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作物滴灌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西省永济、稷山、原平、侯马、万荣等县在棉花、葡萄及日光温室蔬菜上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具有显著的"三节"、"两省"、"两增"功效。"三节":①节水: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813~2 685m3/hm2,节省投资408.75~1 342.5元/hm2,水分利用率提高36.5%~43.5%。②节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节肥90~225kg/hm(2纯养分),节省投资420~1 800元/hm2,肥料利用率提高15.2~24.2个百分点。③节药:实施滴溉施肥,有效调节了作物生长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使病虫害发生率降低20~70个百分点,节省农药投资150~1 470元/hm2。"两省":①省地:滴灌省去了畦灌的渠系占地,一般节地3%~5%,增加收入570~7 500元。②省工:滴灌施肥田比常规田节省劳动用工60~150个/hm2,节省投资600~1 500元/hm2。"两增":①增产:与常规田相比,增产棉花8.26%/hm2、葡萄22.22%/hm2、日光温室蔬菜3.76%/hm2;②增效:与常规田相比,棉花增纯收益1 992.45元/hm2、葡萄增纯收益19 226.55元/hm2、日光温室蔬菜增纯收益19 796.25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冬暖大棚黄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冬冠3号黄瓜为材料,在田间其他管理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对滴灌施肥和漫灌冲肥2种不同的灌溉施肥方式比较,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冬暖大棚黄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滴灌施肥对冬暖大棚黄瓜生产中节肥节水、产量、品质、水分生产效率、土壤环境、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可节肥130.95~1 733.55 kg/hm2,节肥率3.7%~49.5%;节水705.0~910.5 m3/hm2,节水率21.0%~27.1%;增产13 215~23 475 kg/hm2,增产率达9.9%~17.6%;Vc含量提高10.8~12.8 g/kg,提高率8.65%~10.2%;水分生产效益提高6.33~10.18元/m3;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1.1%~32.9%、3.0%~3.7%和8.8%~26.8%;增加收益38 650.5~59 158.5元/hm2,增收率达20.2%~30.9%。  相似文献   

3.
结合文献资料,探讨滴灌水肥一体化对果蔬综合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提高蔬菜、果树的综合效益。蔬菜方面,最高增产19%,有效节肥13%~50%,节水最多可达70%,增收19 605~173 970元/hm2;果树方面,最高能节肥73.3%,增产67.0%,最高增收206 302.5元/hm2。由此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节水节肥,提高农户收入,改善农户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番茄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日光温室条件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对番茄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高效和省药的特点。与常规漫灌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1 192 m3/hm2,节水率达19.9%;与常规漫灌相比,产量提高8.6%~14.6%,产值增加24 142~30 173元/hm2,产投比提高1.60~1.86;滴灌水肥一体化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5 876元/hm2。  相似文献   

5.
冀东平原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提高设施蔬菜水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设置2个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滴灌施肥与畦灌冲肥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辣椒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节肥效果,能够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同时提高水分利用率。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节肥2 265 kg/hm2,节肥率40.3%;节水5 670 m3/hm2,节水率60.0%;增产6 435 kg/hm2,增产率达7.2%,为今后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设施辣椒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滴灌施肥条件下设施蔬菜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3,(8):25-27
采用日光温室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滴灌施肥方式对设施蔬菜产量的影响以及节水节肥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蔬菜产量的情况下,滴灌施肥方式相比常规施肥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效果。滴灌施肥条件下,黄瓜和番茄均能达到目标产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增产幅度不明显;两茬蔬菜共节约水量2387m3·hm-2,节水24.7%;其中黄瓜和番茄全生育期分别节水1720m3·hm-2和667m3·hm-2。一个轮作周期内两茬蔬菜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分别节约了22.7%,44.0%,30.8%。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地区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具有省水、省地、省力、省肥、增产、增效的特点。吐鲁番地区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单作棉膜下滴灌地比常规棉田节本增效3 112.5元/hm2,节水率达43%;瓜套棉膜下滴灌较常规瓜套棉增效5 695.5元/hm2,节水率达43.5%,且还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具有较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金正大”控释肥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银桂  徐守明  王恒祥 《农技服务》2010,27(7):853-853,863
为探索控释肥在射阳县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金正大"控释肥在棉花上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区比常规肥区皮棉增产5%,成桃多4.5万/hm2,比配方肥区增产4%,成桃多3万/hm2。控释肥区比常规肥区增效1335元/hm2,比配方肥区增效59元/hm2。  相似文献   

9.
低产田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低产田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水稻肥料利用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肥料利用率还是产量及经济效益,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配方施肥经济产量均比常规施肥要高,配方施肥籽粒产量7 045.5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850.5 kg/hm2,增幅13.7%,肥料成本比常规施肥节省58.5元/hm2,净收益增加2 269.8元/hm2。配方施肥下氮、磷、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7.22%、44.22%、38.14%,常规施肥下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5.40%、14.00%、7.17%,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肥平均利用率提高21.82、30.22、30.9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固镇县棉花配方施肥对比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棉花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2.3%,节约化肥成本228元/hm2,新增纯收益600元/hm2;较不施肥增产40.6%。  相似文献   

