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把农电体制改革作为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主攻方向1.一是抓好“三取消、一精简、四到户”的农电体制改革 ,即取消镇级趸售管电体制、取消村级管电机构、取消私人承包管电 ;精简供电职工和农村电工 ;以实现县乡 (镇 )电力一体化管理 ,由乡 (镇 )供电所抄表、收费、管理、服务四到户。二是在理顺乡 (镇 )供电体制 ,统一规范管理的基础上 ,对乡 (镇 )供电所实行收支两条线 ,乡(镇 )供电所电费收入全部上交、所需费用支出由县 (市 )供电企业统一核拨。三是加强农村管电人员的培训 ,健全农村用电公开制度 ,全面推行统一电价、统一发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盐都县供电局从1998年起改革乡(镇)电管站管理模式,在全县21个乡(镇)设立供电营业所,从1999年4月1日对乡(镇)供电营业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了县乡电力一体化管理。 1 基本原则 1.1 取消乡(镇)供电营业所独立核算资格,由县农电总站统一核算,总站对乡(镇)供电营业所实行相对独立的内部经济核算,突出经济责任制考核。总站设财务组,乡(镇)供电所设核算员,实行报帐制。 1.2 取消用电承包(包括10千伏用电管理承包和公用变低压经营承包),乡(镇)供电所按规定的到户综合电价向各类用户收取的电费全部汇交县农电总站。乡(镇)供电所管电费用和村电工报酬由总站核定后发放。  相似文献   

3.
宁化县是福建省农电“两改”16个试点县之一,1999年6月18日代管协议签订后,省局委托三明电业局对其代管.乡(镇)农电体制改革于1999年9月完成.除省局直接供电的二个乡(镇)外,其余13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供电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艰难细致的工作,乡(镇)水电站的人、财、物及债权债务盘点移交,供电所于当年11月1日起正式进入厂网分开、收支两条线运作.全县供电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实行“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二监督、一上墙”的运行机制.185个行政村6.6万农户供电全部由县电力公司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岗位培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自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把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纳入六项基础设施以来 ,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全面地开展起来了 ,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农电体制改革主要是理顺省、县、乡(镇)电力系统配用电管理关系。在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营业所后 ,所有人员纳入县供电企业统一管理、由县供电企业根据实际需要 ,进行定编、定岗、定责 ,按定编标准对供电营业所人员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考核 ,择优聘用。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领导曾指出 :“在实施体制改革与农网改造时 ,必须同步进行 ,体制改革到位后 ,才能保证农网改造成…  相似文献   

5.
体改 :降低了电价 ,刺激了电量增长国务院作出农电“两改一同价”的决策后 ,江西省政府、省电力公司及有关部门针对全省农电管理体制长期不顺的具体情况 ,提出“先改革农电体制 ,后改造农村电网”的农电“两改”措施。江西省第一步先理顺乡村农电管理体制 ,要求将乡(镇)电管站改造为县农电企业的派出机构 ,由县农电企业对农村用电实行直供直管 ,抄表到户 ,减少农村供电的中间环节。目前 ,江西省95 %的县(市)供电企业已接管了乡(镇)电管站 ,大部分(乡)镇电管站都取消了经济核算 ,不少县(市)实行了对农村用电直供直管。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根据福建的实际情况 ,我们确定了县级供电企业体制改革主要实行代管、然后过渡到股份制 ;电网改造由省电力公司统贷统还的基本思路 ,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和努力 ,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县供电企业“代管”工作。全省60个县供电企业中 ,有49个县 (市、区 )人民政府与省电力局签订了委托代管协议。其中42个县供电企业已完成代管交接工作。二是乡(镇)电管站的改制工作。全省需要改革的987个乡(镇)电管站 ,已完成599个 ,需暂缓改革待批的12个 ,已完成改革任务约61 %。其中 :列为1999年度竣工的16个县 (市、区 )需要改制的…  相似文献   

7.
一、改革乡 (镇 )农电站管理体制1998年6月20日 ,由县电力公司开始着手对全县各乡 (镇 )农电站实行代管 ,并于1998年8月20日实现全面接管 ,各乡 (镇 )农电站人、财、物全部纳入县电力公司统一管理。县电力公司接管后 ,重新组建了基层供电所班子 ,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了“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的管理机制 ,并制定了奖罚措施。下派财务人员 ,实行委派制 ,财务管理上实行收、支两条线 ,使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运行轨道。二、实现厂网分开、独立核算按照国务院农电“两改一同价”的要求 ,理顺农电管理体…  相似文献   

