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了3个规模化猪场(A、B、C)污水处理不同阶段的污染物的含量,研究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染物的降解率,并与国家排放标准进行比较,为进一步优化规模化猪场污水的科学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污染物指标包括:pH、悬浮物(SS)、氨氮(NH3-N)、总磷(TP)和化学耗氧量(CODcr)。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排出的污水经过一定的污水处理工艺,其pH值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范围之内(pH 6~9);各猪场对SS、NH3-N、TP和CODcr降解有一定的差异,猪场A上述污染物的降解率分别为46.35%、24.00%、11.08%和54.76%,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猪场B各污染物指标的降解率分别为96.97%、6.55%、96.85%和94.58%,除SS达到排放标准外,其余污染物都超标严重;猪场C的各污染指标降解率分别达到97.54%、30.8%、94.74%和96.55%,SS和CODcr达到排放标准,而NH3-N和TP超标严重。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化猪场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有所不同。猪场C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个猪场,但总体来说,3个猪场污水处理效果都不甚理想,污水处理工艺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规模化猪场污水的处理效果,本试验以乐平市金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猪场为试验对象,分别在猪场污水处理的不同阶段(固液分离池、沼气池和氧化池)的出水口处采集污水样,测定在不同处理阶段污水中污染物和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处理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显示:污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发酵、曝氧氧化等处理后,污染物中的SS、TP和BOD5达到了排放标准,但NH^+3-N和COD含量超标;金属元素中Cu、Mn、Zn和Cr^6+达到了排放标准,但Cd含量超标。以上结果可知,该猪场当前的污水处理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行,但仍有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需从营养源头减量化排放、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减量化排放和沼液的后续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规模化肉鸭场污水污染物排放及其对水环境污染现状,本试验选择河南省5个有代表性的规模化肉鸭场,对其所排放污水以及附近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悬浮物(SS)等污染物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鸭场排放污水中COD、BOD5、NH3-N、TP、SS的平均含量均超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COD、BOD5、NH3-N、TP属于较严重污染,而SS属于严重污染.鸭场下游水体中COD、BOD5、NH3-N、TP的平均含量均高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COD、BOD5、TP污染较严重,而NH3-N为严重污染.因此,规模化肉鸭场污水排放污染物指标全部超标,并且排放的污水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规模猪场污水中污染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采集规模化猪场排放污水进行分析,测定2015年全年四个季度污水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共5个主要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规模化猪场污水四个季度中各个指标呈现了一定的变化规律。猪场可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达到增效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清规模化养狐场排出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重铬酸钾法、稀释接种法、重量法、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检测2家养狐场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总磷(T-P)、氨氮(NH3-N)的含量。结果表明:养狐场排放出的污水中COD、BOD5、SS、T-P、NH3-N的浓度严重超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规定的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排放浓度。山东省潍坊市某水貂狐良种场排放污水中COD、BOD5、SS、T-P、NH3-N浓度分别是标准值的6.18倍、6.20倍、8.05倍、8.13倍、1.31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排放污水中COD、BOD5、SS、T-P、NH3-N浓度分别是标准值的18.28倍、13.13倍、29.8倍、20.13倍、3.51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北京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对2016年北京市3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和污水的监测,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等标污染负荷法等评价污染现状,并采用氮/磷平衡的理论对北京畜禽污染物的承载能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粪大肠菌群是畜禽粪便和污水中主要的污染指标;污水中其他污染指标强度:悬浮物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污染负荷比(猪场污水/牛场污水=5.1),猪场污水是主要的畜禽污水;畜禽粪便中猪粪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最严重,铜锌超标率超过70%,鸡粪次之,锌超标率46%,牛粪的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不明显;经估算,畜禽粪便和污水排放养分只占当年土地承载量的70.5%(以N计)、53.0%(以P计),北京耕地能够承载2016年畜禽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规模化水貂、狐养殖场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情况,采集两家毛皮动物养殖场的粪便检测相关指标,并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毛皮动物养殖场的粪便中5日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氨氮(NH3-N)、总磷(以P计)的值分别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2.6和2.0倍、3.6和2.4倍、2.0和2.1倍2、.8和2.7倍、2.2和2.2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现代化猪场污水处理模式的处理效率以及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本试验以江西赣州某猪场为试验对象,分别在固液分离池、沼气池和氧化池3个不同处理阶段采集污水样,采集时间为生产时间,上午、下午各采集2个样本,每个样本均为500mL,所有污水均用聚乙烯塑料瓶收集,并及时进行水样标记,混合均匀,然后按照"四分法"取三个样本。