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摘要:为筛选出对阔叶丰花草具高效的除草剂品种,本试验采用茎叶喷雾法,在田间测定了草甘膦、百草枯、草铵膦和2甲4氯钠4 种除草剂对阔叶丰花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参试除草剂草甘膦、百草枯和草铵膦,对成株期(株高25-45cm)阔叶丰花草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草甘膦、百草枯、草铵膦均可应用于防治柑橘园发生的阔叶丰花草。  相似文献   

2.
以草铵膦、百草枯和草甘膦3种灭生性除草剂进行桑园杂草防除试验,以及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评价新一代除草剂草铵膦的药效和安全性。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对桑园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相近(P0.05),均优于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P0.01),除草的速效性明显优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持效期在30 d以上,比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明显延长。200 g/L草铵膦AS对家蚕3龄起蚕的24 h急性经口毒性(LC50)为421.366 2 mg/L,其毒性高于30%草甘膦AS(LC506 000 mg/L),低于200 g/L百草枯AS(LC50=194.828 2 mg/L)。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后3 d左右采叶养蚕,家蚕仍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喷药后4~5 d桑树叶片枯黄,在桑叶上的残毒期5 d。建议在桑园使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稀释药液,应定向对杂草茎叶部位均匀喷雾,避免喷洒到桑树枝干和叶片,喷药后5 d内勿采叶养蚕。  相似文献   

3.
甘草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除草剂,化学名称为N—膦羧甲基甘氨酸。其杀草机理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吸收草甘膦后,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生紊乱,植物的苯丙氨酸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致使叶片逐渐枯黄,继而变褐,最后倒伏,根系腐烂。我场使用甘草膦防除茶园杂草已达3.2万亩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根据本场  相似文献   

4.
百草枯水剂是桑园等经济林园常用的除草剂。采用浸叶法测定百草枯水剂及其替代产品百草枯膏剂、可溶性粒剂、可溶性胶剂、颗粒剂与草铵膦铵盐水剂、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草甘膦·草铵膦水剂、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草甘膦水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风险性评价,为桑园除草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百草枯水剂及上述9种替代产品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对家蚕2龄幼虫的96 h LC50分别为2 575.163、408.247、539.030、276.802、1 917.195、306.395、882.738、1 119.454、1 135.177和2 596.773 mg/L。鉴于灭生性除草剂的田间施用浓度较高,仅百草枯颗粒剂对家蚕的安全性为中等风险,草甘膦水剂对家蚕的安全性为中高风险,而百草枯可溶性胶剂、草铵膦铵盐水剂、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对家蚕的安全性均为高风险。依据试验结果认为,生产上选用百草枯水剂替代产品作为桑园除草剂时应极为慎重。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除草剂分类、茶园除草剂的使用概况以及茶园常见除草剂草甘膦、草铵膦、茅草枯、百草枯、扑草净的使用情况。不同除草剂作用的杂草种类、使用方法、作用原理、残留及毒性各不相同。生产实践中应根据茶园杂草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除草剂类别和剂量,采用正确的施用方法,开发新的低残留高效的除草剂,以期达到最佳除草效果,促进茶叶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除草剂胁迫对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室内生测法,采用不同推荐剂量的草铵膦和草甘膦分别处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测定3种牧草浸提液对受体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结合化感效应值对牧草的化感活性进行分析,旨在为牧草田的杂草防治及科学使用除草剂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3种牧草浸提液对受体植物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高、最大根长及活力指数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最大根长的影响最大;受2种除草剂胁迫后,供试牧草的化感作用均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其中草甘膦胁迫后的表现更为明显,其对供试牧草化感作用的强弱顺序为:红豆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综上,除草剂胁迫下可明显增强紫花苜蓿、红豆草和黑麦草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7.
草甘膦又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由于施用后,草甘膦可被植物迅速吸收,并随同化产物传导至整个植株,对植物细胞分裂、叶绿素合成、蒸腾、呼吸以及蛋白质等代谢过程的发生产生影响而导致植物死亡。草苷膦对植物生长抑制可能的分子机制是阻断植物体内芳香族氨基酸,影响某些由其参与合成的维生素、生物碱、香豆素、类黄酮、木质素、吲哚衍生物、酚类物质等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8.
以缺铁黄化塔罗科血橙树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叶面喷施新型铁肥(200?、300?、450?稀释液)、土施EDDHA-Fe(60g/株)和不施铁为对照(CK)等5个处理,研究施铁对塔罗科血橙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新型叶面铁肥叶片叶绿素含量较CK显著增加。喷施新型铁肥200?处理的叶片活性铁与全铁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EDDHA-Fe;喷施新型叶面铁肥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有活性数量(RC/CSo)增加了15.10%~31.33%和受体侧PQ库的大小(Sm)显著提高了35.46%~53.58%。喷施铁肥200?处理的Fv/Fm和Fm/Fo分别较CK提高了5.32%和18.95%,其PIabs和PItotal也显著高于CK处理。因此,喷施新型铁肥200?稀释液对矫治石灰性紫色土塔罗科血橙叶片缺铁黄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利用SPAD-502 Plus叶绿素计,测定盆栽条件下喷施57%2,4-滴丁脂,41%草甘膦异丙胺盐,200 g/L草立枯后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叶片叶绿素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4-滴丁脂、草甘膦及草立枯对兔儿伞和线叶菊防除效果不明显,需寻找或开发新型除草剂;草立枯能够较好地防除草地猪毛蒿。  相似文献   

