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对华东某铀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含量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铀矿区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所采样品Cd含量范围为0.05~1.81 mg/kg,采矿区与尾矿坝区所采土壤样品污染程度较高;正在开采矿区位置上游土壤中Cd含量高于下游,采矿区沿运输路线所采样品含量偏高。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整个采样区各区域土壤均受到重金属Cd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照区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最小。[结论]所采样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各区域受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采矿区整个矿区尾矿坝含矿未采区对照区。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情况,按国家相关标准方法检测土壤中铅(Pb)、镉(Cd)、汞(Hg)3种重金属及类金属砷(As)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5618-1995)作为评价标准,对其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区域土壤重金属及类金属含量差异较大,镉为0.02~0.84 mg/kg,铅8.4~70.7 mg/kg,汞0.02~0.78 mg/kg,砷1.01~44.6 mg/kg。在重金属污染因子中,Cd是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Hg和As。但黔东南州的大部分土壤适宜于种植太子参。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州9种中药材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黔东南州中药材重金属的污染情况,采用国家相关标准方法检测中药材及其种植土壤中铅、镉和汞3种重金属及类金属砷的含量,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WM 2-2001)为评价标准,对药材中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9种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相差很大,铅含量在0.09~28.60 mg/kg,镉含量在0.01~1.07 mg/kg,汞含量在0.01~0.28 mg/kg,砷含量在0.02~1.60 mg/kg;鸭跖草、何首乌和钩藤对土壤中Cd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在重金属污染因子中,Pb是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Cd,参试9种中药材均未受Hg和As的污染;钩藤和杜仲受到Pb的严重污染,金银花和钩藤受到Cd的中度污染,大部分中药材未受重金属污染.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是比较理想的中药材种植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东莞某工业镇农用地土壤、农产品镉(Cd)污染特征,以期有效防治 Cd污染。【方法】 采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菜地、果园、林地、荒地)123 个表层土壤样品及 27 个农产品(叶菜类、茄果类、水果类),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和农产品可食部分的 Cd 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指 数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研究区域土壤 Cd 的平均含量为 0.36 mg/kg(0.02~1.52 mg/kg),有 91.06% 的样点 土壤 Cd 含量高于广东省自然背景值(0.056 mg/kg);48.78% 的样点 Cd 含量高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筛选值(0.3 mg/kg,pH>7.5 时为 0.6 mg/kg,GB 15618-2018);农产品中 Cd 含量平均值(0.013 mg/kg)低于食 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蔬菜 Cd 含量限值(0.05 mg/kg),但有部分蔬菜超标,超标达 11.11%;不同利用方式 土壤 Cd 含量、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平均值大小均为:菜地 > 林地 > 果园 > 荒地,且菜地 与其他 3 种利用方式差异显著。【结论】研究区域土壤 Cd 含量呈明显的累积现象,48.78% 的土壤存在污染风险; 农产品中 Cd 含量对人群存在健康风险;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 Cd 的累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菜地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栗献锋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742-746,774
对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Pb,Zn,Cu,Ni,Mn,Cr,As,Hg和Cd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Pb 24.95 mg/kg,Zn 83.86 mg/kg,Cu 28.33 mg/kg,Ni 33.30 mg/kg,Mn682.16 mg/kg,Cr 80.08 mg/kg,As 12.46 mg/kg,Hg 0.09 mg/kg,Cd 0.19 mg/kg。主要污染物为Hg和Cd,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2.74和2.42,为中度污染,单因子生态危害系数分别为109.54和72.71,为中度生态危害;晋源区Hg单项污染指数和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最高,分别为4.89和195.57;小店区Cd单项污染指数和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最高,分别为3.09和92.59。同时,通过污染指数与生态危害系数比较,表明Hg,Cd在构成土壤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应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6.
