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马铃薯》2016,(5):268-272
以平菇菌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袋栽方式,研究加入0(CK),5,10,15和20 kg/100kg的马铃薯淀粉渣对平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测定了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速度、出菇产量和平菇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加入不同量的马铃薯淀粉渣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马铃薯淀粉渣最佳加入量为15 kg/100kg,其栽培的最佳配方为马铃薯淀粉渣15%、玉米芯35%、木屑26%、棉籽壳15%、石膏粉1%、玉米粉6%和石灰2%,在此栽培基质配方下平菇菌丝生长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牡耳1号"为供试菌种,采用亚麻屑替代木屑作为基质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设6个配方处理,亚麻屑替代量分别为0,15%,30%,45%,60%,78%。结果表明:利用亚麻屑部分替代阔叶木屑作为基质栽培黑木耳可行,采用麻屑替代阔叶木屑作为栽培基质,可促进黑木耳菌丝体生长速度,加快菌丝愈合,促进黑木耳原基形成,添加一定量的亚麻屑可提高黑木耳子实体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亚麻屑替代量在45%以下均适合栽培黑木耳,其中亚麻屑替代量为30%的配方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机械剥制苎麻副产物栽培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平菇培养基配方,从苎麻副产物中分离到苎麻骨(处理A),苎麻骨、苎麻壳混合物(处理B),苎麻骨、苎麻壳、苎麻叶混合物(处理C),并用它们分别取代配方中的棉子壳,以传统配方为对照,做平菇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剥制苎麻的副产物栽培平菇,发菌期间菌丝生长迅速,配有40%麻骨的A处理及其40%麻骨、麻壳混合物的B处理的菌丝生长速度都达到0.60mm/d,而对照只有0.55mm/d,差异极显著;其中处理A菌丝满袋日期也比对照提早0.7d。在出菇期间做好管理,40%的苎麻骨、苎麻壳混合物栽培平菇能得到第一潮菇182.3g的产量,并且用苎麻副产物栽培得到的平菇,质量性状较好,一般菇体较大,蛋白质和糖含量都较传统用棉籽壳做配方的高,其中糖含量指标3个处理在整体上都要比对照高出16%左右,并且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除了C处理略低于对照外,其余两个处理都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将去皮后的新鲜苎麻骨晒干,加工成0.2-0.3cm大小的颗粒,通过不同用量添加到杂木屑、棉子壳中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①当用量不超过50%时,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良好,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杂菌污染率低,且子实体生长发育良好,产量较高;②以30%麻骨粉与杂木屑或棉子壳混合,比单纯用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要好,生物转化率提高约10%左右,麻骨粉可以代替部分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麻骨粉30%为栽培食用菌的最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置3个以上处理和重复进行以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为主要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闽牧42为主要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杏鲍菇、鲍鱼菇、榆黄蘑、草菇五种食用菌,生物学效率分别可达114.23%、75.70%、85.57%、101.40%、40.56%;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7.72、1:9.47、1:2.45、1:2.74、1:3.89。子实体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杏鲍菇、鲍鱼菇、榆黄蘑均与稻草培养料栽培的同类食用菌均达极显著差异。子实体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以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鲍鱼菇、榆黄蘑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1.69%、18.22%、35.48%;E/T值分别为36.16%、42.63%、42.17%;E/N值分别为0.57、0.74、0.78,接近或超过FAO/WHO提出的40%的参考蛋白模式和E/N值应在0.6以上的标准。可见,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是栽培多种食用菌的优质培养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产量,其中添加棕榈配方的茶树菇平均单袋产量可达277.7 g,比杂木屑配方的产量(178.9 g)提高了55.2%左右。但是菌丝的生长速度随着加入棕榈原材料量的增加而减缓,特别是棕榈仁粕,当其量达一定值时,茶树菇菌丝生长缓慢甚至无法满袋,且无法正常出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在杂木屑配方中适当添加棕榈丝纤维或者棕榈仁粕,以提高茶树菇产量。  相似文献   

7.
