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28-1928
菜用大豆浙农3号(原名浙农0912)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浙农种业有限公司选檨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4002)。檨2010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619.3 kg,比对照台湾75增产7.9%,2011檨年浙江省区试平均每667 m^2檨产量603.8 kg,比对照增产17.4%,均达极显著水平;2年区试平均每檨667 m^2产量611.6 kg,比对照增产12.4%。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农科院宣布,被命名为“杂优豆1号”的世界第一个杂交夏大豆,在该院选育成功,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杂优豆1号”在安徽省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为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等优势,两年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19116kg,比对照增产1914%,蛋白质含量4356%,脂肪含量18.96%,商品性好,示范每667m^2产量达278.6kg。  相似文献   

3.
利用隐性核不育系201A与优质油菜贵油七号选系贵7-5进行测配.得到强优势组合贵杂98-3。在1998~2000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29.7kg/667m^2和166.6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5.2%和6.11‰.最高产量分别为193.3kg/667m^2和212.33kg/667m^2。在2000~2001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28.97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8.15%,最高产量达l64kg/667m^2.比对照增产13.49%。抽样品质分析结果,芥酸含量1.42%,硫甙含量10.3μmol/g.含油量39.2%。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贵杂4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好等特点,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湖南农业》2006,(11):7-7
陆两优611水稻由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品种审定编号:湘审稻2006007。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两系杂交迟熟早籼稻,在湖南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7天左右。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叶鞘、叶耳、叶缘、稃尖均为紫色,剑叶直立,长宽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抽穗整齐,叶下禾,后期落色好,不早衰。籽粒饱满,无芒。湖南省区试结果: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1.85万穗,每穗总粒数115.6粒,结实率82_3%,千粒重26.1克。抗性鉴定:叶瘟5级,穗瘟9级,高感稻瘟病;白叶枯病5级,中感白叶枯病。产量表现2004年湖南省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11.8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0%,增产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6.85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25%,增产不显著。2年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9.3公斤。  相似文献   

5.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84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53.5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7.34%,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2007020)。  相似文献   

6.
<正>甜玉米品种浙甜2088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杂交玉米组合,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2010001),同年通过国审(国审玉2010024)。该组合商品性佳、口感甜爽脆嫩、皮薄无渣,丰产稳产,适应性强。1主要特征特性1.1丰产性2007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929.5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23.1%,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774.2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1.9%,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7.
甬优6号在闽清县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48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连嘉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嘉粳1号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优质中粳新品种,2002年在全国北方稻区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27.8kg/667m^2,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同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69kg/667m^2,较对照增产3.4%。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Ⅱ优12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三系不育系Ⅱ-32A与明恢122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产量2005年参加福建省中稻B组区试,每667 m^2(下同)平均产量555.46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6%,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续试,平均产量553.97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73%,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甬优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农业科学》2010,(1):171-171
甬优12(原名05G364)为半矮生株型。在2008年百亩示范方中,方内攻关田每667m^2产量达836.69kg,创浙江省晚稻单产吉尼斯记录。2007—2008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区试,平均667m^2产量565.4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16.2%。  相似文献   

11.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223-1223
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品种(浙审瓜2011002)。2007年省露地西瓜区试平均667 m2产量2451.6 kg,比对照京欣1号增产0.8%;2009年省露地西瓜区试平均667 m2产量2246.1 kg,比对照增产0.5%;2010年省露地西瓜生产试验平均667 m2产量1749.5 kg,比对照增产3.6%。  相似文献   

12.
杂交玉米金竹2号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优点。其品比、区试产量达526~720kg/667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也达477.3kg/667m^2。适应贵州省海拔1300m以下及省外生态条件近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Y两优7号     
该品种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由于注入了水稻高产基因,品种的产量潜力很大,通过湖南省审定和超级稻认定。该品种由湖南广阔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经营。产量高2006年中稻高产组区试每667平方米产量为602.1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2.1%;2007年转中稻迟熟组续试每667平方米产量为572.1公斤,  相似文献   

14.
品种来源联丰20于2008年5月通过河北省夏播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08017.2011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批,审批编号:津准引玉2011008.是天津市良种补贴推介品种.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河北省夏播预试,比对照增产10.3%.200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区试,比对照增产5.6%.2007年,在河北省夏播高密生产试验中,8个点全部增产,超对照14.9%,名列12个参试品种的第一名.2008年在沧州、石家庄、邢台等地示范,平均产量为(650~850) kg/667 m2.2008年在河北省良种补贴夏播品种展示中名列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浙贝1号适宜在浙江省浙贝母产区种植。1986—1988年鄞州区品试,平均每667m2干鳞茎产量454kg,比轮叶种增产6.9%;1991年和1992年磐安县小区试验,平均产量306kg,比对照东贝增产48.9%;两地小区试验平均产量289.2kg,比对照东贝增产48.2%。2003—2005年大田平均产量251kg。  相似文献   

16.
华夏2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利用高蛋白春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母本,从巴西引进耐酸铝低磷品种巴西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混合摘荚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油、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2 d,2006-2007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在广东省广州、惠州、茂名5点次平均每667 m2产量178.93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1.83%;2008年参加国家夏大豆生产试验,广东省广州、惠州、麓名3点平均每667 m2产量180.32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3.19%.该品种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广东省审定的第1个夏秋大豆高油新品种,适宜在广东全省夏秋大豆种植区推广种植,2012年列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7.
Ⅱ优907系由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抗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再生能力强、中抗稻瘟病等特点,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两年平均产量465.67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3%。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闽审稻2008018)。  相似文献   

18.
油菜浙油51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05-1905
油菜浙油51(原名M417)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檨有限公司选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檨2010-2011年度参加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93.2 kg,比对照浙双72减产檨檨0.9%,减产不显著;每667 m^2产油量89.3 kg,比对照增产4.8%。2011-2012年度省油菜区域试檨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69.4 kg,比对照增产0.8%;每667 m^2产油量83.0 kg,比对照增产13.2%。  相似文献   

19.
黔辣5号是从贵州兴义市地方农家自留栽培种筛选的优良单株经自交定向选育的常规干鲜两用品种,该品种中熟.2008-2009年贵州省辣椒省区试2年平均每667 m2产干椒297.33 kg、比对照种增产21.2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干椒256.08 kg、比对照种增产17.03%;平均生育期203.5 ...  相似文献   

20.
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于200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21.52kg/亩.平均籽仁产量213.78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3.16%和9.29%:2009年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38.6kg/亩,平均籽仁产量237.65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8.35%和6.93%:201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5.69kg/亩,籽仁产量233.90kg/亩,比对照豫花15号分别增产7.28%和6.05%。2011年5月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研9807在生产上应用,麦垄套种适宜密度为1.1万~1.2万穴/亩,中后期注意补充微肥.防治叶部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