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选育适于广东蚕区饲养的抗 BmNPV 家蚕新品种,为 BmNPV 病易发季节提供稳产性能好的家蚕品种。【方法】通过累代病原胁迫、航空诱变的方法创制抗性家蚕种质,再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分别育成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中·中 × 日·日四元杂交组合的组配,以广东省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进行实验室品比、抗 BmNPV 能力检测和连续 2 年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育成中系家蚕品种芙抗、春 5N 和日系家蚕品种航 7、7532N,并组配获得四元杂交组合芙抗·春 5N× 航 7·7532N,命名为粤蚕 11 号。该品种对 BmNPV 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实验室共同鉴定试验中的综合表现为:龄期经过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当,生命力强,虫蛹率 97.58%,全茧量 1.712 g,茧层量 0.369 g,茧层率 21.55%,万蚕收茧量 16.874 kg、万蚕茧层量 3.636 kg,一粒茧丝长 942 m、解舒率 80.15%,茧丝纤度 2.568 dtex、净度 93.5 分。【结论】粤蚕 11 号发育、眠起齐一,对 BmNPV 具较强抗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于 2019 年 10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适宜在广东蚕区全年饲养。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广西新选育的茧色限性家蚕品种在柳州蚕区的饲养特性,对黄白限、黄绿限等2对家蚕品种在柳州进行省级实验室鉴定试验,鉴定、评价其在柳州蚕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茧丝质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饲养成绩、综合成绩及丝质成绩等结果表明,2对茧色限性家蚕品种总体上优于或与现行主推蚕品种两广二号相仿,初步表现出生命力强、产茧量高、丝质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桂蚕12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经过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彩色茧新品种。为评价该品种在柳州蚕区的饲养特性,2020年-2021年在柳州市进行省级实验室鉴定试验和农村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桂蚕12号蚕品种在与当地主推品种两广二号进行的比较试验中,表现出孵化率高、眠起整齐、蚕体壮实、食桑旺盛、上蔟齐一、茧形大、茧色茧型均匀的特点,适合在柳州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4.
为了鉴定、评价新选育蚕品种在安徽省的适应性、稳产性、丰产性、抗逆性、茧丝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按照《国家桑蚕品种试验实验室鉴定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15年春、秋蚕期对10对蚕品种进行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参鉴蚕品种试验成绩各有高低,客观反映了各参鉴品种在安徽实验室鉴定点的饲养情况及性状表现.与对照蚕品种秋丰×白玉、9·芙×7·湘相比,参鉴的7对蚕品种春秋蚕期的茧层率高0.64% ~ 13.04%,多数参鉴蚕品种的万蚕收茧量高.秋蚕期,5对品种的茧丝长均优于对照蚕品种.但参鉴品种虫蛹率均低于对照蚕品种9·芙×7·湘.  相似文献   

5.
为检验家蚕天然黄茧新品种贵蚕11号的农村生产成绩,2015—2016年在清镇市卫城镇开展饲养对比试验,对春、秋季农村饲养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比,贵蚕11号蚕卵孵化整齐、蚕体发育整齐、健壮,发育稍快,发病率低,病死蚕少,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上簇结茧整齐、自然有色,茧色金黄,茧形长椭圆、中等偏小、匀整、缩皱中等偏细;平均张种春季产茧42.43kg,秋季产茧40.12kg,张种产值较对照提高11.6%。贵蚕11号适合贵州毕节、黔东南及贵阳等蚕区春、秋蚕期饲养。  相似文献   

6.
庄浪县高寒阴湿区蚕豆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当地主栽品种临蚕6号为对照,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对6个蚕豆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蚕14号、临蚕7号综合性状优良,生长势强,晚熟,丰产性好,平均产量分别为5 000.00、4 909.09 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6号分别增产4.8%、2.9%,可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推广种植。对照品种临蚕6号综合性状好,生长势较强,晚熟,丰产性较好,平均产量为4 772.73 kg/hm~2,可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7.
2013年在康乐县对引进的7个蚕豆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9716-1的折合产量最高,为4 384.0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9号增产15.1%;0352-1居第二位,折合产量4 186.6 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9号增产9.9%。这两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康乐县及类似地区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广西新选育的茧色限性家蚕品种在柳州蚕区的饲养特性,对黄白限和黄绿限这2对家蚕品种在柳州进行省级实验室鉴定试验,分析其在柳州蚕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茧丝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饲养成绩、综合成绩及丝质成绩等结果表明,2对茧色限性家蚕品种总体上优于两广二号或与其相仿,初步表现出生命力强、产茧量高、丝质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贵蚕1号、两广二号、贵蚕5号等品种在施秉县、黄平县的饲养效果,以此3个品种为试验品种进行了饲养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贵蚕1号、贵蚕5号和两广二号3个品种均适应施秉县、黄平县气候等环境条件,但饲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两广二号蚕品种的1~2龄蚕用人工饲料饲养与桑叶饲养对比表明:全蚕期经过人工饲料饲养比桑叶饲养平均延长了13 h;良蛹率、全茧量、茧层率和 400 头蚕的产茧量等指标人工饲料饲养的蚕比桑叶饲养的蚕分别平均低3.82%、1.46 g、1.08%和19.74 g;茧丝长、解舒率、解舒丝长差异不明显;茧丝纤度、缫折、万米吊糙、清洁、洁净等接近。认为两广二号品种适宜人工饲料饲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桑蚕雌蛾在7.5℃的耐冷藏性和冷藏后的交配产卵效果,以贵蚕一号、两广二号、洞庭×碧波原蚕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时间冷藏后的交配产卵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7.5℃和相对湿度75%条件下冷藏,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因品种不同有差异,从交配能力看,参试的6个原蚕品种的交配能力排序为827>826>芙·9>洞庭>湘·7>碧波。产卵效果因品种和时间不同也有差异,在7.5℃、相对湿度75%条件下,827、826原蚕雌蛾均以冷藏72 h以内为最佳,芙·9原蚕雌蛾、洞庭原蚕雌蛾冷藏72 h以内适用,湘·7原蚕雌蛾和碧波原蚕雌蛾冷藏48 h以内可行。  相似文献   

