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稻区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于2019年开展长江中下游稻区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2019-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鹏优6553、陵两优179、广味丝苗1号和美香银占2号4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建议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  相似文献   

2.
对2023年赤水市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适应性展示试验展开对比分析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长生产趋势,为次年新品种的选择、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精选了2023年赤水市12个引种杂交水稻新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性生产试验对比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态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圳两优2018、荃9优063、科两优407、奥富优287综合性状表现好,建议推广;旱优73和旱优782建议推广;野香优959为优质稻谷,米质好,虽产量略低,但也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3.
荃优全赢丝苗是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荃9311A作母本、全赢丝苗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0211。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在长江中下游中籼稻主要种植区对荃优全赢丝苗进行了多年多点高产栽培示范种植,其生育期适中,分蘖好,抗性强,米质优,丰产性好,深受广大种植户好评。将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供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农民朋友借鉴。  相似文献   

4.
和两优713是用两系不育系和620S为母本与恢复系R713杂交,经多代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的特点,尤其是适应性广。2017年同时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稻区的审定,为"双国审"稻。  相似文献   

5.
为鉴定和评价贵州省内外各单位选育和推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我县种植的丰产性及抗逆性,启动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和技术储备工作,筛选出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米质优、产量高的优良组合,确保粮食增产、食品安全、农民增收,2013年惠水县引进由贵州筑农科种业、贵州大胜种业、贵州红四方种业公司提供的中9优2号、天优1177、江优126、锋优306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种植,现将中9优2号等品种2013年在我县的示范种植表现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敏  唐虎  马开梅 《耕作与栽培》2023,(6):77-81+89
对2021—2022年度贵州省小麦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种贵农麦19-9、黔15168、贵农麦20-9、黔13夏245和贵农麦19-18综合表现良好,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迅速增长,贫困国家和地区对水稻需求不断增长,但水资源日益匮乏导致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研制杂交水稻,为中国解决粮食问题作出卓越贡献。世界各国对杂交水稻开发推广倾注很大热情,但杂交水稻走向世界面临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加快杂交水稻栽培新技术研究及推广。开展遵义红花岗区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总结参试品种产量与特征特性表现,荃9优2号性状综合表现突出,建议在当地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中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原始数据为基础,对兴粳8号(乌兰4)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探究了该品种的产量特性及合理的增产途径。结果表明,兴粳8号在各年度产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绥粳18,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各年度的产量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绥粳18且变异系数较低(<20%),表现出良好稳产性;各年度参试的试验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回归系数bi<1,在不同环境下适应性强。综上所述,兴粳8号在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当中,产量表现突出,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品种推广意义和前景较大,研究内容可为兴粳8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田红  邓勇  张伟福  张明  杨勇胜  刘先友  陈甫玖 《种子》2007,26(5):99-100
详细介绍了农丰优25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农丰优256系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和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用自育不育系农丰A和自育恢复系YR256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熟、高产、抗寒性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2004~2005年参加贵711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6月通过贵711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审定号为“黔审稻2006005号”。  相似文献   

10.
<正>为鉴定和评价贵州省内外各单位选育和推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我县种植的丰产性及抗逆性,启动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和技术储备工作,筛选出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米质优、产量高的优良组合,确保粮食增产、食品安全、农民增收,2013年惠水县引进由贵州筑农科种业、贵州大胜种业、贵州红四方种业公司提供的中9优2号、天优1177、江优126、锋优306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种植,现将中9优2号等品种2013年在我县的示范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1997—1999年度伊犁州中熟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杂交组合1,2,4,5的丰产性好,但稳产性较差;适应性最广稳产性最好的组合有1个为组合6;伊单8号和组合3属于低产而稳产的杂交种;杂交组合7的丰产性、稳产性最差。该方法能更有效评价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玉米新品种濮单 12 的品种价值和生产利用前景,以濮单 12 参加 2017 年和 2019 年河南金粮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和 2020 年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对比、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濮单 12 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濮单 12 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均优于对照,是一个丰产性和稳产性都比较理想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3.
河南夏大豆区试新品种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客观、科学、公平、公正评价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遗传稳定性及适应性,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对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汇总资料进行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分析和比较,为河南大豆新品种在生产及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秋乐1205’、‘安豆5156’和‘驻豆02-19’等9个大豆新品种丰产性好,比对照‘豫豆22号’均增产5%以上;‘农丰18’、‘驻豆03-56’和‘周豆22’丰产稳产性均好;对照‘豫豆22号’稳产性好;‘泛09C6’丰产性差,但稳产性好。试验结果结合大豆区试新品种的田间实际表现佐证了RCTAS是一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系统设计优良、应用方便快捷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统计分析软件,同时也为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的鉴定、筛选、审定和推广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吉春26号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吉春26号的生产特性,以2016—2017年2年吉林省春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资料为基础,采用区域试验,通过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的方法,对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6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吉春26号的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高、综合特性优良,是适合吉林省中、西部洼地、二洼地及沿江河低洼易涝地种植、生产的春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于 2018 年开始开展华南稻区晚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为华南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分析了2020-2021年阶段试验结果,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国华南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结果表明,兆两优 1068 和香龙优绿丝苗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我国华南稻区作晚稻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应我市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特引进各科研单位新育成的水稻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鉴定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镇稻11号、南粳45、南粳41优系、宁粳3号(对照)、南粳5055、武运粳24号、武运粳19号、HQ-2、W013、盐稻9号,共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新品种试验是反映参试品种特征特性及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和品质情况的真实结果,但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影响试验准确性因素。本文通过对文山州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做好杂交籼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切合实际而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是品种从选育到推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新品种试验可以客观评价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明确新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区域,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优22系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R1618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为一体的有突破性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产量表现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晚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8.8kg/667m2,比对照86优8号增产14.8%,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4年续试,平均产量615.5kg/  相似文献   

19.
漯麦 47 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漯麦 6010 为母本、远缘材料一粒葡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湖北省审定,2023 年通过国家审定。为进一步了解漯麦 47 的生产特性,以 2018-2020 年 2 年度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与区域试验同步)、2019-2022 年 3 年度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共 6 组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漯麦 47 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以及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漯麦 47 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品质达中筋小麦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胡旭 《作物杂志》2006,22(3):63-63
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具有苯达松敏感标记性状的光温敏两系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苯两优9号及其不育系苯88S,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及其不育系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具有基因标记纯度安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及其不育系,使两系杂交水稻的运用更加安全、普及。苯两优9号是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苯88S为母本、赛恢9号为父本配组育成。2004~2005年参加湖北中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比对照Ⅱ优725增产7.24%。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测定,米质主要理化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苯88S是该公司用“广占63S”作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