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西兰苹果出口到欧盟、亚洲、美洲和中东等65个国家和地区,其国内水果生产建立了较完善的出口苹果有害生物监控及检疫监管体系,通过介绍新西兰苹果出口的监管体系、有害生物监控防治、出口检验检疫等,供国内检验检疫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苹果绵蚜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绵蚜是苹果生产和贸易中重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传播风险及其危害也在不断加重.本文综述了苹果绵蚜传播、发生、危害、检疫及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探讨了苹果绵蚜的生态学习性及其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趋势,提出对苹果绵蚜应进行及时、全面、可持续控制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澳大利亚进口新西兰苹果风险分析报告,阐述其分析有害生物进入的过程及计算方法的数学模型。文中分别就有害生物随产品到达口岸的可能性、病害类有害生物随产品被消费者丢弃可能性、病害类有害生物接触寄主可能性及发生可能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列出计算方法,为风险分析工作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真菌有害生物——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Sphaeropsis pyriputrescens在中国的适生性以及入侵风险,采用专家评判的生物学建模方法确立了其适生性评判标准,运用ArcGIS软件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同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量化分析该病菌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在我国具有很广阔的适生范围,中、高度适生区随季节变化明显。1—4月,中、高度适生区从南到北逐渐扩大;6月,高度适生区扩展到东北和新疆北部;9—10月,在苹果采摘前期和采摘期,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处于侵染活跃期,其高度适生区域面积最大,包含了陕西、河北、山东、甘肃、辽宁、河南、山西等我国苹果和梨主产区。按照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对15项评估指标进行赋值,计算所得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54,该病菌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属特别危险。  相似文献   

5.
苹果绵蚜的发生与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时峰 《植物检疫》2006,20(5):325-326
苹果绵蚜是国内外重要的有害生物之一,我县于2001年有害生物普查时,发现苹果绵蚜,为防止其进一步扩散为害,对其分布为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和试验,结果表明用48%毒死蜱或10%吡虫啉、50%抗蚜威交替使用综合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山东口岸进境矿产品植物疫情截获情况,提高矿产品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率,有效保护国门生物安全.[方法]分别从截获植物疫情变化规律、疫情类别、矿产品类型、检疫性有害生物与一般有害生物情况、来源地、不同隶属关截获情况等方面对山东口岸2008—2017年进境矿产品截获的各类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山东进境矿产品中截获有害生物总计54种(属),2560种次,1574批次,检疫性有害生物4种(属),29种次.进境矿产品中有害生物截获种类和种次均呈现中间多两端少的特点,以昆虫、线虫和杂草截获种类最多,占截获种类总数的87.04%,昆虫截获种次最多,占截获总种次的65.70%;有害生物的截获种类和种次均以非金属矿产截获最多,金属矿产次之;共截获4种(属)、29种次检疫性有害生物,50种(属)、2531种次一般性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前三位国家分别是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结论]研究结果对口岸进境矿产品疫情截获及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临泽县苹果蠹蛾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蠹蛾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属国家进出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可为害苹果、苹果梨、沙果、李、杏、桃等.主要以幼虫蛀食果实,使其失去食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8.
