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方伟  刘磊  常雯  刘志国  杨建新  刘晓  母昌考  王春琳 《水产学报》2022,46(11):2143-2157
为探究不同水体条件下拟穴青蟹的生长和营养成分差异,本研究测定了黄河三角洲海水(DY)、盐碱水(ZD)及三门海水(SM)的水质离子组成,采用阿廖金分类法进行养殖水体分类;测量形态指标并计算肥满度,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t-Test)方法比较3种水体中养殖90和140日龄青蟹的生长;测定肝胰腺和肌肉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各组青蟹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ZD组养殖水体碱度显著高于SM组(P<0.05),与DY组无显著差异(P>0.05);3个组90日龄青蟹肥满度在0.54~0.89之间,ZD、DY组青蟹肥满度显著高于SM组(P<0.05),140日龄青蟹肥满度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共测出20种氨基酸和26种脂肪酸,3个组青蟹的肝胰腺和肌肉总氨基酸含量(TAA)分别为3.94~6.87 g/100g和9.73~12.42 g/100g,SM组均为最高;3组青蟹的肝胰腺和肌肉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TUFA/TFA)比值分别为59.68~68.80%和70.08~73.79%,其中,ZD组青蟹肝胰腺中C20:5n-3(EPA)含量为各组最高;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显示,ZD组的青蟹的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与其他组区分较为明显,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青蟹的肌肉、肝胰腺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聚类结果均相似。研究发现,与正常海水相比,盐碱水养殖青蟹的生长速度、肥满度及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大,部分指标占优,为保证养殖青蟹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可在盐碱水中适量补充Mg2+和K+。研究结果为盐碱水青蟹养殖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地区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养殖模式的结构优化,对其不同混养模式的生长与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了4种混养模式,分别为海水池塘中的“拟穴青蟹-南美白对虾”模式(以下用CV表示)、“拟穴青蟹-日本对虾”模式(以下用CJ表示)、盐碱水池塘的“拟穴青蟹-脊尾白虾”模式(以下用CC表示)和盐碱水稻田中的“拟穴青蟹-耐盐碱水稻”模式(以下用CR表示),试验为期4个月。结果表明,CV模式中拟穴青蟹的体质量、全甲宽、甲宽、甲长、体高指标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CV模式中拟穴青蟹的存活率、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CV、CJ、CC和CR 4个模式的年利润分别为26.08万、87.37万、13.38万元/hm2和8.91万元/hm2。结果表明,海水池塘中经济效益最高的是CJ模式,盐碱水池塘或稻田经济效益最高的是CC模式,而CJ模式在所有模式中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供不应求的难题,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了盐碱水池塘养殖拟穴青蟹的试验。试验准备了3个2 000 m2的盐碱水池塘,共放养4 500只幼蟹,经122 d养殖,收获青蟹488.25 kg,平均产量2 441 kg/hm2,养成后青蟹的平均体重为311 g,最大体重为396 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评估了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饵料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池塘混养模式的影响。经过5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与冰鲜饵料组抽样青蟹的平均规格、形体学指标、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的青蟹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冰鲜饵料组(P0.05)。配合饲料组青蟹胃蛋白酶、肠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冰鲜饵料组(P0.05),胃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冰鲜饵料组(P0.05)。冰鲜饵料组池塘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磷酸盐和总有机碳指标均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在属水平上,冰鲜饵料组水样中的海命菌属等7种微生物菌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冰鲜饵料组底泥中的地杆菌属等8种微生物菌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配合饲料组每667 m~2总产量(蟹+虾+贝)和利润分别为374 kg和6 210元,比冰鲜饵料组分别增加5.9%和42.6%。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拟穴青蟹围塘养殖效益,具有推广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正>拟穴青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养殖经济蟹类,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多个省份减少了养殖池塘和滩涂围网面积,青蟹养殖容量已达极限,养殖面积正逐渐减小,养殖成本在增加。目前南方养殖容量已经达饱和状态,急需开拓北方养殖区域以提高青蟹的供给量。北方进行拟穴青蟹繁育尚未见报道,本项目组于2020年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海水及盐碱水中进行拟穴青蟹的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水法研究氨氮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急性毒性及在氨氮初始浓度分别为0(C0,对照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C40组)、50 mg/L(C50组),胁迫时间分别为0、6、24、48、72 h的条件下对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总氨氮对拟穴青蟹24 h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4.793、66.124 mg/L,安全浓度为7.90 mg/L,非离子氨对拟穴青蟹24 h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396、5.298 mg/L,安全浓度为0.63 mg/L。在胁迫6、24、48与72 h时,各实验组的LZM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相较于对照组,C10、C20及C40组在24 h的AKP、ACP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C20组在24 h的SOD活力则显著低于其他胁迫时间点(P0.05)。胁迫72 h时,C30、C40及C50组的PO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实验条件下,不高于40 mg/L的氨氮可在24 h内使拟穴青蟹血清中的AKP与ACP活力显著升高,而50 mg/L的氨氮则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各实验组浓度氨氮均在72 h内对拟穴青蟹血清中的LZM活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PO活力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SOD活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配合饲料在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混养模式中的应用效果,选取面积为5亩(15亩=1 hm2,下同)的青蟹-脊尾白虾混养池塘2口,分别投喂配合饲料+鲜杂饵料(试验塘)和鲜杂饵料(对照塘),开展为期70 d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塘青蟹产量较对照塘增加33.5%,亩均效益提升28.3%,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试验塘青蟹的肌肉水分显著低于对照塘(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塘(P0.05);试验塘青蟹胃蛋白酶的活性相比于对照塘也有显著提升(P0.05)。