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艳阳  陈杰  左璐  陈星霖  雷书彦 《种子》2022,(11):144-148
紧盯湖北省种业振兴、粮食安全战略,服务优质稻米等九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通过了解当前湖北省各地区县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基地建设发展的瓶颈,并提出对策建议。湖北良繁基地建设已进入种业“国家队”,良种繁育体系已初步形成,部分品种良种供应充足,但仍存在主粮作物良种繁育对外依存度高、国家级良繁基地基础设施水平偏低,水产苗种应对风险能力较弱、海南南繁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诸多短板。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加大投资力度、示范引领、实施品牌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加快提升湖北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述张掖蔬菜良种繁育产业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是进一步加大对蔬菜良种繁育基地的政策扶持力度;扶持建设蔬菜良种繁育产业核心基地;建设蔬菜良种基地区域性病虫害检测中心;加大良种繁育基地环境保护力度;建设蔬菜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种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川高粱良种繁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忠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120-123
本文对四川高粱产业发展与品种利用现状做了评述。通过对四川高粱品种繁育中存在的常规高粱品种选育滞后于杂交高粱品种选育、高粱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高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滞后,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分析,提出了四川发展高粱产业的当务之急是及时完善高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加大对高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大对高粱新品种选育、推广的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寒阴湿区气候独特、地形多样、土层肥沃,适宜马铃薯种薯繁育。通过分析高寒阴湿区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基地现状,以马铃薯种薯产销组织的发展历程梳理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建设的相关各方合作模式,提出高寒阴湿区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建设的"N+基地"模式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定西市是国家级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面对“十四五”时期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分析定西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进一步发挥国家区域性良种基地优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当前定西现代种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育种创新能力不足、质量监管有待提升、市场研判不深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思路和措施,通过建立育种创新体系、健全繁育推广体系、补齐仓储加工体系、强化市场营销体系、提升质量监管体系、完善产业支持体系、提升品牌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支撑体系,推进甘肃省定西市现代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顺 《中国种业》2013,(4):20-21
分析了高海拔冷凉干旱山区,在发展薯类作物生产中面临的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以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为重点,运用各项综合抗旱高产农艺措施为中心,发展薯类作物生产的思路和对策,促进薯类作物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深入走访调查了解夷陵区茶树良种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夷陵区茶树无性系良种率低、布局不够科学合理、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等已成为夷陵区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为更大程度地发挥茶树良种对茶产业发展的作用,本文根据夷陵区茶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贵州甘蔗新良种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贵州甘蔗新良种的更新换代需要为目标,以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核心,以先进适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为依托,以甘蔗良种基地产业化发展措施为手段,切实加强贵州甘蔗良种的引(育)筛选、试验示范、综合鉴定、繁育推广、技术培训、参观学习、辐射带动等多功能配套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使贵州甘蔗新良种的推广应用逐步达到试验示范统一、评价标准一致、品种结构合理、栽培技术配套、供求关系协调之目的,并引导贵州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向产业化集约经营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贵州甘蔗生产的良种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马麟 《中国种业》2016,(4):56-58
总结了春小麦青麦2号良种繁育制种路线,创新了良种生产技术实践,通过标准穗的选择,结合二圃制和三圃制的繁种途径,加快良繁速度,同时提出加强县级制种基地为基础,充实发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更好地促进繁育良种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业界动态     
正农业部启动首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为强化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保护和建设,提升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农业部将开展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工作,目前申报已经开始。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展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工作,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粮食、经济和特色作物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及其推广一直以来都制约着汉中市马铃薯单产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生产现状,指出了种薯繁育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种薯繁育及基地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固原市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2003年自治区第一次固原工作会议将马铃薯产业确定为固原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从品种选育、引进、脱毒薯生产及种薯基地建设、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加工销售等方面给予大量资金投入和政策性支持,使马铃薯产业初步形成了品种引进选育、脱毒原原种生产、良种繁育、种薯基地建设、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通过脱毒早熟马铃薯在不同海拔地区联动繁育的不同世代种薯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海拔秋繁脱毒早熟马铃薯不改变其种薯的经济性状,秋繁的原种和一级良种产量高、病毒病少,二级良种产量显著降低、病毒病大幅增加;不同世代的产量顺序为:一级良种>原种>二级良种>原原种。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际,提出了利用低海拔秋繁联合高海拔春繁建立"一种二繁、一调二种"的联动繁供体系,以此来解决脱毒种薯制约低山平原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四川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2015年,四川省在原有2 500万元种业提升工程专项基础上,新增资金3 000万元,新建10个优势粮油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其中:杂交水稻制种基地3个、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4个、杂交玉米制种基地1个、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个、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个,每个基地县补助300万元。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成效,4月2日,省种子站召开2015年省级财  相似文献   

15.
锡林郭勒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多年来积累的产业基础,使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和种薯繁育基地,但由于缺乏规划和扶持,仍存在马铃薯产业化水平不高、种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支撑等问题,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因此,在调研基础上结合马铃薯推广项目、行业监管及信息管理经验,对锡林郭勒盟马铃薯产业进行了SWOT(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闻     
《新疆农垦科技》2012,(8):I0002-I0002
农业部明年良种繁育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农业部日前印发《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努力加大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示范项目的投资力度。该项目主要安排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原种扩繁基地、畜禽良种繁育、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等8类项目。2013年重点加强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兼顾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根据制种优势区域布局,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稳固的良种繁育基地,生产优质种子,近年来,我们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中,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使良种基地面积得到巩固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一、建立目标管理,实行专项技术承包。我们按照良种繁育计划,制订了基地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任务到组,责任到人。组内又采取“四定一奖惩”(定项目、定面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湟中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调整结构中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湟中县种植繁育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近几年,依托农业综合开发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马铃薯种薯扩繁补贴等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基础脱毒种繁育、原种生产及一、二级脱毒种薯生产繁育模式,马铃薯产品科研、生产、贮藏、销售一体化经营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千阳县地处渭北丘陵沟壑区西部,海拔710~1545.5米,年平均降雨量653毫米,年平均气温10.8℃,光热资源比较丰富。2009年该县建设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网室,繁育马铃薯良种。为了增加收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我们探索种植早春马铃薯一秋冬蒜苗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邓州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使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面积达95%以上。10年间,因种子因素夏粮总产净增2.26亿公斤。邓州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1981年以来,他们把种子工作作为科技兴农和强化农业基础的重要内容,着力加快良种的繁育和推广步伐。——建立种子基地。以市种子公司为依托,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