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贵物种顶果木种子休眠及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碧英  周春燕  李金英  潘坚  周鹏 《种子》2020,(2):139-143
为探讨解除顶果木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分析了顶果木种子特征、休眠特性及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硬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顶果木种子发芽率为18.00%,硬实率为79.50%;顶果木种皮和种胚含有萌发抑制物,显著抑制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p<0.05)。砂磨处理、热水浸种处理、浓H2SO4处理及GA 3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顶果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硬实率(p<0.05)。其中,砂磨时间以70 min为宜,热水浸种以80℃处理效果最佳,浓H2SO4处理以40 min为宜,GA 3处理以浓度200 mg·L^-1为宜,4种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78.00%、84.50%、89.50%和79.00%,发芽势分别为44.00%、71.00%、76.00和63.00%,发芽指数分别为21.52、25.04、26.54和23.05,硬实率分别为19.50%、7.50%、12.50%和15.50%。浓H 2SO 4浸泡40 min和200 mg·L^-1 GA 3浸泡30 min复合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硬实率分别达到95.50%、84.00%、28.42和4.00%。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叶千斤拔种子发芽最佳基本条件和种子的寿命,为栽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测定种子的吸水率;通过磨破种皮、热水处理和浓硫酸处理等找到破除种子硬实的最佳方法;考察不同温度和光照、发芽床、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种子吸水率为31.26%,种皮透水性差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5~30℃,发芽前用磨擦种皮+80℃热水浸种4 h的方法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66.67%;光照和发芽床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在4℃低温条件下贮藏3年发芽率仍有61%,贮藏4年发芽率降至32%。综上,大叶千斤拔种子为硬实性种子,发芽前需要预处理;种子为高温萌发型、光中性种子;种子寿命在4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解除广州相思子种子硬实休眠状态,采用精白机对种子进行磨皮处理,通过发芽试验和幼苗生长实验探索磨皮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磨皮时间处理的广州相思子种子损伤率、硬实率、电导率、吸水曲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伸长速度、胚芽生长速度、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未磨皮的对照种子相比,磨皮处理120~180s的种子硬实率从91%降为0,24h吸水量提高46~62倍,发芽率从32.5%提高至92.0%~93.0%,根伸长速度和芽生长速度分别从3.66mm/d·粒、6.33mm/d·粒增加至6.41~6.90mm/d·粒、13.45~13.55mm/d·粒,同时造成种子损伤率达6.75%~8.25%,电导率提高9.8~10.5倍。说明通过磨皮处理,种皮透水性增强,种子吸水速率加快,但造成种子物理损伤,电解质外渗,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质量,广州相思子种子适宜的磨皮处理时间为90~120s。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多叶棘豆种子为材料,通过观察种子形态特征,研究种子生活力、种子吸水率、种子破除硬实、种子萌发等指标,分析多叶棘豆种子休眠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种子,探索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种子生活力达77.80%,但不处理种皮的完整种子发芽率极低。用砂纸打磨能破除种子硬实,硬实率降低至7%,发芽率为86%。砂纸破除种子硬实后,50 mg/L IBA对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表现最为明显,发芽率高达97%,平均发芽天数短于对照。综合比较,先用砂纸打磨种皮,再用50 mg/L的IBA溶液处理后多叶棘豆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库存玉米种质资源发芽力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种质库贮藏玉米种质及其他作物种质发芽力监测、方法制定及安全保存期限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对种质库中8种不同入库编号1729份的玉米种质资源取样进行发芽势和发芽率监测并将结果与入库前的发芽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贮藏27~32 年后,种子平均发芽势为82.66%,平均发芽率为88.09%,有86.58%以上的种子发芽率仍保持在75%以上,但有73 份种子发芽率已降至50%以下;贮藏31~32 年的种质发芽率下降明显,而贮藏27~30 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下降不明显。不同原产地的玉米种质经31 年长期贮藏后发芽率下降不同,原产广西地区种质比原产区外、国外引种种质发芽率高。不同年份贮藏的玉米种质资源或同一年份贮藏的不同原产地的玉米种质资源经低温长期保存后发芽力下降趋势不同,玉米种质资源长期库的安全保存期限可达30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91份玉米自交系种子耐低温等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高云鹏  徐艳霞 《种子》2016,(12):74-77
