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郑州牧专学报》1996,16(1):8-12
选用水溶性能好,不显著副作用,无蓄积的抗菌药E作为饮水剂的抗菌成分。抗菌药E与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钢、葡萄糖等合理配伍,制成好得快饮水剂,在三黄种鸡、艾维茵商品肉鸡、雉鸡、鹧鸪、朱斯鸡、猪、牛、犬等畜禽中的临床应用表明,好得快以1:20溶于常水中,令畜禽自由饮用,可有效防治鸡白痢、鸡大肠杆菌、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犊牛副伤寒、犬胃肠炎、中暑、幼畜腹泻等疾病,治愈率达90%以上,在鸡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2.
仔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是引起严重经济损失的一大类疫病,包括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梭菌性肠炎、轮状病毒病和猪痢疾等。现结合生产实际,将猪传染性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综合症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   1.1 病原微生物   引起腹泻的传染性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沙门氏菌、副轮状病毒等.其中大肠杆菌感染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对比研究西药与中西药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疗效,结果表明: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其效果较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提高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愈率,同时还可降低死亡率,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春季养猪 安全防病是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春季话猪病猪传染病有不少在冬春季节发生,最常见的有猪瘟、仔猪副伤寒、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等。猪瘟、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由病毒所致,只能用疫苗预防。副伤寒和黄白痢由细菌所致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冬春季节,猪最常见的疫病主要有猪瘟、仔猪副伤寒、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等。猪瘟、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由病毒所致,只能用疫苗预防。副伤寒和黄白痢由细菌所致,可用疫苗预防,也可用药物治疗。猪病预防关键在免疫。目前,除猪流感和传染性胃肠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预防用疫苗。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病是各种畜禽群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危害范围极其广泛,加强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大肠杆菌在畜禽养殖行业中带来的危害,以及多种中药及复方在多个方面对猪源及鸡源大肠杆菌病的作用,综述了中药在猪源及鸡源大肠杆菌病防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引起仔猪腹泻的疫病主要有仔猪副伤寒、仔猪红痢、仔猪黄白痢、猪痢疾和传染性胃肠炎。这几种疾病都以腹泻为主要特征,在临床上也往往容易引起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09,(2):34-34
3月.畜禽重点抓好补料催膘、春防春配及免疫灭病等工作。 猪 春季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要加强平时的保暖、消毒工作预防猪只受凉感冒发热。同时重点抓好春季猪瘟和“五号病”的预防注射。提前做好春泻病(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仔猪黄白红痢、仔猪副伤寒、猪痢疾)、贫血、母猪产后病的防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郑州地区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在健康动物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对2009年在郑州地区鸡、犬、猪的肛门拭子中分离保存的231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并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显示:在6种基因中,鸡、犬源大肠杆菌可检测到armA和rmtB,而猪源大肠杆菌仅检测出rmtB。鸡、犬源大肠杆菌armA的检测率分别为7.6%和3.3%;鸡、犬、猪源大肠杆菌rmtB的检出率分别为47.8%、20.0%和0.9%。其中,鸡、犬中分别有3.3%的大肠杆菌可同时检测到armA和rmtB。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杆菌病多与病毒性疾病和其他细菌性疾病并发对养鸡业危害较大。大肠杆菌病占细菌病的首位,占总病例的33.00%。刘贵滨等对北京部分大型鸡场的调查表明,1988年鸡大肠杆菌病占总死亡率的0.94%,到1991年猛增到占总死亡率的57.00%。鸡大肠杆菌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中兽医理论,中药增效抗菌复方由黄芩、秦皮、白头翁、苦参和甲氧苄啶按比例组成.采用人工诱发雏鸡大肠杆菌病的方法,以对分离株大肠杆菌较敏感的环丙沙星作为对照组,进行中药增效抗菌复方的预防和治疗试验,探索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预防用药组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中、高剂量的...  相似文献   

13.
中药金银花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国喜  赵银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59-5260
以鸡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和平皿法相结合,研究了中药金银花对人工感染鸡大肠菌的疗效。结果表明,金银花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8∶;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后以金银花来治疗,其18∶的药物浓度可以起到90%以上的保护效果。中药金银花可以有效地治疗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4.
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中药的筛选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动物。1日龄雏鸡,常规雏鸡饲料隔离平面笼养至7日龄(鸡苗和饲料皆购自河北北方学院实验牧场)。  相似文献   

15.
