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直接产生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纯系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提高转基因杂交后代育种选择效率的新途径,即在花药培养过程中添加抗性筛选物质,直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体。以转bar基因水稻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杂交F1为试格进行花药培养,并对分化的绿苗进行PCR检测和田间抗性检测。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添加PPT0.05mg/L与未添加PPT的对照,均产生较多的愈伤组织和绿苗,并有较高比例不抗除草剂的假阳性株。当PPT浓度增至0.1mg/L时,所得花培苗全部抗除草剂,显示很好的筛选作用。PPT浓度继续增加,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急剧下降。当PPT的浓度增至5mg/L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幼苗分化完全被抑制。对30个加倍单倍体系作连续两代农艺性状考察,约73%以上的株系在遗传率较高的性状中,变异系数很小(<10%),说明这些株系的基因型已经纯合,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岗山3号"蔺草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及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D浓度为2.0mg/L,6-BA浓度为0.5mg/L时,蔺草种子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74.7%;在IAA浓度为0.5mg/L,KT浓度为2.0mg/L时,蔺草种子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为83.3%;IAA与KT的比值对再生芽和再生根形态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红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及壮苗和生根培养,成功建立红掌高效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当6-BA的浓度为1.5 mg/L,2,4-D的浓度为0.2 mg/L时,有愈伤组织产生的叶片数最多,愈伤组织状态也最好;分化培养基为"MS+BA 1.0+KT 0.5,Agar0.8%,Suc30%";卡那霉素最终筛选浓度为2.0 mg/L;除菌剂为100 mg/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500 mg/L头孢唑啉钠。讨论了外植体切割方法。  相似文献   

4.
蔗糖转运蛋白(sugar transporters,SUT)是一类介导蔗糖跨膜运输的蛋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水稻(Oryza sativa L.)SUT家族中有5个蔗糖转运蛋白,其中OsSUT3、OsSUT4和OsSUT5的大部分功能还未揭晓。本研究以转反义OsSUT5基因水稻为实验材料,通过抑制OsSUT5基因的表达,比较愈伤组织增殖率和植株分化率,分析反义抑制OsSUT5基因表达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反义抑制OsSUT5的水稻,盾片膨大以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率显著下降(P0.05),第1代愈伤组织干重为0.028 80 g/皿,第2代为0.119 93 g/皿,显著低于野生型水稻的0.058 70 g/皿和0.174 55 g/皿(P0.05);继代培养5代之后,转基因和野生型的水稻愈伤组织鲜重增加没有显著差异,但转基因水稻的愈伤组织活力下降、水渍状明显,绿苗分化率为65%,显著低于野生型水稻的82.5%(P0.05);对愈伤组织的OsSUTs基因定量分析显示,与野生型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的OsSUT5和OsSUT1基因表达量下降近1倍,而OsSUT2和OsSUT4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OsSUT5基因参与水稻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对蔗糖的吸收和转运,为深入解析OsSUT5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对韭菜根尖培养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卡那霉素 (Km)和G41 8对韭菜根尖培养植株再生均有抑制作用 ,随浓度提高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频率逐渐降低 ,G41 8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当Km取 2 0mg L、G41 8取 1 5mg L时 ,不能诱导成芽。羧苄青霉素 (Crb)和噻孢霉素 (Cef)对韭菜的植株再生也有抑制作用 ,当Crb≥ 3 0 0mg L、Cef≥ 2 0 0mg L时 ,严重影响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频率 ,出芽数也迅速减少 ,抑制作用随浓度提高而增强。在所取浓度范围内Timen tin对植株再生的抑制作用较小 ,对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频率影响不大 ,但是随着Ti mentin浓度提高 ,出芽数逐渐降低 ,当Timentin =50 0mg L时 ,出芽数降低到对照的49 4%。  相似文献   