以91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10℃低温胁迫下分别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以及低温胁迫下的发芽时间,研究低温处理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玉米自交系耐低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低温降低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其中58、77和88下降幅度最大;低温延迟了种子的发芽时间,49号和84号种子发芽时间长达30 d.通过筛选获得极强、强耐低温10份和52份对低温胁迫强敏感自交系,91份玉米自交系被分为极强、强、中等、弱和极弱5个等级,为培育耐低温玉米新品种和挖掘耐低温相关基因提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以西藏高原3个海拔梯度的野生禾本科植物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丝颖针茅为研究对象,观测分析各类植物的种子大小、萌发特性及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丝颖针茅种子千粒重分别为3.05~4.58、0.11~0.21g和3.34~7.46g;垂穗披碱草和丝颖针茅发芽率变幅分别为54.7%~88.0%、60.0%~84.0%,其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速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早熟禾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速率呈单峰变化,海拔4 654m的那曲县采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3.4%;分析表明,种子大小与发芽率、发芽速率显著(p0.05)正相关,不同牧草呈现不同的拟合曲线。综合表明,海拔决定下的种子大小是影响植物萌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苦参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参种子硬实的最佳破除方法、最适发芽的温度、光照条件及盐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8%浓硫酸处理、烫种和砂纸磋磨处理均可提高苦参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98%浓硫酸处理40min为最佳处理方法;25℃为苦参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光照条件非苦参种子萌发的必备条件;适量的NaCl(<5 g/L)有利于提高苦参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浓度的NaCl(>7 g/L)则明显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种子》2019,(2)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处理对多叶棘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测定多叶棘豆种子的千粒重、水分,观察种子形态特征。采用砂擦、热水浸种、赤霉素处理种子,在人工气候箱里观察和记录10℃、15℃、20℃萌发温度下的发芽率。[结果]3种方法中,机械破皮对种子萌发影响最大,砂擦方法和砂擦后常温水浸泡方法在15℃萌发温度下发芽率分别77.3%和84%以上,同种实验方式下,20℃发芽率次之。10℃的萌发率相对较低。[结论]砂擦加常温浸泡后15℃条件下萌发是最佳发芽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引发剂组合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种子引发剂筛选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甜菜种子TD30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引发剂组合和不同浓度对甜菜种子进行处理,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结果]结果显示,处理时间为48h时,0.2%硼酸+0.3%磷酸二氢钾和0.5%硼酸+0.3%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甜菜种子的萌发,0.8%硼酸+0.3%磷酸二氢钾对甜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0.2%硫酸锌+0.3%磷酸二氢钾引发效果最好。0.2%硫酸锰+0.3%磷酸二氢钾和0.5%硫酸锰+0.3%磷酸二氢钾的引发效果较好于0.1%硫酸锰+0.3%磷酸二氢钾。[结论] 通过不同引发组合比对分析表明,发芽势最高的组合为0.5%硫酸锰+0.3%磷酸二氢钾,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的组合为0.2%硫酸锌+0.3%磷酸二氢钾,而0.8%硼酸+0.3%磷酸二氢钾组合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壮瑶药植物野甘草种子萌发特性,为野甘草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野甘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及聚乙二醇(PEG-6000)、赤霉素(GA)、硝酸钾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甘草种子在20℃和35℃恒温条件下不萌发,25℃、30℃、15/25℃变温、20/30℃变温和25/35℃变温条件的发芽率分别为78%、43%、73%、94%和75%;(2)野甘草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下不萌发,由黑暗转入光照后,种子正常萌发;(3)浓度为1%~5% PEG-6000、1~100 mg/L GA和1~5 mmol/L KNO3浸种后,野甘草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处理,分别为86%~90%、93%~95%和87%~88%。野甘草种子为需光性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0/30℃变温,PEG-6000(1%~5%)、GA(1~100 mg/L)和KNO3(0.01~5 mg/L)浸种可促进野甘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对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赤霉素对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上海同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75%的赤霉素结晶粉对猕猴桃种子进行处理,在猕猴桃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尤其是发芽势明显增强,两次实验4次重复平均发芽数在播后第20天(发芽势记载日期)比对照高38.3%~80.1%,在播后第19天高67.2%~140.4%,同时萌发的时间缩短,比对照早2~4d;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也有增效作用,浓度越大,发芽率越高,在播后第19天的发芽率在39.3%~56.5%之间,第24天的发芽率在94.3%~99%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探讨蒙古黄芪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为蒙古黄芪抗旱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滤纸做发芽床,清水为对照,用浓度分别为10%、20%、30%的PEG-6000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测定黄芪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量及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10%PEG-6000浸种48 h显著提高了黄芪种子的发芽率,20%PEG-6000浸种48 h显著促进黄芪幼苗的生长。