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安徽当涂县塘南镇是全国知名的养蟹大镇,现有养殖水面3万多亩,所产螃蟹个大黄肥,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强,以致当地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只螃蟹一担稻,一斤螃蟹一克金。塘南是我国生态养殖技术的发源地,该镇运用"植草、投螺、稀育、立体养殖"模式被国家相关部门命名为"当涂模式"。而今,随意泛舟在塘南任何一家养殖户承包水面上,视野所及满眼碧水,清澈的河底水草丰盈摇曳,成群的螺蛳在河床上留下一道道爬行轨迹,你会惊叹河蟹养殖水面居然  相似文献   

2.
成蟹养殖是指将幼蟹养成商品蟹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较快,技术趋于成熟。以养殖水域的类型来划分,主要有池塘养蟹、湖泊养蟹、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大力调整水产品养殖结构,促进了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特别是河蟹养殖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中,在引进、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水产科研、推广、生产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攻关,总结并推广了大中水面养蟹、稻田养蟹、池塘养蟹、沼泽草塘养蟹四种河蟹养殖技术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省河蟹养殖面积达到89.1万亩,比2002年增长了11.5倍;2002年到2006年5年间,  相似文献   

4.
<正> 池塘养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水产养殖项目,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 池塘养蟹与以往在天然湖泊、河沟中投放蟹苗,作粗放式的放养有着显著不同的特  相似文献   

5.
成蟹养殖是指将幼蟹养成商品蟹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较快,技术趋于成熟.以养殖水域的类型来划分,主要有池塘养蟹、湖白养蟹、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等.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聂智敏(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332000)稻田养蟹与早已推广普及的稻田养鱼一样,是复合生态渔业的一种形式,其原理是稻蟹共生互利。这种养殖模式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有为数众多的农民养殖户开始试养殖,下面就稻田养蟹的几个技术要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沟养殖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河沟生态特点,认为可将河沟划分为宽浅型和窄深型两种类型,浅滩面积占40%以上的宽浅型河沟养殖河蟹效果较佳,应侧重养蟹;浅滩面积低于40%的窄深型河沟养殖河蟹则不理想,应侧重养鱼.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稻田养蟹与早已推广普及的稻田养鱼一样,是复合生态渔业的一种形式,其原理是稻、蟹共生互利。这种养殖模式正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就稻田养蟹的几个技术要点作一介绍。一、水稻下栽前田块的整治须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较规则的田块,整治成畦,畦宽...  相似文献   

