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品种烟叶碘值吸光度值与评吸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72个烟叶样品的碘值吸光度值,并分析了不同品种、年份、产区烟叶的碘值吸光度值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烟叶样品的碘值吸光度值集中在4~12之间,且烟叶碘值吸光度值变异系数不大;烤烟和白肋烟不同品种烟叶的碘值吸光度值差异极显著,且烟叶等级越高,烟叶碘值吸光度值越高;2006~2008年不同产区间碘值吸光度值差异显著,且烟叶碘值吸光度值随陈化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趋势;烟叶碘值吸光度值与香气质、浓度显著正相关,与香气量、劲头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培养液中活菌数与吸光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脱脂乳为培养基的发酵液中乳酸菌的活菌数,并测其对应的吸光度,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以脱脂乳为培养基的发酵液中乳酸菌的活菌数与吸光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因此,通过测定发酵液的吸光度可以评定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活菌数。  相似文献   

3.
谢丽  孙瑞珠  马玉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48-19050
[目的]研究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离心收集蓝细菌,用去离子水清洗后,超声破碎蓝细菌,将破碎后的蓝细菌用去离子水稀释至不同浓度,测定不同浓度破碎后的蓝细菌菌液的电导率值。同时测定蓝细菌的细胞干重及吸光度值。[结果]完全破碎后的蓝细菌菌液的电导率值与细胞干重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0.999 4;蓝细菌的吸光度值与细胞干重也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0.998。[结论]电导率法和吸光度法均能很好地反映蓝细菌的生物量,电导率法的方便程度和可靠性均可以与吸光度法相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玉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为玉米淀粉含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玉米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比较不同玉米中淀粉溶液参比波长、吸光度和吸光谱,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淀粉颗粒结构,研究影响玉米淀粉含量测定的因素。【结果】高直链玉米、普通玉米和糯玉米中直链淀粉淀粉含量分别为64.8%、25%和1.9%,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32.3%、75.6%和97.1%。乙酸和盐酸处理后,3种玉米淀粉溶液pH值均降低,其中乙酸对高直链玉米淀粉溶液pH值影响最大。【结论】盐酸处理后3种淀粉溶液吸光度值以及吸收峰值均高于乙酸处理的吸光度值,并且直链淀粉吸光度及吸光谱高于支链淀粉。普通玉米淀粉颗粒膨大,表面凹凸不平,呈不规则形状,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结构改变虽有变化,但没有普通玉米剧烈。直链淀粉水溶液没有支链淀粉水溶液稳定。  相似文献   

5.
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315-9316
[目的]进一步研究影响酪氨酸催化活性的因素,减少黑色素在生物体内的生成。[方法]以pH值7.2的Na2HPO4-HCl缓冲溶液为体系, 用分光光度计在480 nm处测定马铃薯提取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时间的变化率(ΔA/Δt) 为反应速率,建立多巴溶液的转换动力学曲线,从而可计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结果]结果显示,在480 nm波长下, 以pH值7.2的Na2HPO4-HCl缓冲溶液为体系,对测定体系干扰小, 所测数据波动小,酪氨酸酶的活性稳定性高,为进一步确定和研究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因素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 试验以缓冲溶液为底物研究和测定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准确度高,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鸡大肠杆菌计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04-8504,8516
寻求一种简单、快捷的大肠杆菌计数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经鉴定的大肠杆菌悬液的OD值,同时通过直接涂片计数法计算大肠杆菌数。细菌悬液经适当浓度稀释后OD值在0.1~1.0范围内,细菌悬液的OD值与活菌数之间成直线关系。利用OD值测定大肠杆菌数目是一种简单、快捷的细菌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7.
等吸光度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色氨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1mol/LNaOH为溶媒,18种组成蛋白氨基酸在280~310nm波长,仅色氨酸和酪氨酸有吸收峰。利用酪氨酸在两特定波长处有等吸光度值来消除复合氨基酸中酪氨酸对色氨酸的干扰,导出两特定波长处氨基酸吸光度差值△A与色氨酸浓度G_(Trp)的回归方程:△A=-0.0034973+3.8048C_(Trp),相关系数r=0.9999,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8%,变异系数CV=1.00%  相似文献   

8.
陈斯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11-7712
[目的]建立地榆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控制地榆鞣质半成品质量提供保证。[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UV法测定地榆鞣质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以没食子酸计,地榆鞣质浓度在1.02~10.14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显色后40 min内吸光度值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地榆鞣质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7,(5):14-18
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活菌计数法对大肠杆菌O78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 1.504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并根据两种方法在细菌对数生长期的线性关系,筛选相关系数最大的吸光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O78培养中0~2 h为迟缓期,2~12 h为对数生长期,12~20 h为稳定期,20 h以后进入衰亡期。枯草芽孢杆菌CGM培养中0~2 h为迟缓期,2~12 h为对数生长期,12~18 h为稳定期,18 h以后进入衰亡期。在两种细菌的对数生长期,分光光度计测出不同吸光度下的OD值和活菌计数法测得的细菌数都表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且在吸光度为630 nm时,O78和CGM的OD值和活菌数相关系数最大(R~2_(O78)=0.991 2,R~2_(CGM)=0.990 4),相关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管贤平  邱白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36-15238
[目的]研究不同农药剂型的透光特性,为植保机械混药浓度在线准确测量提供依据。[方法]针对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农药,配制不同浓度的混合液,选择不同透光厚度的比色皿,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量,获得相应的透光特性。[结果]在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由乳油或可湿性粉剂配制的乳浊液或悬浊液的吸光度一般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少,在600~800 nm范围内有较好的区分度。溶液的吸光度值随透光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乳油和可湿性粉剂的混合液都可通过吸光度加以区分,不同浓度范围应选择不同透光厚度以获取较好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产天然红辉沸石为原料制备A型分子筛,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二甲酸钾沸石抗菌剂.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型沸石分子筛成功接枝吸附了二甲酸钾.采用菌落计数法对A型沸石抗菌剂的抑菌性能进行检测,表明最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落计数吸光度值的范围为0.500~0.700,沸石抗菌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89.5%.  相似文献   

