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37℃持续热应激对实验性大肠杆菌病肉鸡股动脉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作用和大肠杆菌感染均可使肉鸡股动脉压及其最大变化速率极显著下降(P<0.01)。热应激第3天,感染大肠杆菌肉鸡股动脉收缩压为((14.76±1.52),(11.04±0.36)kPa)、股动脉舒张压为((11.84±1.66),(9.71±0.36)kPa)、平均股动脉压为((12.81±1.59),(10.15±0.36)kPa)呈显著下降(P<0.05),股动脉收缩与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93.10±18.81,21.28±7.28)/(69.16±28.83,15.96±3.64)kPa/S)呈极显著下降(P<0.01)。说明37℃持续热应激能显著降低感染大肠杆菌肉鸡股动脉压,热应激并大肠杆菌感染降低肉鸡股动脉压可发生迭加效应,但肉鸡死亡率不增加。  相似文献   

2.
分别对常温和低温饲养的 31和 38日龄艾维茵肉鸡翼静脉注射 0 5mL·kg-1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 1g·mL-1) ,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注射药物前后肺动脉压和股动脉压的变化。结果显示 2日龄段常温饲养肉鸡注射扎鲁司特 5min后肺动脉收缩压 ( ( 3 31± 0 31)和 ( 4 6 3± 0 34)kPa)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高于注射前 ( ( 2 5 3± 0 2 5 )和 ( 3 10± 0 38)kPa) ,但舒张压无显著变化。 2日龄段低温饲养肉鸡在注射扎鲁司特 5min后肺动脉收缩压 ( ( 4 4 2± 0 2 8)和 ( 5 70± 0 4 2 )kPa)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高于注射前 ( ( 3 75± 0 2 3)和 ( 4 99± 0 37)kPa) ,并且肺动脉舒张压 ( ( 2 16± 0 2 4 )和 ( 3 4 0± 0 31)kPa)也显著 (P <0 0 5 )高于注射前( ( 1 71± 0 19)和 ( 2 4 9± 0 38)kPa)。常温和低温饲养的肉鸡注射扎鲁司特后股动脉压均无显著性变化。静脉注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可使肉鸡肺动脉压升高 ,表明内源性白三烯具有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实验性感染大肠杆菌对肉鸡股动脉压、肺动脉压和右心室内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的股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股动脉压在1~7 d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下降26.25%、27.72%、27.12%;股动脉收缩和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第1天(41.86%、57.14%)和第2天(50.00%、70.27%)极显著下降(P<0.01);肺动脉收缩压第3天(23.57%)显著升高(P<0.05);肺动脉舒张压第1~3天(14.58%、54.61%和49.66%)显著升高(P<0.05);平均肺动脉压第2、3天(36.04%、36.27%)显著升高(P<0.05);右心室收缩压下降不显著,右心室舒张压第1、2天(80%和79.22%)显著升高(P<0.05);右心室收缩压最大变化速率第1天(44.46%)显著下降(P<0.05)、第2天(54.35%)极显著下降(P<0.01);右心室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第2天(70%)极显著下降(P<0.01)。说明大肠杆菌感染严重影响肉鸡的肺及心血管系统机能,肉鸡呈现股动脉压下降和肺动脉压升高的低血流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内源性内皮素-1(ET-1)是否参与肉鸡血压的维持等生理调节活动,采用急慢性给予内皮素ETA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BQ123,研究内源性ET-1对正常肉鸡股动脉压和肺动脉压的影响。结果表明:1)放免法检测2~6周龄正常肉仔鸡血浆(从(40.82±1.90)升高到(93.70±11.19)pg/mL)和肺匀浆内皮素(从(503.84±27.40)升高到(701.04±16.18)pg/g)的含量随日龄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2)急性翼静脉注射BQ123(0.4和2.0μg/kg)能够极显著降低肉鸡的股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P<0.01),注射2.0μg/kg BQ123压力下降程度比注射0.4μg/kg大,肺动脉压达到最低点的时间比股动脉早;3)慢性给予BQ123能够使肉鸡肺动脉收缩压极显著下降(对照组(3.37±0.47)kPa,BQ123组(2.46±0.50)kPa,P<0.01),股动脉收缩压显著下降(对照组(20.95±1.17)kPa,BQ123组(18.85±2.05)kPa,P<0.05)。试验结果显示:急性和慢性注射ETA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BQ123都能降低肉鸡股动脉压和肺动脉压,推测内源性ET-1参与了肉鸡血压的维持等生理调节活动。  相似文献   

5.
