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鹰架招鹰技术控制草地害鼠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通过不同鹰架(巢)杆的高度、鹰架(巢)间隔距离布局以及控制效果等的研究,对应用鹰架招鹰控制草地害鼠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5 m高的鹰架(巢)招鹰效果要比3 m、4 m高的鹰架(巢)要好,且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影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果洛州玛多县26.67×104hm2鹰架招鹰生物控制害鼠种群数量项目区调查,在鹰架设立前鹰类日平均遇见数为12个,筑巢率为24%;鹰架设立后1年鹰类日平均遇见数为27.5个,筑巢率为72%,鹰架的招鹰效果为鹰架设立前的2.29倍,筑巢率是鹰架设立前的3倍。按鹰类非繁殖期每鹰巢一只鹰计算,项目区有鹰类1152只,其害鼠有效洞口减退率达25.71%。  相似文献   

3.
鹰架招鹰技术控制草地害鼠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通过不同鹰架(巢)杆的高度、鹰架(巢)间隔距离布局以及控制效果等的研究,对应用鹰架招鹰控制草地害鼠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5m高的鹰架(巢)招鹰效果要比3m、4m高的鹰架(巢)要好,且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影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鹰架招鹰控制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鹰架招鹰控制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研究初探侯秀敏(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8)高原鼠兔是我省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除家畜而外的主要消费者。每只高原鼠兔每年约采食新鲜牧草21.6公斤,降低了草地家畜数量和经济效益。因此,防治和控制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一直是草地保护工...  相似文献   

5.
2001年以来,凉山州在木里、盐源两县建立草原无鼠害示范区153 998公顷,安装鹰架338座。通过对害鼠天敌的保护与利用,鼠类天敌数量显著增加,害鼠数量明显降低,有力地保护了草原资源。  相似文献   

6.
2001年以来,凉山州在木里、盐源两县建立草原无鼠害示范区153998公顷,安装鹰架338座。通过对害鼠天敌的保护与利用,鼠类天敌数量显著增加,害鼠数量明显降低,有力地保护了草原资源。  相似文献   