9.
严爱平 《科学养鱼》2004,(10):42-42
当涂县大陇乡南柘村水产养殖专业户汪继贵,2002-2003年在利用河沟水草生态修复技术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当地科学致富的典型。现将他两年来利用河沟水草生态修复技术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沟壑泉水养殖和黄河水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以及河蟹的生长效果。结果显示:2016年3-10月河水养蟹池塘除水温、溶解氧整体低于泉水养蟹池塘外,pH、电导率、氨态氮以及亚硝态氮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实验结束时河水养蟹模式下河蟹的平均壳长、壳宽(5.61±0.362cm、5.95±0.373cm)与泉水养蟹差异不显著,体重、体重特定生长率(89.32±13.05cm、1.179%/d)显著高于泉水养殖。养殖水环境、养殖技术以及养殖理念的不同,导致在养殖存活率上存在差异,泉水养蟹成活率为51.2%,相比河水低了6.6%。综上所述,初步认为河水养蟹模式适合本地区河蟹养殖发展,建立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湖泊网围养蟹技术是一项新的养殖工艺。江苏省于1989年试点取得成功,1990年在全省推广,网围养蟹面积进到5800亩,比1989年扩大5.8倍,养殖产量35578.5公斤,比1989年增长8.8倍。1991年全省网围养蟹面积已扩展到17000亩,遍及全省主要湖区,已投放幼蟹68500多公斤。网围养蟹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河蟹市场的走俏,河蟹养殖成为淡水渔业养殖队伍中的一支新军。我所于1996年6~11月进行了稻田养蟹生产性试验,旨在以点带面,推动唐海县稻田养蟹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稻田养蟹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应大力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河蟹“插苗”养殖,是指在成蟹养殖池中套养蟹种的一种轮养模式,旨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益,是当涂县养殖户对河蟹轮养模式的通俗说法。一般在每年7—8月份,放养规格为300~800只/kg的蟹种,密度为每667 m22 000~3 000只。河蟹“插苗”养殖,在当涂县大陇镇已有10年左右的养殖史,但是采用“插苗”专业养殖“六月黄”的模式,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三、2005年蟹市所引起的启发和思考1.养殖生产与市场脱节,全国养蟹一股风,市场消化跟不上这几年大闸蟹养殖迅猛,全国产量短短几年就翻了番。产品一多,市场难以消化,价格难以保证,造成价低伤农的结果。养蟹技术面上推广效果很好,但在如何关心蟹农把蟹养大养好的同时卖出个好价钱,显然缺乏手段。类似例子在养殖业很多,值得反思。2.养蟹生产应避免甲鱼养殖的怪圈水产品养殖中往往有这么一条走向:高价产品、问津者众→专家技术攻关→技术突破、赢利丰厚→迅速推广→价格走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在低价中几乎唯一的做法,除非退出放弃)→失去人…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省是我国河蟹养殖大省,目前全省河蟹养殖面积约为360万亩(其中池塘100多万亩),总产量近11.6万吨(其中养殖10.74万吨,捕捞约0.86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量的13.18%。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探索创新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和模式。安徽省率先总结、推广池塘和大水面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被业界赞誉为"当涂模式"和"安庆模式"。当涂模式包括种草、投  相似文献   

16.
宁夏稻田河蟹生态种养高产高效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以来,宁夏在引黄灌区13个县市区示范推广稻田河蟹生态种养技术,经过短短三年时间,养殖规模就从2009年的16.7hm2推广到了2011年的6200hm2.在大面积推广的过程中,宁夏水产技术推广站委派笔者连续三年在青铜峡市进行了小区精准试验示范,试验表明,通过推广稻田河蟹生态种养技术,在确保水稻不减产的前提下,将河蟹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实现一地两用,一水双收,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稻田养蟹在宁夏得到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一套稻田养蟹"宁夏模式"和生产技术.现将2010年青铜峡精准试验小区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我们在宜兴市新芳镇开展蟹池套放网箱养蟹试验,并通过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殖模式的对比,以探索网箱养蟹的回捕率,尝试河蟹养殖新技术,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 基本情况和主要技术1.1 池塘条件 选择在宜兴新芳镇埝兴村的养蟹池塘,紧靠进排水方便、无污染、具优质水源的西溪河,面积30亩,水深1.3m~1.5m,淤泥深度0.1m;蟹塘呈长方形,塘底平坦,对角线安排进出水口,可高灌低排。2001年11月底干池,用生石灰消毒,用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进行河蟹养殖,由于当时养殖技术经验不足,大部分采取掠夺性养殖,不注重水体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致使河蟹越养越小。自2006年以来,笔者开始在河沟等流动水体进行生态养蟹试验,成蟹产量、规格和品质有较大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把2006年~2007年生产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无排放节水模式池塘河蟹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排放节水池塘养蟹模式是指池塘养蟹期间,只加注少量的新水来维持蟹池应有的水位,不换水,应用生态调控自动修复技术,达到改善养殖环境的一种养蟹方式。我们从河蟹养殖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养殖节能减排的角度入手,探索无排放节水模式池塘河蟹高产养殖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操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生物修复技术为主的河蟹养殖技术概括为"当涂模式",它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协调同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在夏季水体透明度60厘米以上和水草覆盖率达到40%~70%,明显好于前几年水质外观状况,河蟹规格和品质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