8.
一、福建省农电体制改革情况(一)改革前情况由于水力资源丰富,福建省各县甚至村都有小水电,全省地方水电站有4509座,装机296万千瓦,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水电的55.5%和51.3%。改革前福建电网呈现这样格局:全省84个县(市、区),省公司直供直管的主要在8个地级市各区和2个直供县、2个趸售联营县和1个代管县;有5个县由省公司与趸售县交叉供电;另外55个全为趸售县,隶属于县政府,行业属水利厅管理。乡(镇)电管站大部分是网厂合一的实体。因多种供电体制并存,大小电矛盾十分突出,电网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出现无序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省“两改一同价”工作进展顺利。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作按计划进行,农电体制改革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用电同网同价试点工作已经开始。一、实现对趸售县供电企业全部代管河北南网共有县供电企业100个,其中趸售县供电企业83个,直供县供电企业17个。进入90年代...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家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出台,其核心是改革乡(镇)电管站(以下简称乡站)体制,城乡低压配电网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将乡站的人、财、物纳入县级供电公司管理.乡站改为县级供电公司的供电所(派出机构),负责所辖的农村低压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在农村电价管理上要逐步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这一举措,对改变日前乡站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解决乡站财务管理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潮州市近郊农村乡镇电网改造前电力设施基础薄弱 ,供电损耗高 ,电价 1 .5~ 2 .0元 /k W·h以上并不鲜见。“两改一同价”阶段性任务完成后 ,供电线路设施有所改善 ,电价也按有关规定多次下调 ,同时实行“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的“四到户”政策 ,很快促进了农村供用电量的大幅度增长。自 1 999年末到 2 0 0 1年的增长是 1 998年的 1 .7倍 ,直供电区域扩大了 2倍以上 ,供用电管理也随之出现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由于农网改造资金所限 ,农村中部分低压供电线路有待进一步改造 ,而用电量迅速增长 ,原趸售户承担的变损和低…  相似文献   

12.
作为浙江省计经委和浙江省电力公司确定的首 批“同网同价”试点县之一,绍兴县从 1999年初开始大 规模的电网改造,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县农网改造投 入资金2.93亿元。已基本达到了同价条件。 1 农网改造与体制改革双管齐下 根据国发[1999]2号文件精神,在网改的同时,我 们着手进行乡(镇)电管站管理模式的改革。撤消了农 电总站、乡(镇)电管站,试行营配合一、站所合并的供 电营业体制。按营业地域重新设置了供电营业所,基 本上按2~3个乡(镇)设置一个供电营业所,其人、财、 物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的统一管理。新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的逐步深入,乡(镇)供电营业所将按国务院2号文件要求改革为县供电企业的内部机构.农电的安全责任也由过去承担高压责任转为按产权分界点来承担,因而农电安全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使农电安全适应新形势地发展呢?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工》1999,(1):4
为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8]134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请示的通知》精神,改革乡(镇)电管站的管理体制,理顺县供电企业与乡(镇)电管站的关系,规范农村供用电秩序,降低农村电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电力公司提出加快乡(镇)电管站改革、实行城乡电网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规定:“对城乡低压配电网实行统一管理,将乡(镇)电管站改为县级供电企业所属的供电所,负责农村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其人、财、物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如何配合农电体改,加强乡(镇)供电所财务管理,本文就此谈一些设想。 1 供电所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方式。农电资金统一管理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农村电工的报酬、劳保福利,既有利于提高农村电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堵塞了各  相似文献   

16.
衡水农电系统现有11个县(市、区)电力局,全部为趸售县供电企业。2000年以来,该公司以创一流为主线,狠抓企业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加快电网发展,县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目前,桃城区、冀州市、景县三个县(市、区)供电企业已经通过了省公司一流企业验收。其中,在2005年度国家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综合评价排名中,该公司景县、枣强县、冀州市、安平县四县(市)供电企业进入了河北南网前20名,  相似文献   

17.
县供电企业对乡(镇)供电所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后,有关具体账务处理问题,笔者试拟《县级供电企业内部往来核算办法》来处理这一问题。 县供电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设置“内部往来”科目核算与乡(镇)供电所之间进行交款、拨款的往来核算。本科目下设:解交公司款、下拨经费、所属上交款、拨入经费四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做好乡(镇)电管站的体制改革工作,我局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办法,先后建立了14个试点供电所,通过近半年的实际运作,供电所已初步显示出应有的作用。 1 供电营业所建立的原则与做法 1.1 供电营业所的性质和任务 供电营业所是县电力局(简称县局)的派出机构,不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第三产业除外),不具有当地政府管电职能,不属于独立的民事主体,接受县局各专业科室的对口指导与检查。供电所的主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19.
我省县级农电体制改革的模式主要是对县级供电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目前已有93 %的县(市、区)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乡(镇)电管站改革已完成80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 ,有75 %的县(市、区)网改工程已全面启动 ,其中23个县(市、区)已竣工。过高的农村电价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全省农村到户电价平均降低0.4元/千瓦时左右。一、县级电力体制逐步理顺。全省94个有农电的县(市、区)中 ,已组建了83个县(市、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并已正式挂牌营运。二、城乡电力一体化管理逐步形成。我们取消了中间管理环节 ,将乡(镇)…  相似文献   

20.
徐理  王盾 《农村电工》2000,(1):27-27
l 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国务院[1998]34号、[1999]2号文件下发以后,我们进行了认真学习,结合实际制定了《阎良区乡(镇)电力管理站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1998年9月成立了以主管区长挂帅、供电分局和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1999年1月7日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政府召集专门会议,转发了阎良供电分局关于《阎良区乡(镇)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并于1999年1月29日前完成了阎良供电分局所辖9个供电营业所挂牌仪式,将原“阎良区农电管理总站”改制为“西安供电局阎良供电分局农电管理总站”.明确了供电营业所为供电分局的派出机构,实现了由供电分局对供电营业所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