7.
大沙鼠是干旱荒漠区的主要优势种害鼠之一。大沙鼠的生态治理,首先是利用生物制剂迅速降低危害区害鼠种群密度。其次,利用大沙鼠的天敌,长期有效地控制其种群数量,在经济允许范围之内做到有鼠无害。再次,进行草地补播并利用围栏封育和划区轮牧等措施,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增加单位面积草地生物量,进一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草地改良措施探讨了禾草补播和人工草地建植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以期为有害啮齿动物的植被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50 hm~2,同时在围栏内选择20 hm~2样地进行垂穗披碱草补播和人工草地建植,探讨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和人工草地除物种数外,物种多样性指数(H′)、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其中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补播草地鼠害草地人工草地;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人工草地补播草地鼠害草地。群落中垂穗披碱草所占比重亦大不相同,鼠害草地中垂穗披碱草比重不足10%,而补播草地和人工草地群落中,垂穗披碱草比重分别达50%和90%以上。不论是总洞口数还是有效洞口数,在3种草地中都存在显著差异,总洞口数变化在35~411,其中,鼠害草地的总洞口数是补播草地的2.28倍,是垂穗披碱草草地的11.74倍;有效洞口数变化在11~188,鼠害草地是补播草地的2.26倍,是垂穗披碱草草地的17.09倍,表明垂穗披碱草群落对高原鼠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草地植被特征间有不同的关系。无论是总洞口数还是有效洞口数与植物物种数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与H′间则呈二次函数关系;高原鼠兔总洞口数及有效洞口数分别与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及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结果表明,相对于鼠害严重草地,无论是补播草地,还是人工种植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鼠兔种群密度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草地鼠害防治及今后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省草地害鼠约三十余种 ,常见的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高原田鼠、长尾仓鼠、五趾跳鼠等五种。危害面积达 736.1 9× 1 0 4 hm2 ,青南是主要的害鼠区 ,占总面积的 78.98%。由于鼠害的挖掘和啃食 ,致使优良牧草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和寸草不生的“黑土滩”。从 1 958年开始 ,四十多年来 ,全省累计灭鼠 2 80 7.86× 1 0 4 hm2 ,挽回牧草损失达 1 47.4× 1 0 4 kg,有效地控制了鼠害的危害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鼠兔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而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鲜见。本研究通过对青海省河南县鼠类种群密度较高的高寒草甸进行了连续九年、每年三次的鼠类防控和监测,研究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及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四年连续的鼠类防控显著地降低了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而后五年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下降趋势并不明显;随着鼠类防控年份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且它们与鼠兔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高密度的鼠兔种群数量不利于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维持;气候因子比鼠兔种群大小更能解释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其对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也大于持续鼠类防控的影响。因此,对于鼠害严重的高寒草甸,鼠类防控协同气候因子共同影响着高原鼠兔种群大小和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不同退化程度草地鼠类种群数量的变化,鼠类分布对草地的破坏程度,鼠类不同密度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地被覆盖度、植株高度,分析了草地植被群落的变化对鼠类数量的影响及鼠类种群密度与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鼠类的种群数量相应升高,重度退化草地中鼠类的种群密度降低。在鼠类分布影响下,植被地上生物量、地被覆盖度、植株高度均表现为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Terra/MODIS植被指数产品 MOD13A3以及2005-2006年青海省草地调查资料,建立了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遥感反演模型,模拟分析了青海省鼠害发生区域、危害区域和正常区域草地资源在2001-2010年期间的各月及年际生物量及植被盖度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EVI指数函数模型为模拟生物量鲜重最优模型,而对数函数模型为植被盖度模拟最优模型,拟合精度分别为70.18%和77.43%;2)研究区不同草地类型鼠害发生区域、危害区域的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随着鼠害危害状况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在盛草季表现最明显,这种趋势近10年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游首曲湿地保护区退牧还草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黄河上游首曲湿地保护区内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后的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分析了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效益。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后,该区内的草地地上生产力提高了13.65%~29.29%,盖度提高了12.06%~22.76%。玛曲境内休牧草地和禁牧草地的生产经济价值分别为0.13亿元和0.10亿元,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8.84%和21.55%;休牧草地和禁牧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83.32亿元和78.62亿元,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64亿元和13.94亿元。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区内草地生态系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静  郭铌  韩天虎  孙斌 《草业科学》2008,25(12):35-40
以甘肃省玛曲县和安西县为例,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角度探讨了退牧还草工程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玛曲县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禁牧区和休牧区较非工程区食物生产价值分别增加44.24和266.84元/hm2,总价值分别增加了610.5和3 682.4元/hm2;沼泽草甸类草地禁牧区和休牧区较非工程区食物生产价值分别增加了152.85和63.13元/hm2,总价值分别增加了2 172.0和897.1元/hm2。安西县低地盐生草甸草地禁牧区较非工程区食物生产价值增加了16.25元/hm2,总价值增加了176.5元/hm2;温性荒漠类草地禁牧区较非工程区食物生产价值增加了7.75元/hm2,总价值增加了170.5元/hm2。如果在玛曲县草地全部采取禁牧措施,生态效益将达到5.4亿元,采取休牧措施,生态效益将达到31.4亿元;安西县草地全部采取禁牧措施,生态效益将达到0.49亿元。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的新疆阜康典型草地产草量及草畜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育蓉  杨峰  李建龙  于炯  贾振红 《草业科学》2013,30(9):1330-1337
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代表城市——新疆阜康市为例,根据遥感影像、气象资料、年鉴和前人研究结果,利用遥感分类结果和产量估测模型计算了1990年、1999年和2008年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并结合牲畜数量计算了各年份的草畜平衡状态。结果表明,1) 近20年研究区草地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至2008年,牧草总产量较1990年减少了4.66%;2)1949-2008年,随着研究区年末牲畜存栏数的增加,1990年、1999年和2008年的可利用牧草总储量分别为3.77×105、3.64×105和3.63×105 t,这3年的草畜平衡状态为1990年和2008年分别欠载22.81%和4.91%,而1999年超载9.67%。结合研究区遥感分类图片、气候变化和牲畜存栏量分析可知,1990-2008年研究区农业开垦侵占草地导致草地地上生物量减少,加之年末牲畜存栏量的增加,单位面积草地载畜量压力加大,直至2005年前后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后,载畜量压力才得以缓解。草地生态和畜牧业要实现双赢发展,必须加大对草地生产力和牧区生产经营方式的实时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16.
张慧敏  李希来  李兰平  张静 《草地学报》2020,28(5):1436-1443
本试验在黄河源区河南县研究了不同播种物种数(1,3,6,9,12,15)草种组合的人工群落配置对植被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旨在找到最优的群落配置组合,以期为今后人工草地的科学管理和退化草地快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人工草地建植第1年和第2年植被地上生物量均显著(P<0.05)增加,其中3个草种组合的地上生物量最高。各处理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第1年和第2年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9个草种组合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人工草地建植第1年播种物种数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在第2年无显著相关关系。播种物种数与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2018年和2019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2018年,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在2019年,线性关系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P<0.01),地上生物量和均匀度指数在2018年和2019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在高寒人工草地建植初期,以生产力为主时,建议选择3物种组合;以多样性为主时,建议选择9物种组合。  相似文献   

