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踏郎(Hedysarum mongolicum)、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三种灌木是榆林沙地固沙造林的常用树种。本文对三种固沙灌木的抗旱特征:包括蒸腾强度、体内水分状况、水势、自由水和束缚水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和观测。试图从三种灌木的抗旱特征来探讨其林分演替规律的内在原因。一、试验区自然概况试验区位于榆林城西,毛乌素沙地南缘,海拔1100米左右,干燥度1.5,属于干草原气侯。试验区年平均气温7.9℃,绝对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27℃,无霜期150  相似文献   

2.
<正> 美洲黑杨I-63/51杨,Ⅰ-69/55杨,欧美杨Ⅰ-72/58杨是近代杨树的优良品种,它们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生长期长,抗病虫能力强.这三个无性系的亲本起源于北美洲南部,位于北纬32°17',年降雨量1200mm,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低气温为-17℃.我县位于北纬29°59',年降雨量1370mm,年平均气温为16.9℃,极端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估算了Ⅰ—69杨×青杨、Ⅰ—69杨×小青杨、Ⅰ—69杨×美洲黑杨的 F_1群体苗木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认为依据苗木生长的表型值进行 F_1无性系选择是可行的。由1~7年生林木生长相关分析结果,提出7年生时是选择优良无性系的合理时机。通过杂种无性系生长特性的测定与分析,选出两个优良无性系——Ⅰ—69杨×美洲黑杨52号和Ⅰ—69杨×青杨(长安)1062号,选择后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0.23%、101.15%。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72杨于七十年代初引进我国,目前江苏、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均有栽培.它是一种生长快、干形直、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优良树种.近几年来,滨海地区也引种了72杨,一般生长良好,但也有生长不够好的,这除了受土壤肥水条件影响外,主要与土壤盐份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在1981—1984年对72杨进行了耐盐试验,现初报如下: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设在江苏射阳沿海防风林试验站内的滨海盐碱地上.地处亚热带北缘,年平均气温13.7℃,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10.40℃,年降雨量1034.8毫米,多集中于7—8月.土质为中壤,PH值在7.5—8.5之间,土壤含盐量(指NaCl,下同)一般在0.1—0.2%范围内,潜水面一般在1.5—2米,雨季常升高到1米以内.  相似文献   

5.
马良清 《林业科学》1989,25(3):272-275
二白杨(Populus gansuensis)是一个强阳性树种,极耐干燥、耐寒,抗风沙,在河西的盐碱化和较干旱的土壤条件下,能靠微弱的季节性地下毛管上升水生长,在良好的水分条件下生长尤其迅速。该项研究的野外调查于1980—1981年在甘肃河西石羊河中游进行。研究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15.4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2681.8mm,年平均气温7.8℃,气温极值为39.5℃和27.3℃。土壤为荒漠化草甸土。研究对象为在灌溉条件下的二白杨人工林。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栽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原产美国南部,一般在海拔600米以下。湿地松适生于夏雨冬旱,有明显干湿季节的亚热带气候,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原产地年平均气温15.4℃-21.8℃,绝对最高气温37℃,偶尔达41℃,绝对最低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1270-1460毫米,从目前引种地区的情况看,凡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绝对最低气温于-18℃,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平源地区都适于湿地松的生长。湿地松在中性以至强酸性或水土流失的红壤陵地、排水不良的沙粘地均生长良好,尤以在低洼沼泽地的边缘生长最好。湿地松较耐旱,在干旱瘠薄的丘陵地也能正常生长,湿地松主根深,…  相似文献   

