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郑春季低温及对水稻育秧的危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1966—2003年南郑春季(4—5月)低温发生情况,用<12℃的负有效积温和最低气温划分低温对水稻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南郑春季<12℃的低温都发生在4月份,39%年份无危害,21%年份有轻危害,19%年份有中危害,21%年份有重危害。倒春寒发生频率为21%,集中于5月上中旬。<12℃低温属连阴雨型的是晴冷型的2倍,倒春寒年份常伴有连阴雨型低温。分析了低温对水稻育秧的影响,4月中下旬是秧苗受<12℃低温危害的关键时期,5月上中旬是秧苗受倒春寒危害的关键时期。针对不同类型低温,提出了不同预报服务和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下IPT诱导水稻幼苗根中的RNA差别显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秀英  张军  崔霞  苏宝林 《作物学报》2001,27(6):935-940
  相似文献   

3.
业界动态     
《科学种养》2013,(7):63-64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实现稻作技术更新换代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水稻钵苗机插技术是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更新换代,具有操作方便、省工省力、机插后伤秧伤根少、返青快、增产效果好等特点。尤其在今年东北稻区低温春涝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该技术育成的秧苗依旧保持良好长势,凸显出明显的防御低温春涝作用。  相似文献   

4.
秧苗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稻产量的高低。因此,育壮秧是提高水稻单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前人试图对种子进行包衣,以提高秧苗素质,但由于供试材料不同,其研究结果不相一致。本试验试图对早杂优种子进行包衣,探讨包衣种子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旨在为推广早杂优种子包衣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每年春季在黑龙江水稻育苗阶段,经常出现由于温湿度、通风、水分等管理措施不到位,使一些地方水稻秧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提高秧苗质量,保证秧苗健康生长,应根据水稻秧苗生长特点,进一步强化水稻秧田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抗寒剂KHYE-1的叶喷施用方法及其对水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用抗寒剂叶喷水稻秧苗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用化学法、生化法测得生化数据。结果表明KHYE-1的最佳叶喷施用方法为叶喷浓度0.5%、叶喷次数为1次/天,连续3天、叶喷用量5.0 g/盒;在低温胁迫下,KHYE-1叶喷处理使秧苗N、P、K含量及叶绿素SPAD值维持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分别比CK提高了147.4%和72.0%,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比CK增加了80.2%、2.63%。其整体效果优于ABA。抗寒剂KHYE-1能有效增强秧苗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水稻无纺布覆盖旱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岩  吴跃民 《种子科技》2006,24(2):53-53
1 什么是水稻无纺布覆盖旱育苗技术 水稻无纺布覆盖旱育苗技术,是指用水稻育苗专用无纺布取代塑料农膜作苗床覆盖保温材料,培育水稻秧苗的一项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在人工控制水、肥、土、温、湿、气等条件下,给种子、秧苗以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培育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可为农户和种粮大户提供高质量的秧苗,减轻“倒春寒”影响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实现水稻生产种子良种化、育秧工厂化、供秧商品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熊飞 《科学种养》2008,(9):12-12
水稻秧苗受冻后,如果管护不当,不仅不能使秧苗迅速恢复生长,反而会加速秧苗死亡,所以对受冻秧苗应采取以下技巧进行管护: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水稻抛秧试验、示范和推广的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营养钵育苗抛秧栽培的生育特点为:①在秧苗素质上基本具有旱育苗的秧苗素质好的特点,以兼有盘育苗省地、省塑料膜、省种子等特点;②移植后无缓苗期;③分蘖节位低、分蘖早、我;④抗御低温冷害早熟;⑤稳产高产经济效益高。为了使寒地稻作区能够有效地抗御低温冷害,稳产高产,我们从1985年就开始塑料营养钵育苗抛秧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我县推广面  相似文献   

