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药浅生槽定向栽培,解决了山药的深挖采收,费工费时,且极易损伤块茎等难题,同时产量比传统栽培得到较大的提升。根据多年种植实践,从品种选择、土壤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山药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紫山药的生长特性,结合阳新本地气候特点和土壤特点,以紫山药组培苗和紫山药薯块为材料,采用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和尼龙爬藤网搭架,于2013~2014年在阳新县城东新区现代蔬菜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紫山药,对紫玉山药的浅槽定向栽培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栽培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省工省力的紫山药种植方式,引进浅生定向槽技术,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在栽培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早熟和晚熟品种、浅生槽定向栽培和传统栽培连作山药田根腐线虫的发生动态及山药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以期为山药根腐线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早熟品种永丰淮山传统栽培田、晚熟品种泰和竹篙薯浅生槽定向栽培田和传统栽培田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品种山药生长特点定期采集土样,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对土壤线虫进行分离,利用线虫形态学特征将线虫鉴定到属,并进行计数,分析线虫群落随着山药生长在土壤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永丰淮山和竹篙薯田土壤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种群数量分别从6月和8月之后开始急剧增加,10月达到高峰。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方式山药田土壤分别共分离到9属、13属和12属线虫,且线虫群落均主要由食细菌类线虫和植物寄生类线虫组成。10月土壤中短体线虫属相对丰度急剧增加的同时,永丰淮山土壤中食细菌类线虫拟丽突线虫属Acrobeloide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93.55%,而泰和竹篙薯浅生槽定向栽培和传统栽培土壤中食细菌类线虫小杆线虫属Rhabditis相对丰度分别显著降低52.80%和75.99%。此外,泰和传统栽培田土壤中拟丽突线虫属的相对丰度也大幅降低96....  相似文献   

5.
张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41-43,46
[目的]在威信县开展紫山药浅生槽定向栽培引种试验。[方法]对不同抽样点紫山药块茎产量和部分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威信县气候特点适合紫山药生长,产量可达27 900 kg/hm~2。但紫山药仍存在缺塘、分叉、长短粗细不均匀、品相不佳等情况。[结论]该试验为威信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紫山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淮山浅生槽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山浅生槽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淮山浅生槽栽培产量为36.96 t/hm2,较传统栽培增产8 430 kg/hm2,净增纯收入4.182万元/hm2,同时可节省劳力150个/hm2,折合节约成本1.05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以紫玉淮山、早熟紫山药和温山药1号3个山药品种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叶面肥浓度、钾肥比例和缓释肥等施肥方式,以探讨不同追肥方式对定向槽浅生栽培浙产山药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3%磷酸二氢钾处理的单株根茎鲜重及多糖含量最高;不同钾肥配比施肥试验,N:P:K为15:15:30配比处理的单株鲜重及多糖含量最高;缓释肥对比试验,施用缓释肥处理比复合肥单株鲜重更高,但多糖含量稍低。适当增施钾肥、叶面肥,保证养料养分供给稳定能提高浙产山药产量及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8.
<正>山药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一年栽培取其地下块根为食,根质柔滑,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可采药兼用,滋补食疗,近年来,市场对山药的需求不断增大。科学的栽培和管理下,山药亩产可达到3 000~4 500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四川地区主要种植的山药有大白皮山药、小白皮山药两种,其中大白皮山药适应性强、产量高,适宜浅丘陵山区大面积推广。2005年,黄荆沟镇在全县率先引种示范至今。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淮山(山药)定向糟浅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4年反复试验研究,设计出适合淮山浅生栽培的U形塑料槽(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NL 2007 20052037.4),并总结出一套使用浅生槽的高产栽培技术,即人为地改变淮山块茎垂直向下生长为靠近垄面土层一定斜度定向生长.利用浅土层日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使淮山长薯快、收获容易、能在多种类型土壤大面积推广种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长汀县利用浅生槽诱导技术栽培紫玉淮山,生产出的淮山块茎美观整齐、易采收、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该文从选种、消毒、催芽、整畦放槽、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要点,并分析其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山药是薯蓣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肥大的块茎为主要食用器官,营养丰富、菜药兼用,食用价值高,用途广,是前场镇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物之一。但传统种植需要根据不同品种挖宽25~120 cm深80~150 cm的沟,然后回填栽苗,收获时依然需要深挖。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而且收获时极易挖伤块茎影响品质,连作障碍大。山药浅生槽栽培技术改变了传统深挖坑的种收方法,省工、省力,而且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导槽的由来在山药栽培生产中,有挖沟栽培、钻孔栽培、导管栽培等方法。米易县山药栽培过去主要采用挖沟栽培。人工挖沟费力费工,效率很低;也有采用小型挖机挖沟,挖沟费用在1 500元/亩;还有采用螺旋开沟机开沟,但费用也在1 500元/亩左右。并且收挖山药费时费力,影响收入。  相似文献   

13.
山药的优质高产栽培山药,是一种多年生的缠绕草本植物。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此外山东、湖南、云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也有栽培。山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具健脾止泻、补肺益肾的功效,是名贵的药材。特别是人工栽培的家山药,肉色洁白、味甘粉足,个...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浅生槽泰和竹篙薯的生长特性,在其块茎生长阶段之前间作西瓜,充分利用浅生槽竹篙薯田块的自然资源,可大幅增加田块的生物产出,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浅生槽竹篙薯间作西瓜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推广寸金薯淮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针对该品种开展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的研究,该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栽培方式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的限制,使淮山块茎美观整齐,易采收,省时省工,达到优质、高效、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闽北地区3年的淮山种植试验结果,针对淮山浅生槽栽培技术在种苗、种植、病虫害及采收时间方面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淮山浅生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山药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山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块根10℃以上开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外,均有山药栽培。现将山药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浅生槽泰和竹篙薯的生长特性,在其块茎生长阶段之前间作西瓜,充分利用浅生槽竹篙薯田块的自然资源,从而大幅增加其田块的生物产出,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淮山药定向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淮山药采用U形塑料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特点,并提出淮山药定向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合理放置U形塑料浅生槽,施足基肥;合理选种,适时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及采收等。  相似文献   

20.
介绍蕉岭县淮山浅生槽栽培技术,包括选种催芽、整地放槽、栽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