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我国水产养殖自古以来形成以四大家鱼为主体的肥水养殖和投草养鱼的技术和理论,尤其是解放后在肥水养鱼的水质管理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使以鲢鱼为主体的精养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养殖管理上最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有机物质增加,水质发生重大变化,鱼病发生增多。鱼病的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产养殖环境不断恶化,水产养殖病害逐渐增多,已成为影响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病害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疾病以及真菌引起的疾病等。在鱼类养殖过程中,不同季节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如越冬过后鱼类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较大、抗病能力差;春季水温回升时鱼病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如草鱼老三病,其次是寄生虫病、水霉病等;夏秋季节鱼类大量摄食,生长旺盛,养殖水体鱼类密度大,池底开始恶化,水体分层  相似文献   

4.
高温季节(7~9月)天气炎热,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摄食量强度大,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此时水体中有机质污染加剧,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病原生物也迅速繁衍,极易暴发各种鱼病,直接影响全年的产量和效益,所以说是养殖管理匕最难的季节。笔者综合多年从事鱼病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将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夏季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雷阵雨多,既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季节,也是易出现暴发性疾病、浮头泛池等重大损失的季节。鱼类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其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耗氧量增加,而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藻类繁衍和微生物耗氧量也会大增,如控制不当则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一般分为三点:①水质问题。大量投食造成鱼类排泄物剧增,有机质污染加剧,水体缺氧,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造成水质不良。②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造  相似文献   

6.
乐瑞源 《中国水产》2011,(10):64-65
网箱养鱼由于产量高、投饲量大,鱼类排出的代谢物也多,养殖一段时间后,网箱下面的沉积物多,周围水体水质严重恶化,导致网箱养殖区域在养殖几年后,网箱鱼类应激反应剧烈、鱼病增多,甚至污染严重不能养鱼。  相似文献   

7.
蒋亚强 《中国水产》2010,(10):63-63
炎热的夏季既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病害多发,鱼、虾类死亡率高的阶段。这期间水产养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水温高,提升有机质污染的危害性对养殖的鱼、虾类危害增大。随着水温升高,鱼、虾类的摄食量增加,排泄物也相应增加,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作用加快,当排泄的有机质大量积累超过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时,就会产生各种危害性,导致水质变坏,鱼、虾病增多,严重的会造成鱼、虾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高产养殖水体的载鱼量较高,投饲施肥的数量大,残剩饲料、肥料和鱼类排泄物增多,在缺少有效水质管理技术的情况下,水质迅速恶化,鱼病和泛池事故频繁发生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养殖效益.渔业生产实践表明,提高水质管理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鱼类生长潜力,增加养殖产量;而且发病和泛池死鱼事故的机率明显减少,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产养殖业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对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水产养殖的鱼类疾病一年四季都在频频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鱼病,减少养殖生产的经济损失,笔者将不同季节易发生的各种鱼病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技术介绍给广大  相似文献   

10.
鱼病是影响水产养殖业稳产、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也从未停止过对鱼病的研究和防治。对目前有关鱼病调查资料的统计,鱼病种类已高达百种以上,鱼病流行对养殖业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使经济遭受极大损失。面对这种现象,许多养殖人员束手无策,也有一些渔场养殖员工,则乱用鱼药,结果不但没治疗好病鱼,反而破坏了水体的生态条件,甚至污染了一方水土。 这些盲目的做法,主要是缺乏有关鱼病的科学知识,因此要想养好鱼,提高鱼产量,掌握鱼病防治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一、血病与环境的关系 鱼的生存离不开水,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11.
每年高温季节水产养殖对象病害增多,死鱼死蟹时有发生,因水质恶化造成的大批死亡对渔业生产影响颇大。去年,我站进行鱼病防治的重点放在防止养殖水体水质恶化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秀江 《齐鲁渔业》2004,21(6):44-45
近年来,随着池塘养殖集约化程度和鱼产量的不断提高,鱼病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水温高,鱼类生长代谢旺盛,水体巾对鱼类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水质较差,鱼类的各种病原体也易大量繁生而引起鱼病。夏季鱼病,来势猛,危害大,一般的防治方法难以奏效,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方式由粗养转变为集约化高密度养殖。随着产量的增加,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频频发生,从而导致鱼类病害不断发生。因此,水质调控作为水产养殖的常规技术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环境控制不好,极易造成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富集,最终导致养殖动物的质量和产量下降。要做好水质调控,必须了解水环境参数,主要有p H、溶解氧、氨  相似文献   

