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江西省引进的强桑1号、金十、丰田5号和农桑14号4个良桑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良桑品种各有优势,其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种湖桑32号,经济效益显著,综合性状均表现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8,(4):36-37
正近几年,我省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各地掀起栽桑热潮,随着传统桑树栽种模式改变良桑嫁接苗的需求量日渐增大。为更好地服务我省"川桑"产业发展,推动良桑苗木产业化进程,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川桑品种,我场于2018年启动建设良桑苗木繁育基地,不断实践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且成熟的良桑品种扩繁育苗技术,供参考。1育苗准备1. 1地下害虫防治播种前3个月结合施用油枯使用辛硫磷颗  相似文献   

3.
<正> 优良的桑品种是获取蚕茧优质高产的条件之一。几年来安康地区依靠从外省区调购良种桑苗,扩大良桑栽植面积。仅县河乡八七年初由浙江调入经移栽的二年生良种苗木二万多株,蚕农购买良种桑苗就支出一千多元。由于长途运输、经栽植后苗木成活率只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同时也带来了病菌传播,有伤蚕农兴桑积极性。为了加快繁育推广良桑品种,结合我所在农村进行桑蚕茧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八七年我所在县河乡建立了八个良桑品种的接穗供给和六个良种繁育基地。当  相似文献   

4.
<正> 阆中市重视良桑繁育普及,经南充市府验收,良桑化程度达90%以上,列为南充市前茅。良桑化促进了蚕茧增产,1995年全市四季养蚕16万张,产茧335万公斤(收购量),增长39万公斤,增长13.3%。面临丝绸疲软不利形势,市委、市府加强领导,教育蚕农“低谷”不动摇。高峰见效益。扎扎实实抓好科学育桑,在全市普遍推广质量高的保坎61、红星5号、湘7920、石钴1176等优良桑品种。  相似文献   

5.
对青引1号等4个燕麦品种,在海晏地区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4个参试品种均能正常生长,且能高产,但种子不能完全成熟,其中加燕2号饲草生产性能最佳,但不适宜建设种子田。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甘肃中部高寒区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19年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有代表性的东乡县引进了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东乡县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主要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饲用型玉米品种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春播均能适期收获。各品种的干草产量与穗长及叶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茎叶比与粗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酸性洗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金凯5号’和‘陇单4号’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达23 425.64 kg/hm2和22 083.64 kg/hm2,适合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从青海引进的5个燕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产量、营养成分进行了观测,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缓解甘南地区枯草季饲草供应不足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从抽穗期到盛花期的推移,5个燕麦品种的干草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粗蛋白(C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抽穗期林纳综合性能最优,其余为青引1号加燕2号甜燕麦和青海444。初花期综合性能表现为林纳青引1号甜燕麦青海444加燕2号。各品种在盛花期综合性能均优于前两期,其中加燕2号综合性能最好,其次为甜燕麦林纳青引1号和青海444,此时加燕2号干草产量、NDF、ADF均高于其它4个品种(P0.05),甜燕麦CP高于其它4个品种(P0.05),其它4个品种间C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总体性能和对当地的适应性,加燕2号、甜燕麦、林纳和青引1号可以在当地建植,且宜在盛花期青刈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引进饲用玉米鲁单9066、金凯3号、先玉335、文玉3号、丰贮1号5个玉米品种在临夏川塬灌区试验种植,结果表明5个饲用玉米品种均适合临夏川塬灌区种植,其中丰贮1号在产草性状上均优于其他4个饲用玉米品种,其生育期为159d,株高达到312.12cm,叶片数达到14.53个,鲜草产量达到8 545.23kg/667.7m2,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幸玫 《蚕学通讯》2006,26(2):13-14
以引进的不同良桑品种作母穗材料,对不同地点、不同海拔高度的低产桑园进行改良试验,对比调查桑品种的成活率及养蚕效果,结果表明叶质及成活率差异细微。将不同地域及海拔高度的低产桑园进行改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青贮玉米为我国南方农区最重要的青贮饲料制作原料,本试验用南方农区应用较广泛的4个国内青贮玉米品种和引进的4个国外青贮玉米品种,在江苏南京地区研究其生长适应性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国内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普遍好于国外引进品种,其中国内品种科多4号、白顶1号和新青2号生物产量均较高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但新青2号叶片宽大,叶片数多,叶茎比高,植株高度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表现优良,适于南方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引种试验经过笔者1974年进西农读书,发现校桑园品种多,激起了本人观注。经调查,于1975年寒假,选择了15个良桑品种带回江安,在留耕区中坝公社黄豆冲队,进行了精心嫁接和培护,全部成活。并进行挂牌调查各品种生长情况和适应性,从中发现6071良桑品种为优。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盆栽试验检测分析湘7920、湘桑6号、粤桑11号、农桑14号4个栽培桑品种的幼苗在重金属离子镉(Cd)、铅(Pb)复合胁迫下的生长状态和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选择适合应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生态恢复的桑品种。每个供试桑品种的幼苗均设置低、中、高共6组浓度梯度的Cd、Pb复合胁迫处理区。低浓度Cd、Pb胁迫有促进桑苗生长的作用,中、高浓度的Cd、Pb胁迫抑制桑苗的生长;4个桑品种中,湘桑6号、湘7920的幼苗长势相对较好。4个桑品种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均随着2种重金属离子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均随着重金属离子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高浓度的Cd、Pb胁迫能显著降低4个桑品种幼苗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降低粤桑11号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中浓度Cd、Pb胁迫能显著提高农桑14号与湘桑6号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依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湘桑6号、湘7920可作为重金属污染耕地生态恢复的栽培桑品种。  相似文献   

