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茬口安排水果玉米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鸡腿菇在7-8月份装袋接种,9月中下旬在玉米宽行间预留的栽培槽内,将发好菌的鸡腿菇菌袋放在槽内,脱袋覆土,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出菇。二、模式栽培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2.
鸡腿菇[Coprinuscomatus(Mull.exFr.)S.F.Gray],是一种草腐菌、土生菌,菌丝成熟后,接触土壤才能生长发育成子实体。野生鸡腿菇多生于肥沃土壤上,基物多为腐烂的杂草、秸秆或畜粪。传统的鸡腿菇栽培以棉籽壳或废棉为主要原料,而最近实验成功的利用玉米秸秆栽培技术,降低了生产成  相似文献   

3.
王东明  冯福娟 《食用菌》2007,29(6):40-41
通过鸡腿菇菌袋室内越冬、吸水树脂保湿培养、海绵保湿培养,发现鸡腿菇不覆土也能出菇,认为土壤微生物不是鸡腿菇出菇的关键因素,而适宜的含水量和湿度条件则是鸡腿菇出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地将菇耳类高等真菌纳入粮菜作物立体种植,取得了单位面积菇耳粮菜的综合丰收。玉米地鸡腿菇立体种植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玉米地保湿、透气、遮阳的环境,最大限度满足了鸡腿菇的生长需求,笔者利用当地的苹果渣作原料,在玉米地栽培鸡腿菇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5.
竹林下仿野生栽培鸡腿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利用韶关丰富的竹林资源以及草菇菌糠资源,笔者以草菇菌糠为主要培养料,通过熟料袋栽、发酵料袋栽及熟料框栽3种方式进行竹林下仿野生栽培鸡腿菇试验。比较3种栽培方式鸡腿菇的菌丝长势、子实体形成时间、生物转化率,得出加入磷肥以熟料袋栽栽培的方式最优,其菌丝雪白,浓密粗壮,生产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6.
对鸡腿栽培覆土材料、覆土厚度、出菇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豫北农田沙壤土添加一定比例的平菇菌糠较沙壤土更适宜作为鸡腿菇覆土材料;覆土厚度2~3 cm时,鸡腿菇产量最高;不脱袋半袋立式栽培,接种端面朝上覆土这种栽培方式更适宜。  相似文献   

7.
鸡腿菇的常规覆土栽培法是脱袋覆土,这种方法给山洞、室内栽培带来了搬运土繁重的工作量。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法:将发好的菌袋从中切断,断面置于1m宽的厢(地)面上,菌袋可紧密排列,然后去掉  相似文献   

8.
EM在苇末基质发酵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忠贵  李萍萍 《食用菌》2004,26(1):28-29
本文研究了不同EM浓度、不同发酵时间对苇末基质的处理效果及对鸡腿菇菌丝生长、菌袋成品率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用浓度为0.2%~0.4%的EM发酵苇末基质,可以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效果和菌袋成品率;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使苇末栽培鸡腿菇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20%。  相似文献   

9.
如何利用废料栽培鸡腿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栽培白灵菇、玉笋菇、金针菇等一些食用菌时 ,由于多种原因 ,比如气温突然升高大量烧包 ,接种技术操作失误大面积杂菌感染、管理不严鼠害频繁等等 ,往往产生大量不能正常出菇的废菌袋 ,如将之抛弃 ,则造成原材料严重损耗。其实 ,这些废菌袋包括一些产菇后营养未完全消耗的菌袋 ,其中的废料都可以变废为宝 ,再次利用。因鸡腿菇具有适应性广、抗杂菌能力强、对培养料要求不高的特性 ,且口味鲜美 ,蛋白质含量高 ,经济价值较好。因此可以利用那些废料来栽培鸡腿菇 ,以提高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 堆沤发酵先把废菌袋外面的塑料剥…  相似文献   

10.
王兴国 《食用菌》1993,15(4):23-24
用甘蔗渣袋式栽培黄背木耳,成本低、效益好、原料来源广。我们经两年多的栽培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生物效率达16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安排栽培季节根据我地的气候条件,每年可安排春、秋两季,春季于2月下旬~4月上旬培育菌袋,5月上旬~6月中旬出耳;秋季在7月上旬~8月中旬培育菌袋,9月上旬~10月下旬出耳。  相似文献   

