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博州棉花化控的作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棉花化控对博州棉花高产、早熟、优质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棉花各生育阶段的管理目的,棉花化控的原则、特点及具体方法,以为棉花化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金权  王景怀  王瑞卿  刘强  张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53-13754,13812
[目的]发现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的化控关键时期。[方法]试验设置不同时期的化控处理组合,研究化控时期与棉花成铃结构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棉花花铃中期时的化控对促进棉花中部果枝成铃至关重要,花铃后期的化控对顶部果枝成铃有利;从盛花期开始进入棉田化控的关键时期,盛花期及其以后时期的化控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结论]盛花期以后是棉花化控关键时期,这可为棉田化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新形势下棉花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棉花轻简化栽培的具体技术措施及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就棉花轻简化栽培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在棉花智能化管理技术研讨暨机采棉现场观摩会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轻简化与智慧农业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棉花智能化管理技术体系引发人们关注。针对当前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的用工烦琐、投入大、效益低的难题,棉花所棉花轻简化与智慧农业  相似文献   

5.
通过棉花不同时期的化控量试验,对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的调查记载,以及对不同化控量棉花的产量分析,掌握不同化控量下的棉花叶龄进程、各阶段的日生长量及产量的变化.研究制定符合棉花生育规律的不同时期的适宜化控量,为实现棉花大面积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评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河流域棉区是中国三大主要产棉区之一,改进栽培技术,对促进该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文中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栽培管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棉田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多样化对棉花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的阻碍;棉花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棉花管理复杂繁琐,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难以支撑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精耕细作栽培,棉花生产投入大、效益低的问题成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作者认为实行轻简化栽培是提高黄河流域棉花竞争力水平、促进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回顾了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形成和发展历程,对现行的棉花轻简化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性评述,重点论述了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精准播种、轻简育苗、简化整枝、集中成铃、轻简施肥和节水灌溉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轻简化植棉技术,促进棉花轻简节本、提质增效的设想。为实现更高层次的轻简化栽培,应进一步突出播种和采收2个环节,减少并进一步简化管理环节;要优化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为推行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要提升精准播种技术水平,确保一播全苗;继续研制新型肥料及其施用技术,进一步简化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快选育适宜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收获的棉花品种,因地制宜地发展棉花采收机械化。在继续创新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为棉花生产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驻马店市地处黄淮海平原,是棉花适生区,但是由于棉花生育期长,尤其在其关键生育期,驻马店市正值主汛期,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影响了棉花的高产高效。为了实现棉花生产的优质高效,在化调化控技术应用时必须因  相似文献   

8.
棉花化控就是运用化学调控手段,把棉花塑造成理想株型,塑造出高光效群体,为棉花的高产优质打下基础。本文重点阐述了棉花化控技术在生产应用中常见的几个误区,并提出了怎么减少误区、避免误区以及正确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高效轻简化棉花新品种研究现状及趋势,阐述了黄河流域培育高效轻简化棉花新品种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论述了其发展前景,对其预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效轻简化棉花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棉花是典型的喜光作物,早熟棉区需要通过合理密植来实现棉花高产、早熟、优质,但密植必然会加剧棉花生长中后期个体与群体之间在空间和光能利用上的矛盾。因此,棉花化控就成为合理密植的重要配套措施。福滴是一种新型棉花化控剂,通过协调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来调控旺长棉株,减少蕾铃脱落,增加棉花铃重,使上下铃长势均匀。通过对比试验膜下滴施福滴与叶面喷施缩节胺的化  相似文献   

11.
以早熟直播棉品种JX0010为试验材料,采用木薯改良性淀粉、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土和育苗基质对棉花种子进行球化处理,以未球化处理的种子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探究球化育苗技术对棉花出苗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化处理后的棉花种子出苗率为95.83%~100.00%,出苗穴率为100.00%,出苗速率为33.33%~50.00%,出苗率、出苗穴率和出苗速率较对照分别提高16.67%~33.33%、8.33%~33.33%和16.66%~25.00%;球化处理后的棉花幼苗SPAD值为42.48,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球化处理棉苗的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脱氢酶活性、株高以及根、茎、叶的干质量和鲜质量等指标相较对照都有显著提高;种子球化处理棉花幼苗丙二醛的含量相较对照显著降低。综合分析,棉花种子球化处理能显著提高棉花的出苗率,改善棉苗生长素质。  相似文献   

12.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七个方面来探讨提高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轻简化栽培技术是指采用农机农艺融合的方式,利用农机装备代替人工作业,简化种植管理环节,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耕作栽培方式和方法.开展棉花新品种配套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可实现棉花品种的轻简高效种植,可以极大提高棉花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对于棉花产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化控技术是棉花生产中主要栽培措施之一,是夺取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系统介绍了化控的具体应用方法,存在问题及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 DPC 化控技术在中国棉花栽培上的应用和发展。80年代初期,我国棉区开始应用 DPC 防止棉花徒长,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建立了对棉花生长发育进行系统的定向诱导的化控技术,并推动了常规栽培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为喜高温、干旱、无限生长型植物,其产量品质形成对光照、辐射、积温等环境变化较其他作物更为敏感。全球温室化导致的积温增加、CO_2浓度上升、辐射量下降、水分分布不均匀及极端天气爆发日趋频繁将对棉花生产产生显著影响。棉花生长期(4—11月)长达7个月,其产量品质形成关键期(7—9月)极易遭受多种极端天气气象条件。因此,尽管温室化效应产生的气温升高、CO_2浓度增加将对棉花增产提质带来积极影响,并一定程度扩大我国可种植面积,但温室化效应导致的光辐射量的下降、尤其是短期极端高温/低温、短期极端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日趋频繁将严重威胁我国的棉花安全生产。因此,进行前瞻性的气候变化对中国棉花生产影响的评估、棉花适宜种植区的重新区划、环境稳定型棉花品种选育、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棉化抗逆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对保证全球温室化背景下我国棉花产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研究棉花高密度栽培模式、水肥运用及化调、化控技术的同时,对高密度棉花在不同时期打顶对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求合理发挥群体增产的优势,打破棉花单产停滞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棉花化控,就是运用化学调控手段把棉花塑造成理想株型,形成高光效的群体。这样能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棉花产量,并且能提高品质。通常使用下列药剂。一、缩节胺。缩节胺在棉花化控中应用广泛,效果理想。它可降低棉花株高,减少果枝数,促进光合作用向生殖生长转移,减少棉铃脱落,增加成铃  相似文献   

19.
棉花化控,就是运用化学调控手段把棉花塑造成理想株型,形成高光效的群体。这样能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棉花产量,并且能提高品质。通常使用下列药剂。一、缩节胺。缩节胺在棉花化控中应用广泛,效果理想。它可降低棉花株高,减少果枝数,促进光合作用向生殖生长转移,减少棉铃脱落,  相似文献   

20.
打顶、化控对棉花蕾铃形成及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93-93
对2个陆地棉品种中35和中49进行打顶、化控组合处理,并对蕾铃脱落规律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化控可控制棉花的徒长,减少蕾铃脱落;打顶可以使棉花蕾铃脱落在打顶后明显下降。但在打顶后化控对减少脱落作用并不明显。试验调查过程中还发现通过化控会减少现蕾的数量,必须将化控与打顶相结合,才可降低棉花蕾铃的脱落,达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