6.
表油菜素内酯(EBL)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 (L.) Merr.]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并在不同盐胁迫下加入不同浓度的EBL,分析EBL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和再生,以及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0.6%时,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受到抑制;当NaCl浓度≥0.4%时,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再生受到抑制。在盐胁迫下,加入0.05 mg·L-1EBL对愈伤组织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显著,加入0.02 mg·L-1EBL对愈伤组织再生的促进效果最显著。当NaCl浓度为0.6%时,经0.05 mg·L-1 EBL处理,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的直径增长率升高51.74%,鲜重增长率升高49.73%;当NaCl浓度为0.4%时,经0.02 mg·L-1EBL处理,愈伤再生成苗数提高38.14%,根长≥5 mm数提高20.12%。本研究获得了耐盐性更强的沟叶结缕草植株,表明离体条件下添加EBL可有效缓解盐胁迫,促进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再生。该研究结果为沟叶结缕草更广泛地应用于盐碱地改良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用籼稻品种D-68成熟胚作为离体诱变材料,以氯磺隆(Chorsulfuron)为选择剂,5-溴尿嘧啶(5-BU)、2-氨基嘌呤(2-AP)及混合诱变剂(5-BU:2-AP=1:1)为化学诱变剂,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诱变剂与氯磺隆筛选复合处理对水稻愈伤组织再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磺隆浓度为25mg/L时,极显著的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浓度超过50mg/L时存活的愈伤组织无分化能力;适宜浓度的诱变剂处理与氯磺隆筛选相结合,有提高诱发抗氯磺隆细胞突变频率的作用;与对照比,20~60mg/L化学诱变剂诱导的愈伤组织,再用25~75mg/L氯磺隆离体筛选复合处理的愈伤组织抗性增强;其中以5-BU诱变剂处理的效果最好。此外,细胞水平抗性反应与再生植株抗性反应是一致的,初步筛选出水稻抗氯磺隆的细胞突变体。  相似文献   

8.
用60Coγ射线和叠氮化钠(NaN3)处理玉米愈伤组织,在含1.0%NaCl的高渗培养基上筛选,对再生植株株系进行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20 Gy的辐射和1 mmol/L NaN3是较为适合玉米愈伤组织诱变的处理组配。22个再生植株株系中,有5个诱变株系的耐旱性高于未诱变对照,其中1个株系的耐旱性与耐旱自交系“81565”接近。此外,从M1代株系中发现了1个雄性不育株,鉴定为细胞核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孢子体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9.
不同激素配比对百合叶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兰州百合和台湾新铁炮百合的叶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4-D能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浓度为1.5~2.0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愈伤组织质量较好.一定浓度范围内的6-苄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以及萘乙酸(NAA)间的配组,能诱导小鳞茎的形成,并进一步分化成不定芽.当激素组合为6-BA 1.0 mg/L+NAA 0.5 mg/L时,兰州百合的出芽率与平均出芽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70.83%和5.22个;当激素组合为6-BA 2.0 mg/L+NAA 1.0 mg/L时,台湾新铁炮百合的出芽率与平均出芽数达到最高,分别为90.00%和3.31个.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4种苜蓿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了11种愈伤诱导培养基,10种分化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激素处理和不同外植体对苜蓿愈伤和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苜蓿、不同外植体均容易形成愈伤组织;2,4-D是苜蓿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因素;在0.8mg/L2,4-D 2mg/LKT的作用下,下胚轴和子叶愈伤诱导率最高为100%;在4mg/L6-BA的作用下,子叶再生芽率最高为43.9%;在KT浓度为1mg/L时子叶芽的再生率最高为33.3%。  相似文献   

