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植物微观结构的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年从事电镜技术工作的经验,作结合在电子显微镜实验中出现较多的问题,介绍两种优化试验方案,主要使用技术和技术关键:①植物叶片的处理和观察;②植物花柄脱落部位情况的研究。这两个类型样品的观察方案,都是对植物某一个器官的整体到局部,表面到内部,微观结构到超微观结构的系统观察。它基本能够涵盖对不同植物微观形态分析的方法,在植物样品研究中可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畜禽血液年产量达到上百万t,营养价值极高,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其中血浆蛋白营养丰富,可发展潜力大,需更多地探索研究。本研究通过鸡血浆蛋白经150 W固定频率超声处理0、5、10、20、30 min处理后,利用SDS-PAGE探究鸡血血浆蛋白的亚基组成,圆二色谱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荧光光谱分析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变化,表面疏水性测定超声波处理对疏水基团的影响,自由巯基含量测定蛋白质的变性程度、粒径分布,研究超声处理对血浆蛋白的分解作用,Zeta电位仪测定表面电荷来研究血浆蛋白的稳定性及扫描电镜研究蛋白质微观表面结构等,全面透彻地研究超声处理对血浆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的超声处理不会破坏鸡血浆蛋白的亚基组成和二级结构,但会显著影响蛋白的三级结构、表面性质、粒径分布和表面微观形态。同时,超声波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自由巯基含量因先暴露增加后又被部分包埋而减少,经过超声处理的血浆蛋白平均粒径明显低于未超声处理的样品,疏水性先增加后因亚基聚集而减弱并保持稳定。本试验为扩大血浆蛋白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对表面密实材变形固定及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高温热处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木材压缩变形固定方法,以往研究中大多对木材进行整体热处理,但整体热处理方式耗时长能耗大,且表面密实材仅仅是表面几毫米的密实层需要固定,因此有必要探究一种适合表面密实材的变形固定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热压机对表面密实材进行表面热处理,并对不同条件处理后的试件进行回弹率、表面硬度、耐磨性、材色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热处理对表面密实材变形固定和性能的影响。结果热处理对固定木材表面的压缩变形效果显著,且吸湿、吸水和水煮回弹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温度高于200 ℃,延长处理时间会造成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降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密实材的明度差、红绿轴色品指数差和黄蓝轴色品指数差的绝对值增大,色差增大,材色变深。热处理后各吸收峰的吸光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越明显,在高温作用下木材3大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由于热解反应导致其含量降低,另外影响木材尺寸稳定性的羟基和羰基的数量也相应减少。结论热处理可以对表面密实材进行有效地变形固定,但提高处理温度或延长处理时间会导致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降低以及材色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静电处理提高甘蓝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静电处理的方法提高或恢复种子活力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重视.国内刘福全等都曾用静电场处理农作物种子,观察到提高与恢复种子活力的作用和增加产量的效果.笔者曾报道过静电处理黄瓜、番茄、青椒种子,提高种子活力的结果,本文是以甘蓝种子为试材,用静电处理的方法进行提高种子活力与增加产量的试验结果. 材料与方法试材为中甘11号和报春,由鞍山市种子公司提供. 静电处理种子的方法如图所示.将种子尽量单层撒布在接地的金属板上,在金属板上部20~40厘米处架设数根0.6毫米的不锈钢丝电  相似文献   

5.
矮壮素种子处理对夏季菠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叶菠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矮壮素浸种处理对夏季菠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浸种能明显抑制夏季菠菜抽薹,且对菠菜生长无不良影响。利用矮壮素浸种,可以解决夏季菠菜生产上的抽薹问题。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光周期对大蒜植株假茎长和株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中大蒜为试材,5-6叶期进行温度(15℃、20℃、25℃)和光周期(14h和10h)处理,研究了温光互作对大蒜植株初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温度与幼苗期光周期处理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竹醋液处理黄瓜育苗基质对基质微生物和苗期根圈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醋液处理育苗基质会增加基质中细菌的数量,减少真菌的数量,而放线菌数量以0.5%处理的最多。所以,0.5%竹醋液灌根,有利于黄瓜根圈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表面活性剂含量对石蜡乳液改性中密度纤维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为蜡基防水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方法  以58号石蜡、司盘80、吐温80为原料制备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分别为2%、4%、6%、8%的4组石蜡乳液,并用于对中密度纤维板试件进行常压浸渍处理。利用接触角测量仪评估中密度纤维板试件表面被水润湿和渗透的能力;通过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试件表面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分析。  结果  与未处理材相比,处理材的初始接触角增大,且接触角和表面液滴体积下降速率明显减慢;对处理材而言,随着石蜡乳液中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处理材的初始接触角减小,接触角和表面液滴体积下降速率加快。FESEM和XPS结果表明:增加石蜡乳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会导致试件表面更为平滑,同时使得处理材表面的C1/C2值减小。  结论  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石蜡颗粒更容易在试件表面碰撞聚集,同时生成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双层结构,处理材的表面润湿性由于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和亲水基团数量的增多而提高。降低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有助于降低石蜡乳液改性中密度纤维板的表面润湿性,对蜡基防水剂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酶法提高木材渗透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借固体发酵法制备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云杉、臭松和柞木等试材进行酶法处理,可以扩大木材中液体流动的通路,提高其渗透性。详细探讨了酶活性大小、作用时间和各种试材渗透性之间的关系,检验了酶处理材对CCA水溶性防腐剂的吸收量,并以枕木为对象,作了枕木的酶法处理以及吸油量比较。在试验条件下,木材渗透性最高可提高90%以上,对防腐油的吸收量可增加16%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凤仙花和茶花凤仙为试材,研究秋水仙素处理质量分数和时间对2种试材的多倍体诱变效应,通过植株形态特征、气孔数量及大小、染色体数目的观察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用w=0.5%的秋水仙素处理72~96 h的植株材料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凤仙花的变异率最高,达29%。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28,二倍体对照为2n=2x=14。四倍体叶片长、宽、厚均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增大,花径增加、花瓣增多,单朵花观赏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研究微波对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比较不同功率微波处理后烟叶微观结构的细致变化。[结果]微波处理可以使烟叶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有效的膨胀;当微波功率0.6 W/g时烟叶膨胀率随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微波功率0.6 W/g时烟叶膨胀率趋于稳定;微波处理还对烟叶的导管纤维束等内部组织带来不同程度地破坏,从而影响烟叶的燃烧等化学性能。[结论]该研究为微波工艺在烟草应用中的工艺和加工条件优化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用马铃薯病毒X、Y(PVX及PVY)标准抗原和抗体,结合电子显微镜制样方法,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进行免疫电镜检测研究.适宜工作条件室温20~25℃,抗体孵育10min、抗原吸附5min.在组培苗中检测到3种病毒粒体:PVX、PVY及类似烟草脆裂病毒(TRV)的短样杆状粒体.  相似文献   

13.
