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应用常规的气象资料,分析了1980—2012年临夏春季28例霜冻灾害,从形成强霜冻灾害的气候特征、霜冻灾害类型、灾害成因等方面,揭示当地春季霜冻灾害的特征,并提出了经济花果树类、农作物霜冻灾害防御对策,其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是栽培技术法、喷药法、烟幕法、灌水法、覆盖法等,近年来在当地春季农业霜冻防御实践中,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部门愈发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根据不同区域气象灾害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日常气象防灾减灾效率,避免当地人群受到气象灾害影响,推动当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佛山市三水区气象防灾减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了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分析了未来三水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路径,旨在有效增强日常防灾减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港市是一个地级市,辖区内港口、海洋、矿产、旅游、农林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占有该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气象局采用了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港市是一个地级市,辖区内港口、海洋、矿产、旅游、农林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占有该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气象局采用了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5.
商洛市烤烟生长期内主要气象灾害区划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洛地区烤烟种植十分广泛,烤烟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但商洛山地立体气候也为烤烟适宜栽植带来一定风险。为科学有效地挖掘各地气候资源,服务当地精准脱贫,为一乡一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结合商洛气候特点及气象灾害观测资料,对烤烟生长期内主要的气象灾害冰雹和干旱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利用Arcgis10. 2软件制作完成商洛市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①同一灾害风险等级下,概率值相同的地区通常以片状分布;②不同灾害风险等级下,高、中、低风险区在各县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林敏  林建 《现代农业》2010,(11):88-89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本文分析了乌兰察布市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发生特点,举例说明了灾害给我市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指出人们应掌握当地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预测、防御,尽量减轻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耿俊萍  胡宝霞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99-300,307
根据气象灾害的发生次数、发生地点及当地的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和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等,利用ARCGIS软件插值法进行各种因子的风险区划,得出风险区划图,可为防灾、减灾以及灾害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也是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做防御决策的一项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空间结构对风雪荷载十分敏感,风雪荷载作用下动力失稳临界风速的确定是网壳结构抗风雪设计的关键。为了研究风雪荷载共同作用下球面网壳的动力响应特性,通过建立K8-8型单层球面网壳有限元模型,利用MATLAB程序获取随机风速时程曲线,分析了不同支座形式和雪荷载不同分布情况对球面网壳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强支座约束有利于提高球面网壳整体抗风性能,迎风面最外两环布置均布雪荷载较全跨均布雪荷载和半跨均布雪荷载所确定的动力失稳的临界风速更低,为最不利雪荷载布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西藏地区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已经成为我国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西藏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并针对气象灾害对农业产生的严重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期有效防御和应对气象灾害,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市霜冻气象灾害发生的成因、气候特点和对当地农业产生的影响,总结当地霜冻灾害的基本预报方法以及预警级别,为当地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艳秋  陈宇  吴曼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60-1661,1692