朱留刚  孙君  张文锦 《茶叶学报》2019,60(4):144-150
为拓展平菇栽培基质来源,本研究采用茶树枝条为主要基质原料,研究不同茶枝配比:0(CK),20%(PF-5),40%(PF-4),60%(PF-3),80%(PF-2),100%(PF-1),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子实体氨基酸组分等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体在试管培养条件下,不同配方上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其中以PF-1上生长速度最大为6.76 mm·d^-1,高于CK的6.39 mm·d^-1(p<0.01)。而在实际生产栽培中,菌丝体在各配方上生长速度均大于8 mm·d^-1,但差异不显著;不同茶枝替代比例处理下,平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差异明显,前两潮菇总产量以PF-4最高达每袋1059.06 g,生物学效率为89.06%。茶枝栽培平菇其子实体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变化规律均为:PF-5>PF-4>CK>PF-3>PF-2>PF-1;各配方氨基酸总量以PF-5最大为25.7%,高于CK组24.35%;必需氨基酸:PF-5(10.13%),PF-4(9.84%)与CK比较增幅5.3%和2.29%;氨基酸总量与蛋白质的比值以PF-4最大为81.51%,较CK组提高3.42%。各处理产投比以PF-1最高可达2.38,是CK组的1.56倍;其他配方产投比均高于CK组的1.53。综上,研究表明利用茶枝栽培平菇技术具有可行性,且既能提高茶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红掌为试验材料,研究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替代草炭减量作为无土盆栽基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介质替代草炭,降低草炭含量的基质配方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栽培效果。初步筛选出适宜红掌生长开花的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优化组合体积配比为熟料介质40%+草炭60%。用该熟料介质替代草炭,使得草炭减量的红掌无土盆栽基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甘蔗渣为主料,啤酒糟为主要辅料,通过研究姬菇6号、新选700、特抗650和夏抗50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和生物转化率等指,标优化出比较适合蔗渣栽培的平菇品种和栽培配方。正交实验极差结果显示,影响4个平菇生物转化率的主次因素为啤酒糟>麸皮。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宜的麸皮是蔗渣栽培平菇增产的关键;姬菇6号、新选700、特抗650和夏抗50均在配方4(A2B3)上生物转化率最高,即啤酒糟15%、麸皮10%的配方上生物转化率最大,其生物转化率分别为160.06%、140.89%、178.75%和125.87%。结合4个菌株出菇时的农艺性状得出,姬菇6号比较适合以甘蔗渣为主料,啤酒糟为辅料的培养基栽培。  相似文献   

10.
从采集于云南临沧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编号为YAASM4672,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了9种栽培种培养基,测定其栽培特性。结果显示,采集到的菌株YAASM4672为灵芝(Ganoderma lingzhi),其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该菌在2号栽培种配方上,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覆土组优于露地组)表现最好。菌丝体白色,长势浓密,38 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5.89±1.01) mm/d;菌盖黄色,直径达66.00 mm,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4.14±1.07) m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菌柄褐黄,其长度、直径分别达到84.00 mm、18.00 mm。驯化的野生灵芝菌株YAASM4672人工栽培最优配方为:78%玉米芯、18%米糠、2%高粱粉、1%石膏粉、1%白砂糖,覆土能促进其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最佳的柴达木野生大肥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方法]以柴达木野生大肥菇为供试菌株,以发酵棉籽壳、发酵干牛粪、小麦粒等为主料,轻质碳酸钙等为辅料配置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研究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对柴达木野生大肥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上柴达木野生大肥菇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母种培养基为PDA、PT、CDA培养基,其菌丝长势良好,洁白浓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麦粒、牛粪和发酵棉籽壳、牛粪及麦草屑2种培养基,菌丝纯白、浓密,发菌率均为100%;各级菌种适宜培养温度为20~25℃。