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垦甘蔗生产集中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垦区,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主产垦区大力实施"科技兴蔗"战略,实行种植科学化、管理标准化,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的糖料基地。"十五"期末,农垦甘蔗面积92.34万亩,  相似文献   

2.
宁夏农垦是一个以农林牧渔业和服务业经济为主的垦区,其生产总值占到了垦区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末,垦区畜牧业产值达到4.83亿元,其中奶牛和生猪产值4.18亿元,占到75.7%;奶牛存栏近3万头,年产鲜牛奶近10万吨;  相似文献   

3.
正一、湛江垦区土地经营及产业链建设情况广东农垦湛江垦区位于雷州半岛中南部,主要作物品种为甘蔗、剑麻、菠萝。2010年湛江农垦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甘蔗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和节水灌溉基地。垦区现有土地总面积172万亩,可耕作用地110万亩,其中甘蔗40万亩、水果33万亩、林木10万亩、橡胶15万亩,剑麻5万亩、其他10万余亩。湛江垦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进以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东农垦深化橡胶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步伐。至2007年底,垦区拥有天然橡胶3.6万公顷,实有株数1283.71万株;已开割面积2.8万公顷,已开割株数878.46万株。2007年生产干胶2.3万吨,其中标准胶2166.7吨,浓缩胶乳(实物量)2.9万吨,胶清胶2438.9吨;每公顷年产干胶868公斤,单株年产干胶2.9公斤;橡胶总产值44.67亿元;  相似文献   

5.
产业化经营 集约化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热带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泽祺 《中国农垦》2013,(12):27-28
广东农垦湛江垦区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土地面积172万亩,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南亚热作产业集团,是农业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甘蔗、橡胶、剑麻、亚热带水果、畜牧为五大主导产业。近年来,湛江农垦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垦区”的总要求,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推进垦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种养加、农工商协调发展,积极打造生产生态生活统筹推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促进垦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一、基本情况陕西农垦分为省直垦区和四个市属垦区。省直垦区即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属垦区即榆林市垦区、延安市南泥湾农场、汉中市乳业总场、西安市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省农垦集团行业管理全省农垦,计划财务在省上单列。全省农垦共有土地5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万亩,共有职工8709人;省直农垦现有土地18万亩,其中耕地10万亩。省直农垦有5个农牧场、4个事业单位,4个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改革和发展的成效 1、扭亏增盈工作初见成效。近年来,福建宁德市农垦(以下简称闽东农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保持二位数的增长。2005年,全市农垦国民生产总值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业总产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市15个农垦企业有12个实现盈利,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0万元,垦区连续3年实现盈利,扭亏增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垦区人均收入4500元,比上年增长8%,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湛江农垦现有甘蔗种植面积40万亩,拥有19个农场、12家加工企业,年产糖能力达50万吨,带动垦区和周边农村甘蔗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形成了集产、加、销、贸、工、农于一体的糖业集团,产值占湛江垦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是湛江垦区经营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综合效益较好的产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垦区绥化农垦分局有耕地122万亩,2007年实现了粮食总产32.6万吨,平均单产388公斤,比上年亩增产16公斤的好成绩。虽然垦区的粮食生产规模无法和垦区的大局相比,粮豆生产发展潜力也有限,但这个分局却有着明显的山、水、林地资源和环境地理优势,仅林地面积就达86万亩,水面20多万亩,是发展非粮产业的潜在资源宝库。  相似文献   

10.
冯波 《中国农垦》2023,(3):41-42
<正>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21年全国农垦经济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垦系统总人口1406.20万人,从业人员602.38万人,职工人数232.26万人。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和农垦系统各级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春节前夕视频连线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关于“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的重要指示,高度关注疫情对垦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工作,助力垦区生产经营有序开展,促进垦区生产稳定、社会稳定、职工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垦》2023,(6):13-14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深化垦区间交流合作,更好发挥农垦企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5月22日至23日,由广州越秀集团主办的2023年京津沪渝穗五垦区合作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五垦区围绕“推动农垦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促进都市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局长左常升、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农资》2007,(1):8-8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国农垦粮食产量创下了历史新高。2006年农垦粮食总产达2047万吨,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比2005年增长10.1%;粮食亩产达到384公斤,比2005年增长4.6%。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辽宁农垦结合垦区实际,重点抓好对经济发展有牵动和重大影响的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具有产业优势的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高新农业示范园区,加强科技推广,促进优势产业升级。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特别是农垦改革、发展、稳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这些思路和做法,使垦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农垦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农垦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很好地诠释了农垦企业只有“有为”才能“有位”的道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甘肃农垦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不断壮大垦区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5年,垦区出口商品总额7584万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1184万元,工业品出1364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垦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农垦的问题不仅是改制问题,而且是生死存亡问题。有些垦区已将国有农场下放,甚至提出“农场变农村,农工变农民”。“两变”做法将使几代农垦人共同缔造的农垦事业不复存在。从全国农垦情况看,大部分垦区向集团化发展,使农垦实力得到增强,集团化应是农垦改制的主要形式。甘肃农垦是个小垦区,规模较小,在全省经济中比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垦是我国较早实施“走出去”发展的垦区,江苏农垦的“非洲工程”,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国际上取得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50万亩土地面积,112家企业,总人口25万人,长期以来,广西农垦在全国农垦系统中都是不怎么起眼的角色。可是,进入新世纪的短短几年,在东盟“10十1高速列车”的强力牵引下,北部湾风生水起的经济建设热潮翻涌,自治区党委、政府扶持农垦政策的出台,广西农垦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走在了全国农垦的前列。2008年垦区实现生产总值161.2亿元,超过了地级市防城港市2007年159亿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江苏垦区所属农场和企业全部盈利,实现生产总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8‰销售收入73.87亿元,比上年增长8.13‰利润6.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1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5亿元,比上年增长69.23%。 2006年,江苏垦区预计销售收入可达到100亿元,进入省属国有企业前五强行列。 “十一五”时期,江苏垦区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一体,即做大做强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母公司本部经济。两翼,即积极推进以产权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为主要途径的直属二、三产业经济;积极推进以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为目标的农场经济。 到2010年,江苏垦区将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利润10亿元以上;一、二、三产业结构达到52:43:25;人均生产总值2.4万元,职工人均收入1.6万元,农场城镇化水平70%,垦区总体上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垦区从五个方面抓好社会主义新农垦建设:企业经济实力、竞争力、贡献率大大增强;职工经济收入有较大增长;社会保障能力有很大提升;生产生活环境有很大改善;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饮品,被誉为“国饮”,而其保健、疗病功能近来又被世人重新认识。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发现并开始利用茶。茶也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农垦系统有15个垦区产茶,每年生产各类茶叶大约4万余吨。目前我国以及农垦系统茶业发展情况如何,有些什么经验和问题,是本期“特别策划”所要向大家讲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甘肃农垦平凉垦区。给平凉农业总场所属的张老寺农场、万宝川农场、五举农场和总场机关造成了重大灾情,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全场农业生产设施、部分职工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损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22.9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