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连市近59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冬艳  谷苹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14-6615,6660
[目的]分析大连市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大连市1951~2009年日照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累积距平法,对大连市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近59年大连市年代际、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20世纪50年代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21世纪以来最少;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为1978年,最少为2003年;1989年之前为日照偏多期,之后呈快速减少趋势;四季中,秋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快,春季减少最慢;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的是5月份,12月份最少;各月日照时数减少最快的是6月,仅3月份日照时数呈现增加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光能资源、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连南县1962—2010年日照时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其日照时数的年际、季节、月际分布特征以及日照时数<2 h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9年该县日照时数夏季最多而春季最少,年际变化呈先减后增的趋势,且线性趋势主要来自9月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囊谦县1958—2017年逐月蒸发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对囊谦县蒸发量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囊谦县蒸发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6.721 mm/10 a,减少趋势较为显著,其月际变化趋势也比较明显,其中5月蒸发量最高,12月的蒸发量最少;囊谦县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2.5 h/10 a,增加趋势不太显著,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较为平缓,2月日照时数最少,5月日照时数最多。笔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以促进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70 a东北地区199个气象观测站日照时数的数据资料,利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M-K)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探究了1953—2022年东北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及四季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32.16 h,春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其中5月最多,12月最少。平均日照时数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经向分布特征;日照时数的时间变化总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夏季减少幅度最大,秋季减少幅度最小。全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日照时数分别在1989、1976、1990、1986和1970年发生了年代际突变;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的空间变化呈减少趋势,辽宁东部、黑龙江北部和东部以及吉林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21世纪初期之后,春季和冬季的日照时数明显存在2~5 a的年际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5.
临汾市近40a日照时数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1970—2009年近40 a临汾市日照时数资料统计,分析了日照时数的年变化、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月变化趋势,以及日照时数变化对临汾市主要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临汾市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2009年比1970年减少344 h,倾向率为-9.675 1 h/a;全年总日照时数平均每10 a减少934 h,各季节之间差别较大,春季变化最小,冬季变化最大,1月减少最多。临汾市日照时数的减少对小麦、玉米、棉花的生长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山东省博兴县1961 ~2010年的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博兴县日照时数年代际、年际、季节、月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0年博兴县年日照时数、各季日照时数总体上均呈减少趋势,年变化倾向率为-6.944 h/a;在各季节的变化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冬季减少最缓;各月中仅有4月日照时数变化不是呈减少趋势,除此之外均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急剧减少出现在2006年以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熊岳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1953~2010年熊岳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积距平法,分析熊岳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熊岳日照时数在20世纪6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且仅90年代日照时数低于气候标准值;年、季日照时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以53.5 h/10a的速率减少;四季中夏季减幅最大,冬季减幅最小;突变分析显示,熊岳日照时数在1971年附近发生突变,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变成少日照时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55—2016年炮台地区气候资料,对近62年日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2年炮台地区的日照时数变化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7.7 h/10年,日照时数表现为夏季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7月最多、12月最少。各季节日照时数变化差异明显,春季呈增长趋势,与年变化不一致;其他季节均呈减少趋势,与年变化一致。冬季日照时数的减少直接了影响近62年的年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黑龙江省气象资源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利用黑龙江省71个台站1961~2010年日照时数统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与累计距平法分析黑龙江省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黑龙江省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26.7 h ;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90年代最少;年日照时数最多为1967年,最少为2003年;四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春季最为明显,其次为冬季、夏季,秋季最不明显;除8月、9月外,各月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6月最为明显;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转折时间大致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10.
根据莫旗地区近50年(1961—2010年)的逐月日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莫旗地区日照时数年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递减变化趋势为-59.3 h/10年,按年代划分以20世纪7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夏季最多,平均日照时数为788.5 h,冬季最少,平均日照时数为536.3 h;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出现在6月,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10.2%。  相似文献   

11.
近36年陵水县日照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海  吴耀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75-9677
利用1971~2006年《陵水县地面气象资料整编》统计分析,对近36年来陵水县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日照时数演变的一般特征规律,以及气候背景和日照时数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陵水县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但秋季变化最小,冬季变化最大,因此,日照时数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以冬季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程晓辉  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22-423,428
[目的]分析近40年来邢台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趋势。[方法]选取邢台、沙河、内丘1971~2010年的逐年及季总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折线图、趋势图以及气候变率分析年、季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1971~2010年邢台、沙河、内丘的年日照时数均呈现出系统减少的趋势,3站平均以77.7 h/10 a的速率减少,以邢台减少最为显著,内丘次之;3站的春、夏、秋、冬季的总日照时数均呈现出系统减少的趋势,以邢台减少最为显著,3站平均分别以10.7、18.7、21.6、26.6 h/10 a的速率迅速减少;无论年还是四季总日照时数均以邢台最为显著,体现出城市的浑浊岛效应特征;就3站的40年平均而言,冬、春、夏、秋季的季总日照时数为485.5、691.4、631.7、551.1 h,说明春季的日照最为充足,其次为夏季,冬季的气层稳定,日照时数最少。影响日照时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发展及污染物排放的加剧。[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庞成  郑学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05-1007,1015
利用张掖站的日照观测资料,对张掖市甘州区日照时数的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气候突变理论对日照时数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955~2009年甘州区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略增加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每10年增加3.67 h,日照时数年代际变化幅度较大,20世纪50年代最小,60年代最大,差值205.8 h。各季日照时数为春夏增加,秋冬减少,气候变化率分别为0.742 5、0.448 4、-0.121 5、-0.722 9 h/a。各月日照时数4、6月增加明显,9月减少明显。年日照时数在1976和1992年附近发生突变。甘州区太阳能可利用天数近39年为298 d/a,近半年时间超过26 d/月。  相似文献   

14.
巴中地区柑橘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14-415,440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巴中地区1971~2000年的降水量、温度、日照时间等资料进行处理,分析了近30年巴中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不是十分明显。近几年来,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年均温度有上升趋势,年日照时数有上升趋势。综合以上气候变化特征的分析,巴中地区短时间内的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柑橘生产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哈密市近40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年、季、月特征,并运用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40年来哈密市日照时数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变化率为每10年增加26.69 h;春、夏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秋、冬季呈减少趋势,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减少趋势;月日照时数在20世纪90年代呈负距平,21世纪10年代为正距平,月日照时数增加显著,日照时数没有突变现象发生,是一种连续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吉林市气象台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统计和线性倾向趋势分析方法,对吉林地区1971~2010年的年、季和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作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971~2010年吉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降水呈上升趋势,日照呈减少的趋势。同时分析了气候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内江市41年来日照时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剖析内江市地区日照时数的长期变化规律,以更好地为农业发展和农业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内江市1971—2011年各月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气候倾向估计法,分析内江市41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月变化以及利用滑动t-检验法的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内江市日照时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夏季最为明显,其气候倾向率为-36.5 h/10 a,而冬季的气候倾向率只有-7.7 h/10 a;且内江市年日照时数在41年内存在2次突变,其中1980—1982年的突变现象尤为显著,表现为急剧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54—2010年川东地区和中东部地区若干站点的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川东地区日照的年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进行趋势分析,并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法对该地区日照变化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57年来川东地区年、各季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的变化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主要体现在冬、夏两季,春、秋季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减少趋势不如冬夏季明显;1980年,川东地区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存在显著的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