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红皮云杉中提取莽草酸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根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以莽草酸的得率和纯度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在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红皮云杉中莽草酸匀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3 min,提取料液比为1∶10.3。在最佳条件下,莽草酸的得率可达0.84%,莽草酸的实际纯度可达6.15%。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山杏仁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山杏仁蛋白的提取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与水平,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较优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山杏仁蛋白的等电点为4.1;其较优工艺条件为:pH 9.0,液料比为14 mL/g,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60min。采用该工艺条件,山杏仁蛋白的提取率达到92.35%。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红枣为原料,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红枣中的多糖,以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次数4个因素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比较显著的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研究。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对多糖提取率进行多元回归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红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5 min,微波功率830 W,液料比37∶1,提取次数3次,多糖的提取率为6.78%.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复合酶法提取山茱萸多糖的工艺条件。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由纤维素酶2.0%、果胶酶2.0%、中性蛋白酶1.5%组成的复合酶,在浸提时间69min,浸提温度50℃,pH值3.8时,酶法提取山茱萸多糖的得率最高,山茱萸多糖实际最大提取得率为5.54%。  相似文献   

5.
以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多糖得率为试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超声辅助提取桔梗多糖得率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桔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150 W,在此条件下桔梗多糖得率为8.108%,达到理论值8.172%的99.22%。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菌丝体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超声波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桑黄菌丝体多糖的得率作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RSM) 对超声波的提取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桑黄菌粉0.1g,提取时间260s,液料比49∶1(mL∶g), 提取功率464W,提取两次,桑黄菌丝体多糖的得率为13.19%.桑黄菌丝体多糖得率比常规水提法高,同时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松茸菌丝体多糖的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时间、水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菌丝体多糖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M)。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松茸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菌丝体干粉0.1 g,提取时间223 s,超声波功率427 W,水料比69.7∶1(mL∶g),得率预测值14.52%,验证值为14.3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9%,提取2次,得率为16.29%。对超声波提取松茸菌丝体多糖进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松茸菌丝体多糖对.O2-清除作用较好,最大清除率为19.32%;对.OH清除作用显著,最大清除率为88.24%。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粉虫幼虫为原料,石油醚作溶剂提取其油脂,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料液比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得出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9℃、提取时间10.1 h、提取料液比2:50,在此提取条件下油脂的实际提取率可达31.51%,比单因素试验最高提取率高出2.34%.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可优化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工艺,得到理论最佳提取条件,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9.
以薇菜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薇菜中提取多糖,在微波辅助提取薇菜多糖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微波提取薇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了脱色工艺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薇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薇菜与水的质量比为1∶32,在微波强度为539W的条件下提取35s;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浓度是25%、脱色时间为2h、脱色温度为40℃、加入量为50%;最后经醇沉、离心分离、脱蛋白、透析、洗涤、冷冻干燥得纯薇菜多糖。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木耳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兼用真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浸提工艺。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及水浴浸提时间等因素对黑木耳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20W,超声时间13min,液料比132,水浴浸提时间3.1h,黑木耳多糖得率可达16.59%。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杜仲叶中的绿原酸,研究乙醇质量分数、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优选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拟合实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多元二次方程,并对各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运用Design-Expert 8.0 Trial软件优化得到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工艺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1、乙醇质量分数40%、提取温度61.4℃的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0.872 8%。  相似文献   

12.
为给板栗功能成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板栗仁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以板栗仁中多酚物质的得率为考核指标,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和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板栗仁中多酚物质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  相似文献   

1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桑黄Inonotus sanghuang子实体中多糖的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在前期预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按2:1:1组成复合酶对桑黄子实体进行酶解处理,添加量为2%,温度50℃,p H 6.5,在水溶液中酶解1 h。然后对工艺中的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进行优化。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中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60.6 W,液料比32.5:1,超声时间32.7 min,多糖得率可得3.31%,与理论值3.46%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的粉碎粒度、液固比和蒸馏时间3因素研究其对草果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影响草果挥发油提取率因素水平的区间,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草果中挥发油的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得到一个预测草果挥发油含量的回归方程Y=2.77+0.11X1-(3.750E-003)X2-0.22X3+0.14X1X2+0.15X1X3+0.12X2X3-0.41X12-0.38X22-0.33X32。草果挥发油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草果粉末过30.7目筛,液固比9.9倍,蒸馏4.68 h,其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达2.750%,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水提醇沉法提取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饼粕多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 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油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 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 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多糖提取最 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 1:25(g/mL)、提取时间 78 min、提取温度 60 ℃,在此条件下油茶多糖提取率为 (11.29 ± 0.20)%,与预测值偏差 0.18 个百分点,因此优化后回归方程对预测水提醇沉法制备油茶多糖的 提取率分析具有可靠性,三因素中料液比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利用麻栎多糖资源,探讨了热水浸提法提取麻栎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对其纯多糖进行了初步分析。以麻栎多糖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进行考察,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到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90℃,液料比25∶1(mL∶g),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65%。麻栎粗多糖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两步分离纯化后,得到2种纯多糖OP-1和OP-2。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OP-1和OP-2的纯度较高,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经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OP-1是由木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中性杂多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86∶0.7;OP-2是由核糖、葡萄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的酸性杂多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42∶0.21∶0.56;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ELSD)法测得OP-1的重均分子质量为444.8 ku,OP-2的重均分子质量为121.2 ku。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提取金丝小枣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通过分析5种枣的化学成分,确定了金丝小枣为提取枣多糖的较佳原料。探讨了超声波提取枣多糖的优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枣多糖得率与纯度的影响,得出枣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86~96 W,提取温度45~53℃,提取时间20 m in,料液比1∶20(g∶mL),枣多糖得率7.63%,纯度35.57%。与传统的水浴浸提法相比,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且提高了枣多糖得率与纯度。同时,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两种方法所得枣多糖,可知其化学结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黄夏 《辽宁林业科技》2019,(3):10-13,72
多糖是醋栗果实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成分。以醋栗果实为原料,以醋栗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醋栗多糖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4种影响因素中,提取温度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醋栗多糖得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提取时间44min,超声功率100W,提取温度57℃,水料比为29∶1,在该条件下醋栗多糖得率为15.79%。该结果为醋栗果实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及功能性成分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酶法对黑木耳多糖进行降解试验研究。用β-葡萄糖苷酶以温度、pH值、酶用量、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响应面法优化设计,DNS法测定其还原糖释放量。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当每3mL多糖加入0.02%葡萄糖苷酶0.4mL时多糖浓度为0.3%、温度55℃、pH值5.5、反应时间20min。响应面优化后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降解温度55.9℃、pH值5.58、酶用量0.475mL。  相似文献   

20.
以接骨木果实为原料,优化接骨木挥发油提取工艺,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接骨木挥发油提取得率为响应值,在液料比、反应时间、颗粒大小3因素3水平下对提取率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了液料比57.6 m L/g、反应时间37.4 min、颗粒大小49.6目为最佳提取条件,提取得率为4.5658%,与理论预测的数值比较相近,表明模型方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