针对环境污染加剧,许多地区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升高,甚至出现污染超标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在河北省典型菜田开展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永年县蔬菜田土壤Cu、Zn、Pb、Cd平均含量分别是30.40 mg/kg、97.26 mg/kg、45.40 mg/kg和0.40 mg/kg,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Cu、Zn、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0.55 mg/kg、3.59 mg/kg、0.058 mg/kg和0.019 mg/kg(鲜重),与目前国家制定的有关食品卫生标准相比均未超标;土壤重金属Cu、Zn、Pb和Cd的形态分布均以残渣态为主,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最小。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主要猕猴桃果园土壤重金属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贵州省主要猕猴桃果园土壤中镉(Cd)、铬(Cr)、汞(Hg)、铅(Pb)、砷(As)、铜(Cu)、锌(Zn)的重金属含量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多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猕猴桃果园土壤环境质量。在猕猴桃果园中土壤重金属Cd、Hg、Pb、As和Zn的平均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但是Cr和Cu的含量偏高,分别达到了385. 20 mg/kg和215. 57 mg/kg; 7种重金属中Cd和Cu存在单因子综合污染,Pb和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Pi)均小于0. 7,污染等级为安全。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水城县的4个园区Pb、As和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都小于0. 7,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而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都大于1,土壤重金属平均Pi大小排序为Cd Cr Cu Zn AsHg Pb;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修文县2个乡(镇)的4个猕猴桃果园土壤中Zn、Pb和Hg单因子污染指数均未超过0. 7,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Cd单因子污染指数除猕香苑小于0. 7外,其余果园都大于1,土壤重金属平均Pi排序为Cd Cu Cr As Hg Zn Pb;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修文县和水城县猕猴桃果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 38、2. 03,污染等级分别为轻度和中度。Cu、Cd、Cr和As在一些地方甚至达到了重度污染,各果园在进行土壤Cu和Cd治理的同时,需要对Cr和As进行密切监测,找出外在污染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节能灯生产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并分析了102个土壤样品的Hg、As、Cu、Pb、Zn、Cd、Cr、Ni、Co和Mn等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地统计学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节能灯生产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Hg、As、Cu、Pb、Zn、Cd、Cr、Ni、Co、M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7 mg/kg、3.51 mg/kg、17.74 mg/kg、54.84 mg/kg、70.34 mg/kg、0.1 5 mg/kg、25.12 mg/kg、10.31 mg/kg、7.36 mg/kg、134.43 mg/kg,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Pb和Hg元素平均含量超过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分别是对应背景值的1.80倍和1.69倍。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表明,不同重金属元素平均污染程度为:PbHgCdZnCuCoAsCrNiMn;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101个土壤样点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污染程度为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水平所占的比率分别为86.27%、9.80%和2.94%。土壤中Pb和Hg两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相对严重,与交通、节能灯生产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三穗鸭各组织中重金属蓄积与分布差异,了解三穗鸭中积累的重金属是否在人体的正常摄入中存在潜在危害,对三穗鸭的组织器官鸭胸肉、鸭腿肉、鸭肝、鸭心、鸭胗、鸭肠、鸭脚、鸭骨中重金属镉、铅、铜、砷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数据处理软件分析三穗鸭组织内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和国家标准对各个组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铜在鸭心中的含量最高,为7.0259 mg/kg;铅和砷在鸭脚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4877 mg/kg 和0.2313 mg/kg;镉在鸭肝中的含量最高,为0.1565 mg/kg。通过与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比较表明,三穗鸭组织中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限量范围内,其中,重金属铅比其他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高,但是污染程度均属于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为织金县煤矿污灌区的环境治理和作物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对织金县YZ、SM、SH、XF和HF 5个煤矿污灌区0~20cm厚土壤和水中Cr、Ni、Pb和Cd 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与贵州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比,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个煤矿污灌区土壤Cd平均含量在0.52~0.55mg/kg,Pb在9.44~49.06mg/kg,Cr在33.63~168.39mg/kg,Ni在58.69~103.41mg/kg,土壤已存在重金属累积,其中以Cr和Ni最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达2.05和1.83,污灌区土壤综合污染程度表现为SHXFSMYZHF。水中Cd平均含量在0.51~0.52mg/L,Pb在7.56~7.69mg/L,Cr在31.46~44.02mg/L,Ni在0.01~0.49mg/L。污灌区水中已存在重金属污染,其中以Cr最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达51.45,Pb、Cd次之,污灌区水综合污染程度表现为SMYZXFSHHF。  相似文献   

11.
喀什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喀什市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Cr、Cu、Pb、Zn、Cd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喀什市土壤背景值及国家标准(GB 15618-1995),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喀什市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r、Cu、Pb、Zn的含量分别为109.6、36.9、34.3、100.1 mg/kg,Cd未检测出。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为标准评价,各元素的污染指数排序为CrZnCuPb,综合污染指数为0.465,污染程度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土壤镉污染对大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翌  杨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420-8422
[目的]研究土壤镉污染对大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土壤镉污染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置0.21-500mg/kg12个cd污染浓度梯度,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大蒜株高、叶绿素(Chl)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对土壤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结果]土壤镉污染能显著影响大蒜的株高,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胁迫作用逐渐增大;除cd浓度500mg/kg外,其余各处理大蒜叶绿素a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各处理叶绿素总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高浓度的Cd污染对大蒜细胞膜的伤害增加,但随着大蒜生理机制的调节,伤害逐渐降低。[结论]大蒜对镉污染土壤具有较强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具备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CP-MS法和原子荧光法分别测定了浙江省6种常见食用菌中Mn,Cu,As,Pb,Cd,Cr,Ni和Hg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6种食用菌中各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依次为Mn(1.724mg/kg)>Cu(1.434mg/kg)>As(0.116mg/kg)>Pb(0.085mg/kg)>Cd(0.068mg/kg)>Cr(0.018mg/kg)>Ni(0.010mg/kg)>Hg(0.00 4mg/kg)。Mn,As,Pb,Cr,Ni含量符合正态分布,Cu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Hg,Cd含量符合右侧正态分布。对照国标总体合格率达94.9%,双孢蘑菇中的As合格率仅为79.2%。采用单因子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6种主要食用菌均属于重金属非污染级别,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4.
