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结合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实际,采用综合定级方法,划分土地级别界线;以收益还原法分析计算租赁样本,确定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以剩余法分析房屋交易样本,计算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在收集相关的成本费用、利息、利润及增值收益等资料的基础上,以成本逼近法计算确定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结果表明:土地级别基本上是从城市中心的一级地向外逐步降低过渡到三级;距离城市中心越远,各类用地地价的差别就越小。此次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各级别及用途土地都较2009年评估的基准地价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基准地价提高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2.
王东梅  关新 《北京农业》2013,(21):233-234
以辽宁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在对不同用途土地地价的动态分析基础上,得出地价时间变化趋势分布特征,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市场,促进城市土地市场健康、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2010年为基期,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稳定上涨,但各个级别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根据天水市秦州区2007年和2013年基准地价的更新成果,通过计算同级各类地价比率指数、同级各类地价环比指数、同类各级地价比率指数、同类各级地价环比指数在内的基准地价内部结构比率关系,并在计算结果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天水市秦州区基准地价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州区各类用地的地价均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各级土地均为商业地价大于住宅地价大于工业地价;居住用地价格近些年增长较快,尤其在Ⅰ、Ⅱ级地上;工业用地的Ⅴ、Ⅵ级地价较其他级增长显著,反映出秦州区工业向城市周围转移的趋势.主成分分析中第1、第2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高达96.263%,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86.768%,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9.496%.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天水市秦州区基准地价动态变化的主要内在驱动因子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完善度和交通便捷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城市理性地价是城市土地资产核算和价值评估的客观需要,可为政府根据价格信号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以全国35个重点监测城市2008-2013年住宅地价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得城市地价质量,运用序列化比较检测城市地价间的协调程度,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城市理性地价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住宅地价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仅哈尔滨、南京等9市略有下降;(2)住宅地价处于基本合理范围内的城市约占60%,其余城市地价实际值与理论值差距较大;(3)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地价水平进行衡量,东部沿海城市条件优越,形成双高型城市;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差,形成双低型城市;(4)地价较为合理的城市其地价与地价质量协调性也较好,二者匹配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基准地价变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2次定级估价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招拍挂制度、商圈集聚效应、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土地取得成本等方面探讨了基准地价水平变化的原因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与地价变化的关系。得出兰州市基准地价的变化将会呈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持续上涨,工业用地基本持平略有上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根据《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的要求,遵循城市地价监测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以各类土地定级估价资料为基础,在此次克拉玛依市城区土地价格调查的工作范围内,分别布设商业、住宅、工业3种用地类型的地价监测点,并根据估价规程的要求求算地价,建立起以地价监测点为核心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7.
对内蒙古自治区14个样点旗、县(区)所在地基准地价与其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商服繁华度是影响商业地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城镇基础设施状况是住宅地价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基础设施状况和道路通达度是工业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土地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2016年地价水平与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和地域分布特征,探讨城市地价水平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城市土地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地价水平、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地域上的差别,呈现从东部、中部、西部方向的递减趋势;城市地价水平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土地利用效率的增长对地价的影响程度从商业、居住、综合、工业的方向递减,反之,不同类型地价的增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掌握城市地价水平与土地利用效率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对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保障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萍乡市为研究区域,探索不同房地产发展时期的住宅地价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程度,为经济欠发达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及土地调控政策制定等提供借鉴。【方法】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法,进行住宅地价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GWR模型分析不同房地产发展时期住宅地价各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1)随着萍乡市房地产市场由快速发展逐渐过渡到平稳期,住宅地价"一个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被打破,逐渐呈多中心"峰值"的分布格局。(2)萍乡市不同房地产发展期内容积率对住宅地价的贡献度均最大,地块面积次之。(3)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欠发达城市与发达城市之间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突出表现为欠发达城市内规划条件对住宅地价影响较大,而基础设施、交通、环境条件等的影响则相对均质且有限。【结论】开展欠发达城市住宅地价分异规律和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程度研究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但欠发达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有其自身特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是基准地价工作的难点,尤以西部地区更为典型.通过分析西部卫星型小城镇工业测算中遇到的问题,在利用住宅地价模型测算工业地价的思路指导下,借助级差系数法和比例系数法进行该地区工业地价模型比对.结果表明:当前基准地价测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应于西部卫星型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调整法,并通过皋...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对喀什市土地资源承载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市的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但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以全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为参照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始终呈超载状态,但下降趋势明显。因此,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保证喀什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且市内发展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有效协调市内区际关系保证整体可持续发展也是喀什市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李奇  孔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53-10855
根据1977和2012年2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在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重心移动模型研究了1977 ~2012年喀什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以及合理性.结果表明,1977~2012年喀什经济开发区园地面积变化率最大,其次是城镇住宅用地面积,耕地、林地的变化速率也较大;草地和地表水资源用地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较大,同时难以利用的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向水资源移动相反的方向偏移,林地和耕地顺水源向南偏移;驱动喀什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重心的移动方向与城市未来发展具有一致性和合理性,利于未来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德州市城区基准地价演变趋势,通过对比德州市2010年和2007年城区基准地价,从定级范围、地价内涵、土地级别、技术手段和地价水平五个方面分析基准地价更新变化情况。更新后的基准地价,在范围上更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涵上更加充实,由"毛地、熟地价格"调整为"净地价格",容积率分级别确定;在级别上进一步优化调整范围;在手段上更加丰富科学;在地价水平上更符合德州地价变化情况。更新后基准地价存在的问题凸显在工业用地级差偏小,不能准确反映区位差别;受政策调控影响明显,不能客观反映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价模型是对城镇地价高低的空间立体表达方式。阐述了数字地价模型研究的现实意义,详细介绍了数字地价模型理论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并对样本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系统说明了各种空间插值方法及其模型对比研究的成果,同时对数字地价模型的理论体系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数字地价模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城镇基准地价居于基础地位,是其他地价产生的根源[1],是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地价水平的依据,对一个城市地价起着导向作用。该文在对2011年淮北市基准地价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基准地价内部结构比率,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揭示城镇基准地价的一般规律,并分析地价结构比率变化产生的原因,以期城镇基准地价在实际应用中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2005—2015年西安市土地平均价格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长期趋势法对2016—2020年西安市的地价水平进行预测。研究表明,2016—2020年西安市地价水平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政府应采取诸如加强土地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完善地价的市场形成机制、优化土地供应结构等管理对策,对城市地价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耦合机制,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ArcGIS10和SPSS21进行了新疆16个城市2005年以及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时空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新疆地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参数指标随时间在不断增加,新疆地区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另一类城市如石河子、哈密、阿勒泰等土地集约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第三类城市如阿图什、喀什、和田等集约水平不高,但略有提升。(2)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与城市化进程交互作用,相互促进,但两者并非同步发展;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是动态变化的,两系统间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劣化。(3)通过耦合协调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不相匹配而且呈现地域性特征,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空间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杰  张磊  葛京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45-14048
以石家庄市土地价格为例,利用SPSS软件对城市地价与用地规模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可能-满意度模型和"地价-用地规模"模型预测多因素约束条件下石家庄市2012年的城市合理用地规模,并对2个模型得到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地价-用地规模"模型可科学预测城市合理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19.
利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市场替代法、碳税法、影子价格法估算了近10a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生态损失价值,并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了建设用地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经济增长价值。得出结论和建议:①近10a来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地生态损失价值远远大于建设用地增加的经济增长价值;②建设用地增加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少,而固定资产和技术水平的贡献率越来越大;③黑龙江省在城市化进程中忽略了园林地的生态价值,导致建设用地迅速扩张;④黑龙江省未来应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