2种组织胺受体拮抗剂对肉鸡肺动脉压和股动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胺是调节动物肺血管舒缩的重要介质之一,为了观察内源性组织胺对肉鸡肺动脉压(PAP)和股动脉压的作用,采用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2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进行急性试验。试验发现:1)扑尔敏可降低正常肉鸡的肺动脉收缩压(注射前(2 . 74±0 . 2 9)~(4 .76±0 . 4 9)kPa ,注射后(2 . 4 7±0 . 2 3)~(3. 95±0 .5 4 )kPa) ,而西咪替丁升高肺动脉收缩压(注射前(3 .0 3±0 . 2 7)~(4. 97±0. 36 )kPa,注射后(3. 6 4±0 .30 )~(5 . 4 2±0 . 6 0 )kPa) ;对已发生肺动脉高压的肉鸡,2种组织胺受体拮抗剂均降低其肺动脉收缩压(P <0 . 0 5 )。2 ) 2种组织胺受体拮抗剂对肉鸡股动脉压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内源性组织胺通过H1和H2 受体介导调控正常肉鸡PAP ,但其可能具有升高肺动脉高压肉鸡PAP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科常用硝酸甘油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闻结扎术后高血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2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前收缩压14.3±1.5kPa,舒张压9.2±1.6kPa。结扎术后收缩压18.8±1.1kPa,舒张压13.1±0.7kPa。术后血压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经滴注硝酸甘油后收缩压为15.2±1.2kPa,舒张压10.3±1.1kPa。滴注后明显下降(P<0.01)。  相似文献   

7.
对4个品系试验鸭测定所得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含量应用线性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最小二乘平均数估计,结果表明场地和品种(系)对IGF-I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日龄对IGF-I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蛋鸭血清IGF-I的最小二乘平均数为116.84±33.52(mg/ml).  相似文献   

8.
对24只18±1.2月龄毕格犬随机分为4组,经桡静脉抽取对照血样后,分别置于0℃的冰水混合物中30 min,42℃干热环境中30 min,跑步60 min和饥饿2d等逆境刺激,并于各刺激后10、20、30 min和停止刺激后30、60、120 min分别抽取血样.用放射免疫法测定(RIA)血浆中ACTH、皮质醇、血管紧张素浓度和测试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冷、热、跑步、饥饿等刺激均可使犬ACTH、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1),冷、跑步、饥饿均可使血管紧张素明显升高(P<0.01)但热刺激后却明显下降(P<0.01).上述4种刺激均使白细胞增加(P<0.05).以上结果显示这些激源刺激可使ACTH和皮质醇显著上升,血管紧张素和血细胞数量改变,有利于提高机体对逆境的抵御能力,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
山羊不同来源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屠宰场搜集的小母羊(3-6月)卵巢卵母细胞(A组)、成年母羊卵巢卵母细胞(B组)及成年母羊超排后活体所取母细胞(C组)进行了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及受精后早期胚胎体外培养(IVC)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 (1)A组平均每个卵巢获取的卵母细胞数极显著高于B组(10. 6±2. 6vs2. 5±1. 5,P< 0. 01),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0. 6±2. 6vs11. 0±2. 0, P> 0. 05),但获取的优良可用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数A组极显著高于B组(4. 5±2. 5vs1. 6±1. 5,P< 0. 01),却显著低于C组(4. 5±2. 5vs8. 5±2. 5,P< 0. 05); (2)A,B,C组获取的可用卵母细胞在M199±10%EGS±20ng/mLEGF培养液中培养后的体外培养成熟率分别为63. 8%, 65%和68. 3%,差异均不显著(P> 0. 05); (3)3种来源途径的可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用mDM液获能受精处理并培养于TCM 199-卵丘颗粒细胞饲养层(cc)共培养体系中的卵裂率(37. 5%, 35. 0%和40% )无显著差异; 12枚活体来源卵母细胞生产的2-8细胞胚移植给4只同期化受体,其中1只母羊怀孕并产下2只“试管”羔羊(16. 7% )。研究表明:初情期前小母羊比成年母羊可提供更多可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进而提高雌性动物的早期繁殖潜能;对遗传性能较好的品种或个体可通过超数排卵处理后利用合适  相似文献   

10.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以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共553只个体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和生长发育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BMPR-IB基因在不同绵羊品种(系)中共有3种基因型(BB、B+和++),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lt;0.01).在湖羊中仅有B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30%和19%;而其他品种(系)羊中则仅有++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的研究发现:BB、B+和++基因型群体第一胎产羔数分别为2.0、1.5和1.1,三者之间差异显著(BB和B+,P&lt;0.05;BB和++,P&lt;0.01);BB和B+基因型群体总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8和2.3,极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2)的产羔数(P&lt;0.01).在90日龄时,BB和B+基因型群体的体重分别为(18.6&#177;3.70)kg和(18.0&#177;3.31)kg,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5.6&#177;2.22)kg,P&lt;0.05);两群体胸围、胸宽也显著大于++基因型群体(P&lt;0.05);但这些差异在120日龄时消失.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是影响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产羔数的主效基因,并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肌肉成分及消化酶活性与饲料中不同脂肪水平的关系。设置饲料中鱼油添加量为0%、2%、4%、6%、8%和15%共6个梯度组,其脂肪水平分别为1.73%、3.71%、5.69%、7.67%、9.64%和16.55%共3个重复,饲养90d。吉富罗非鱼饲养中成活率的范围在84.76%~99.05%之间,但是投喂16.55%饲料的吉富罗非鱼成活率显著低于3.71%脂肪组(P<0.05)。吉富罗非鱼摄食量变化范围为(0.94±0.04)~(1.34±0.02) g/d,当饲料中脂肪水平大于7.67%时其摄食量显著下降(P<0.05)。