10.
自田间采集沃柑黄化植株,盆栽在防虫温室中,二个多月后长出的第一批新梢即恢复绿色,但盆栽两年后再次出现黄化植株。选择盆栽的黄化植株和已恢复绿色的健康植株为材料,通过检测柑桔黄龙病菌、盆栽土壤的pH值和营养物质含量及根系的真菌分子种群,分析沃柑叶片黄化的相关因子,为沃柑黄化现象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经PCR检测,盆栽沃柑健康植株和黄化植株均未感染黄龙病菌;健康植株根系发达,黄化植株根系相对较少。取除根尖外的褐色根段,针对真菌的ITS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褐色根段中重要真菌种类是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其相对丰度在健康植株(60.347%)和黄化植株(47.069%)的根段间无显著性差异。盆栽土壤中的pH值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也无显著性差异。盆栽的黄化植株经重修剪枝条及断根处理后,长出的新梢叶片恢复健康绿色。可见,在没有感染黄龙病和土壤条件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沃柑植株的黄化现象主要是根系稀少及老化,影响了根系的吸收功能而引起的,断根处理可促进新根生长,提高吸收功能,进而使黄化植株新梢恢复健康绿色。  相似文献   

11.
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Zea mays)能有效降低杂草防治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浙江大学转基因抗虫植物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前期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以玉米Hi-Ⅱ品种为受体导入新型抗草甘膦基因G10evo,获得不同的抗草甘膦玉米转化系。在此基础上,筛选了具有良好草甘膦抗性的转基因玉米转化系AG16。本研究利用PCR、Western杂交、Southern杂交、ELISA等方法对AG16进行分子特征检测,并对AG16的草甘膦抗性水平进行鉴定。结果表明,G10evo在AG16中为单拷贝插入;G10evo蛋白在AG16的根、茎和叶组织中表达;ELISA分析表明,草甘膦喷洒前,嫩茎中G10evo蛋白的表达量达到9.975μg·g-1。温室中草甘膦抗性测定结果显示,AG16能抗4~8倍田间浓度的草甘膦,远高于草甘膦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量。因此,AG16草甘膦抗性水平达到生产需求,具有产业应用潜力,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草甘膦玉米提供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李佳  袁玲 《草业学报》2017,26(9):148-155
在水生食物链中,水溞是连结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关键成员。草甘膦与氰氟草酯被广泛用于防除水生和稻田杂草,研究它们对水溞的毒性,有益于人们关注使用除草剂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以标准水体监测生物——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单克隆为材料,研究草甘膦和氰氟草酯对其泳动能力、存活率和趋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对隆线溞均有明显毒性,草甘膦对隆线溞24, 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6.58, 29.60和12.33 mg/L,为田间常规用药量的0.15%~0.81%;氰氟草酯对隆线溞24, 48和96 h的LC50依次是63.15, 51.91和34.41 mg/L,为田间常规用药量的17.21%~31.58%。两种除草剂显著影响隆线溞的泳动能力和趋光指数。隆线溞接触草甘膦和氰氟草酯3 h后,导致其趋光指数显著改变的浓度分别是4.59和14.20 mg/L,分别为常规用药量的0.06%和7.10%。因此,草甘膦和氰氟草酯对水溞的毒性大,对水生食物链的影响不可忽视。利用水溞趋光性可快速、灵敏地监测除草剂使用后的水体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槟榔黄化病在三亚市的危害情况,对三亚市二区六镇(河东区、河西区、吉阳镇、育才镇、海棠湾镇、天涯镇、崖城镇、凤凰镇)的槟榔种植区进行下乡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市各区镇槟榔种植水平存在差异,二区槟榔种植面积由于城镇化己呈减少趋势;槟榔黄化病在六镇二区零星发病,总体危害较轻,除育才镇一个槟榔园发病在50%以上之外,其他地区基本发病率均在3%以下;其他病虫害的发生率与种植管理水平相关。并对外界报道发病严重而实际调查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对槟榔黄化病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着重探讨苯达松,草甘膦在苜蓿种子地的化学除莠作用。