13.
21种紫花苜蓿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藏“一江两河”高海拔河谷地区豆科牧草种植的发展需求,试验研究了21个国内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的21个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以鲜草产量为评价指标,德宝、新疆大叶、甘农4号和中兰1号4个品种的适应性优于其他苜蓿品种;以种子产量为评价指标,阿尔冈金最优.通过聚类分析综合考虑,新疆大叶、甘农4号和德福在高海拔河谷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进行大面积种植以提供优质蛋白饲草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择出适宜于宁夏盐池县干旱风沙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试验选用"辽原1号原种""科多四号""中原单32号""辽原一号三代"4个品种与当地种植的"中单2号"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辽原一号原种""中原单32号"属抗病力强、高抗倒伏、耐寒、耐旱型品种,是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的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为我国南方农区最重要的青贮饲料制作原料,本试验用南方农区应用较广泛的4个国内青贮玉米品种和引进的4个国外青贮玉米品种,在江苏南京地区研究其生长适应性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国内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普遍好于国外引进品种,其中国内品种科多4号、白顶1号和新青2号生物产量均较高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但新青2号叶片宽大,叶片数多,叶茎比高,植株高度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表现优良,适于南方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菁松皓月、两广二号、华康2号、华康3号、872×871 5个蚕品种为材料,进行全龄人工饲料适应性筛选养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菁松皓月的4龄健蛹率、4龄结茧率、F1代两日孵化率等指标皆高于华康2号、华康3号和872×871品种,整个饲养周期中两广二号生长发育整齐度高,极少见病死蚕,健康性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经过一个家蚕饲养世代的调查研究,结合5个蚕品种试验综合表现得出,两广二号对饲料适应性最强,健康指标、产丝量指标、产卵质量、F1代孵化情况等都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7.
农桑系列等5个新桑树品种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农桑系列等5个新品种的品比试验表明: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盛东1号、育71.1和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发芽率分别高25.4、20.1、22.2、14.8、16.2个百分点,生长芽率分别高18.6、15.6、17.0、12.0、10.3个百分点;以建园后进入盛产期的2005-2006年2年的667m2桑园全年产叶量的调查结果看,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盛东1号、育71—1较对照品种湖桑32号分别高34.3、31.5、29.0、28.8、27.4个百分点,参试的5个桑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种。5个新品种的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均较为优良,适宜楚雄彝族自治州推广栽植,栽植时以农桑8号为主栽品种,农桑14号、盛东1号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18.
2014-2015年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安康学院三个单位的7个桑树品种进行了试验鉴定,本批参鉴桑树品种生育期均比对照早,抗寒性强,生长芽率均比对照低,秋米条产叶量均比对照高;产叶量高的品种有鲁插2号、鲁插3号、鸡桑变、9312等;发芽率高的品种为鲁插3号、鲁插2号、9312。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桑园的生产能力,重要的是选择优良品种栽培。因此,培育良桑品种是基本的重要的工作。关于桑育种及品种改良,自古就有很多基础研究,以及应用这些研究的试验和实业。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的表现情况,参考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流程,设置2个生产示范点和4个实验室鉴定点,对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进行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川蚕30号”平均24 h疏毛率和3龄起蚕率均在95%以上,克蚁产茧量3.36kg、健蛹率97%,其实验室饲养成绩全面优于对照。丝质成绩方面,茧丝长达1 200 m以上、洁净95分以上。试验表明:“川蚕30号”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良好,其后期饲养、蚕茧质量和缫丝成绩均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