通过分析在不同处理阶段中污染物和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将样本测定的数据结果与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进行比较,并分析处理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经过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再经过沼气池和氧化池处理后,污染物中的BOD5、TP和SS达到了排放标准,但COD、TN和NH3+-N含量超标;金属元素中Na、Fe和氯化物含量偏高,Cd未达到排放标准。试验结果表明:该猪场当前的污水处理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行,但是仍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封闭猪场内氨气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控制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进  张峥 《养猪》2003,(4):42-44
我国的猪场多为敞开式,排放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封闭化猪场建设成为一个新课题,广东、上海等地已经在试验。所谓封闭化猪场是指对猪场排放污染物实行封闭式处理,使其不能污染到土地、地表水和空气的猪场。猪场中一个重要的污染物是NH3,《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保总局,2002)限制了猪场的污水生物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这两个指标都与NH3含量紧密相关。据测定,50~80kg猪每天排放粪尿6kg,含氮12~37g,其中约60%是尿素或胺盐等易转化为NH3的物质。猪场的封闭化导致猪场空气中含有高水平的NH3,对冬季的鸡场尤其如此(Bali…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猪场内积聚的粪便量不断增大,如何科学的清理猪场污染物,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规模化养猪场的特点,阐述了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场中常见的两种排水形式,并分别从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污水分离、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污水净化、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污水沉淀以及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淤泥沥水等方面,提出了规模化养猪场污水处理措施,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马齿苋多糖口腔灌注雏鸡,观察对雏难法氏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8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4组,1个空白对照组及3个POP试验组,POP剂量分别为25,50和100mg/kg,每天口腔灌注1次,连续20d。结果显示,POP能显著提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P0.05),显著提高法氏囊指数(P0.05)及法氏囊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0.05)。试验表明,马齿苋多糖可通过改变法氏囊免疫系统的动态变化,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提高雏鸡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奶牛场污水有机物和氮磷浓度高、深度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絮凝-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场高浓度污水,考察组合工艺中试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18 973.0±1 589.0)mg/L、氨氮(634.0±194.0)mg/L和总磷(213.0±64.0)mg/L的奶牛场污水原水经絮凝-MBR组合工艺处理,出水COD、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301.0±94.0)mg/L、(84.0±40.0)mg/L和(4.1±1.8)mg/L,对应COD、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8.4%±0.5%、84.5%±10.0%和97.9%±1.1%。采用絮凝-MBR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场高浓度污水是可行的,能够有效降低奶牛场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氮磷污染物,研究结果可为奶牛场高浓度污水絮凝-MBR组合工艺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解决奶牛场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用甜高粱青贮(sweet sorghum silage, SS)和全株玉米青贮(whole-plant corn silage, CS)对肉羊前胃微生态的影响。选择健康的3~4月龄杜泊母羊[(33.40±1.68) kg]1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7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喂甜高粱青贮(SS组)和玉米青贮(CS组),单栏饲喂并自由饮水。预饲期15 d,正试期90 d,在正试期测定并计算生长性能指标,正试期结束后,每组选取4只羊进行屠宰,采集前胃(瘤胃、网胃和瓣胃)食糜和组织样品,对前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表达量、上皮颜色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1)CS组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SS组(P<0.05)。2)甜高粱青贮和玉米青贮育肥肉羊90 d后,对前胃的pH值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网胃内容物中,SS组肉羊氨氮浓度显著高于CS组(P<0.05),CS组肉羊丁酸含量显著高于SS组(P<0.05);SS组肉羊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3)SS组肉羊瘤胃内短普雷沃氏菌、栖普雷沃氏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S组(P<0.05)。