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与障碍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评价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特征,针对全部初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了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 MDS),并运用最小数据集耕层质量指数(MDS-Plough horizon integrated quality index, MDS-PHIQI)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研究区耕层质量及主导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由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粘粒含量、耕作层穿透阻力和压实层厚度组成,最小数据集可替代全部初选指标对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进行评价;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指数分布在0.10~0.53之间,均值为0.30,整体处于低和中等水平。东北旱作区合理耕层指标参数的适宜范围为:有机质质量比大于等于37.16g/kg,全氮质量比大于等于1.75g/kg,有效磷质量比大于等于26.38mg/kg,粘粒质量分数为4.60%~6.19%,耕作层穿透阻力小于等于364.56kPa,压实层厚度小于等于8.18cm。东北旱作区粮食产量低产区耕层多存在结构型障碍,中产区耕层结构型障碍和养分限制共存,而高产区耕层主要表现为养分限制型障碍。整体来看,研究区耕层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为耕作层穿透阻力、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需针对上述指标采取针对性的耕作和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2.
东北旱作区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卓志清  李勇  兴安  曹梦  黄元仿  赵云泽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10):259-268,336
为探究旱作农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基于2017年采集的132个耕层(0~20 cm)土壤样品,运用地统计学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东北旱作区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的平均含量(质量比)分别为16. 79、1. 43、0. 77 g/kg,且彼此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0. 05);土壤C/N、C/P、N/P质量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1. 45、22. 82、2. 03,均低于全国农田土壤平均值。从空间分布规律来看,SOC、TN、TP含量均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旱作区北部,低值区在吉林省和辽宁省旱作区西部平原区。土壤C/N、C/P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旱作区,低值区位于吉林省和辽宁省旱作区连片分布,N/P则整体变化较小。研究区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受人为活动、环境及土壤性状的综合影响,化肥施用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人为因素,土壤容重和含水率则是影响研究区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布规律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土壤阻力连续测试系统可连续获取农田压实的土壤阻力信息。为研究土壤阻力连续测试系统测试土壤阻力指数(TRI)的适用性,安排了小区对比、大田对比和工作速度影响3个试验,进行了土壤阻力指数TRI值与土壤圆锥指数CI值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表征农田土壤压实程度上,TRI值与CI值具有一致性,即利用土壤阻力连续测量系统测取的TRI数据可以反应农田土壤的压实程度;土壤阻力连续测量系统采样连续、数据信息量大和采样效率高,适合于大面积农田土壤信息快速采集,有利于变耕深耕作技术的开展;在保证系统高效、安全和测试数据稳定的前提下,试验结果显示测试系统较理想的工作速度是1.0m/s。  相似文献   

4.
轮式作业机械对农田土壤压实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简化农田作业机械对土壤压实的试验过程,对轮式作业机械对土壤参数的压实影响总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用简单的试验装置对轮式作业机械对土壤的压实进行模拟试验,模拟试验测取了不同接地比压,不同通过次数下土壤含水率、容重和坚实度3项指标的变化。试验表明:接地比压和通过次数对当时土壤的含水率的影响不大;接地比压对土壤坚实度和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土壤被压实1次和2次时土壤的坚实度和容重有较大的影响;接地比压和土壤压实次数对深层土壤的容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基于介电特性的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合适检测频率,并降低温度对介电参数的影响,以陕西关中地区的塿土为对象,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同轴探头技术研究了信号频率(10~4 500 MHz)、土壤含水率(9%~25%)和温度(5~50℃)对土壤相对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数ε″的影响,分析了介电参数变化的原因及频率、含水率和温度对电磁波穿透深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10~4 500 MHz频段内,随着频率的增大,土壤的ε’单调递减,而ε″先增大,后减小,进而再增大;ε’和ε″均随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穿透深度随频率、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频率、含水率和温度是影响土壤介电参数及穿透深度的主要因素.50~100MHz是基于介电特性检测土壤含水率的最佳频段.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质中地下滴灌滴头流量敏感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地下滴灌滴头流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分别对工作压力、土壤容重和土壤初始含水率这3个因素采用求偏导的方法作为滴头流量对各因素的敏感性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压力的变化对滴头流量影响显著,但滴头流量对压力变化的敏感性在不同土壤质地之间的差异并不大,相同压力条件下,土壤质地越轻,滴头流量对压力变化...  相似文献   