7.67%组的试验末鱼平均体重和体长显著大于1.73%及16.55%组(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的肌肉脂肪含量上升,变化范围为2.29%~4.27%,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及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吉富罗非鱼胃和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前肠中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试验证明,高脂肪水平的饲料导致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下降,摄食量减少;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肌肉脂肪含量随之增加,胃和肠道中的蛋白酶活性变化较小,但是肠道中脂肪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冷应激对金定鸭开产前内分泌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选42羽产前的金定蛋鸭进行笼养,研究其在舍温从正常的15℃急速降到-15℃,0.5h后再恢复正常温度的12h内某些内分泌活动的规律。试验结果如下,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呈现抛物线变化,在应激后0.5 ̄1h内出现峰值(1.28±0.03ng·mL-1),然后开始下降,在应激后12h达到(1.22±0.03)ng·mL-1的最低值,其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素(T4)的含量均在应激后1h出现高峰值(5.24±5.07ng·mL-1),然后迅速下降,在应激后12h达到(1.81±1.98)ng·mL-1的最低值,其差异极显著(P<0.01);皮质醇(Cort)的含量前期上升迅速,后期变化规律不明显,并在试验期间内出现了2次峰值,分别是应激后立刻出现的(1.42±0.19ng·mL-1)和在应激后12h出现的(1.38±0.21ng·mL-1),同时在应激后2h有一个小的波峰(1.37±0.07ng·mL-1),其差异不显著(P>0.05);胰岛素(Ins)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应激开始时是(1.15±0.01)μIU·mL-1,在应激12h后为(1.15±0.02)μIU·mL-1,其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应激后1h达到高峰(32.56±3.65)IU·mL-1,然后开始下降,到应激后12h为(24.04±4.40)IU·mL-1;其差异极显著(P<0.01);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较大,应激后立刻降到(1.43±0.33)nmoL·mL-1,应激后12h为(1.26±0.35)nmoL·mL-1,中间不断呈现波动变化,在应激后2h达到了峰值(2.18±0.36)nmoL·mL-1,其差异显著(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得出,在急性应激条件下,血清中的个别激素、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可以作为应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鲫日粮中添加稀土壳聚糖螯合盐(rareearth-chitosan chelate,RECC),研究其对鲫(Carassius auratus L.)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日粮中稀土壳聚糖螯合盐的添加量分别为0.00%、0.08%、0.16%和0.24%。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鲫。试验鲫初始平均体重为(5.04±0.08) g。每日投喂2次(9:00,16:00),每次投喂量为每池鱼总重的0.5%~1.0%(投喂量据具体情况调节),养殖期60d。试验期间水温(26.7±2.5)℃,自然光照,水体pH为7.1~7.8,溶氧>4mg/L。研究结果表明:添加RECC能改善鲫肠道形态结构。添加RECC后肠道粘膜褶变细长,形状较均一,数目增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08% RECC组粘膜褶数目显著增加(P<0.05)、粘膜褶宽度显著降低(P<0.05)、杯状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5);0.16% RECC组杯状细胞数目极显著增多(P<0.01)。超显微观察发现,空白对照组肠道微绒毛分块,分布较稀疏且不均匀;而RECC添加组微绒毛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密集,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化指标的观测研究了大蒜素对热应激肉鸡脏器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6℃急性热应激对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影响不明显,但显著降低肉鸡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热应激和大蒜素同时作用显著降低肉鸡股动脉压(FAP)、红细胞比容(HT)及CK、ALP的活性,但对GPT、GOT活性和肌酐(CR)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大蒜素显著降低热应激肉鸡ALP活性,对GPT、GOT活性、尿酸(UA)和CR浓度的影响不明显,有提高新城疫抗体效价的趋势,显著增加热应激肉鸡血清总蛋白(TP)浓度。表明36℃热应激对肉鸡心、肝、肾和肌肉等组织没有明显的损害;大蒜素对热应激肉鸡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并有疏肝利胆、促进肝脏合成代谢的功能,对肾脏排泌功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芍药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5年生大田芍药‘大富贵’(Paeonia lactiflora‘Da Fugui’)开花期的光合作用。结果显示:芍药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1.8μmol·m-2·s-1,出现在11∶00;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规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芍药光合速率主要控制因子为非气孔限制。芍药的光饱和点为10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34.98μmol.m-2.s-1,光合表观量子效率为0.0409,表明芍药属阳性植物,且耐荫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用流式细胞记录仪检测分析奶牛在夏季(日平均气温为37.5 ℃)、夏末(日平均气温26.5 ℃)和冬季(日平均气温5.5 ℃)时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含量,统计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及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上述时期外周血淋巴细胞bax-α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G2/M期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指数随温度降低而呈明显的下降趋势,5.5 ℃时比例最低,相对于其他两个温度条件差异显著(P&lt;0.05);(2)淋巴细胞凋亡率于26.5 ℃达到最高峰(10.60%),5.5 ℃下降至最低(2.7%),差异显著(P&lt;0.05);(3)在26.5 ℃,bax-α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与其他两个温度条件相比该基因的丰度差异显著(P&lt;0.05);(4)bax-α基因mRNA表达量与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明显的平行关系.提示bax基因可能参与热应激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7.