禽源性大肠杆菌HPI irp2基因序列的扩增及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养殖场发病家禽中分离到多株禽源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用其中YZG040515、NTLFC040402、CHZ031016菌株提取细菌高致病性染色体DNA,根据耶尔森菌高致病性毒力岛(HPI)irp2基因设计引物,用PCR扩增出278 bp基因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T-easy中,经EcoR I酶切鉴定为阳性者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与GeneBank中公布的耶尔森菌HPI irp2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8%以上。证明禽源性大肠杆菌中具有耶尔森菌毒力岛HPI基因序列,结合临床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提示该毒力岛与日趋严重的家禽大肠杆菌病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蒲公英中筛选对禽类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植物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对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株发酵产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药用植物蒲公英的根和叶中分离得到3株内生真菌,分别记为PG1、PG2和PG4。初步鉴定PG1属于镰孢霉属,PG2和PG4属于卵形孢霉属。它们的发酵产物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但对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其中,PG1的发酵液与PG2菌丝体丙酮提取液抑菌效果与2种常用禽用抗生素抑菌效果相当。[结论]蒲公英内生真菌在禽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肠杆灵散(暂定名)是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为了明确该制剂在禽病防治上的安全性,根据国家《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指导原则》,用昆明小白鼠按最大给药量(生药)0.4 mL/10 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MTD),均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用大鼠(SD品系)按10 g/kg5、g/kg、2 g/kg设高、中、低3个给药剂量组,连续灌药5周后,以最大程度暴露其毒性,对其凝血系统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各主要器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等检查,结果表明:除Cr具有一定的差异外,其他未见异常,各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在不同给药变化未见明显规律性,且与给药剂量未见显著相关性,从而推测该制剂无毒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监测2013—2016年浙江省宁海县畜禽重大传染病免疫状况,按照国家推荐的标准诊断方法对宁海县养殖的猪、牛、羊、鸡、鸭进行重大传染病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013—2016年宁海县畜禽免疫状况整体良好。这4年:猪O型口蹄疫、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年均阳性率分别为76.27%、75.84%和79.88%;牛O型、A型和亚Ⅰ型口蹄疫病毒抗体阳性率均>90%;羊O型、亚Ⅰ型口蹄疫抗体年均阳性率分别是65.37%、67.52%,须加强免疫;家禽(鸡和鸭)H7N9亚型禽流感抗体阳性率为0,鸡、鸭的H5N1亚型禽流感抗体年均阳性率分别为98.67%、95.60%;鸡新城疫抗体年均阳性率为62.86%,受季节影响较大,夏季抗体阳性率最低(季平均54.64%),仍须加强免疫。本研究获得的2013—2016年宁海县重大传染病的免疫效果可为国家强制性免疫计划的制定和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典型畜禽场周边河流雌激素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探究畜禽养殖场周边河流中雌激素类物质的污染特征,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方法,对上海市三个典型畜禽养殖场(猪场、鸡场、奶牛场)周边河流上下游地表水中雌激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天然雌激素E1(雌酮)、E2(雌二醇)和E3(雌三醇)在各个采样点均被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21.66~73.40、8.75~55.96、4.56~23.90 ng·L~(-1);人工合成雌激素EE2(乙炔基雌二醇)的检出率为99.44%,浓度范围是ND~19.42 ng·L~(-1),DES(己烯雌酚)的检出率为27.78%,浓度范围是ND~3.23 ng·L~(-1)。采用EEQ(雌二醇当量)评价各水体中雌激素类物质的总体雌激素活性,结果显示,所有采样点EEQ的浓度范围为54.15~194.61 ng·L~(-1),在三个养殖场周边河流中,EE2对EEQ的贡献率均为最高。综合分析表明,三个典型畜禽场周边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雌激素污染,且猪场和奶牛场周边河流中雌激素活性较高。典型猪场和典型奶牛场是E2的主要排放源,典型猪场是E1的主要排放源,而典型鸡场对周边河流产生的雌激素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20.
 考察抗菌药物、中药、益生菌对河南规模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利用不同生物制剂防治猪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纸片扩散法或牛津杯法,分别进行87株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14种中药、7株猪源乳酸杆菌与芽孢杆菌益生菌株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呈多重耐药,耐药3-13种,可分为31种耐药图谱,八重耐药菌株比例高达27.59%;其中对诺氟沙星、四环素耐药率高达到95.4%,对多黏菌素B(92.0%)、头孢噻呋(86.2%)、阿米卡星(74.7%)较为敏感。(2)除青蒿外,13种中药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都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抑菌效果较好的是石榴皮(89.7%)、黄芩(82.7%)、黄连(80.5%);抑菌率不到20%的是鱼腥草(19.5%)、板蓝根(12.6%)、穿心莲(9.2%)。(3)各益生菌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都表现出较好抑菌效果,除巨大芽孢杆菌抑菌率为88.5%外,其余抑菌率都在90%以上,其中乳酸杆菌-2与枯草芽孢杆菌强抑菌率分别高达94.3%与92.0%。本研究说明了河南规模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严重,所筛选抗菌药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所筛选的中药、益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进行防治猪大肠杆菌病的生物制剂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