12.
将6窝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研究外源乳酸菌芽孢乳杆菌S1对仔猪空肠和结肠食糜中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断奶前,空肠和结肠食糜中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较稳定;断奶后,仔猪空肠和结肠食糜中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均明显下降,乳酸菌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芽孢乳杆菌S1能提高断奶后仔猪空肠和结肠食糜中乳酸菌与大肠杆菌的数量比值.断奶后,仔猪结肠VFA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结肠VFA含量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13.
将不同来源的鸡大肠杆菌梯度稀释后进行鸡胚致死率试验,探讨细菌毒力与细菌数量对鸡胚致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菌数在100~1 000 CFU范围内,菌数与其致病力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鸡胚死亡率表现为菌株毒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CL、微生物法建立山苦荬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指标。[结果]制备工艺为原料药材的处方量用20倍量水连续提取3次,100℃,每次1 h,减压浓缩温度与干燥温度均为65℃;山苦荬提取物在30~70μg/m L的浓度与吸光度线性良好,回收率为98.4%,RSD为0.64%。标准提取物溶液在198与294 nm紫外波长最大吸光度比值为4.1,干燥失重为0.4%,灰分为0.8%,酸碱度为5.2,细菌菌落总数为12个/g,霉菌总数无,大肠杆菌无,沙门氏菌无。[结论]优选溶剂水及相应的温度提取和控制是山苦荬标准提取物制备的安全有效方法。建立的检测项可以用于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对接种于南瓜浆中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其对南瓜浆中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脉冲处理时间和协同温度在试验参数范围内的增加,PEF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显著提高;不同微生物在南瓜浆中对PEF耐受力的大小为:青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耐受力强于枯草芽孢杆菌;60℃的温和热与20.14kV·cm^-1、109.25μs PEF的协同处理使南瓜浆中的菌落总数显著下降,显示出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在牛奶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亭  胡松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41-19542
[目的]观察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在牛奶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在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乳房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于4℃分别静置8、12和24 h,牛奶被分割成上、中、下3等份。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各部分牛奶中的细菌数。[结果]两种致病菌菌落数在牛奶中从下到上呈现上升趋势,且上部牛奶中的菌落数显著高于中、下部(P〈0.001),中部与下部差异不显著。[结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经乳头管侵入后可以随牛奶中的脂肪滴上浮,进而侵入到乳腺的深层组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低温条件下恒定温度和供应链波动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采用生菜汁作为培养基质,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1.1187和生菜固有的野生细菌为对象,从恒定温度(4,10,20℃)和模拟低温供应链波动温度两个角度研究其对生菜野生细菌和接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1.1187生长的影响。大肠杆菌和野生细菌的生长都随温度波动而波动,低温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在生菜汁中的生长,降温幅度大,大肠杆菌活菌减少速度快,低温冷链环境下的温度变化导致大肠杆菌活菌数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从拟南芥叶片中克隆了定位于线粒体的拟南芥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AtSHM1),将其插入到pET\|26b(+)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优化表达条件之后,获得可溶性AtSHMT蛋白。用亲和色谱法成功分离纯化该蛋白,计算得到该酶酶学常数Km和Kmax分别为121 μmol和21.8 μmol/L·min。利用该酶催化DL\|3\|苯基丝氨酸裂解的产物苯甲醛在279 nm波长处有强烈吸收的性质,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值,根据苯甲醛标准曲线测得AtSHMT酶活,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真核生物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酶活的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新药清营口服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Wistar大鼠的安全性试验和SPF鸡临床疗效试验。在40~10 g/kg b.w.剂量范围内,经口给予清营口服液30 d后,检查Wistar大鼠的一般生理状态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清营口服液各剂量组所有检测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对Wistar大鼠的生长发育未产生影响,较长期重复应用无亚急性毒性,说明该药安全性较强:通过对比清营口服液试验组和氟苯尼考对照组对SPF鸡的疗效发现清营口服液组能够对体内注射的大肠杆菌起到较好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从试验鸡的死亡率和分菌结果可以看出清营口服液总体预防和治疗效果好于氟苯尼考,说明清营口服液有较好的临床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江苏省某水禽场的疑似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病鸭中分离获得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野毒株;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采用PCR进行分群分析和毒力基因检测;扩增φX_(174)噬菌体裂解蛋白E的基因序列,构建温控型表达质粒pBV221–E,并将其电击转化入分离毒株,升温诱导E蛋白表达制备菌蜕;通过测量菌液A600 nm值和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菌形态,评估菌蜕构建效果;用该菌蜕进行灭活处理和无菌检测后,对雏鸭进行免疫,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IgG水平。结果表明:该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为O24,属于B1群,具有毒力基因fimC、csgA和iroN;获得的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蜕裂解率为99.96%;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制备获得的菌蜕表面有明显孔道,细胞质从孔道溢出,细胞膜皱缩变形;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二免后菌蜕免疫组雏鸭血清IgG水平显著提高。可见,通过将pBV221–E重组质粒转化至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调节细菌培养温度诱导E蛋白表达,能制备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B1群O24型野毒株菌蜕。该菌蜕可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