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婷 《种子科技》2022,(6):130-132
在我国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玉米产业高产量、高质量发展,需要严格控制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其中,栽培密度和施肥两个因素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影响最大.因此,加大对栽培密度和施肥的控制力度,做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对实现玉米种植增产丰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玉米生长过程中,栽培密度与施肥对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种植业十分重视,特别是玉米的种植与发展。人们都知道,玉米的种植对于气候条件有着相应的要求,水分、温度、光照等条件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来说尤为重要。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着手,深入探究了气象服务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有着广袤的黑土地,而黑土地的肥力是黄土地的10倍左右,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针对北方玉米在种植和管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病害问题提出建议,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
柴举畔  张建莉 《种子科技》2020,(5):10-10,12
水分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对于农作物而言,水分的缺失会导致农作物发育不良,造成产量降低。为了提高旱地农业生产效益,就玉米种植的水分供给进行探究,以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对玉米种植的影响。通过对甘肃白银市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水分胁迫与玉米生长、产量关系的探究,为我国干旱地区玉米种植选择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湖北地区有着非常广泛的种植,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时常会伴发一些病害,给玉米产量造成很大影响。玉米茎腐病是一种玉米生长发育期的严重病害,同时也是一种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为此,加强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守军 《种子科技》2023,(8):121-123
产量是评判玉米种植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如环境因素、种植策略等。地膜覆盖是一种调节种植区域温度、促进植物产量提高的种植技术,广泛应用于玉米种植领域中。现阶段,地膜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膜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有所差异。为探究地膜技术在玉米种植领域中的应用效果,文章分别设立了3个试验区和1个对照区,选择3种不同的地膜应用于玉米种植中,并在玉米生长不同周期测定玉米各项指标,以此挑选最佳的地膜技术。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一种禾本科草本植物,其有着较高的产量以及营养,用途也较为广泛。在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该对玉米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积极的探索,对玉米种植管理的具体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合理地选地、选种以及做好田间管理,以此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玉米有较大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玉米产量,需要研究玉米生长过程中具体的气候条件,采取有效手段提升玉米产量。文章针对玉米种植的特点、气候条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存在的不足以及气象服务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探究了提升玉米产量的措施和气象服务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太斌 《种子科技》2023,(19):130-132
玉米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主食。随着人们对玉米食用方式的创新,对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候条件作为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为了使玉米增产增质,相关种植人员务必做好温度、光照、水分与灾害防治工作。文章基于对玉米生长特点与玉米种植气候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不断把新型科技引入到玉米种植中,在研发玉米种子上也有重大突破。玉米的产量和种子优劣有很大的关系,优质的种子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增加产量。同时,病虫害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采用新型技术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有利于玉米的后期生长,可提高它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朱家慧 《种子世界》2021,(11):0021-0023
我国是玉米种植的发源地,在东北、华北、西南地区都有广泛种植,其中东北地区的产量是最多。科学化应用于玉米种植新技术,在提高玉米质量及产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视角下,种植技术包含高产栽培技术、增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结合实际情况来种植玉米,其中对玉米种植中的新技术应用合理性及应用过程等一一进行分析,这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考虑到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与环境因素、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种因素有关,从新技术实践应用的角度展开套盾,旨在实现细腻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下效果提升,并达到玉米增产增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吴娜 《种子科技》2020,(9):117-118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不仅可以用于粮食以及饲料等方面,也是制作酒精、淀粉和食用油等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加强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以及提升玉米种植产量有着重要意义。简单介绍了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并提出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玉米营养成分较高,有助于人体消化,香甜可口,在销售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受到大多数消费者喜爱。玉米也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产量与质量对种植经济效益影响较大。首先,广大农民要在玉米不同生长时间段选取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来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其次,还要因地制宜选取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扩大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莉 《种子科技》2016,(12):8-9
运用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使玉米的产量降低,不能满足人们对玉米的需求。植保技术是新型种植技术,在玉米生长的各阶段选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让玉米产量能够大幅度提高。论述了玉米的植保技术机械化的应用,供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在我国种植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相较于其他农作物而言,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较低,只需要保持正常的光照、温度与水分条件,玉米植株就能正常生长。然而,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变化使玉米产量受到严重限制。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条件,探讨极端天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有效地提升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玉米产量、防治病虫害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根据现阶段玉米种植的现状,针对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以期对后续玉米产量和品质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登飞 《种子科技》2023,(10):82-84
为了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当前对粮食的需求,需要不断优化玉米种植技术。在实践中,要结合玉米的生长特点和播种面积等情况,注重运用高产种植技术及高效病虫害防治措施,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及质量。文章简要介绍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助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重要农作物品种,种植历史悠久,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玉米种植当中常常会遭受病虫害,进而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阻碍。为了提升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为玉米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就必须要对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产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玉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应重视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以此有效提升玉米的种植产量,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主要探究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希望能为玉米种植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探究了我国玉米间套大豆种植现状,重点分析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模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阐述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技术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虫害种植技术,通过科学选种、选地,做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从根本上提高种植产量,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