犊牛早期断奶对母牛产后乏情的影响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产后 5 0~ 6 0d膘情体况相当 ,未发情的健康荷杂母牛 2 0头 ,等数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实施犊牛断奶 ,对照组不进行断奶仍按日常管理饲养。试验开始后每隔 7d颈静脉采血 ,直至发情 ,发情当日采血 1次。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酮和促乳素激素含量。结果表明 :1)母牛产后至第一次发情时间试验组 (6 9.0± 7.0 4)d与对照组 (98.8± 2 4.6 3)d差异极显著 (p <0 .0 1)。 2 )母牛发情前 ,促卵泡素、雌激素、孕酮平均含量试验组 [(10 .2± 1.0 7)× 10 -11mol·s-1·mL-1、(38.49± 7.15 ) pg·mL-1、(0 .0 34± 0 .0 0 1) pg·mL-1]与对照组 [(8.90± 0 .75 )× 10 -11mol·s-1·mL-1、(30 .0 8± 2 .96 ) pg·mL-1、(0 .0 44± 0 .0 0 1) pg·mL-1]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促黄体素和促乳素平均含量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3)哺乳影响母牛产后乏情不是高浓度的促乳素 ,而是由于哺乳本身对母牛刺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随机选用16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研究轻微至中度热应激对其生理指标及产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1)泌乳牛在轻微热应激期(THI 74.5±1.0)的生理常数指标与非热应激期(THI 65.2±4.1)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度热应激期(THI 84.0±2.4)的各项生理常数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从非热应激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直肠温度上升0.04℃;从轻微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泌乳牛的呼吸频率增加3.4次/min,脉搏增加2.6次/min。(2)在轻微和中度热应激期泌乳牛产奶量分别下降13.8%和26.9%(P<0.01),产奶量与TH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 -0.82),THI每上升1,产奶量下降1.9%。  相似文献   

19.
对采集于长江和淮河水系的三角帆蚌亲本及正反交、自交组的钩介幼虫形态性状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显示:两个水系的三角帆蚌亲本形态差异显著。太湖三角帆蚌亲本群体较洪泽湖群体的壳顶位置偏向贝壳前端,壳高与壳长、壳宽与壳长的比值均极显著低于洪泽湖群体(P<0.01)。综合分析表明太湖三角帆蚌的壳型为长扁型,而洪泽湖三角帆蚌为圆润型。反交组(H0T)成熟钩介幼虫指数为(0.066 7±0.005 9),极显著高于正交组(T0H)和两个自交组(P<0.01),其杂交优势率为2.54%。以太湖三角帆蚌为母本的幼虫壳长与壳高的比值为(0.828 4±0.029 4),极显著低于以洪泽湖群体为母本的比值(0.848 2±0.034 5),而同一母本不同父本之间的钩介幼虫无显著差异(P=0.286,P=0.106),该性状表现为明显的母性遗传,这与已有的贝类杂交研究结论相似。而各组幼虫的寄生成活率、稚贝生长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D3对断有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选用16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公猪(平均体重9.04±0.68kg),按体重相似的原则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每头仔猪每日分别添加0,150,1.5×104和1.5×105IUVD3,研究不同水平维生素D3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每日VD3摄入量为1.5×105IU时,仔猪在试验第12~18天出现中毒症状,此时血清钙浓度增加(P<0.05),而血清磷浓度降低(P<0.05);当每日VD3摄入量为1.5×104IU和1.5×105IU时,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25-OH-D3浓度与VD3摄入量呈显著相关(r2=0.9987,P<0.001);VD3缺乏或引起中毒症状时,牛血清白蛋白(BSA)抗体滴度和皮褶厚度均下降,每日VD3摄入量为1.5×105IU可增加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添加VD3也可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