7.
1982年以来在湖南省汉寿进行了Ⅰ-69杨人工林生长规律与营养特性的定位研究。前三年(1982~1984年)结果表明,当地的气候、土壤生态因子适于Ⅰ-69杨生长,胸径生长年、月变异极显著。第一年生长慢,8月为高峰期;第三年较第二年次之,6月为高峰期。三年胸径年平均增长4.78 cm。主要营养元素(除Mg外)的月变异极显著,与胸径生长规律一致。年变化无显著差异,年平均含量较高,N为3.25%~3.31%,P_2O_5为0.58%~0.59%,K_2O为1.59%~1.61%,CaO为3.17%~3.28%,MgO为0.54%~0.70%,反映了Ⅰ-69杨生长与主要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的供给,处于动态平衡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8.
<正> 河南省白榆良种选育协作组,经六年的多点无性系比较,已筛选出一批生长快、干形直、易繁殖、用途广的白榆优良无性系。为选择育种、推广良种并给木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特作此鉴定性试验。一、试材采集和试验方法 1985年6月21日在孟县林科所(北纬34°28′,东经112°41′,属华北暖温半干旱地区,年均气温13.9℃,年降雨量675.9毫米,绝对最高气温42.8℃,绝对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9.
加杨适生条件及其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加杨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引入我国,由于生长快,繁殖容易,适应性强,既可成片造林,又能“四旁”栽植,所以分布全国各地.加杨适应性很强。据资料介绍,可在黑龙江省哈尔滨生长,只有在绝对最低温度-41.4℃条件下,才遭有冻害。在年降雨200—1000mm的区域,生长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内容和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兰州市东岗镇大青山本所试验基地。年平均降雨量326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70毫米,为降雨量的4.5倍。年平均气温9.4℃,绝对最高温度39.1℃,绝对最低温度-28.2℃。初霜期9月下旬,晚霜期5月上旬,无霜期为188天。圃地为轻粘壤土,PH值为8.0。 (二)种条来源与种条处理种条采自兰州市安宁区咸水沟河北杨天然林一年生根蘖苗。插穗长25厘米,其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小粒咖啡优良品种比较试验及丰产栽培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咖啡种质库选出的13个小粒咖啡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4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建立咖啡优良品种比较试验区和丰产栽培试验区,以验证各品种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优良特性,和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稳定性,试验结果筛选出CIFC7963、28号可在云南适宜植区大规模种植;T8667、T5175、CatimorP88、CatimorP128等4个品种可以扩大种植。景洪试验点年均气温高(22.4℃),超过小粒种咖啡对最适年均温(19~21℃)的要求,不适宜种植小粒种咖啡。  相似文献   

12.
佯黄竹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野生资源分布区及人工培育栽植区域内调查记载其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竹种发笋期长,发笋量大,易繁殖,适应性广,耐肥,耐湿,抗污染、抗台风、抗雪压能力强,有较强的抗性及抗病虫害能力。该竹种较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生地区年均气温为18℃左右,绝对最低温度可达-2℃,绝对最高温度可达39℃,喜欢在光照充足,海拔1 0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向阳山地生长,尤其在溪河两岸的冲积土上栽植,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四川、广东等十四个省(区)都有大面积的马尾松飞播林分,因此,进行马尾松飞播林分抚育间伐定位试验,进而选择最优间伐方案,对理论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都有重要作用。该试验研究系四川农业大学林学系主持的《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研究》科研课题的子项目之一,由巫山县林业局承担。经过5年的试验研究,已获初步成果。一、试验区概况试验区设在四川省巫山县飞播管理林场的错开峡播区。其地理座标约为东经109°59′,北纬30°48′。海拔高900—1,100米。年均降水量1,283毫米,年均降水日数129天,年均相对湿度77%。年均气温13.6℃,绝对最高气温37℃,绝对最低气温-11.7℃,≥10℃活动积温4,041℃,无霜期235天。土壤为发育在石灰岩上的  相似文献   

