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塑料薄膜小棚,采用电热人工控温,以平均45~46℃的气温,对已抽穗的小麦处理2~3小时,收到较好的杀雄效果,其雌蕊仍有较好的受精结实能力.杀雄处理时期距始花期越近效果越好,以处理当天进入始花期的效果最佳.在控温杀雄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小穗和不同部位的小花杀雄效果不同.品种问对杀雄反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陆作楣  陶瑾  张旺 《种子》2000,(5):3-6
研究了低毒高效的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53在灿稻上的应用,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施药时间和浓度的反应差异,测试了SC2053在稻株分蘖间的传导和对节间分生组织的损害,初步明确SC2053诱导灿稻雄性不育的效果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杀雄剂SQ-1诱导谷子雄性不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3个不同的谷子品种, 以杀雄剂SQ-1为雄性不育诱导剂, 采用3种不同杀雄剂浓度, 在3个不同发育时期对谷子喷施处理, 以喷水为对照。杀雄剂SQ-1在适宜喷施剂量与时期下, 供试品种五九爪软谷和香谷能被诱导产生95%~100%的雄性不育率, 对黄金谷杀雄效果尚未达到90%。五九爪软谷和香谷的喷药适宜时期分别为七叶期和八叶期, 喷施剂量同为4~5 kg hm–2, 以5 kg hm–2的杀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据国外报道,近几年美、英已有Hybrex等杀雄剂应用于生产杂交小麦。1986年我们利用英国壳牌(Shell)公司提供的CHA化学杀雄剂(代号WL84811)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于下。 材料与方法1.CHA同一浓度同一时期处理的杀雄效果 供试母本用200个冬性小麦品种(品……  相似文献   

5.
化学杀雄剂SQ-1诱导青海高原春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化学杀雄剂SQ-1对青海高原春麦区的杀雄效果及不同春小麦品种对SQ-i反应的遗传差异,采用时期为主区、剂量为副区、小麦品种为亚副区的三因素裂区设计方法,对化学杀雄剂SQ-1诱导青海高原春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Feekes 8.0~Feekes 8.5时期,5.0 kg/hm2剂量下,参试品种均能被诱导产生大于95%的雄性不育率.对参试品种进行人工饱和授粉,其结实率均能达到90%以上,证明SQ-1对雌蕊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试验选用3种化学杀雄剂(苯磺隆、WP 1和WP 2)并设置不同的浓度,对4个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杨4、中11、早熟1号和早熟2号)和1个质不育系(中11 A)进行杀雄效果研究,获得了各供试油菜品种适宜的化学杀雄剂类型及施用浓度,为分别利用这4个油菜品种和质不育系中11 A作亲本进行杂交制种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对化杀油菜品种的种子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化学杀雄在小黑麦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烯利和三嗪二酮都是目前我国生产的较好的小麦杀雄剂,用乙烯利4000ppm+二酮4000ppm 混合液,从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双核期喷施,比单一药剂喷施药害较轻,有效喷药期长,不育率可达80~90%,雌芯受精能力亦不受影响。小麦与桥梁品种的杂种,经化学杀雄后在隔离区中与黑麦自然授粉,可获得大量的杂种。这不仅可节省人力和时间,而且  相似文献   

8.
小麦高温物理杀雄的温—时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美云  赵松山 《作物学报》1993,19(5):429-435
通过田间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处理,研究了小麦高温物理杀雄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杀雄过程大致划分为初始阶段和杀雄阶段。各个阶段的温时关系分别为:t1=1/2[(38/△T)2a=△T];t2=1/2(38/△T)2。这两个阶段合为最佳杀雄阶段,其关系为:t=722(a+1)/△T2-△T2-△T/2。在高温杀雄处理中,处理程度=△T2(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11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诱导杀雄效果和最佳施用剂量,本研究选用3个高产抗病品种(‘蜀麦126’、‘川麦601’和‘川麦602’),设置6个剂量水平(15、30、45、60、75、90 L/hm~2)和1个对照(纯水,即0 L/hm~2)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品种的诱导杀雄效果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不育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当施药剂量≥30 L/hm~2时,不育度98%;当施药剂量≥45 L/hm~2时,不育度99%;施药剂量为45~90 L/hm~2时,不育度虽略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不同基因型材料饱和授粉结实率随施药剂量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然在剂量45 L/hm~2时,异花授粉结实率(国内法)均与对照相当,表明在该处理剂量下柱头活性未受影响。从减少副作用、降低成本和效果最佳的角度考虑,30 L/hm~2是最佳施药剂量水平。SC2011对不同品种的诱导不育具有普遍适用性(广谱性)。  相似文献   