17.
掌握草原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开展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鼠害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控制鼠害的主要途径是研究主要害鼠生态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从而进行综合防治。害鼠数量消长经过低谷—上升—高峰—下降—低谷四个期。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的数量变动一般低谷期10年以上,上升期1~2年,高峰期1~2年,下降期1~2年。掌握鼠的数量变动规律,建立预测公式,开展预测预报,在鼠数量上升期选用抗凝血杀鼠剂把鼠密度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对退化草场采取多种措施如禁牧、围栏、封育等使草场恢复生产力,对未退化的草场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牧,不给鼠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鼠类天敌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把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不危害的程度,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2018年和2019年2年不同物种数量(1,3,6,9,12,15)组合混播试验,分析禾本科、豆科、杂类草和先锋种植物对高寒人工草地植物群落性状的影响,研究不同功能群及先锋种植物在高寒人工草地建植初期的作用,以期为高寒人工草地建设中不同功能群及先锋种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禾本科植物能大幅增加人工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盖度、高度和减少非播种物种数(P<0.05),杂类草则会大幅降低人工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盖度和高度(P<0.05),但能增加非播种物种数(P<0.05);豆科与先锋种植物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盖度、高度和非播种物种数影响较小或无影响。因此在建设以生产目的为主的高寒人工草地时,应优先选择禾本科植物;主要考虑草地多功能性时,可选择禾本科植物和杂类草植物组合。  相似文献   

19.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from urbanized areas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challenging policy‐makers throughout the world.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are urgently required in China. We carried out a case study of wintering long‐eared owls (Asio otus) and their main prey to illustr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combined with ineffectiv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in Beijing. Field monitoring of owl numbers at two roosting sites from 2004 to 2012 showed that the owl population had fallen rapidly in metropolitan Beijing. Analysis of pellet contents identified only seven individuals of two species of shrew. The majority of mammalian prey comprised four bat and seven rodent species, making up 29.3% and 29.5% of the prey items, respectively. Prey composition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years at the two sample sites. At the urban site the consumption of bats and rodents declined gradually over time, while predation on birds increased. In contrast, at the suburban site the prey composition showed an overall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bats, a sharp increase and a subsequent decrease in bird prey, and the number of rodent prey fell to a low point. Rapid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and inadequate greenfield management in city parks resulted in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bird and small mammal habitat of urban areas in Beijing. We suggest that measures to conserve biodiversity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future urban planning to maintain China's rich biodiversity while also achiev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青海玛多县草畜关系特征,对2008—2009年9个样地的实测地上生物量与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分别基于线性、幂和指数函数建立回归模型,对理论地上生物量进行反演估算,并依据相关公式计算理论载畜量。结果表明:线性函数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2009年玛多县草地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2008年;玛多县基于NDVI的2008,2009年理论载畜量分别为40.93万、57.45万羊单位,基于EVI的理论载畜量分别为41.30万、59.03万羊单位;而玛多县2008,2009年年末的牲畜存栏数分别为33.11万、33.71万羊单位,可见玛多县这2年的理论载畜量尚有盈余。说明玛多县总体上正在由草畜关系极不平衡状态向逐渐草地恢复状态逐渐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