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开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881-5882
[目的]对某养鸡场的鸡新城疫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以有效评估鸡群的免疫状态,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方法]对永州市某养鸡场病鸡进行鸡新城疫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在检测的60份血样中鸡新城疫抗体效价为1:8—1:4。鸡新城疫抗体效价≥1:16(410g2)的占13.3%,鸡新城疫抗体效价≥1:8(3lo2)的占21.7%,鸡新城疫抗体效价〈1:4(2log2)的占65%。[结论]该鸡场鸡群鸡瘟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2.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近年来,临床上典型的鸡新城疫在规模化养鸡场中比较少发生。但是非典型的鸡新城疫时有发生。总结其原因主要是免疫不当造成。  相似文献   

3.
养鸡场和散养户鸡新城疫免疫失败者并不鲜见。一些养鸡户反应,他们养的鸡群虽然接种了鸡新城疫疫苗,但仍有一些或大部分鸡发生该病,造成严重损失。此种不如人意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不科学和不周详的免疫方法所致,必须纠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区某些养鸡场和农村养鸡户虽年复一年的对鸡群进行鸡新城疫免疫的接种,但此病仍不断爆发。为此我们从生产出发进行调查研究,从影响鸡群免疫接种的诸多因素找出雏鸡母源抗体是影响雏鸡首次免疫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实验研究中找出了母源抗体的消长状态及其对雏鸡免疫的影响,这样证实了当前鸡群中鸡新城疫免疫效果不  相似文献   

5.
<正>平时,我们不时听到或看到有的养鸡户或养鸡场反映,鸡群已接种了鸡新城疫疫苗,可还是发生了鸡新城疫,养鸡户很是疑惑。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鸡新城疫免疫失败并不鲜见,重要的是要找到原因,以利控制或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1.使用了失效疫苗。防控鸡新城疫时,免疫接种如果使用过期失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岑溪乡鸡新城疫免疫效果,于2012年4月在全乡对规模鸡场和散养土鸡共采血65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鸡新城疫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8.46%.规模化鸡场鸡新城疫免疫效果较好,部分散养户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较低.对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是养鸡生产中重点防疫的疫病之一,在规模养鸡场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防疫注射,可收到极好的免疫效果,有效地保护了鸡群的健康。但在散养鸡群中控制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一些新上养殖户缺少养殖经验,对防疫注射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往往造成鸡新城疫的流行,严重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及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疫病监测是及时掌握动物疫病免疫状况、抗体效价及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的有效手段。随机采集平湖市部分养鸡场和交易市场鸡血样1384份,采用HI试验检测新城疫抗体,并进行免疫不合格场点调查。结果显示,鸡新城疫总体免疫合格率为55.4%,不同来源的鸡群新城疫免疫合格率:市场规模散养,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璧山县三黄鸡专业户发展迅速,某养鸡场引进三黄鸡8000只,均按免疫程序对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鸡痘、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了免疫接种。鸡只在育雏期发育正常,成活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甄志刚  李晓卫  丁壮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1):1229-1232
通过对比不同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商品蛋鸡后HI抗体的消长规律,确立了ND弱毒苗+ND灭活苗联用是商品蛋鸡首选的疫苗组合,并制定了ND最佳免疫程序(8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120日龄三免→以后每隔3个月免疫1次)。经田间试验和小区应用试验证实,将该ND免疫程序加入常规免疫程序中,其免疫效果基本不受其他疫苗免疫等因素干扰;在不同养鸡场实施该免疫程序,其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9,(8)
鸡瘟免疫方法有滴鼻、点眼、肌肉注射和饮水法等,饮水法免疫不需抓鸡,既省工又省力,还可避免刺激鸡群等。这种方法既适用于大型养鸡场,也适用于小型养鸡场和养鸡户。其方法如下: 1.稀释疫苗选用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弱毒疫苗,用量按每80~100只鸡1毫升计算,疫苗备好后立即加水稀释,要使用清洁卫生的深井水、凉开水或蒸馏水,不能使用含漂白粉等消毒药物的自来水或脏水,然后将疫苗稀释液均匀地放入鸡场饮水塔或水槽内,供鸡饮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于免疫密度的不断提高,并且普遍使用弱毒疫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鸡新城疫的大面积流行,使得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接种免疫鸡群却常常发生非典型鸡新城疫。这种情况多发于养鸡场或养鸡小区。由于非典型新城疫缺乏特征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病毒性疾病,因不能对症下药和采取相应措施而贻误治疗时机,造成惨重损失,笔者根据临床总结分析如下:一、发病特点1.多发于免疫鸡群,多在二免、三免前后。2.以20日龄、30日龄、40日龄左右发病。非典型新城疫常与法氏囊、支原体、大肠杆菌并发。3.发病率、死亡率低,病程长…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极易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如与大肠杆菌发生混合感染造成内源性感染,会导致产蛋鸡产量下降,育成鸡死亡率增加等损失。文中介绍海城市某养鸡场暴发的一起鸡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在农村养鸡,受养殖环境条件的限制,每年的夏、秋季,几乎所有的养鸡场滋生大量蚊蝇,不仅严重干扰鸡群的正常采食和休息,而且还会传播鸡新城疫、禽流感、鸡痘等疾病。因此,养鸡场在夏、秋季防控蚊蝇滋生活动非常必要。一、保持养鸡场内外环境卫生及时清扫鸡舍内的粪便和废弃物,  相似文献   