7.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盐碱化农田土壤斥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布置了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下微咸水滴灌对盐碱化农田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土壤斥水性的影响。采用滴水穿透时间(Water drop penetration time,WDPT)法测定土壤斥水性,得到了不同土壤斥水性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盐碱化农田土壤的斥水性在表层土壤与电导率呈正相关,与土壤pH值无显著相关性。弱碱性微咸水滴灌条件下,单次滴灌降低了滴头附近土壤的WDPT,但增加了远离滴头土体的WDPT;高频滴灌(灌溉频率为3 d)可显著降低土壤剖面整体的WDPT。膜下滴灌盐碱化农田土壤的斥水特征曲线均可用Gaussian和Lorentzian模型进行描述。滴灌对土壤斥水性最大时对应的土壤含水率(θ_m)影响不大(P 0. 05),而对斥水性消失时对应的土壤含水率(θ_c)影响显著(P 0. 05)。Lorentzian模型对盐碱化农田土壤的斥水特征曲线的拟合效果更优,通过该曲线可准确得到特定土壤的θ_m和θ_c。本研究可为微咸水滴灌及斥水性土壤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种模拟农田土壤机械压实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调速电机和轨道原理结合高精度微型张力计,对模拟农田土壤机械压实技术进行了探索,研制出了一种模拟农田土壤机械压实的装置,对农田土壤机械压实装置压实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模拟最短作用时间可达0.1s,该压实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和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农机在田间行走速度下土壤压实的模拟.  相似文献   

9.
农田土壤机械压实的发生、影响及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十年,随着农田机械的发展,农田土壤机械压实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农田土壤机械压实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作物生长发育均有明显的负效应。为此,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土壤压实起因、压实危害以及减轻压实的技术措施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减轻土壤压实作用的技术策略。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农田机械进行田间作业时对土壤压实的影响,以便在生产中寻找实用有效的技术,破除土壤压实。  相似文献   

10.
农机压实土壤的问题很难避免,而农田压实土壤的结构恢复至关重要,冻融循环是恢复压实土壤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大孔隙对恢复压实土壤的作用,通过室内试验重塑压实土壤及人工孔隙措施模拟大孔隙,在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波动,同时对比冻融循环前后压实土壤孔隙与团聚体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冻融循环过程中,有人工孔隙压实土壤在高、低两种含水率条件下,分别在第3次和第2次冻融循环时开始大幅温度波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无人工孔隙的压实土壤温度大幅波动则出现在第7次和第4次冻融循环,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有人工孔隙压实土壤的团聚体平均尺度、结构系数等参数均优于无人工孔隙的压实土壤。人工孔隙可通过调节土壤温度波动改变冻融循环在土壤中的作用强度,加速压实土壤结构恢复进程,冻融循环+大孔隙策略是改善土壤孔隙及团聚体结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解析ASP.NET三层构架具体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例介绍ASP.NET三层构架的具体应用及各层的主要功能,为初学者更加了解ASP.NET三层构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激光冲击约束层和吸收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提高激光冲击效果,并提高生产效率,分别使用改进配方后的黑漆涂层配合水约束层和柔性贴膜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激光冲击试验,对冲击后的硬度和残余压应力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吸收层有更好的防护能力,且与水约束层配合可连续冲击,柔性贴膜技术提高了约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层状土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考虑了含砂层层位和厚度共同变化影响下的毛管水运动特性变化规律,建立了地下水补给量、毛管水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并进一步对其地下水补给量和毛管水上升高度等值线变化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含砂层层位与体积常数和高度常数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达到稳定时的地下水补给速率和毛管水上升速率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由于含砂层的作用,达到稳定时的地下水补给速率和上升速率与含砂层厚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当地下水补给的时间持续在0~4 d、含砂层层位在30~50 cm之间变化、厚度在0~15 cm变化时,地下水补给量和毛管水上升高度受二者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地下水补给的时间持续在4~12 d、含砂层层位在15~30 cm之间变化、厚度在15~30 cm之间变化时,地下水补给量和毛管水上升高度受二者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函数中拟合参数体积常数v、稳定补给速率q*、地下水补给时间常数τQ决定了层状土地下水补给量的变化规律;毛管水上升高度υ、稳定上升速率μ*、上升高度时间常数τh决定了层状土毛管水上升高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豫北潮土灌区土壤肥力特征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豫北潮土水浇地土壤肥力特征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为建立豫北潮土区水浇地合理耕层评价指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对豫北潮土区62个样点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指标包括: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土壤体积质量、紧实度、土壤p H值、土壤电导率、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以及耕作方式、播种、灌水、施肥。【结果】豫北潮土区田整体耕层深度16.8 cm,犁底层厚度11.2 cm;低产田耕层深度在15.2 cm,犁底层厚度11.9 cm,高产田耕层深度20.0 cm,犁底层厚度9.8 cm;高、中、低3种产田耕层土壤的平均紧实度分别为1 725、1 449、1 831 kPa,土壤的平均土壤体积质量分别为1.46、1.51、1.53 g/cm~3,pH值分别为8.47、8.39、8.39,有机质量分别为12.34、11.81、10.67 g/kg,速效磷量分别为16.05、12.84、10.89 mg/kg,速效钾量分别为156.69、157.20、120.56 mg/kg,养分主要分布于0~40 cm土层土壤;产量与耕层深度及耕层土壤速效钾、有机质、速效磷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犁底层厚度、土壤紧实度及耕层土壤体积质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产量与深层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与深层土壤速效钾、有机质显著正相关。