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当地防治蛴螬的常用药剂及市场主推药剂共11种,在甘肃省临夏县全覆膜玉米地下害虫重发区进行施药试验,调查各药剂处理的防效,以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发现25%毒死蜱·辛硫磷乳油防效最好,达89.56%,显著优于其他供试药剂;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在全覆膜条件下的防效优于露地条件。  相似文献   

2.
姜灵  洪波  王新谱  贾彦霞 《植物保护》2018,44(1):199-204
本试验测定6种常用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并选取相容性高的杀虫剂在10倍稀释浓度下与球孢白僵菌复配对温室白粉虱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与10%吡虫啉WP的相容性最高,而与2.5%联苯菊酯EC和20%高氯·噻嗪酮EC相容性较差,在10倍稀释浓度下10%吡虫啉WP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2%和3.38%,产孢量为1.94×106个/mL。对白粉虱协同防效试验中,3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复配药剂的防效最高能达到85.19%,在防治3d后一直维持在80%以上,高于单独使用球孢白僵菌制剂和10%吡虫啉WP的防效。因此,在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过程中,可利用生防真菌制剂与低浓度的化学杀虫剂复配,从而达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常用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重大迁飞害虫草地贪夜蛾已在中国中南部地区发生为害,对中国农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生产上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控制其种群发展,这很可能导致草地贪夜蛾产生抗药性并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我们在室内测试了10种常用抗生素、微生物和植物源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种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均低于25%,但对幼虫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用药5 d后,抗生素类杀虫剂25 g/L多杀霉素ME、10%多杀霉素WG和1.5%阿维菌素UL对2龄幼虫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67%、76.00%和54.67%;微生物杀虫剂8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OF和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对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0%~71.62%;植物源生物农药0.3%苦参碱AS、0.3%印楝素EC和6%鱼藤酮ME对2龄幼虫防效较差,校正死亡率均低于42%。结果表明,多杀霉素、阿维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与球孢白僵菌可用于防治田间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4.
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高毒菌株筛选与制剂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农业害虫,为了探索1条可持续、无污染的新型防治方法,我们通过标准喷塔法从12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中筛选出1株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高毒力的菌株--球孢白僵菌Bb2860菌株.在喷雾浓度为(2592±275)孢子·mm-2的高浓度下,菌株Bb2860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在第7d的校正死亡率达82.43%±6.03%.不同制剂的室内生测试验表明,孢子水悬液和2种油剂(分别为不含稳定剂和含有稳定剂)在中浓度319~529孢子·mm-2的喷雾浓度下,7d后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54.8%、70.0%和76.7%;菌药协同作用为86.8%.另外,于2009年9月在安徽马鞍山进行自然条件下对花椰菜叶上斜纹夜蛾幼虫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处理9d后,纯菌剂的相对防效为77.64%;低剂量和常规用量5%氟啶脲(抑太保)的相对防效分别为49.02%和89.70%;菌药混用的相对防效为91.13%.本研究显示出利用球孢白僵菌制剂及其与低剂量抑太保混用防治斜纹夜蛾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为害草坪的鳞翅目夜蛾类害虫有灰翅夜蛾(Spodoptera mauritia)、梳灰翅夜蛾(Spodoptera pecten)、粘虫(Mythimna separata)等。近两年来这几种夜蛾类害虫在本市草坪上大量发生,其中灰翅夜蛾为害最严重,常造成整片草坪枯黄,如果防治不当,会给草坪带来毁灭性的灾害。该虫在本市1 a发生7代,7~8月份为大发生期。由于长期不正当地使用农药,使夜蛾类害虫对乐果、敌敌畏、甲胺磷等药剂的抗药性大幅度提高。为筛选防治夜蛾类害虫的药剂,我们于2000年7月对夜蛾类害虫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相似文献   