利用2000~2012年辽宁省设施农业遭受暴雪及大风气象灾害的灾情资料和降雪量、大风观测资料,对辽宁省设施农业灾情的时空分布、强度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及大风是造成辽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暴雪灾害主要出现在2~3月,且与辽宁暴雪频次空间分布基本对应,主要出现在辽河流域及以东地区;大风灾害主要受辽宁春季大风和夏季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在4、7、8月,主要出现在沈阳、大连及辽宁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查阅资料,联合实际分析西藏山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西藏山南地区气温比较适宜,并无严寒与酷暑,但降水情况不均,且不同月份与季节差异比较大,日照资源在6月份之后逐渐减少;在气象灾害方面,各种气象灾害基本均会发生,暴雨、大风灾害对农作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连市7个观测站197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2010年的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全市平均年降水量显著偏多,气温偏低,日照异常偏少,相对湿度和雷暴日正常,大风日偏少,大雾日偏多,无霜期偏长。气象灾害较多,年内发生持续低温、雪灾、海冰、冰雹、大雾、暴雨、大风、雷电等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给农业、林业、水资源、水产养殖业、交通和旅游等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且低温寡照,农业收成正常,气候上属于一般年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0年后汛期一次东风波雷雨大风天气。[方法]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径向速度资料,对2010年8月4~5日东风波雷雨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雷雨大风发生的环流形势、东风波风场和动力热力结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等。[结果]此次雷雨大风天气发生在深厚东风波槽前的东北风区域。发生时,副高位置偏北(脊线35°N),北支槽的东移迫使副高分裂成东西2环。东环副高西伸、鞍形场环流有利东风波生成发展。随着东风波发展西移,在其槽前影响区域,高空东风分量下传,使低空东北风显著加大,出现雷雨大风天气。雷雨大风发生的区域,中低层气流气旋式辐合,近地层反气旋式辐散,下沉运动明显;并具有中高层趋干冷、低层趋暖湿的热力结构。4日,超级单体风暴处在发展阶段,具有明显中气旋和钩状回波特征(中小尺度特征)。5日,广东中西部出现飑线和大风区、逆风区特征。中气旋、钩状回波和飑线、大风区、逆风区多普勒特征对雷雨大风短临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结论]该研究揭示了一些对当地预报此类东风波雷雨大风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干旱、霜冻、冰雹、雪灾、大风等是乌鲁木齐达坂城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其特征及影响,并从多个方面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巍  曲岩  陈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94-6895
利用2008年11月1目的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辽宁省营口地区的渤海北部海面由西南风5级转偏北风7级的过程。结果表明:11月1日8:00地面的南高北低的形势场和较大的气压梯度配置是11月1日中午营口地区的渤海北部海面(团山测站)产生西南风5级、瞬时最大风速达13.9m/s的7级阵风的主要天气形势;11月1日傍晚营口地区处于地面冷锋东移南压过境冷平流冲击处,冲击带来的强烈大风以及气压梯度异常递增导致在20:00前后营口地区的渤海北部海面出现7级偏北大风;这是典型的渤海北大风个例。  相似文献   

17.
在青海省1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和青海三江集团主要灾害调查资料中选取8个站点的灾害观测资料,分析了近11年来青海省对农牧业生产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干旱、霜冻、冰雹、低温冷害、干热风、风灾、雪灾等是影响青海农牧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地适宜,根据不同的作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防御措施,试图减轻各种灾害对农牧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渤海海峡大风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统计了烟台、大连沿海共6站1975~2005年共31年的逐日风资料,进行了大风的分区对比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海岛站不仅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大,能较好地代表渤海海峡大风的情况;渤海海峡大风的主导风向为NW-NNE,大连沿海以北大风为主,烟台沿海春秋季南大风次数明显增多;偏北风和偏南风时风力较大,而偏东风和偏西风时风力较小。南隍城大风增幅大,增速快,大风日数明显偏多,风力偏大。渤海海峡大风增大时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结论]该研究可为渤海海峡大风预报服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3年4月29日大风天气过程,海平面气压梯度弱,预报有一定难度,若漏报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农业损失.因此,对这次弱气压梯度下大风成因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大风预报和农业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冷锋过后的偏北大风过程,但地面冷高压前沿气压梯度小,因此这次大风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不是海平面气压梯度,而是由变压风、冷平流、动量下传、前期显著回暖等引起,另外,T639、EC细网格和GFS数值预报模式的10m风场产品对这次过程的平均风向风力预报较好,江苏WRF模式的10m风场预报部分站点平均风力偏大,但对阵风的预报指示意义很好。检验结果表明,江苏WRF10m风场对阵风6级以上的大风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宁夏1978~2007年自然灾害(旱灾、洪涝灾害、风雹灾、霜冻灾害、病虫灾害及其他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伤人口)、牲畜伤亡、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粮食减产、经济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及同期物价指数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定量化模型,在灾害等级划分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将宁夏自然灾害分为轻灾害区、小灾害区、中灾害区、大灾害区等4个灾害等级区域,进一步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特征,并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自然灾害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