4)饲粮处理显著影响前胃颜色,CS组肉羊的前胃上皮颜色比SS组深(P<0.05)。5)SS组肉羊瘤胃乳头宽度显著高于CS组(P<0.05),饲喂甜高粱青贮和玉米青贮对肉羊网胃黏膜厚度、黏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并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CS组肉羊的瓣胃黏膜上皮厚度显著高于SS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和饲用玉米青贮相比,饲用甜高粱青贮肉羊的采食量较低,且这两种青贮料饲喂对肉羊的微生态有影响,甜高粱青贮组肉羊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前胃内纤维分解菌的表达量以及瘤胃乳头宽度等指标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且甜高粱青贮组肉羊的前胃上皮颜色较浅,角质化程度低,有利于肉羊的胃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半胱胺(CS)对藏绵羊断奶羔羊血清中生长激素(GH)、生长抑素(SS)、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影响。将40只80日龄左右且始重平均为16 kg的(公母各半)藏绵羊断奶羔羊随机分为2组,在日粮精料中添加300 mg/(kg·BW)的CS,隔日添加1次,试验期42 d。分别于开始用药后的第0、7、14、21、28、35天早晨空腹颈静脉采血样,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GH、SS、IGF-1。结果表明,试验组精料中添加CS使藏绵羊断奶羔羊血清GH、IGF-1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SS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第3周开始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浮聚和麦克马斯特法,对采自广州市番禺区欢乐鸟场的17种共183个鹦鹉粪便样品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反感染强度调查。先后进行了两次采样,检查结果显示:该鸟场养殖的鹦鹉总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8.3%。其中吸虫感染比较普遍,感染率达19.1%,其次是绦虫,感染率为10.4%o,线虫和原生动物的感染率分别为9.3%和5.5%。感染强度EPG值随寄生虫和鹦鹉种的不同,在300到2400之间不等。调查中没有发现球虫感染,鉴于调查结果建议对鸟场阳性感染鹦鹉进行针对性驱虫。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县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感染和流行情况,2010年3月至5月在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地区采集252份牦牛血清样品,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和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大通种牛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阳性率为23.42%,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率为65.45%;海晏县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阳性率为19.86%,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率为4.96%。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省西宁市奶牛场乳中蛋白质、乳脂、乳糖含量和乳脂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分别为3.49±0.99g/100mL,4.40±1.18g/100mL和(3.18±1.04)%。  相似文献   

18.
以卵泡期小尾寒羊和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促凋亡基因(Bad)在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的表达与定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巢组织中Bad基因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中呈中度着染,在三级卵泡中呈轻度着染,阳性细胞在卵泡上皮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分散分布,呈轻度着染;输卵管上皮分泌细胞和部分纤毛细胞胞质中见Bad基因中等强度表达,输卵管壶腹部上皮中,Bad基因多表达于分泌细胞,纤毛细胞中有部分呈阳性且强度弱,宫管结合部、峡部和壶腹部Bad基因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弱,均呈中度着染;子宫内膜子叶和基质中的阳性细胞数量极少,阳性细胞呈轻度着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小尾寒羊和萨福克羊生殖器官各组织细胞中Bad基因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和平均光密度,结果Bad基因在这2品种绵羊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大体相似,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萨福克羊三级卵泡颗粒细胞Bad基因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萨福克羊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膜细胞Bad基因阳性细胞率和平均光密度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萨福克羊子宫内膜腺体卵泡期Bad基因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由此表明,小尾寒羊和萨福克羊卵泡期生殖器官中细胞凋亡的差异与Bad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者繁殖力高低差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纬度分布的日本结缕草种质资源耐寒性进行了研究,低温是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冬季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在田间条件下,探讨其对冷胁迫-2℃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冷胁迫下,起源于N 35°地区的草坪质量(TQ)显著低于其他纬度地区;起源高纬度地区的日本结缕草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而起源低纬度地区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SOD和CAT活性与纬度之间呈正相关,而MDA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高纬度地区日本结缕草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高于低纬度地区日本结缕草,并与纬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