11.
于8月中下旬育越冬番茄苗,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12月上旬开始收获,4月收完,667m2产番茄8000-10000kg,然后去掉棚膜,5月上旬播种生长期110天左右的春玉米,9月中旬收获,667m2产玉米6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2.
污染料栽培鸡腿菇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底我们将平菇、鸡腿菇、金针菇等的污染菌袋和劣质菌袋发酵后栽培鸡腿菇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污染料的堆制发酵 将污染杂菌的菌袋和劣质的菌袋剖开取料,按5%和0.1%的比例分别加入生石灰和克霉净,调节含水量65%左右,拌匀进行常规堆制发酵。每次投料1500kg,共堆制3次,约4500kg。2 装袋播种及培养 采用 28cm × 50cm的聚乙烯塑料袋,按5层菌种4层料层播法将发酵好的料装袋接种(瑞七菌株),接种量为15%。料袋要求两头紧中间松,四周紧中央松,并在装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鸡腿菇进入广州食用菌市场,已为不少市民所接受,同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本所引进鸡腿菇新品种G 015进行了栽培试验,从中总结栽培技术。鸡腿菇G 015菌种引自湖北华中食用菌栽培研究所,菌丝生长温度10~35℃,最适22~28℃,子实体形成温度12~30℃,以15~24℃为最适,属中温型菌类。子实体丛生,色洁白。1季节安排9月初制作原种,经20 d左右的菌丝培育,9月中下旬则可接种培育种,再经20 d左右的培育后,栽培种则可脱袋安排出菇。2菌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均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培养料配方:棉籽壳78%,麸皮20%,生石灰2%。棉籽壳等原料必须是新鲜、…  相似文献   

14.
九月     
《北方园艺》2007,(8):76-76
9月节气:白露、秋分。进入白露、秋分季节,玉米、大豆、棉花,要做好收获工作,抢时间进行整地,做好下茬小麦的播种准备工作。9月下旬是整地的季节,整地要注意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另外,9月是大白菜病害的防治时期,要重点搞好白菜病害的防治工作,并要加强大白菜的水肥管理。同时,9月是果园脱袋的时期,要给果实及时脱袋,强化果实着色,提高果实的商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栽培的经济效益。进入9月,在果树管理方面,苹果、梨树要清除徒长技和过密枝,撑吊果枝,回缩过长技。下旬晚熟果树品种要进行除袋,摘叶转果。喷施天达2116和止烂…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鸡腿菇适应性强、可用多种农副产品如棉籽皮、玉米芯、麦草、稻草、玉米秸杆等做培养料 ,方法简便灵活 ,投资少 ,见效快 ,收益高 ,人工栽培简单粗放 ,生产周期短 ,培养料到用率高 ,生物效率可达 15 0 %~ 2 0 0 %。由于鸡腿菇菌丝抗衰老能力强 ,以及不沾泥不出菇的特点、生产者可在农闲大量培育菌袋 ,然后根据气温、市场动态来分期分批安排出菇、或采用异地出菇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既适合农户家庭种植 ,又可以进行规模化 ,工厂化周年生产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栽培温度及季节安排 鸡腿菇菌丝生长温度3℃~ 38℃ ,最适 2 4℃~ 2 8℃ ,…  相似文献   

16.
1适时适法摘袋 一般红色品种宣在采前10~15d除袋,果商不要全红果时,可在采前7~10d除袋。元帅系等中熟苹果在8月下旬至9月上句除袋,红富士苹果宜在9月中下旬至10月5日除袋。套纸袋的黄色、绿色品种,应在采收时带袋摘,或采前5~7d摘袋。  相似文献   

17.
任志敏 《食用菌》2014,(5):43-44
<正>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姬松茸栽培一般在菇房中或荫棚内。笔者从2011年尝试姬松茸在与春玉米等高秆作物套种。菇粮套种是一项重要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也是一种农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融合的经济循环模式。该技术以春玉米中后期荫郁环境为姬松茸提供良好生长发育场地,采用熟料制袋技术,提前制作姬松茸菌袋,待春玉米长到大喇叭口发育期,把姬松茸菌丝发育成熟的菌袋转移到春  相似文献   

18.
鸡腿菇袋栽高产技术汤泽生,苏智先,何清君(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南充637002)毛头鬼伞(Coprinuscomatus)又名鸡腿菇,是一种土生菌、草腐菌,它有一个不同于其它食用菌的重要特点,就是菌丝长好后要接触泥土才会很好出菇,这对于调节...  相似文献   

19.
张福元  郭智 《食用菌》2006,28(3):26-27
本试验以玉米秸秆为主料混合腐叶土栽培鸡腿掂,进行了培养料配方中不同加土量、不同玉米秸秆用量对鸡腿菇生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料中,玉米秸秆混适量的腐叶土栽培鸡腿菇是完全可行的,在供试的5个不同加土量配力中,以25%加土量的配方较为适宜;在供试的4个不同玉米秸秆用量的配方中,以35%的秸秆加入量较为理想,二者均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菇体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古田县是银耳主产区,年生产银耳2亿袋以上,每年有10万吨的废菌糠,本项目以银耳废菌糠再利用为主要目标,开展利用银耳废菌糠为主要原料进行高产栽培鸡腿菇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