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丙二醛含量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脯氨酸含量与浸种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b、a+b含量以及a/b值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而随着PEG浓度的升高除叶绿素b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中低浓度的PEG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而浓度过高则会出现抑制作用。可以选择20%PEG-6000浸种48 h处理黄芪种子,提高蒙古黄芪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种子》2021,(3)
优化蒙古黄芪种子的处理方式,进而提高其发芽率。选用磨砂+温水浸种的组合处理,将蒙古黄芪种子的发芽率作为评价指标,以磨砂时间、浸种温度、浸种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其处理方式。结果表明,磨砂时间以15 min发芽率最高,达到72%,确定适宜的磨砂时间是10~20 min;浸种温度为60℃时发芽率最高,达到76%,确定适宜的浸种温度是50~70℃;浸种时间以10 min发芽率最高,达到77%,确定适宜的浸种时间5~15 min。各因素对蒙古黄芪种子发芽率影响的大小为:浸种温度磨砂时间浸种时间。磨砂时间13 min、浸种温度56℃、浸种时间8 min为蒙古黄芪种子最佳的处理方式,在此处理方式下蒙古黄芪种子的发芽率达90.7%,与预测值92%相近,所优化的处理方式合理、可行,可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东 《中国种业》2016,(1):46-48
对窄叶鲜卑花种子的形态特征及温度、光照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窄叶鲜卑花种子的千粒重约为0.115g,种子长(0.255±0.02)cm、宽(0.042±0.01)cm、厚(0.014±0.01)cm。在15℃的恒温条件下开始萌发,在25~30℃条件下发芽率达73.10%~82.67%,为最适发芽温度;在变温条件下,25℃/10℃为最适发芽温度,发芽率达70.87%;在30℃光照24h的条件下,窄叶鲜卑花种子发芽率高达83.33%,且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与其他处理相比均达到最高值,由此可知,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增加光照有利于种子发芽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疆特色野生植物资源天山雪莲种子进行温度、湿度、浸种时间及激素处理比较,研究天山雪莲种子发芽特性。结果表明:天山雪莲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20℃;最适相对湿度为50%~60%;GA3和KT能够明显提高天山雪莲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NAA和IAA不利于天山雪莲种子的萌发;浸种处理对天山雪莲种子的萌发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光照和种皮对有髯鸢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了解光照和种皮对有髯鸢尾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有髯鸢尾的育种提供种子繁殖的依据。[研究方法]通过人工授粉收获有髯鸢尾种子,研究了有髯鸢尾(bearded iris)种子在光照和黑暗对比处理、种皮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有髯鸢尾种子千粒重为77.35g;吸水达到饱和吸胀需192h(8天);常温(平均20℃)黑暗环境下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率为54.54%。[结论]黑暗有利于有髯鸢尾种子的萌发,种皮对有髯鸢尾萌发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明显,低温(5 ℃)和高温(35 ℃)严重抑制种子萌发,25 ℃是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最理想温度,发芽率达到68.9%。光照条件对高山龙胆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影响,黑暗条件不利于种子萌发。赤霉素处理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促进作用,但过高的浓度会阻碍种子萌发,以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种子最为适宜,发芽率可达85%以上。 [结论]因此,高山龙胆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 ℃,且种子需光萌发,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中药材浸提液对中药材种子发芽率的效应研究,解决在大田育苗过程中由于发芽率不高导致的质量、产量与投入成本相关问题。采用黄芪、黄芩、半夏3 种中药材的12 种浸提液,对5 种中药材种子进行发芽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板蓝根种子达到最高发芽率的浸提液为四年生黄芪热浸提液,发芽率为75% ;使蒙古黄芪与陇西白条党参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两年生黄芩浸提液,其发芽率分别为78% 和80% ;使膜荚黄芪种子发芽率达到最高的是两年生黄芩热浸提液,其发芽率为47% ;使二倍体黄芩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半夏热浸提液,发芽率达77%。  相似文献   

20.
以新陆早74号和新陆早8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不同包衣比例对低温处理下棉花种子萌发特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不同程度降低2个棉花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根鲜重和干重,温度越低,抑制作用越明显。与未包衣相比,不同温度处理下,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种衣剂不同包衣比例处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根鲜重和干重分别显著提高3.18%~349.78%、1.40%~15.50%、8.07%~46.50%、9.40%~89.04%、0.45%~6.47%、0~7.84%和0.05%~4.20%,1∶(100~200)包衣处理对棉种萌发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推荐使用比例为1∶(300~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