商鸿生 《植物检疫》2006,20(4):249-252
苹果黑星病菌是新公布的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描述了该病在国内的发生历史及病原菌鉴定特征.提出了产地检疫、果品检疫、苗木接穗等繁殖材料的检验方法,并提出了该菌的检疫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苹果异胫小卷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我国没有发生,但近几年我国口岸已多次截获。本研究利用CLIMEX 1.0适生性分析软件与Arc GIS 10.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目前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苹果异胫小卷蛾可能在我国南部地区适生,总的适生面积约为18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9%。高度适生区主要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等地区,以及这些省份以南的所有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范围较小,低度适生区面积与高度适生区分布范围面积相差不大。鉴于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结果,针对其传入和定殖的能力,建议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控策略,加强苹果异胫小卷蛾检疫力度,严防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苹果绵蚜由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变为一般害虫,加之失去植物检疫监管等原因,导致某些新建果业园区发生苹果绵蚜。为降低其再次暴发为害的风险,结合多年国内植物检疫管理经验和针对一般病虫害的防控技术要求,提出在做好建园预防和监测调查的基础上,注重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利用天敌控害和科学用药等综合防控措施,将新形势下苹果绵蚜的综合防治纳入到苹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出口苹果的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了汇总,从进口程序、生产加工过程管理、有害生物控制要求、安全卫生限量要求以及现场检验检疫等5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阐述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苹果出口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根据分析结果,从加强苹果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加大有害生物监控、安全风险监测和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苹果小吉丁虫是果树危险性蛀干害虫之一,已给国内部分地区的栽植苹果以及新疆的野苹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陕西部分地区已发现苹果小吉丁虫危害,为明确苹果小吉丁虫在陕西省的主要苹果产区的风险程度,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参考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和分析方法,结合苹果小吉丁虫寄主在陕西省的分布情况,对苹果小吉丁虫在陕西省的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估。苹果小吉丁虫在陕西省的风险性R值为2.42,该吉丁虫在陕西省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针对苹果小吉丁虫在陕西省的高度危险性,提出了加强检疫、监测预防和风险管理等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浅谈日照市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及检疫对策聂奎金刘维玲(山东省日照市植保站276800)1991~1993年,日照市植保站根据日照市实际情况,组织全市专兼职检疫员和农民技术员,在全市开展了对小麦、水稻、红薯、苹果4大作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及黄瓜黑星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苹果绵蚜侵入国内的百年史回顾,分析了入侵中国后苹果绵蚜种群传入、定殖、潜伏、扩散和暴发等几个阶段,剖析了自其检疫地位下降后的扩散蔓延趋势和进一步扩散蔓延的原因,给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外来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方法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利用生态位技术结合气候统计学方法及利用试验数据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开展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的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讨论了在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中涉及的有关有害生物生物学资料的评估与分析、有害生物分布点的选择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认为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学的资料在研究有害生物适生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提高适生性预测结果正确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山东烟台地区是我国苹果和桃的重要产区.本研究利用性诱剂诱捕器和黄色粘虫板调查烟台地区果园中主要害虫和其他常见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发生动态.结果 表明:山东烟台地区苹果园和桃园中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小绿叶蝉在两个果园中的年发生总量存在一定差异,苹果园桃小食心虫年诱捕量为545.8头/诱捕器,显著高于桃园年诱捕量...  相似文献   

17.
宋东宏  白桦 《植物检疫》1993,7(6):442-442
苹果蠹蛾是为害苹果、梨、沙果及桃、杏等果树且较难防治的害虫,我国将其列为外检及内检对象。1957年张学祖首次报道苹果蠹蛾在我国新疆有分布。以后陆续有学者报道:新疆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为了查清该虫在我国的分布为害情况,1984~1985年由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会同有关单位在甘肃、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北京等省市苹果产区,利用人工合成的苹果蠹蛾性诱剂进行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8.
2011~2015年山东口岸进境木质包装疫情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山东口岸2011~2015年进境木质包装疫情截获情况进行统计,重点对所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年度趋势、种群类别、截获频次等进行分析,汇总山东口岸近年进境木质包装中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并在对疫情截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来自美国的苹果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结果在果实中分离到1株疑似苹果牛眼果腐病菌的菌株Nk-2968。对其进行了病原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k-2968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经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及β-tubulin引物(Bt-T2m-Up/Bt-LVL-Lo)分别扩增和测序,菌株Nk-2968与Gen Bank中登录号AF281462.1、HG793110.1和HG793112.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病菌接种苹果8 d后开始发病。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Nk-2968鉴定为苹果牛眼果腐病菌(Neofabraea kienholzii)。这是我国口岸首次在进境的苹果果实上截获该危险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0.
李秋生  吴雪燕  陈亮 《植物检疫》2007,21(2):124-125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果树生产的危险性害虫,河南省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苹果绵蚜在安阳市局部零星发生为害,对我市的果树生产构成潜在威胁,应加强对苹果绵蚜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