12.
《天津农业科学》2015,(8):24-30
为了筛选出桑蚕雌蛾在10℃温度条件下的适宜冷藏时间,以贵蚕1号、两广二号、洞庭×碧波等原蚕雌雄蛾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时间冷藏后的交配产卵试验,调查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和冷藏后的交配产卵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10℃和相对湿度75%条件下冷藏,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因品种不同有差异,从交配能力看,参试的6个原蚕品种的交配能力排序为:826827洞庭湘·7芙·9碧波。产卵效果因品种和时间不同也有差异,在10℃温度、相对湿度75%条件下,中系原蚕雌蛾827、芙·9、洞庭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 h;日系原蚕雌蛾826、湘·7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96 h,碧波原蚕雌蛾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48 h。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两广二号在贵州的性状表现,以原蚕性状研究的常用方法研究了2个原种的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在贵州产卵量较高,卵质较优,是适宜于贵州养殖的优良夏秋用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平川区寒旱区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抗旱蚕豆品种,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在平川区黄峤镇对引进的8个蚕豆品种在产量及生长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临蚕12号折合产量为3 653.33 kg/hm2,产量最高,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5.26%;临蚕9号折合产量为3 516.19 kg/hm2,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0.94%,可进一步推广应用。青蚕13号抗旱性强,表现尚可,折合产量为3 420.95 kg/hm2,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崆峒区采用宽幅匀播技术对9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宁麦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7 1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平凉44号增产1 138.9 kg/hm~2,增产率19.11%;宁麦5号、平凉45号、陇原034折合产量分别为6 994.4、6 350.0、6 338.9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平凉44号增产17.33、6.52%、6.34%。综合分析产量及抗性等因素,宁麦9号、宁麦5号、陇原034、平凉45号可作为当地旱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6.
榆阳区是陕西省马铃薯总产量第一大市,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开展性状比较试验对当地马铃薯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试验参试品种10个,以克新1号(CK)为对照,通过对丽薯6号、丽薯7号、希森6号、青薯5号、青薯9号、兴佳2号、中薯18号、冀张薯12号、陇薯13号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和希森6号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增产超过45%,适宜作为主推品种在榆阳区推广种植;青薯9号、丽薯6号的产量也较对照克新1号增产10%以上,符合当前马铃薯市场需求,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粱品种引种和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引进杂交糯高粱泸糯杂3号(B)与青选二号(A)、青壳洋(C)、航天高粱(D)进行综合比较试验,观察了引进高粱品种的产量性状与适应性。结果表明:高粱产量顺序为A>C>B>D,青选二号高粱品种较对照增产25.55kg/667m2,增产率为9.29%;泸糯杂3号、航天高粱品种较对照减产。青选二号和青壳洋高粱品种均具有良好的产量性状和适宜的栽培性状,可在贵州省仁怀市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8.
贵蚕13号(暂定名)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新组合,适应性广泛,在区试中表现突出,为进一步掌握该品种在贵州不同海拔蚕区的应用效果,于2016—2017年春、夏季分别在威宁县(海拔1 700m)、黄平县(640m)和荔波县(425m)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贵蚕13号在高、中、低海拔蚕区适应性广,发育整齐、少病,产茧量较高、茧质好。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比,贵蚕13号死笼率低、张种产茧、产值增加明显,贵蚕13号适合在贵州各主要蚕区用于春夏季饲养。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适宜贵州饲养的四元春秋蚕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育成了强健优质春秋用蚕品种贵蚕7号(781.57A×7532.862),并进行了室内成绩鉴定,农村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四龄万蚕产茧量为21.76kg,四龄万蚕茧层量5.04kg,茧层率23.15%,茧丝长1 166.0m,解舒丝长933.3m,解舒率80.0%,茧丝纤度2.720D,张种产茧量52.20kg。贵蚕7号体质强健,茧丝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宜作贵州广大蚕区春秋季用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人工模拟高温高湿条件饲养贵蚕9号对其饲育全期的发育经过、结茧情况、蚕的体质和茧质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蚕9号在高温高湿逆境胁迫下其性状表现与正常条件下饲养有较大差异,但仍能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说明贵蚕9号是适宜在高温高湿逆境条件下生产应用的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