10.
化杀灵改良剂(wpG)对甘蓝型油菜杀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新型杀雄剂化杀灵改良剂(wpG)对油菜的杀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0.65μg/ml和0.8μg/ml浓度的化杀灵改良剂(wpG)在现蕾期处理,全不育株达90%以上。杀雄后的油菜花瓣皱缩、色淡、花丝缩短,花药干瘪开裂无花粉或有败育花粉,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正常。喷药次数与杀雄效果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谷子化学杀雄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谷子杂交育种手段、提升杂交育种效率,在谷子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用5种化学试剂对不同品种谷子穗部进行杀雄处理,综合考虑处理后植株套袋自交和饱和授粉结实情况,筛选出草甘膦铵盐为适宜的谷子化学杀雄剂,并对其适宜浓度进一步筛选,得出大同34号和大同27号的最佳施用浓度为3.75~5.00mg/L,大白谷的最佳施用浓度为10.00mg/L,品种不同,最佳施用浓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肖建国  蒋爱湘 《种子》1995,(4):63-64
化学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化学杀雄配制杂种一代技术,与遗传型“三系”法配制杂种一代技术相比,它具有制种程序简便、省工、省时的优点,并能避免优良杂交组合的亲本转育为不育秒、恢复系时,带来不良基因的弊端,因此,化学杀难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有着极其光明的前景。 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从1988年开始,引进美国sogetel公司合成的多种化学杀雄剂,经鉴定筛选出“Sc2053”,此药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可达100%,雄蕊活性不受影响,自然异交结实率可达75%,并完成  相似文献   

13.
化学杀雄法杂交油菜制种保纯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有三系法、两系法和化学杀雄法.其中化学杀雄法具有配组自由、杀雄败育性稳定等特点,克服了三系法、两系法对温度较敏感所导致的育性波动问题.根据化学杀雄法的特点,严格保纯措施,全面落实化学杀雄技术,确保制得高纯度的油菜杂交种子,对于杂交油菜的稳定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化学杀雄法杂交油菜制种保纯的主要技术环节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化学杀雄剂SQ-1对春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效果,以8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小麦植株主茎旗叶抽出倒二叶一半时,喷施4.0kg/hm2 SQ-1,所有供试品种相对雄性不育率和人工饱和率都在95%以上,这表明化学杀雄剂SQ-1具有广谱性且对雌蕊无影响。但喷施SQ-1后,春小麦的株高明显降低,抽穗推迟并且穗长缩短。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杂交小麦大田制种条件下,花期调节剂对以SQ-1杀雄剂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母本异交结实率的作用;同时还比较了父本盛花期采用机动授粉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基础上,父母本不同行比下的母本异交结实率.结果表明,花期调节剂对提高杂交小麦大田制种母本的异交结实率有极显著的效果;父本盛花期采用机动授粉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条件下,父母本8∶8行比可以有足够的花粉供应,适合大田小麦杂交制种,应加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连续两年在大田和温室对 WL84811的杀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WL84811是一种良好的小麦杀雄剂。从花粉母细胞形成到花粉双核期间喷施,均可诱导雄性不育,不育率可达100%;(2)喷施后抽穗延迟1~4天,平均延迟2天;(3)株高平均降低5厘米左右,主要是缩短倒数第一、二节间的长度,尤以缩短倒数第一节间长度为显著;(4)杀雄后的植  相似文献   

17.
杨秀青 《作物杂志》1990,6(4):14-15
化学杀雄杂交稻是以常规品种为母本,用化学杀雄剂诱导其花粉不育,然后授予能产生强大优势的父本(常规品种)花粉生产的杂交稻。化学杀雄杂交稻的一代不仅和三系杂交稻杂种一代一样已在生产上应用了,而且化学杀雄杂交稻杂种二代(下称化杀二代)的利用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较大成绩。早在1977年和1978年广东省每年种植化杀杂交稻的面积约70万亩,其中大部分是化杀二代利用,一般比当地推广种每亩增产40~75公  相似文献   

18.
正为明确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改良的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11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诱导杀雄效果和最佳施用剂量,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选用3个高产抗病品种(蜀麦126、川麦601和川麦602),设置6个剂量水平(15L/hm~2,30L/hm~2,45L/hm~2,60L/hm~2,75L/hm2和90L/hm~2)和1个对照(纯水,即0L/hm2)处理,对不同基  相似文献   

19.
周元春 《耕作与栽培》1994,(3):F003-F003
化学杀雄油菜新品种杂油05简介周元春(四川省宣汉县农技站636150)杂油05是西南农业大学油菜杂优课题组以自交系1005(从铁杆青油菜系选自交多代培育而成)为母本,与自交系87—33(系以引进品种埃斯佩德与三高油菜杂交后代中单株选择、经多代自交培育...  相似文献   

20.
化学杀雄剂对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母本微粉控制试验简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三系杂交油菜制种母本微粉的产生是影响F1代种子纯度的关键因素。秋播油菜三系制种通过“旱、薄、迟、密”等农艺措施很难消除母本微粉的产生。微粉的产生量与油菜花期天气的好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者通过近5年系统试验,明确了化学杀雄剂对陕2A微粉控制效果;选配了复配型化学杀雄剂在现蕾期处理母本、控制微粉效果均在80%以上;F1代种子纯度较ck均能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种子纯度均在83%以上。从而探讨了一条三系杂交油菜制种微粉的控制由“天控”向“人控”的转变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