14.
鱼儿离不开水,要养好鱼首先要养好并管理好池塘水体。水体作为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的生长。对于采用驯化养鱼技术来说,由于驯化养鱼,采取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投喂颗粒饲料,特别是池塘水体夏秋季节温度较高、日照时间长,鱼类生长较快,投饵量较大,排泄物增多,导致水质变化较快。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部分,其产量占淡水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近些年来,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观念,过度追求眼前经济效益,盲目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导致大量的高蛋白饲料的残饵和鱼类排泄物在养殖环境中积累,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这不仅造成减产,甚至大面积爆发鱼病,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夏季光照强,水温高,鱼类摄食量增多,是淡水鱼养殖的关键时期。但同时受降雨增多、持续高温等因素的影响,养殖鱼类面临水质污染、浮头泛塘、鱼病暴发等危害。因此广大养殖户应积极克服夏季的不利因素,加强养殖管理。1注意水质调控夏季水温高、光照强,浮游生物繁殖迅速,鱼类生长快,摄食量增多,排泄物也随之增多。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或缺氧。藻类病死后产生的藻毒素还容易导致鱼类中毒。因此在高温季节要注意水质调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方式由粗养转为集约化养殖,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同时,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也给水质带来严重污染:水体中悬浮物增多,BOD、COD、N、P含量增加,溶氧量下降,蓝绿藻大量发生,水环境恶化,导致鱼类病害频繁发生。据对我国30个省(市、区)74个养殖品种全年病害测报显示,2004年我国监测到的水产养殖病害有126种,病害造成的损失151亿元。。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水环境,不但是健康养殖的需要,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水环境污染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将养殖鱼池中主要水质条件的关键控制点和调节技术作初步简述。  相似文献   

18.
开放性水域鱼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开放性水域陆续被开发利用 ,而且养殖品种、养殖模式也多种多样。由于开放性水域具有水体面积大、水体流通快、管理调控难等特点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或控制鱼病是开发利用开放性水域的养殖主要问题。由于在池塘中遍洒药液、清塘消毒等常规治疗方法不适用于开放性水域 ,因此 ,在放养时选择健康优质的鱼种 ,在养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 ,是开放性水域养殖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1 鱼类致病因素概述在开放性水域中 ,鱼类主要的致病因素有四点 :( 1)自然因素 由于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如 :气温水温的急…  相似文献   

19.
何顺昌 《中国水产》2009,(11):53-54
蒙自地区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水面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实现了高密度、集约化、强化投饵、施肥的养殖,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于管理措施不当,养殖品种交换、引进、运输频繁,检疫制度的缺乏,养殖池塘的老化,加上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等原因,使水体水质趋于恶化,为鱼病病原体的繁殖传播创造了条件,因而鱼病频繁发生,流行面愈来愈广,危害性日趋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夏季临近,光照强,水温高,鱼类摄食量增多,淡水鱼养殖进入了关键时期。但同时受降雨增多、持续高温等因素的影响,养殖鱼类面临水质污染、浮头泛塘、鱼病暴发等危害。因此广大养殖户应积极克服夏季的不利因素,加强养殖管理。一、注意水质调控夏季水温高、光照强,浮游生物繁殖迅速,鱼类生长快,摄食量增多,排泄物也随之增多,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或缺氧,藻毒素还容易导致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