To study the sequences of short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s (SINEs) evolution in some allopolyploid genomes of Aegilops, 108 Au element fragments (a novel kind of plant SINE) were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in 10 species of Aegilops, which were clustered into three different groups (A, B and C) based on their related geuome types. The sequences of these Au element fragments were heterogouous in di-, tetra-, and hexa-ploids, and the deudrograms of Au element obtained from phylogenetic analysis were very complex in each group and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15, 15 and 22 families, respectively. In this study, three rules about Au elements evolution have been drawn from the results: i. Most families were composed of Au element members with different host species in three groups; ii. Family 1-6 in Group A, Family 1-6 in Group B, Family 1-4 and Family 6-13 in Group C contained only one, apparently highly degenerate Au dement member (a single representative elemeut); iii. Elements generally fell into clades that were species-specific with respect to their host species.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u element evolution in Aegilop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To study the sequences of short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s (SINEs) evolution in some allopolyploid genomes of Aegilops, 108 Au element fragments (a novel kind of plant SINE) were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in 10 species of Aegilops,which were clustered into three different groups (A, B and C) based on their related genome types. The sequences of these Au element fragments were heterogonous in di-, tetra-, and hexa-ploids, and the dendrograms of Au element obtained from phylogenetic analysis were very complex in each group and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15, 15 and 22 families,respectively. In this study, three rules about Au elements evolution have been drawn from the results: i. Most families were composed of Au element members with different host species in three groups; ii. Family 1-6 in Group A, Family 1-6 in Group B, Family 1-4 and Family 6-13 in Group C contained only one, apparently highly degenerate Au element member (a single representative element); iii. Elements generally fell into clades that were species-specific with respect to their host species.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u element evolution in Aegilop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富集溶液中Au(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绘出了利用活性炭自溶液中吸附Au(Ⅲ)及改性试验结果。在溶液酸度CH+=2~3mol·L-1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较强,经NH3·H2O、苯胺等改性后的活性炭增强了对Au(Ⅲ)的吸附作用,回收率可达98.0%。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地灵花叶病害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寄主鉴定、介体鉴定、电镜观察和生理性病害鉴定等方法,对陕西省地灵花叶病害进行了系统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灵花叶病害不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而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声法获得钇钡铜氧(YBCO)和乙醇混合溶液,采用聚焦脉冲激光轰击浸于流动无水乙醇中的金靶,连续制备得到纳米金和乙醇混合溶胶.将纳米金和乙醇混合溶胶直接滴入接收器中的YBCO和乙醇混合溶液中,经干燥获得纳米金掺杂的YBCO材料.结果发现,纳米金未明显改变YBCO的吸放热现象,对样品的组成影响不大;掺杂0.01%、0.05%重量比例的纳米金后YBCO的结晶度和超导转变温度Tc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单宁原位固化及其对AU(Ⅲ)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富含单宁的落叶松树皮为原料制备吸附材料,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Au(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以甲醛作为交联剂可以实现落叶松树皮中单宁的原位固化;当温度为303 K,pH=4.0,Au(Ⅲ)的初始浓度为5223 mg/L时, 该吸附材料对Au (Ⅲ)的平衡吸附量达到Au(Ⅲ)1 821.9 mg/g,而且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进一步增大.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较大,最佳pH 为4.0.该吸附材料对Au(Ⅲ)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固定床吸附实验表明,当原料液的浓度为Au(Ⅲ)239.2 mg/L,流出液的体积约为117个床层体积时才达到穿透点.分析表明,原位固化落叶松单宁对Au(Ⅲ)的吸附为氧化-还原吸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内蒙古地区常见农田杂草(10科22种)种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着重了解各科植物种皮表面纹饰的特征,比较不同科、属、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种皮表面纹饰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系非保守性状,科间差异显著,在属以下类群的分类学研究中尚有较高的价值。研究结果不仅为植物检疫、种子鉴定,还为植物分类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实验室玉米淀粉生产的最适宜条件,并对浸泡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正交试验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浸泡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适宜的浸泡条件为:浸泡时间48h,浸泡温度55℃,SO2浓度0.2%。显微分析结果为:在适宜的浸泡条件下,蛋白质基质分解充分。浸泡效果的好坏与蛋白质基质的分解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实验室玉米淀粉的浸泡工艺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