试验表明,配合饲料在青蟹养殖实践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蟹公寓养殖模式下,高蛋白配合饲料替代杂鱼饲喂对拟穴青蟹菌群的影响,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养殖过程中不同饵料组拟穴青蟹的肠道菌群结构。结果显示,各饵料组中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拟杆菌门,占操作分类单元总数85.84%以上。不同饵料组共有细菌操作分类单元(695个)占总数的18.92%,其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95.39%。主坐标分析显示不同饵料组肠道菌群的群落结构未产生显著分化。共现性网络分析显示,随养殖过程推进,微生物互作网络复杂度降低。功能预测分析显示,细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转运和分解代谢等功能主要在养殖前期出现显著性差异,而养殖后期饵料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蟹公寓养殖过程中,不同饵料会对拟穴青蟹的肠道菌群造成影响。与杂鱼组相比,高蛋白配合饲料在维持肠道菌群多样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未显著影响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俗名叫鲟,广东称膏蟹(雌蟹)、肉蟹(雄蟹),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养殖拟穴青蟹的人工配合饵料技术尚未成熟,以小贝类、低值小杂鱼类、甲壳类等为主要饲料,其中,红肉篮蛤是良好的天然饲料之一。红肉篮蛤,广东潮汕地区俗称"红肉蛤",个体小,放养2~5个月就可养成成体。壳长一般为10~15mm,体高为5~8mm,体宽为4~7mm。壳质脆而薄,卵圆形,红肉篮蛤作为青蟹活体饲料,养成的青蟹品质最好。红肉篮蛤一般繁殖生长在河口区潮间带滩涂上。  相似文献   

10.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俗称青蟹,属暖水、广盐性种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传统养殖蟹类品种。国内外学者在拟穴青蟹的分类学、繁殖生物学、遗传学、养殖和病害等方面做过较多研究。目前其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式、围栏式、瓦瓮式、网箱式等。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盐度为5条件下不同浓度亚硝酸盐亚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5个亚硝酸盐浓度组(0.50、0.90、1.70、3.20和6.00 mg/L)和对照组(0.05 mg/L),检测分析了亚硝酸盐胁迫40 d后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免疫和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死亡率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6.00 mg/L浓度组体质量增长率(WGR)和体长增长率(L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部分浓度组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血清中的免疫相关酶活性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当亚硝酸盐浓度高于0.50 mg/L时,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0、0.90和1.70 mg/L浓度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CAT和SOD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0.90 mg/L浓度组的肝胰腺和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此外,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升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除0.50 mg/L浓度组外,其他浓度组的mn-sod和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各浓度组的cat、trx、tgase、trypsin和chitinase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亚硝酸盐胁迫40 d后,各浓度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功能均受到明显的阻遏作用。在盐度为5条件下,为确保凡纳滨对虾的健康养殖,亚硝酸盐浓度应控制在0.50 mg/L以内。  相似文献   

12.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ADCs) of dry matter, crude protein, lipid, energy, phosphorus and amino acids in white fish meal, soybean meal, rapeseed meal and peanut meal were determined for Synechogobius hasta (28.65 ± 0.43 g, mean ± SD), using a reference diet with chromic oxide indicator and test diets that contained 70% reference diet, by weight, and 30% of feed ingredients. The juvenile S. hasta were held in 300 L tanks at a density of 30 fish per tank respectively. Faec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replicate groups of fish by siphoning. The ADCs of dry matter and energy were the highest in white fish meal and the lowest in rapeseed meal ( P <0.05). Crude protein ADC was the lowest in rapeseed meal ( P <0.05) and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other treatments ( P >0.05). The highest phosphorus ADC was observed in white fish meal and differences were not marked for other treatments ( P >0.05). Lipid ADC were above 90% and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reatments ( P >0.05). Amino acid availability values for the test ingredients followed similar trend to values of protein digestibility. All amino acids were more available from fish meal than from plant protein ingredients. Among three plant meals, the availability of amino acids was higher in peanut meal and lower in rapeseed meal.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池塘和稻田2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对肌肉和肝胰腺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从而对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粗蛋白和粗脂肪无显著性差异(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水分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0.05),...  相似文献   

