、43.0%;平均每胎产仔数7.21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二郎山山地鸡产蛋性能的选育效果。【方法】通过测定该群体两品系、两世代的多种产蛋性状,对其产蛋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二郎山山地鸡的大部分产蛋性状在世代间和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开产日龄和开产蛋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开产体重、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开产体重与300日龄产蛋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开产蛋重和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二郎山山地鸡经过两个世代的选育,其产蛋性能的提高效果比较明显,为二郎山山地鸡的后续选育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PPARγ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与家兔生长性状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检测PPARγ基因编码区变异位点,利用PCR-RFLP技术对352只家兔(新西兰271只,艾格81只)PPARγ基因的候选SN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家兔PPARγ基因编码区只检测到一个同义突变位点c.207AC,CC基因型个体70日龄体重显著高于AC基因型个体(P0.05)。且CC基因型个体35到7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AC、AA基因型个体(P0.01)。【结论】PPARγ可作为影响家兔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200日龄产蛋早期的42只高邮鸭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α-淀粉酶(α-AMY)、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无机磷(P)共11项生化指标,并与4项生产性状(102 d产蛋数、最长连产天数、开产体重和30周龄蛋重)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了GH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血浆生化指标和部分生产性状的关系.结果显示:①11项生化指标中,仅AST活性与开产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HO、LDL-C与开产体重呈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HDL-C和CHO与蛋重呈正相关,也未达到显著水平.②GH基因第4外显子检测到AA、AB和BB基因型,等位基因B为高邮鸭的优势等位基因,测序分析表明多态位点位于第3 701处,发生了单碱基突变C→T,该突变为同义突变.③经最小二乘分析,BB型个体LDL-C含量显著高于AB杂合型个体,两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基因型个体的血浆其它生化指标虽有差异但并不显著(P>0.05);各基因型个体间4项生产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冷季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科学制定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在冷季放牧阶段的补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只(12月龄)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即试验Ⅰ组(1号料)、试验Ⅱ组(2号料)、试验Ⅲ组(3号料)和对照组(不补饲),每组15只羊,测定其体质量变化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Ⅰ组、Ⅱ组的试验羊试验末期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的试验羊试验末期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组和Ⅱ组试验羊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Ⅱ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Ⅱ组试验羊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的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Ⅲ组,Ⅰ组、Ⅱ组葡萄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尿素氮(BUN)的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冬春季节牧草枯草期,甘肃高山细毛羊采用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技术,试验组的末质量和日增质量要明显高于纯放牧条件的对照组;随着补饲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升高,甘肃高山细毛羊血液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值有升高趋势,同时血液中尿素氮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对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布列塔尼亚兔 (A系 )、齐卡兔 (G系 )、布列塔尼亚兔 (A系 ,♂ )×加利福尼亚兔(♀ )、布列塔尼亚兔 (A系 ,♂ )×新西兰白兔 (♀ )、齐卡兔 (G系 ,♂ )×加利福尼亚兔 (♀ )、齐卡兔 (G系 ,♂ )×新西兰白兔 (♀ ) 1 0 0日龄血浆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 ,及其与 1 0 0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齐卡兔 (G系 )、齐卡兔 (G系 ,♂ )×新西兰白兔 (♀ )、布列塔尼亚兔 (A系 )血浆 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 5个品种 (组合 )(P<0 .0 5) ,而这 5个品种 (组合 )间血浆 AKP活性差异不显著 (P>0 .0 5)。 8个品种 (组合 )血浆 AKP活性与 1 0 0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呈正相关 ,总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 (P<0 .0 1 ) ;与料重比均呈负相关 ,相关不显著 (P>0 .0 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断奶后不同日龄绵羊(小尾寒羊和滩羊羔羊)小肠pH及其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酶制剂和代乳料研制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无病的小尾寒羊和滩羊各36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45日龄断奶,分别于80,120,160和200日龄屠宰取样,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容物的pH值及其主要消化酶活性。【结果】绵羊小肠内容物pH值随日龄增长缓慢上升,从偏酸性转变为中性;小尾寒羊和滩羊小肠内容物pH值差异极显著(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位内容物pH值间分别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日龄增长,绵羊小肠内容物中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P<0.01),并存在品种(P<0.05)和部位(P<0.01)间的差异。绵羊小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随日龄增长逐渐上升(P<0.01),没有表现出品种之间的差异,但部位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绵羊内容物中淀粉酶、乳糖酶活性随日龄变化而变化,但pH值较稳定;小肠内容物中pH值和乳糖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容物中pH值、乳糖酶和淀粉酶活性在部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IF)对大鼠肝脏中大麻素1型受体(CB1R)、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表达的影响,为SIF活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40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按0,50,250,500mg/kg的剂量经口灌胃含SIF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4周后,麻醉,采血收集血清,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解剖大鼠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油红O检测脂滴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分别对CB1R、FAAH、DGAT1蛋白及其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F低剂量组总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学结构正常,均未见异常病理变化。SIF中、高剂量组肝脏脂滴沉积极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SIF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中FAAH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中、高剂量组CB1R、FAAH和DGAT1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多(P0.01)。与对照组相比,SIF低剂量组大鼠肝脏CB1R、FAAH、DGAT1 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CB1R mRNA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高剂量组FAAH 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多(P0.01)。【结论】SIF可影响肝脏内CB1R、FAAH、DGAT1的表达,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差异。  相似文献   

20.
肉鸡鸡冠发育对激素分泌及胴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鸡冠发育对激素分泌及胴体性能的影响。【方法】从6周龄开始对优质肉鸡S3系鸡冠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大小鸡冠鸡的血清激素水平,12周龄时对大小鸡冠组鸡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结果显示:不同日龄高冠组和矮冠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高冠组鸡冠高和冠长显著大于矮冠组(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血清中生长激素(GH)含量逐渐降低,但相同日龄G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睾酮激素(TEST)含量随日龄的增加缓慢增加,随后又缓慢减少,但相同日龄各组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2周龄时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腿肌率在不同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鸡冠重、睾丸重和腹脂率在高冠组和矮冠组间差异显著(P0.05)。体尺性状在不同鸡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高和冠重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894,冠高、冠长与鸡冠重、腹脂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全净膛和半净膛极显著相关(P0.01),与腹脂重之间极显著负相关(P0.01);GH与鸡冠重显著相关(P0.05),与睾丸重极显著相关(P0.01);TEST与睾丸重、腹脂率和GH显著相关(P0.05),与屠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对肉鸡鸡冠发育的选育,以提高其早熟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