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元素镧对潍县萝卜陈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媛媛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278-280
为了揭示氯化镧对潍县萝卜陈种子活力的影响,以潍县萝卜陈种子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氯化镧浸种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0~10 mg/L氯化镧溶液浸种12 h和24 h,潍县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比CK显著提高,而活力指数仅有浸种12 h得以显著提高。0~10 mg/L氯化镧浸种36 h和48 h,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比CK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活力指数则略有升高,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生产中可以用2.5 mg/L氯化镧溶液对潍县萝卜陈种子浸种12 h,即起到经济、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温老化对两个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发芽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玉米太谷1号、泽玉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处理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活力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高温老化对玉米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影响不大,长时间高温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玉米品种的电导率均逐渐上升。两个玉米品种种子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的强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工老化处理对芥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探究芥蓝种子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不同芥蓝品种为材料,采用40℃、100%相对湿度进行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3号品种较5号品种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弱。分析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芥蓝种子劣变的机理,可为减缓种子老化进程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烟草种子的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种子(云烟97)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0,35,38,40℃)和时间(24,36,48,60,72,84,96 h)、100%RH(空气湿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烟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是40℃老化72h.同时研究了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这些生理生化研究,为烟草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自然贮藏老化的花生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吸湿-回干处理能显著提高老化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并降低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本试验以浸种10min+保湿8h+回干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种子》2021,(4)
以大葱种子为材料,通过定期测定人工老化(45℃、100%RH)和自然老化(室温贮藏)各项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研究大葱种子衰老过程中的活力变化规律及两种研究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的大葱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CAT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OD活性随老化时间先下降后上升,种子活力在老化初期下降较快,后期下降较慢,而SOD活性和自由基含量变化不明显。自然老化状态下大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CAT和POD活性均随自然贮藏时间下降显著,说明种子的活力丧失明显。在发芽率变化一致的情况下,自然老化大葱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CAT活性、POD活性下降明显快于人工老化的种子,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的老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不能完全替代自然老化。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8,(12)
为探讨聚乙二醇(PEG)和氯化钙(CaCl2)溶液对大麦老化种子活力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宜的大麦种子引发剂,以经过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80%)人工老化处理0,3.5,6.5d和9.5d的2个不同品种大麦种子为材料,在25℃条件下,用20%PEG溶液和1%CaCl2溶液引发处理24h,分析其吸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引发剂中,PEG溶液显著优于CaCl2溶液。2个大麦品种老化种子的吸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提高,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种子引发不仅能够提高其发芽特性,还能够预防种子的吸胀损伤进而修复其老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提高烤烟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烤烟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赤霉素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生理生化活性、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烟苗干鲜重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种子经过赤霉素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提高,种子TTC还原力增强,POD酶活性提高,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降低,烟苗高度增长,干物质积累增多,种子活力显著高于对照,且最佳处理浓度为300~500mg/L。  相似文献   

9.
龙启炎  汪志红  周国林  宁斌 《种子》2004,23(9):75-76
扁豆种子催芽,用沙藏处理效果好,能显著提高扁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用1%H2O2浸种12h后催芽也有一定效果;用清水、1%KNO3浸种12h后催芽,对扁豆种子发芽有一定副作用;用0.02%GA3浸种后催芽,扁豆种子发芽率等明显下降.大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小粒种子.  相似文献   

10.
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春香  王心燕  李宏彬  何帆 《种子》2005,24(8):37-40
初步探讨了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种子萌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火龙果种子适宜浸种时间为4~6h,最适发芽温度为25℃.50mg/LGA3、10mg/LNAA、25mg/LIAA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龙果种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4%、6.1%和5.5%.人工老化处理对火龙果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老化天数超过6d,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开始明显下降,20%的PEG对人工老化处理时间长(超过6d)、种子活力低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10mg/LGA3、10mg/LNAA、3%KNO3溶液,对人工老化8d的火龙果种子萌发和活力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花种子人工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贞 《种子》1998,(1):13-15
从6个供试红花品种种子人工老化试验的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品种之间有明显差异。对种子活力进行评价时,活力指数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1],自然老化的红花种子,其电导率与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均成负相关。电导率可以作为红花种子活力测定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高玉尧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189-193
为明确橡胶草人工育苗合理播种期和播种技术,设置了不同温度梯度和冷热预处理,研究了其对橡胶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橡胶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显著,在5~35℃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2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79%、14.17及33.87,而且该温度下种子发芽所需时间较短,发芽速度最快;冷热预处理对橡胶草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而对活力指数的影响显著,5℃处理8~20天或35℃处理6~18 h的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橡胶草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5℃处理8~20天或35℃处理6~18 h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杂交粳稻常优1号、3号为材料,利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浸丰和使百克浸种药剂处理种子,研究处理后的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和细胞膜透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浸丰药剂含量在增加至两倍以内对种子的萌发、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增加至四倍时,种子发芽受到抑制;使百克药剂含量在四倍以内,对种子的发芽影响不显著,但对种子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电导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种浸种药剂处理均导致种子细胞膜的透性上升,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影响不明显,主要是药剂浓度过高后干扰(或抑制)种子的生理代谢,导致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造成药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柳枝稷种子进行不同引发后回干处理,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发芽纸作为基质来研究不同引发处理对柳枝稷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每日发芽速度、根长、苗长、叶面积、根干重、根鲜重、幼苗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几种引发处理方法中,H2O引发处理效果最好,和对照相比,提高了柳枝稷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量,降低了膜透性,而CuSO4处理效果最差,不宜用作柳枝稷种子引发处理.  相似文献   