【结论】豫北潮土区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为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以及耕层土壤速效钾、有机质量,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大小为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速效钾>有机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olve secondary salinization of soil in Northwest China. 【Method】the capillary water rising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ed soil has been analyzed through indoor test. 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pillary water move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mmon change of layer and thickness of sand layer has been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and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height of capillary water rising with time changing has been built. Furthermore, contour distribu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capillary water rising height has been also comparative analyzed.【Result】There was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orizon and the volume constant and the height constant (P<0.01).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orizon and the stable recharge rate of groundwater and the rate of steady increase of capillary water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ickness of sand layer and stable recharge rate and steady rising rate(P<0.05). When the duration of the capillary water height was rising was 0~4 days, the sandy layer was 30~50 cm, the thickness of sand layer was 0~15 cm,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hange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height of capillary water. When the duration of the capillary water height was rising was 4~12 days, the sand layer is distributed in 15~30 cm, the thickness of sand layer was 15~30 cm,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hange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height of capillary water. To summariz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water salt movement and soil salinization in layered soils.【Conclusion】The fitting parameters of the function including volume constant (v), stable recharge rate (q*), groundwater recharge time constant (τQ), capillary water rising height (υ), steady rising rate (μ*) and rising height time constant (τh) were determined by the variation of capillary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capillary water height with time changing respectively. © 2019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6.
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土壤的物质组成及作用,论述构建土壤肥沃耕层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土壤耕层构建模式的发展历程,介绍一种将深翻和秸秆还田结合起来的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新模式,为提高土壤耕层的肥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排种器是实现马铃薯精密播种的核心工作部件,其排种性能与种群的离散程度密切相关,种群的离散程度是确保种子顺利充种的关键,而排种器的种层高度、种层扰动又是影响充种性能的关键因素。介绍现有马铃薯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形式,分析机械扰动和气流扰动提升种群离散度,以及不同供种装置控制充种区种层高度、种群流动性来提高排种器充种性能的方法;归纳马铃薯排种器种层扰动控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种群扰动数学模型建立与种群运动分析研究较少等;对种层扰动改善马铃薯排种器充种性能的方法进行展望,提出一种大小种箱间歇式供种装置,通过间歇供种控制种层高度,利用振动产生的种群扰动增大充种区的种群离散度、种群流动性,以期为改善马铃薯排种器充种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食品包装对冻结过程的影响,首先,使用CFD方法模拟食品的冻结条件,包括食品周围空气的温度、流动速度及紊流强度等空气参数,以此来计算得到食品的表面传热系数,然后使用自然对流和辐射换热经验公式计算食品与包装材料之间的空气层内的传热过程,在食品内部每一点应用傅里叶导热公式模拟食品内部的传热过程,最后使用迭代方法将这几部分计算结合起来。在一实际的小型冷库中进行不同包装材料食品的冻结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空气层热阻处理方式,该模型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不同包装材料的食品降温曲线差别较大,包装材料与食品之间的空气层对食品冻结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其热阻在整个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变化趋势与食品降温曲线相反。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江苏省水利服务体系现状 ,综合各方面因素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水利服务体系评判模型 ,并对具体市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轮拖已发生的驱动轴断裂故障典型案例,对断裂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