土壤镉污染对大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蒜种为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的鲁蒜王(VF684)1号,选取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健壮无损伤的蒜瓣为试材。供试土壤为青岛市郊农田0-20cm表层土壤。该土壤远离公路和居民区,属于该地特有的砂质壤土,土壤污染较轻,其pH值6.56,有机质含量25.35g/kg,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分别为91.56、24.20、42.10mg/kg,重金属全镉、全铅含量分别为0.21、45.83mg/kg。采集土壤风干后过3mm尼龙筛,备用。  相似文献   

15.
东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东洞庭湖3个典型洲滩(小西湖、六门闸和麻塘)进行土壤取样,分析其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洞庭三个洲滩区域(小西湖、六门闸和麻塘)土壤重金属Cd、Cr、Ni、Pb、Hg、As的含量分别为0.59-2.40 mg/kg,114.52-119.94 mg/kg,53.49-66.59 mg/kg,42.88-83.46 mg/kg,0.09-0.21 mg/kg and 11.65-24.04 mg/kg,麻塘洲滩中的6种土壤重金属指标均高于小西湖和六门闸两个洲滩,其中Cd问题突出,Cd含量是背景值的7倍,是小西湖和六门闸的3.8和4.1倍。单项污染分级评价表明,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NiHgAsPbCr,以麻塘最为严重,小西湖次之,六门闸基本不存在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污染分级评价表明,麻塘达到中度生态危害,小西湖和六门闸则为低度生态危害。因此,东洞庭湖洲滩湿地土壤,尤其是与湘江航道相连的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值得高度关注,需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6.
电子垃圾拆解区农作物可食部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子垃圾拆解区的农作物可食部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Cr,Cd和Pb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8~10.56,0.02~0.76和0.05~1.51 mg·kg-1;从单项污染指数来看,Pb的污染最为严重,达到56.52%,Cd和Cr的污染相对较轻,分别为39.13%和34.78%;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65.22%的农作物可食部受到污染,其中中度和重度污染分别达到13.04%和30.43%,以重度污染为主。不同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存在着较大差异,同一种农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的重金属含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总之,各类农作物综合污染水平:谷类<豆类<薯类<蔬菜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市售稻米Pb、Cd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当地居民食用稻米安全性。[方法]在延边州8个市随机购买80份粳稻精米,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稻米样品中的Pb和Cd含量,并以食品中重金属Pb、Cd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为标准,运用暴露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延边州稻米中重金属Pb、Cd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3和0.04 mg/kg,有10%的稻米样品重金属Pb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限值。延边州敦化、安图、和龙、龙井、图们5市市售稻米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重金属Pb污染。延边州市售稻米样品中Pb、Cd的HQ值均小于1,表明此次所检测的延边州市售稻米样品对居民没有健康风险。[结论]延边州市售部分稻米已出现重金属Pb污染,未出现重金属Cd污染,延边州居民通过稻米摄入的重金属Pb、Cd不会对其健康构成明显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连云港海域海英菜中重金属镉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连云港海域海英菜藻中重金属镉的含量,用湿法消解法溶解试样,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海英菜中镉含量。[结果]试验得出,供试连云港海域海英菜含镉为(2.66±0.11)mg/kg,加标回收率在95%~105%,镉污染因子质量分指数Pi≥1.0。[结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海英菜中重金属镉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好。连云港海域中海英菜藻中镉含量远超出国标中水产类中标准,重金属镉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盆栽试验初步研究甘蔗抗镉(Cd)污染性能。结果表明:当土壤Cd含量不超过0.53mg/kg时,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大;随着土壤Cd含量的提高,甘蔗受害程度加重,影响了糖分的合成及产量的构成,使甘蔗产量急剧下降,蔗糖分降低。甘蔗各部分对Cd的富集能力不同,根系的Cd含量最高,蔗汁中Cd含量最低,因此甘蔗适于在轻度Cd污染的农田种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沈阳市于洪区镉(Cd)污染的土壤,以盆栽试验的方式,研究了不同pH处理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pH的升高,株高、干物重及单株产量都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单株产量以pH 7.18~7.96较高。各部位镉的累积含量都表现出根>叶>茎>子粒,并且pH值越高各部位的累积程度越低。全部处理子粒中的累积范围为0.095~0.872 mg/kg,从pH为7.54开始子粒中镉的累积含量达到限量标准以内,分别为7.54(0.182 mg/kg),7.96(0.095 mg/kg),8.41(0.098 mg/kg),8.93(0.097 mg/kg)。说明土壤pH>7.54时对抑制镉吸收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子粒中镉含量(y)与pH(x)之间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y=76.76e-0.78x(r=0.95**),单株产量(y)与pH(x)存在较好的曲线关系y=-2.19x2+32.90x-112.7(r=0.996**),pH>8.41单株产量有明显降低的趋势,抑制重金属镉吸收土壤的适宜pH为7.54~8.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