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山东棉花病害主要有19种,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为害特点,一般分为四大类:苗期病害、枯黄萎病、铃部病害及叶部病害。在抗虫棉田,苗期病害、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尤为突出,选用种衣剂,可提高苗病防治效果,用抗病品种防治黄萎病是重要措施,对红叶茎枯病采取追施和喷施磷钾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吕纪增 《北京农业》2005,(10):10-10
温室番茄的病害主要有叶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煤污病、菌核病、青枯病、软腐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茎基腐病、花叶病、条纹病、卷叶病、日灼病和脐腐病.虫害主要有斑潜蝇、白粉虱和蚜虫.按植物病害的发病原因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又称生理病害防治,侵染性病害防治分为3种类型:土传病害的防治,叶、茎、果病害的防治和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在6、7、8月份利用夏季最热时期对大棚进行高温消毒,对土传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枯萎病、蔓枯病等多种病害,及根结线虫的防治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温室番茄病虫害分类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番茄的病害主要有:叶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煤污病、菌核病、青枯病、软腐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茎基腐病、花叶病、条纹病、卷叶病、日灼病、脐腐病.虫害主要有斑潜蝇、白粉虱、蚜虫.按植物病害的发病原因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又称生理病害防治,侵染性病害防治分为三种类型:土传病害的防治;叶、茎、果病害的防治;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烟草青枯、病黑胫和根黑腐病是中国南方烟区多发性的主要土传病害。目前,生产上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栽培抗病品种、应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但由于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而无法从根本上进行防治。2004—2006年先后采用“单药灌茎”、“两插两灌”和“三药灌茎”等药剂防治方法对烤烟青枯病、黑胫病和根黑腐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两插两灌”和“三药灌茎”对三种根茎性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土传病害,在我国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病原菌的积累造成疮痂病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严重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本文阐述了马铃薯疮痂病的危害,分析了马铃薯疮痂病抗性资源筛选和分子标记在抗病育种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筛选抗病种质资源、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疮痂病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土传病害的危害和原因,以及各种土传病害的防治方法、防治机理和研究概况.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种植抗病品种、进行土壤消毒、生防菌防治、有机肥防治,提出了当下 土传病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土传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番茄病害严重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主要包括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番茄溃疡病等。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对候选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番茄抗病性鉴定方法及主要成果,为番茄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温室甜瓜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大棚种植甜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介绍了甜瓜常见的几种土传病害包括枯萎病、蔓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症状,以及这些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农户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枯萎病、蔓枯病在网纹甜瓜设施栽培中经常发生,该病为土传病害,特别在葫芦科作物连作情况下,发生更为严重,重者导致绝收,给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移栽灵是中国农业大学研制发明的防治温室瓜菜土传病害的专用药剂,具有杀菌和生长调节的双重功效。瓜菜示范基地使用结果表明,移栽  相似文献   

11.
枯萎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为害薄皮甜瓜种植。而用嫁接技术可有效防治这些病害,并提高植株的机能,对于克服连作障碍,抗病、增产效果明显。文章以当地薄皮甜瓜品种铁把瓜为例,介绍了薄皮甜瓜的育苗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樱桃番茄是大连市设施蔬菜主栽品种,当前设施栽培重茬问题比较突出,根结线虫病、枯萎病、青枯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严重,造成保护地番茄减产减收。目前菜农普遍使用重茬剂防治土传病害,但效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3.
高粱丝黑穗病是由土传病菌——丝轴黑粉菌引起,其是遍布全世界的重要病害,也是影响我国高粱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上应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的最重要途径。对病原菌及其生理分化、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抗病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选育抗病品种和丝黑穗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芦笋茎枯病是影响当前芦笋生产的一项重要问题。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亚洲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近年来我国芦笋面积不断扩大,其危害程度也随之加重。一旦得了茎枯病,轻则减产,重则毁园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因为一旦感染茎枯病将很难根除,因此,芦笋茎枯病被称为"芦笋癌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种类、发生规律、病害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等研究,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芦笋茎枯病[Phomopsis aspasagi(Sacc.)Bubak]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和病害防治5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了芦笋茎枯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实时荧光PCR分析茎点枯病菌诱导下芝麻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和基因表达,以探讨POD在芝麻抗茎点枯病过程中的作用。酶活变化分析表明,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下抗病品种豫芝11POD活性比感病品种冀9014升高快,感病品种在病原菌诱导36h后,POD活性才明显上升且高于抗病品种。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后,抗病品种豫芝11中POD基因的表达从开始就有上调表达趋势,而感病品种冀9014在24h后才上调表达,且表达量前者高出后者5倍多。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下,POD活性和基因的表达在芝麻抗病品种豫芝11和感病品种冀9014中有明显差异,可以推测,酶的活性变化、基因上调表达时间及表达量上的差异与芝麻的抗病反应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晚疫病是越南马铃薯上最重要的病害。各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在江河三角洲地区晚疫病的发生通常比较晚,从12月下旬即第二个生长季后半期开始发病,在1月至2月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时,晚疫病常常严重流行。在Sapa地区(北京高原),整个生长晚疫病对马铃薯作物都是主要威胁。在感病品种上病害的发生和严重度可达到100%。在大叨地区,在干旱季节(11-4月)晚疫病发生最轻,而在雨季(5-10月)严重流行。在越南,还未进行晚疫病菌生物学和流行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对晚疫病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筛选新的杀菌剂。大部分工作集中在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筛选。目前需要进行晚疫综合治疗、流行学、晚疫病菌生物学和抗病育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培训。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多种病害的影响,款冬花(Tussilago farfara L.)连作出苗率低、死亡率高,其中土传病害根腐病较严重,防治难度大.对病原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是引起款冬花种茎腐烂的主要病原.为了防治该病害,在款冬花连作的种植模式下,采用8种杀菌剂,分别以高、中、低不同剂量浸泡款冬花种茎,通过...  相似文献   

19.
顾言荣 《河北农业》2005,(10):23-24
土传病害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主要障碍,严重制约着蔬菜保护地的发展。所谓土传病害是指由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蔬菜保护地中常见的土壤传染病主要有:番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褐色根腐病、猝倒病、溃疡病、黄瓜蔓枯病、疫病、茄子枯萎病、黄萎病、辣椒青枯病、芹菜软腐病、莴苣菌核病等。辣椒立枯病、炭疽病、锈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叶霉病、晚疫病也主要是由土壤或土壤中的植株病残体传播。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马铃薯研究所近几年来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初步探明了晚疫病的感染途径和获得一些比较有效的结果。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解决这一病害,可能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育种手段来解决,推广普及已有的抗病优良品种和进一步选育并应用高一级的抗病品种,达到基本控制晚疫病流行。如黑龙江省在马铃薯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