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芒果是广东重要的经济水果之一,芒果产业发展关系到热区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以广东省芒果产业区域比较优势为出发点,基于资源禀赋系数(EF)、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RCCA),运用数理统计,获得芒果主产区的区域优势对比结果。结果表明:同海南、广西、云南等其他芒果产区相比,广东属于资源禀赋优势、规模优势及综合优势缺乏、效率优势较低的芒果种植区域,其资源禀赋优势第六,产区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及综合优势均第五。纵向比较,广东芒果产业区域比较优势逐年递减,产业竞争力下降。深入分析广东芒果产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提出在芒果产业生产端、组织端和市场端同时发力,以提升广东芒果产业竞争力,助力广东芒果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香蕉生产的主要产区.海南香蕉的生产对我国整个香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海南香蕉生产的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品质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此基础上。采用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逐一通过对海南香蕉与其他香蕉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分析、海南香蕉同海南省内其他5种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分析以及1988-2007年海南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分析.以综合评价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海南省香蕉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但却缺乏生产效率优势。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香蕉产业是云南热带区域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从香蕉种植情况、分布区域、品种类型、种植优势等方面对云南省香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其他4个香蕉主产省进行比较,采用区位商、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研究方法对云南香蕉产业进行竞争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香蕉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规模化水平和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但效率优势处于劣势地位,综合比较优势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产业竞争力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结合云南省实际,从基础设施、机械化、病害防控、绿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提升生产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香蕉生产现状与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广东香蕉生产总体情况.比较广东与全国香蕉单产变化趋势.分析广东香蕉产品的成本收益与价格变化.结果表明,目前造成香蕉增产未必增收和价格低迷状态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产成本的增加:二是由于香蕉市场出现了相对的饱和,出现了供大于需.再加上香蕉流通受阻,在此基础上为保持今后我省香蕉产业的竞争优势和提高香蕉产业经济效益,提出对策建议,为广东香蕉产业可持续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香蕉是云南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市场前景。近年来,由于受香蕉枯萎病的影响,广东、广西的香蕉产业迅速萎缩,而云南相对较低的租地费和人工费,吸引大批香蕉种植户转到云南种植香蕉,使云南香蕉面积极速扩大、产业迅猛发展。2014年底,全省香蕉种植面积接近12万hm~2,跃居全国第一位,产量约275万t,农业产值达30亿,综合产值达50亿,香蕉产业已成为河口、金平等县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一、海南农垦西部香蕉发展现状 (一)香蕉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偏小 从全国看,海南香蕉生产与广东、广西、福建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2001年全省香蕉收获面积为50多万亩,年产量90多万吨;2007年收获面积为62.42万亩,年产量142.13万吨。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了25%和58%,已成为我国第三产蕉大省,其产量与产值均居海南水果首位。但海南农垦香蕉产业发展未能跟上全省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2008年广东省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部是香蕉原产地之一,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广东是我国香蕉最大产区,香蕉生产已从传统的小生产种植,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广东省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广东香蕉生产与国内主产区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已形成了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概述了国内外香蕉产业生产贸易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广东香蕉生产现状、供需情况,并运用季节指数趋势法对2009年香蕉价格进行预测,以及结合香蕉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2005~2010年度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622-14624
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2005~2010年的6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效率、效益和综合4个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种植中,玉米和花生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玉米综合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益优势指数小于1;花生综合优势和规模优势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豆综合优势指数低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它的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规模指数太小;甜菜和棉花同样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棉花虽然效率优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棉花的规模呈极端劣势,也说明种植规模太小;烤烟规模优势指数变化不大,但效率优势指数变化很大,说明烤烟种植风险很大,不宜多种。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辽宁省农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①鼓励和扩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玉米、花生的生产;②由于棉花的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可以适当扩大棉花的生产规模;③烤烟的种植风险较高,不宜种植;④大豆是东北的优势传统农作物,所以效率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键是规模优势太小,应该大量扩大大豆的生产面积;⑤缺乏比较优势的甜菜,可以适量调减种植面积,用于调节自然资源配置而加以种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以2002~2013年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甘蔗种植、生产及食糖市场竞争力3方面对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广西甘蔗种植无论与区外甘蔗主产区相比还是与区内其他农作物相比,均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但由于受效率优势影响,其虽具有综合优势,但与规模优势相比差距较大;广西甘蔗相对出糖率及蔗糖分均未能位列全国首位,虽然高于广东和海南两省,但均低于云南省;广西蔗糖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突出,蔗糖生产与运输综合成本在国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广西蔗糖产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冲击逐步加大.[建议]应推进甘蔗规模经营,提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甘蔗蔗糖分和出糖率,加强蔗糖产业宏观调控,以巩固广西蔗糖产业大区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香蕉是云南省第一大果种,是重要的热带水果,是云南省南部热区的支柱性水果产业果种。