14.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方法测定CYP2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分析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CYP2基因表达和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YP2在肝胰腺、鳃、血淋巴、肌肉、甲壳、肠、胃、心脏和眼柄中均有分布,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胃次之,血淋巴中表达量最低.口服低(15 mg/kg)、中(30 mg/kg)、高(60 mg/kg)3个剂量恩诺沙星药饵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CYP2基因表达和APND活性较对照组均呈现下降趋势;药物浓度越高,基因表达量和酶活性越低,表明恩诺沙星可抑制CYP2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表达.在生产实践中联合用药时,应考虑到因恩诺沙星对CYP2的抑制作用而导致经其代谢的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蓄积和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1.0%、2.0%、4.0%、8.0%、16.0%的蛹虫草培养残基(简称虫草基),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规格为(4.0±1.0)g的中华绒螯蟹75 d,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常规营养成分、肌肉与血清氨基酸及肝胰腺脂肪酸含量,研究虫草基对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虫草基对中华绒螯蟹水分和蛋白含量无影响(P>0.05),0.5%和1.0%添加组的全蟹、肌肉、肝胰腺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适量添加虫草基可增加中华绒螯蟹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0.5%~2.0%的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氨基酸组成及主要呈味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1.0%和16.0%添加组中华绒螯蟹血清氨基酸和主要呈味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P<0.05)。(3)虫草基的添加可提高肝胰腺不饱和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含量,且1.0%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虫草基可提高中华绒螯蟹肌肉与血清的游离氨基酸、血清必需氨基酸、肝胰腺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从而改善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探究不同规格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差异,实验以野捕的 3种规格黄鳍金枪鱼J1 (4.2±1.2) kg、J2 (22.5±2.5) kg和J3 (50.8±3.9) kg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金枪鱼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 J1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J2、J3组;J2、J3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J1组(P<0.05);J3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J1、J2组(P<0.05)。(2)检出19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3.04~ 3.25 g/100 g),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为赖氨酸(2.02~2.15 g/100 g),最低的为色氨酸(0.31~ 0.45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J3>J2>J1 (P<0.05);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J1组显著低于J3组(P<0.05)。依据氨基酸评分(AAS),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以化学评分(CS)为评分标准,J1、J2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J3组为苯丙氨酸+酪氨酸。(3)各组共检出25种脂肪酸,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主,含量最高的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7.46%~39.18%。DHA含量J3组显著高于J1、J2组;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J2、J3组显著高于J1组;DHA∶EPA比值J1组显著高于J2、J3组(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J3>J2>J1;PUFA含量J3组显著高于J1、J2组(P<0.05)。PUFA/饱和脂肪酸(SFA)、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比值J2、J3组显著高于J1组(P<0.05)。h/H比值J3组显著高于J1、J2组(P<0.05)。(4) J2、J3组Na、Ca含量显著高于J1组,J1组K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J2、J3组(P<0.05)。4种重金属元素均低于食品中建议的最大允许限量,其中Fe含量最大的为J3组,且J3>J2>J1 (P<0.05);Cu含量最大的为J3组,且显著高于J1组(P<0.05)。综合分析,大规格黄鳍金枪鱼具有更好的营养质量,本研究为居民膳食的选择及黄鳍金枪鱼人工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动植物蛋白对日本沼虾生长、肌肉组成、抗氧化、TOR信号通路及食欲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配制了3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为鱼粉组(FM)、混合植物蛋白组(豆粕,菜粕,玉米蛋白粉)(PPB)和混合植物蛋白添加氨基酸组(PPB/Aa),投喂饲养日本沼虾8周。结果发现,PPB和PPB/Aa组日本沼虾增重率和摄食率显著低于FM组,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FM组,各组之间成活率和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FM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PPB组和PPB/Aa组,各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无显著差异,PPB与PPB/A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AL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FM组;与FM组相比,PPB与PPB/Aa组显著降低了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及神经肽(NPY)基因的表达,但各组瘦素(leptin)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鱼粉与混合植物蛋白对日本沼虾肌肉中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混合植物蛋白源降低了虾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及TOR信号通路与NP...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致病性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对健康脊尾白虾注射生理盐水和粪肠球菌,测定了不同时间点血细胞和肝胰腺中酚氧化酶原(proPO)、C型凝集素(CT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蛋白酶D(Cat D)和组织蛋白酶L (Cat 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粪肠球菌后,血细胞和肝胰腺中proPO基因表达量均于6h达到最大值(P<0.05),随后逐渐降低至对照组水平;血细胞和肝胰腺中CTL基因表达量分别于12h和6h上升至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血细胞中CTL基因表达量于72 h虽有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细胞和肝胰腺中SOD基因表达量分别于6h和3h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并于72 h达到正常水平;血细胞和肝胰腺中Cat D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然后显著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血细胞和肝胰腺中Cat L基因表达量分别于6h和3h显著降低,随后逐渐升高至最大值,并于72 h达到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长时间的粪肠球菌感染对脊尾白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影响显著,本研究所用免疫相关基因均可作为粪肠球菌感染疾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