11.
中华结缕草成熟胚再生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水解酪蛋白(CH)、水解乳蛋白(LH)、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继代周期对愈伤组织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MS无机成分及有机成分含量对愈伤组织生长影响不显著,附加CH 500mg/L利于愈伤组织生长;继代培养次数直接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不经继代培养转入分化培养基的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率最高达34.2%,随继代次数的增加,再生率明显下降,继代培养3次的愈伤组织再生率低于10%。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海蓬子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植株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Thidiazuron(TDZ)1.0mg/L+NAA1.0mg/L+蔗糖30.0g/L+琼脂7.0g/L;继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1.0mg/L+TDZ0.1mg/L+蔗糖30.0g/L+Gelrite3.0g/L,愈伤组织快速生长;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NAA1.0mg/L+TDZ0.1mg/L+BA2.0mg/L+蔗糖30.0g/L+琼脂7.0g/L+NaCl8g/L,愈伤组织分化频率可达62.2%。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5mg/L的麦芽提取物(maltextract,ME)可显著增加每株的平均根数。NaCl促进海蓬子愈伤组织的分化,麦芽提取物可促进幼苗侧根的发生,但NaCl和麦芽提取物均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本试验建立了较高频率的海蓬子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3.
虎杖茎尖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苗龄、接种方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硝酸银和蔗糖等对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茎尖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蔗糖28g/L+琼脂5.5g/L+2,4-D 1.5mg/L+6-BA 1.0mg/L,诱导率为100%;3-7d苗龄的虎杖茎尖愈伤组织诱导能力无显著差异,诱导率均达到95%以上,此后随着苗龄的增加,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快速下降,苗龄为12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只有55.6%;以正插(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方式接种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大于反插(形态学上端插入培养基)和平放的;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AgNO34.0mg/L+蔗糖30 g/L+琼脂6.0g/L+NAA 0.5mg/L+TDZ 0.8mg/L,分化率为83.9%,增殖系数为7.63;生根培养基选用1/2 MS+蔗糖26g/L+琼脂6.5g/L+活性碳3%+IBA 0.2mg/L+NAA 0.3mg/L,生根率为100%。用透气膜封口比用聚乙烯菌膜生根率明显提高,生根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4.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浙双758子叶柄外植体为受体,建立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研究乙酰丁香酮、羧苄青霉素浓度和潮霉素筛选浓度等对农杆菌遗传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羧苄青霉素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以500mg/L最佳,且对子叶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最小,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再生率分别为75.2%和65.1%。5.0mg/L的潮霉素能完全抑制未转化再生植株的生长,使其最终褐化死亡,在此潮霉素筛选浓度下,获得了32株转化再生植株。共培养时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 AS的芽再生率为3.9%,显著高于未添加AS的芽再生率(2.0%),说明共培养阶段添加酚类物质乙酰丁香酮有利于转化载体T-DNA的转化。部分转化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呈阳性,病虫害接种试验表明转化植株对菌核病和小菜蛾有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朝天罐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再生植株。培养基MS + 6-BA 2 mg/L  + NAA 0.2 mg/L + 蔗糖30 mg/L+ 琼脂7 mg/L,既适合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也适合于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诱导率为83.3%;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 0.2 mg/L+ NAA 0.1 mg•L-1 + 蔗糖 50 mg/L + 琼脂 7mg/L,增殖系数为 7.2; 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 + NAA 0.5 mg/L + IBA 0.2 mg/L + 6-BA 0.05 mg/L + 蔗糖 20 mg/L + 琼脂 7 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采用2种肝素浓度(10,30mg/L)与3种咖啡因浓度(2.5,5,10mmol/L)的交叉组合,以30mg/L肝素的受精液为对照,探讨肝素和咖啡因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并确定受精后将卵母细胞移至单层细胞的合适时间。结果表明,当卵母细胞在受精后5h移至单层细胞时,10mg/L肝素加5mmol/L咖啡因或30mg/L肝素加2.5mmol/L咖啡因的体外受精效果最好,二者的囊胚率和囊胚孵化率分别为56.9%±7.0,81.1%±12.7及56.9%±7.0,78.9%±9.8。  相似文献   

17.
铁炮百合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铁炮百合(又称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White heaven’的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并通过叶片位置、接种方式以及光暗等不同处理进一步优化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表明:以组培苗基部叶片为外植体,采用叶片近轴面向上的接种方式,在MS+1.0mg.L-12,4-D+0.1mg.L-16-BA的培养基上暗培养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65.74%;经石蜡切片鉴定可观测到球形胚和心形胚。最佳分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1mg.L-1NAA和1/2MS+0.5mg.L-1IBA,分化率达81.48%,生根率达91.67%。结果还显示2,4-D在百合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60)Co γ射线辐照对海雀稗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海雀稗品种Adalay(Paspalum vaginatum Sw.cv.Adalay)的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辐照剂量在20~50Gy时,辐照处理的愈伤组织分化绿苗的频率从94%左右降至85%;剂量在60~80Gy时,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从76%左右降至30%左右,相对植株再生率从44.5%降至8.7%。60Gy为辐照处理海雀稗颗粒状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辐照处理的愈伤组织在附加BAP2.0mg/L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绿苗分化率在76%左右,分化的绿苗转到附加NAA0.5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相对植株再生率为44.5%。SRAP分子标记测定结果显示,特异性SRAP标记与体细胞辐照诱变突变体相关。本研究建立起海雀稗体细胞60Coγ射线辐照诱变技术,为在细胞水平上开展海雀稗辐照诱变育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用137Csγ射线辐照 3份籼稻 (OryzasativaL .subsp .Indica)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 ,研究了辐照剂量、辐照后转移时间对愈伤组织褐化率与分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除了基因型和辐照剂量有明显作用之外 ,辐照后转移时间也有重要作用。辐照后延迟转移时间会不同程度提高褐化率 ,而存活的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却有一定的提高。辐照后 48h转移愈伤组织的效果优于辐照后 2 4h转移愈伤组织的效果。讨论了扩大γ射线辐照愈伤组织的应用范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