《香蕉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7-2015》将云南省南部热区列入香蕉生产基地,重点生产秋冬蕉,作为全国四大香蕉优势区域之一,为云南省香蕉产业长足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陕西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从茶叶生产角度,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陕西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计算陕西和我国其他17个产茶省(区、市)2010—2015年茶叶生产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定量评价陕西茶叶产业竞争力水平,并分析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陕西茶叶生产的规模优势明显、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较弱。应发挥政府职能、创新科技驱动、加快标准化进程、重视品牌建设、强化质量控制和挖掘茶文化,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据包络(DEA)模型,利用2004—2012年全国甘蔗成本收益数据,对全国及甘蔗优势产区的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6年间,全国及甘蔗优势产区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较高,甘蔗生产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且稳定;2007—2012年间,甘蔗生产成本增速远超过产量增速,全国及甘蔗优势产区综合技术效率逐年下降;全国及甘蔗优势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不高,技术进步不足。应当加强甘蔗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与产业管理,经提高各优势产区及全国的甘蔗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广东香蕉的种植面积、产量逐年稳步增长,成为我国香蕉种植业的支柱产业。概述了国内香蕉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了广东香蕉生产现状、产业化经营、市场供需及成本收益,并针对当前香蕉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发展广东香蕉产业的重点,对促进广东香蕉可持续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11年广东香蕉产业的生产特点、进出口情况、产业化经营、供需情况与价格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广东香蕉产业状况,结合产业化经营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大力推行香蕉无病毒苗,加强抗病品种的研发和引进,强化香蕉枯萎病防控体系建设;二是建立香蕉产销联盟,调整香蕉种植结构,错时栽培;三是有效提高香蕉品质,加强采后保鲜处理技术研发;四是充分利用广东省国家香蕉种质资源圃的优势,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和栽培关键技术;五是为有效抵抗香蕉产业风险,建立和完善香蕉产业预警机制和灾害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农产品优势指标,提出改进广西农业生产结构的建议。【方法】采用比较优势指数法测定广西12种农产品(包括蚕茧、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甘蔗、蔬菜类、瓜果类、香蕉、葡萄、柑橘和茶叶等)的优势指标,分析各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结果】广西12种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优势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蚕茧马铃薯柑橘茶叶甘蔗香蕉水稻葡萄大豆玉米瓜果类蔬菜类,其中蚕茧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最高,达到1.94,其次是马铃薯,再次是柑橘;生产规模优势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甘蔗香蕉蚕茧柑橘水稻蔬菜类瓜果类葡萄茶叶玉米大豆马铃薯,其中甘蔗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最高,达到16.61,其次是香蕉,再次是蚕茧;生产综合优势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甘蔗蚕茧香蕉柑橘水稻瓜果类蔬菜类葡萄茶叶马铃薯玉米大豆,其中甘蔗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最高,AAI数值达到8.47,其次是蚕茧,AAI数值也达到5.59。【结论】数据分析表明,广西12种农产品中,甘蔗、蚕茧和香蕉生产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和综合优势指数(AAI)3项指标优势最佳,应该成为广西主要优势农产品。【建议】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发展农业生产,依靠科技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水平,加快发展优质农产品,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的现状,从香蕉试管苗生产、枯萎病发生情况、产业化经营、贮运等方面剖析了影响广东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广东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布局,建立广东香蕉产业发展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和广东省植物生物技术种业科技研究中心,以推动香蕉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香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3—2014年我国及五大香蕉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结果表明:我国香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样本期内增长率为1.3%,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平均增长为2.6%,而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有所下降,分别为-0.1%和-1.2%。我国香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是由于香蕉新品种培育、高品质栽培管理、节水节肥技术及无伤采收等技术措施的推广与应用。香蕉生产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为负值,表明我国蕉园管理水平不高,该行业通过集聚整合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尚需实践,香蕉种植者们应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促进香蕉产业规模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统计年鉴和陕西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通过对我国18个产茶省份茶叶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的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了陕西茶叶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陕西茶叶规模优势明显、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较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西茶叶产业竞争力的5大制约因素和5大发展优势,并提出了发挥政府职能、创新科技驱动、加快标准化进程、重视品牌建设、强化质量控制、挖掘茶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7—2016年宁夏和全国前十省份的马铃薯生产现状,进行对比,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从生产潜力和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了宁夏马铃薯生产的比较优势.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宁夏马铃薯生产资源禀赋系数为6.09,说明宁夏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优势;从区域间与区域内的产品数据对比发现,宁夏马铃薯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从长期变化来看,2008年以后宁夏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效率比较优势均呈下降趋势,综合比较优势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比较优势下降.最后,针对宁夏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分析重庆市2011—2018年烟叶生产比较优势的变化特点,为重庆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在分析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变化的基础上,使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分析比较了重庆市、2个植烟区及12个植烟县(区)烟叶的比较优势,并通过ArcGIS在地图上进行了空间表达.结果显示,在重庆市烟叶方面,重庆市及烟叶面积、产量呈下降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重庆市烟叶面积、产量降幅高于全国,但重庆烟叶仍具有规模优势、综合优势,且缺乏效率优势;同时重庆烟叶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优势均呈下降趋势.在沿长江流域和乌江流域2个植烟区方面,与重庆市平均水平相比,2个植烟区烟叶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优势;2个植烟区间比较表明,沿乌江流域植烟区面积、产量降幅超过沿长江流域,沿乌江流域植烟区规模优势大于沿长江流域,综合优势略大于沿长江流域,效率优势小于沿长江流域;沿乌江流域植烟区规模优势、综合优势呈降低趋势,而沿长江流域植烟区综合优势呈上升趋势.在12个植烟县(区)方面,烟叶面积、产量降幅分别有8个县(区)高于重庆市烟叶整体降低幅度;与重庆市平均水平相比,9个植烟规模相对较高的县(区)同时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优势,此外另有2个县(区)有效率优势.在此基础上,为提高重庆烟叶比较优势,提出了打造特色品牌、稳增烟叶规模、降低生产成本3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