15.
正鸡新城疫在农村中小型养鸡场户已由典型病变转为非典型病变,这就给我们的诊断防制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鉴于这种情况,针对鸡新城疫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等撰文,并与基层养殖人员深入的探讨和科普宣传,达到了所负责的乡村的养鸡户的鸡新城疫发病秘密明显减少。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的鸡新城疫发病的原因,然后论述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1鸡新城疫的发病原因1.1母源抗体干扰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发病情况 天长市城南乡八里村王有明家养鸡场,2001年10月20日,购进土种雏鸡2500羽。育雏阶段长势良好,并作鸡新城疫、法氏囊病免疫。21日龄后开始逐步减温,35日龄移到大群鸡舍饲养。起初吃食、生长均正常,12月中旬发现有少量鸡患病,由于初期诊断有误,投药不当,病情发展得不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
时下,许多养鸡专业户和养鸡场都从生产厂家或兽医部门购买疫苗,给鸡进行接种防疫,这样做是应当提倡和大力推广的。但是,不少养殖户或养鸡场在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时错误的认为:疫苗都应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而且是温度越低越好。因此,他们不分疫苗的种类,把所有的疫苗都放在零度偿吉冰)以下的冰瓶或冰箱内保存,这样做就不完全正确了。因为鸡疫苗是多种多样的,如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系疫苗、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鸡新城疫Ⅲ系疫苗等;常用的菌苗有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传染性鼻炎苗,大肠杆菌苗等。这些不同的疫苗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丰宇馨 《农家致富》2006,(19):45-45
时下,不少养殖户或养鸡场在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时错误地认为,疫苗都应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而且是温度越低越好。这样并不完全正确,因为鸡疫苗是多种多样的,如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系疫苗、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鸡新城疫Ⅲ系疫苗等:常用的菌苗有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传染性鼻炎苗、大肠杆菌苗等。这些不同的疫苗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对温度要求是不一样的。前3种疫苗均系活的弱毒疫苗,一定要把它们放在零度(结冰)低温条件下保存,避免高温和阳光照射,否则就会失效。  相似文献   

19.
<正>本试验选用未免疫过鸡新城疫疫苗的7日龄蛋雏鸡,分为A、B组,每组500只。A组免疫鸡新城疫活疫苗(Clone30株);B组免疫鸡新城疫活疫苗(VG/GA株);免疫后每隔半个月采集血样一次,用HI的方法进行样品抗体的实验室检测。结论如下:A厂家生产的鸡新城疫活疫苗(Clone30株)与B厂家生产的鸡新城疫活疫苗(VG/GA株)相比,能产生更高的免疫抗体滴度且免疫抗体产生更快、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0.
为对比不同鸡新城疫疫苗对种鸽的免疫效果,将试验种鸽进行分组免疫,A组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单次免疫,B组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单次免疫,C组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灭活疫苗单次免疫,D组二联油乳灭活疫苗二次免疫,E组对照,免疫前后进行抗体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免疫后第1周新城疫抗体水平A组上升最快;免疫后A组第3周达峰值,B组第5周达峰值,C组第2周达峰值,D组第2周和第5周达峰值;免疫后C组和D组有31周时间抗体保持在5 log2以上,而A组和B组抗体保持时间分别为11周和4周。本研究表明,经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免疫后,种鸽第1周抗体水平上升最快,表明I系活疫苗比较适用于紧急免疫;使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进行种鸽免疫的效果较差;相比活疫苗,对鸽体表现出更好的免疫效果,适用于鸽场的日常免疫。本研究为鸽场疫苗选择与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