11.
露地葡萄滴灌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战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79-4181
[目的]为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畦灌+传统施肥、滴灌+专用肥1、滴灌+专用肥2、滴灌+专用肥3,共4个处理,研究露地葡萄滴灌专用肥的施用效果。[结果]滴灌处理润湿区域和非润湿区域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6%~19%、11%~14%。3个滴灌处理的葡萄穗果数与果实重量均高于畦灌处理,产量显著增加,分别增产20.0%、14.9%、14.7%。专用肥3处理的葡萄果实Vc含量显著高于畦灌处理,专用肥2和专用肥3处理均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滴灌施肥的总施肥量比畦灌+传统施肥节省25.5%。[结论]滴灌施肥可以为葡萄提供合理的水分与养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和葡萄的产量及品质,减少施肥量。  相似文献   

12.
生物有机肥料在温室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几种叶菜类蔬菜为试验材料,探讨生物有机肥料对温室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蔬菜专用肥(对照)相比较,①在增产性能上,3种生物有机肥料可使蔬菜产量提高15.1-37.3%。②在提高品质上,3种生物有机肥料能有效地降低苋菜和芹菜可食部分的NO3^-含量和芹菜粗纤维含量,其中芹菜NO3^-含量的降低幅度达1198-1947mg/kg。③施用大三元生物有机肥的土壤盐分(EC)含量最低,0-10cm耕层的盐分为0.79mS/cm,比对照低0.24mS/cm;10-20cm耕层的盐分为0.55mS/cm,比对照低0.10mS/cm。可见,在温室栽培条件下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叶菜类蔬菜产量、品质和降低土壤盐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功能菌型复合肥在蔬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以结球甘蓝为试验材料,在露地和大棚两种种植环境下,设置不施肥(CK)、普通复合肥(CF,600 kg· hm-2)、功能菌复合肥1(BF1,600 kg· hm-2)、功能菌复合肥2(BF2,600 kg·hm-2)、功能菌复合肥1减量25% (25%BF1,450 kg· ...  相似文献   

14.
新型茶园专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酸化的综合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习惯施肥作对照,试验了新型茶园专用有机肥(以茶渣、中草药渣为主要原料)在改良土壤酸化,促进土壤养分均衡,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茶园专用有机肥使土壤pH值比基础值提高了0.14~0.54,改良土壤酸化效果显著;而习惯施肥则使土壤pH值比基础值下降了0.27~0.40,加剧土壤酸化趋势.就土壤养分效应而言,在同等养分用量条件下,茶园专用有机肥速效养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习惯施肥,缓效养分供应能力与习惯施肥无显著差异,增加了土壤矿质元素供应.施用茶园专用有机肥可使茶鲜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金萱和英红九号产量分别增加6.4%和7.8%,增产提质作用明显.在经济效益上,施用茶园专用有机肥的净产值显著高于习惯施肥,增效幅度达6.5%~7.9%,平均每667 m2增收1249~6544元.  相似文献   

15.
在多种蔬菜上对无公害蔬菜专用肥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公害蔬菜专用肥对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有显著效果,施用该专用肥料后,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36.5%~56.1%,提高产量11.4%~14.8%,提高Vc含量6.11%~51.25%,降低投入1798元/hm2,增加收入6598~10954元/hm2。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CK:鸡粪有机肥8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1(T1:用量为15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2(T2:用量为30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3(T3:用量为450 kg· 667m-2),研究了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番茄的单株果数、单果重、产量、V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的番茄产量显著提高了169.1 kg· 667m-2,增幅达8.75%。与CK相比,T2和T3处理的番茄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3.3%和15.4%,T1、T2和T3处理的番茄可溶糖含量显著增加10.7%、13.9%和15.9%。T3处理的番茄纯效益较CK处理显著增加8.89%。综上所述,在试验地区域番茄生产重生物有机肥的推荐用量为300~450 kg· 667m-2。  相似文献   

17.
武清区设施黄瓜灌溉施肥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设计滴灌施肥与传统水肥两种不同模式,对水肥利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菜田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节肥效果,能够提高蔬菜产量和收益。与对照相比,灌溉施肥技术节省水肥药分别为52%,46.4%,42%,提高产量20%,纯收益提高35.5%。该研究为今后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菜田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化肥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同时,低利用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料显示,科学施肥,降低化肥用量,产量不但不会降低,反而略有增加,在本地小麦、玉米上的试验也表明,小麦在减少20%化肥用量基础上,增产615kg/hm2,增产率11.6%,节约化肥投资306元/hm2,增效984元/hm2,节本增效1290元/hm2,氮肥利用率达到41%,比原来30%提高了个11百分点;玉米采用以上技术,在减少20%化肥用量基础上,平均增产750kg/hm2,,增产率11.1%,节约化肥投资174元/hm2,增效1050元/hm2,节本增效1224元/hm2,氮肥利用率达到41%,比原来31%提高了个10百分点。因此,推广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科学施肥技术,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