6.
选用6种生物农药开展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高防效,且持效期长,药后7、14 d的防效分别为97.41%、96.68%,与对照药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可作为其替代药剂。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草地贪夜蛾防效较稳定,药后7 d防效可达72.43%。短稳杆菌、印楝素、绿僵菌、白僵菌对草地贪夜蛾也具一定防效,可在种群密度低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麦田草地贪夜蛾农药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可为害苗期至灌浆期的小麦, 但国内目前尚未进行麦田农药防治的研究工作。我们利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草地贪夜蛾防控药剂在云南完成了对拔节期麦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农药7 d后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别。25%乙基多杀菌素WG、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5%多杀霉素SC、5%甲维盐ME、10%虫螨腈SC、50 g/L虱螨脲EC、150 g/L茚虫威及10%高效氯氟氰菊酯EC防效为70.4%~97.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0%高效氯氰菊酯EC和有机磷杀虫剂40%氧乐果EC的防效分别为49.8%和46.8%。生物农药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防效为65.1%, 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和10亿PIB/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的防效为35.3%~41.9%。因此, 麦田草地贪夜蛾种群高密度下建议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防治, 低密度下可选择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 研究结果为麦类作物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rtea(Drury)是一种重要检疫害虫[1].对美同白蛾的防治,目前主要采取化学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策略,高效氯氰菊酯是化学防治常用药剂之一,生物防治主要包括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和人工释放天敌[1-2].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类对多种昆虫具有致病性的虫生真菌[3],目前利用该类病原物防治美国白蛾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以对鳞翅目害虫高毒的6株球孢白僵菌为材料[4],筛选了高效菌株,并对其与高效氯氰菊酯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G、1.5%苦参碱AS和0.5%印楝素EC 4种杀虫剂对柑橘凤蝶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4种生物农药对幼虫的防效为34.88%~47.36%,1.5%苦参碱AS防效极显著高于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G;药后3~14 d,各药剂处理间均无差异显著性,持效期长;药后3 d,供试生物农药的防效为58.23%~65.72%;药后7 d,供试生物农药的防效为73%~78.14%;药后14 d,供试生物农药的防效为78.92%~84.33%。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美国白蛾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杀虫剂对美国白蛾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除球孢白僵菌WG杀虫速度慢,杀虫不彻底外,其余处理防效均为100%。其中,18%高氯·虫酰肼EC、22%阿维·毒死蜱ME杀虫速度快,特别是22%阿维·毒死蜱ME物美价廉,可作应急防治的首选药剂;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P、甲维·茚虫威25%WG、10%氯虫苯甲酰胺SC成本较高,可作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候选对象;球孢白僵菌WG 400亿个/克虽然杀虫速度慢和不彻底,但仍有94.3%的高防效,且对环境安全友好,可以作为对人畜安全的农药推荐使用;5%甲维·茚虫威WG+白僵菌WG 400亿孢子/克混配处理,避免了白僵菌的缺点,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当前美国白蛾在杨树上发生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以常用药剂灭幼脲25%悬浮剂为对照.在田间杨树上测试了2年球孢白僵菌40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在不同使用浓度下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40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相对于灭幼脲25%悬浮剂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2年的防效均在90%以上。该试验结果为该药剂的产品登记以及为生产上选择适于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种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小区试验对常用于烟粉虱防治的16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分类型进行了筛选。发现新烟碱类杀虫剂和菊酯类杀虫剂对当地设施番茄上的烟粉虱防效均较高,药后7d防效分别为90.3%~94.2%和88.6%~92.1%;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的防效不明显,药后7 d防效为62.6%~67.8%;其他类药剂矿物油防效较低,螺虫乙酯因在当地多次使用,已出现防效下降现象,药后7d防效为88.3%。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对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好的药剂,笔者选择球孢白僵菌等8种农药进行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亿PIB/mL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玉米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俱佳;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10%虱螨脲SC和10%虫螨腈SC对玉米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都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速效性和持效性稍差。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虱螨脲、虫螨腈等农药轮换使用防治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10年秋季甜菜夜蛾大暴发及一些常用防治药剂防效差的情况,选用防治甜菜夜蛾的常用药剂进行比较试验,并筛选出对甜菜夜蛾有较高杀虫活性的组合:即甲维盐+氟铃脲。  相似文献   

16.
二点委夜蛾化学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点委夜蛾是夏玉米区新发生的一种害虫.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而使其扩展迅速,为害渐趋加重,对夏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探索二点委夜蛾的有效防治方法,本试验通过不同化学防治方法对二点委夜蛾的防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9种供试药剂在二点委夜蛾2龄期进行田间喷雾试验总体防治效果较好,其中50%辛硫磷乳油防治效果高达95.03%,明显高于其他药剂;采取不同的施药方法研究表明,选用有效农药喷雾或配成毒饵、毒土顺垄撒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毒饵、毒土效果最好,而顺垄喷淋灌根防治效果最差,仅为30.10%.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分离自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越冬幼虫僵虫上分离的43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生物测定,筛选到致病力较强的4株菌株,并对这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萌发率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测定。同时以二点委夜蛾2龄幼虫为供试虫源,测定了这4株白僵菌菌株对二点委夜蛾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具有生长速度快、萌发率高、产孢量大等培养性状优及毒力较强的球孢白僵菌Ed-41菌株。该菌株在浓度为1×107孢子.mL-1悬浮液喷雾接种处理后,在26℃条件下,第8 d供试幼虫的死亡率达85%,显示出对靶标害虫的具有较好的毒力,在二点委夜蛾害虫生物防治中将有潜在的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生物农药对危害荔枝秋梢害虫的防效,采用喷雾方法测试了3种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类农药和1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不同浓度下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以20%除虫脲稀释1500倍为药剂对照,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生物农药中Bt B稀释2000倍或1500倍和Bt C稀释1000倍时的防效较好,3 d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7.98%、69.45%、59.32%,均显著高于药剂对照组(50.58%);尽管7 d时的虫口减退率86.87%(Bt B2000)、78.67%(Bt B1500)、79.58%(Bt B1000)略低于药剂对照组的91.82%,但差异不显著。以上3种处理组老熟叶片被害指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叶片危害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相对于白僵菌处理组,Bt类生物药剂具有防效快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的优点。因此,建议采用Bt B和Bt C两种生物农药来替代除虫脲防治危害荔枝秋梢的鳞翅目害虫,同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施药时机。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于防治烟草粉螟的绿色药剂,采用烟叶浸渍法测定了烟草粉螟对6种生物源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绿僵菌、卵孢白僵菌、阿维菌素、苦参碱、除虫菊素对烟草粉螟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79×10~8CFU/L、2.08×10~8CFU/L、4.22×10~8CFU/L、0.23 mg/L、19.33 mg/L、12.47 mg/L。球孢白僵菌和阿维菌素毒力较高,可用于空仓处理,并可做为幼虫爬出烟包化蛹时的防治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不同处理方式对茶小绿叶蝉的总体防效。防效从高到低的处理方式依次为信息素诱虫板20片/667m~2+100亿孢子/mL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100 mL/667m~2信息素诱虫板20片/667m~2+0.6%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100亿孢子/mL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100 mL667m~2信息素诱虫板20/667m~2。处理后21 d,信息素诱虫板+球孢白僵菌的集成配套技术防效仍达84.33%,略高于信息素诱虫板+苦参碱组合,极显著高于单项技术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