14.
临泽县平川公社三大队林场、一九六七年建场。到一九八一年,造林保存面积达到5480亩,其中成林3200亩,幼林1880亩沙丘灌木400亩。对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解决本大队生产、生活用材、烧柴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但在成林中,“小老树”面积达1400亩,占成林面积的43%,“小老树”的形成同二白杨具有适应性强,干形通直高大,生长迅速等特性和造林目的,是很不相称的,为了逐步摸清形成“小老树”的主导因子,以及在改造利用,促进生长发育,尽快成林成材,用于生产建设和群众生活用材等方面积累经验,提供科学依据。从一九七九年起,在三一大队林场选择立地条件一样,具有代表性的二白杨“小老树”标准地三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了改造试验。现将三年来的改造试验结果简述如下:一、试验区自然概况。三一大队林场位于临泽县黑河北岸,合黎山前山的干旱沙滩上。这里属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7℃一月平均气温-8.9℃七月平均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25.7℃,大于10℃以上的年积温3113度。年平均降水124.3毫米,变动在210.5—82.9毫米之间。年蒸发量2362毫米,相对湿度46%,年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21米/秒。无霜期168天。试验区土壤为青沙土,PH 值8.69—9.2.全盐量0.001—0.028%。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极少(表一),天然植被有生长稀疏  相似文献   

15.
经测定研究表明,在沿淮河平原的暧温带、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Ⅰ—72杨、Ⅰ—69杨和Ⅰ—63杨早期表现了显著的速生特性,是短期内培育大径材的理想树种;沙兰杨和Ⅰ—214杨虽前期生长量较小,但后期生长量大,生长持续时间长且比较稳定,亦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五年以来,我们在本省南京、泗阳,沭阳、丰县、射阳、仪征、南通、武进、太仓等地进行了Ⅰ—214杨、Ⅰ—72/58杨、Ⅰ—45/51杨、Ⅰ—63/51杨、Ⅰ—69/55杨、哈佛杨、鲁克斯杨、加龙杨8个杨树新品种的区域试验。为了掌握这些杨树新品种的生育特性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1975—1976年在南京、泗阳两地系统观察了杨树新品种的生育期、高生长、胸径生长、材积生长进程。现将两年来的试验结果整理于后,供参考。 一、年生育期 植物的年周期生长发育能否正常进行,常作为判断引种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杨树新品种的年生育期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7.
杨干透翅蛾是锡林浩特地区杨树树干的主要害虫之一,虽然没有出现毁灭性的大灾,但是,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危害。经过调查发现,该虫生活条件要求严格,危害规律明显,为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1.概况调查地点位於锡林浩特市东郊,该地近十年(1970—1980年)年平均气温2.2℃,绝对最高气温为37℃,最低气温-38℃。最大冻土深度平均2.42米。生长期最长为12  相似文献   

18.
五台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是我区的优良乡土树种之一,抗寒,生长快,树干通直,同时也是杂交育种的优良地理种源。它分布在东经113°40′—113°55′,北纬38°40′—39°的五台县清水河流域,该地的年平均气温4℃左右,大于10℃积温2000℃—2800℃,无霜期100天左右,最低气温30℃,最高气温25℃,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59%,海拨1100—1800米。解放以来由于人工引种,五台青杨  相似文献   

19.
群众杨(Populus×popularis Chon-Lin)又名小美旱,是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在五十年代选育出的一个杨树优良品种。经过十多年在北方十多个省区的区域试验和全面鉴定表明,它具有生长迅速、耐寒、耐旱、耐瘠薄等优良特性,不仅在立地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生长快,产量高,而且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亦能生长良好,在我国南至长江、北至辽河、东至河北、西至新疆的广大地区都适宜成片造林,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栽植,尤  相似文献   

20.
旱快柳又名西荒快柳,是辽宁省海城县东四方台乡西荒村社员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选育出来的一种优良柳树无性系。根据辽宁省二十多年的栽培试验,其生物学特性有四大特点: 1.喜光,耐低湿,适应性强。旱快柳是喜光的阳性树种,年平均气温要求在6—10℃,最低气温—39℃,有效积温3200—3600℃,年降水量650—1000mm。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除干旱粘重透水透气不良的土壤外,其它土壤PH值在6.7—8.2范围内均可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