11.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PT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PT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PT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叶片的光合速率,以浓度为30-40mg/L时效果最好;喷施10mg/L的PT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省平昌县镇龙镇地处川东北盆周高山区,水稻旱育秧是一项耐寒、抗病、增产、高效、省水、省工、省种的育秧新技术,秧苗素质好,根系活力强,秧苗植株矮壮,抗逆性强,大田分蘖早、成穗率高、结实性好,技术操作简单易学,非常有利于山区水稻育秧。1水稻旱育秧的优点1.1适应性强旱育秧秧龄弹性大,育大、中、小苗均可。旱地育秧耐寒性强,可以忍耐低温,防止烂秧。我地在三四月份常  相似文献   

13.
寒地稻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粳稻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寒地稻区每年受低温冷害影响,水稻减产幅度较大。从秧苗素质、栽插密度、施肥和灌溉方式等4方面来分析当前寒地水稻栽培存在问题,并结合寒地水稻生育期短、需活动积温少、易发生低温冷害的现状,提出应对措施及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以期为寒地水稻创建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水稻高产稳产是推动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力举措。育秧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基础工序。我国在育秧方式、育秧基质、播种量、育秧药剂对秧苗素质影响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在秧苗素质选取上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多从秧苗形态、根系形态、鲜干重、养分含量以及安全性、秧苗长势等角度设定观测指标。对于育秧方式、基质种类、播种量、药剂种类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多以效果比较评价为主,研究选取的秧苗素质指标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地域、水稻品种和土壤类型等未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化水稻育秧模式。构建秧苗素质评价体系、地域性育秧模式、育秧基质技术体系、科学化“药剂处方”等是未来水稻育秧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省在水稻撒秧季节里,常因寒潮低温引起烂秧,以致造成种子损失,季节推迟,秧苗缺乏,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弄清烂秧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预方法,和在出现烂秧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挽救措施,对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夺取较高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利用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360个水稻品种(多数属于印度型品种)。对照品种有1R_8(作为对低温敏感的品种)、Fujisaka5(作为对低温有抵抗力的品种)。试验结果指出:在水稻生育过程中,常受到低温的影响,其普遍症状有:①种子发芽瘦弱。②移栽大田的秧苗应小。③黄叶。④幼苗生长受阻。⑤小穗不孕。作者着重研究了低温引起黄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外源多效唑、ABA、2,4-D和NAA对水稻秧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水稻机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及其浓度,本研究以‘株两优189’和‘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多效唑、ABA、2,4-D和NAA对水稻幼苗叶龄、绿叶数、苗高、白根数、总根数、茎基宽、秧苗鲜重及干重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水稻秧苗苗高抑制作用最为显著,ABA、2,4-D次之;NA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秧苗苗高;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提高水稻秧苗的白根数,其中以ABA处理提高作用最显著,并且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基宽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呈现随浓度增加,秧苗茎基宽增加的趋势。综上来看,C2浓度多效唑浸种和C4浓度ABA浸种均能有效培育矮壮秧苗。本研究为培育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水稻育秧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从播种、水稻秧苗、插秧工作3个方面对水稻种植技术的实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水稻施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稻工厂化育秧具有省种、省工、省肥和省秧苗等特点,其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可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秧苗,也是水稻机械化栽插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们在江西省南昌市郊农村试点推广应用收效很好,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推广多年,2006年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应用面积占本区水稻总面积的91%。推广此技术后,全区水稻单产增加441kg/hm2。但多年来,旱育秧苗床出现黄僵苗、黄(白)化苗、死苗,影响着水稻肥床旱育秧秧苗素质的提高和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其中在城南、黄码等乡(镇)的水稻肥床旱育秧每年出现黄(白)化苗,其发生时间在5月25日左右,秧苗叶龄在4.5叶左右,叶片发黄,严重时叶片失绿呈现白色,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秧苗逐渐死亡。如果提前移栽到大田,秧苗可逐渐恢复生长。针对这种情况,在狠抓水稻肥床旱育秧苗床培肥的基础上,在城南、黄码乡(镇)进行了水稻肥床旱育秧苗床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