15.
大葱种子人工老化与膜脂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颜  王倩 《种子》2007,26(3):27-30
大葱种子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活力指数较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明显,种子老化6天后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70%。脱氢酶、SOD、POD活性和GSH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而浸出液可溶性糖、MDA、自由基、H2O2的含量增加,GSH、H2O2、自由基、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活力显著相关,并且较其他指标变化更为显著。说明大葱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加剧,膜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因此,大葱种子人工老化与膜脂过氧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人工老化过程中玉米种子活力与一些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加强  田树云  李晓辉 《种子》2007,26(6):46-48
以1个玉米自交系和2个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其种子活力与生理特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标及POD活性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逐渐增加,并且与发芽势、发芽率及活力指标呈负相关;POD活性与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19,(1)
为研究沙棘属植物云南沙棘、江孜沙棘和肋果沙棘各采集点种实表型性状、种子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通过测定果实的鲜果长、宽、干果长、宽、果实含水量和种子的长度、宽度、长宽比、百粒重、种子含水量等表型性状,以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h)和培养温度(20,25,30℃)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沙棘属3种植物各采集点种实表型性状和种子发芽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浸种24h,30℃发芽条件下,青藏高原沙棘属3个种9个采集地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类乌齐县肋果沙棘发芽率(95.68%)最高,白朗县江孜沙棘(86.00%)最低;温度设定在20~30℃之间,3种沙棘植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差异显著;浸种时间12~48h时,沙棘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浸种24h,在温度25℃和30℃条件下,沙棘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发芽势与种子发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果宽呈极显著负相关,发芽指数与鲜果宽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百粒重与鲜果长、种子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4种经过人工老化处理不同类型(单秆型白芝麻、分枝型白芝麻、单秆型黑麻和分枝型黑芝麻)芝麻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MDA含量测定、POD活性测定和TTC还原量等方法进行种子活力测定,研究老化处理对芝麻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并与模拟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不同类型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芝麻种子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TTC还原量和P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增加,电导率变化趋势材料间不一致;不同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存在差异。单秆型白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发芽率和电导率测定;分枝型白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是发芽率、电导率测定、MDA含量测定、POD活性测定和TTC还原量测定;单秆型黑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是发芽率和POD活性测定;分枝型黑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是发芽率和TTC还原量测定。芝麻在42~43℃、100%RH条件下,人工老化处理的最佳时间为72 h。  相似文献   

19.
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种子活力与醇溶蛋白组成变化的关系,以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和杂交小麦(BNS/05525)为材料,高温(43±1)℃、高湿(95%相对湿度)老化处理0,4,6,9,12,15d和20 d,对老化处理种子的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老化20 d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为0,种子活力丧失.在同一老化程度下,杂交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说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较强;电导率在种子老化的0~12 d内变化较小,种子老化到15d时电导率迅速升高;5个小麦品种种子老化20 d后,发芽率从100%下降到0,醇溶蛋白的表达均出现了带型的变化,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谱带的丢失、新蛋白的增加及蛋白表达量的上升和下降.种子活力丧失与蛋白的丢失、新谱带的产生都是在同一时间(种子老化20 d),说明种子活力的丧失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消失和新增加的蛋白质有关;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导致了某些存活能力差的基因型消失,消失的基因可能与种子活力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鑫  王倩 《种子》2005,24(4):12-15
本试验通过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种子含水量由8.4%降至5.5%~2.5%,不影响大葱种子活力,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脱氢酶、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当含水量低于2.0%时,种子活力显著下降.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含水量在5.5%~2.5%的种子,其活力保持较高水平,且显著提高种子抗老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