通过对两种农药的适用浓度和喷施期的研究表明,苯达松对防除苜蓿种子地杂草-田旋花,灰绿藜,匾蓄,地肤等有较好效果,在杂草幼苗期,0.5%浓度即可达到防除目的,且对苜蓿影响不大,值得推广;草城膦是灭生性农药,不宜在芷蓿地中喷施,但在苜蓿地头田边喷施有较好效果,0.2%浓度的杂草死亡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槟榔提取物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鸡血液指标及抗球虫效果的影响。选取270只1日龄文昌鸡公鸡,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槟榔1、2、3组,其中,3个对照组均饲喂雏鸡基础日粮,槟榔1、2、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600 mg/kg槟榔提取物粉剂的试验日粮。15日龄时,随机从每组中抽取30只体重相近的鸡,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每只试验鸡经口灌服1 mL含1×105个球虫孢子化卵囊的生理盐水混合液。结果表明:①感染后第6、9天,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相比,槟榔1、2、3组和阴性对照组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降低;②感染后第3、9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槟榔1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升高;感染后第9天,槟榔2、3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槟榔1组血清中尿酸含量较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槟榔2、3组显著降低(P<0.05);感染后第6天,阴性对照组血清中Na+、Cl-浓度较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槟榔1组Na+、Cl-浓度与3个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槟榔1、2、3组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28.48、126.53和141.11。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槟榔提取物粉剂对于球虫感染鸡抗球虫药效中等;200、400 mg/kg槟榔提取物粉剂可维持感染球虫鸡血清中Na+、Cl-浓度的稳定,降低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6.
Two herbicides (glyphosate and paraquat) and a plant growth regulator (paclobutrazol) were applied to endophyteinfected (Acremonium lolii) perennial ryegrass swards. Subsamples of these swards were then chemically analysed at intervals up to 28 days later for lolitrem B, the compound responsible for perennial ryegrass staggers in domestic livestock. Glyphosate and paclobutrazol had no effect on lolitrem B concentrations. Paraquat applications decreased lolitrem B concentrations in the herbage. Because none of the chemicals tested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lolitrem B in the herbage, they are unlikely to be directly implicated in perennial ryegrass staggers in grazing animals.  相似文献   

17.
针对槟榔单一种植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壤易板结、农民收益低等现状,本文提出以槟榔植株为栽植百香果的立柱材料,从园地、品种、定植等方面全方位的介绍了百香果-槟榔套种的栽培技术,并对槟榔、百香果分别单作的产量及百香果-槟榔套种的产量进行比较,以期为槟榔套种栽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推动槟榔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植物根系氨吸收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氮素也是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最多的元素之一。因此,了解根系吸收氮素的机理和过程对检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土壤中的氮大体上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植物能够吸收的有机态氮主要是氨基酸,而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无机态氮主要是NO3-和NH4+。本研究较全面地总结了植物根系对氮的吸收和调控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