[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人工驯化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草珊瑚加工残余物对灵芝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黄灵芝、紫灵芝为对象,研究草珊瑚加工残余物与花生麸结合对菌丝生长、生物转化率及药用成分的影响。[结果]草珊瑚加工残余物直接用于原种、栽培种菌丝生长时,黄灵芝、紫灵芝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5%~45%、15%~30%;发酵草珊瑚加工残余物培养菌丝时,黄灵芝、紫灵芝所需发酵时间分别为9~15 d、12~15 d,促进黄灵芝、紫灵芝子实体生长与药用成分提高的添加量分别为45%~60%、30%~45%;黄灵芝在含发酵草珊瑚加工残余物60%条件下,添加花生麸1.5%~2.0%可进一步提高生物转化率、药用成分含量;紫灵芝在含发酵草珊瑚加工残余物45%条件下,添加花生麸1.0%~1.5%可使生物转化率、药用成分含量进一步提高。[结论]可对草珊瑚加工残余物与花生麸在食用菌上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亚麻屑栽培灰树花的可行性,采用亚麻屑替代部分木屑作为基质栽培灰树花。根据木屑和亚麻屑不同比例设置6个配方,其中亚麻屑的添加量0%~78%。通过比较不同配方下的菌丝形态和出菇期间的子实体农艺性状,获得最佳亚麻屑添加量。结果表明:亚麻屑的最适添加量为15%~30%,此时灰树花的产量和品质与对照组相当。在该条件下,利用亚麻屑栽培灰树花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栽培大球盖菇最佳的栽培基质发酵程度。[方法]以玉米芯作为原料,根据配方制成栽培大球盖菇的栽培基质,以发酵温度≥50℃有效温度为基础,分别使栽培基质发酵48、72、96、120和144 h,在相同生长发育条件下研究不同发酵程度对大球盖菇菌种菌丝生长产生的影响。[结果]在发酵温度≥50℃发酵120 h的栽培基质中菌丝长势最好,菌丝分布均匀、致密、粗壮、洁白,生长速度较快。[结论]可为大球盖菇栽培基质的发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将以橡胶木屑为主栽培的大球盖菇与常见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以期从营养的角度为推广橡胶-大球盖菇模式提供依据。以常见的香菇和平菇为对照,比较大球盖菇的三大类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与香菇和平菇的养分差异。结果表明,与香菇和平菇相比,大球盖菇中占比最大的粗蛋白、总糖、氨基酸总量分别比香菇和平菇高 35.4%和 30.3%,52.7%和 21.3%,58.3%和 45.6%;占比较小的粗脂肪、粗多糖、总黄酮、粗纤维、矿质元素则总体持平或略低。综上所述,以橡胶木屑栽培为主栽培的大球盖菇的营养总体上较丰富,是推广橡胶-大球盖菇模式的有利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CM菌、EM菌和酵素菌3种发酵菌堆制木薯皮基质,腐熟的木薯皮基质与砂子按照体积比为10∶0、9∶1、8∶2、7∶3、6∶4共5种比例制作黄瓜育苗基质,研究不同配比及不同发酵菌对黄瓜幼苗生长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皮与砂子的体积比为8∶2时,用于黄瓜育苗效果较好。EM菌和酵素菌是适宜作为木薯皮的发酵菌,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拟探讨添加不同比例辣木屑作为培养原料栽培秀珍菇对其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辣木屑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但添加60%以上时,秀珍菇产量会显著降低;添加40%或50%时秀珍菇产量无明显降低。添加50%辣木屑时,秀珍菇子实体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而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灰分均无显著差异;子实体的重金属镉、砷、铅和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且均未超出污染标准;子实体硒含量显著升高,并达到富硒食用菌标准。说明辣木屑完全可用于栽培秀珍菇,其适宜使用量为40%~50%;适量的辣木屑可保证秀珍菇产量的同时,提高秀珍菇的品质,特别是可提高秀珍菇的硒含量,是生产富硒秀珍菇产品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甘蔗渣栽培料配方熟料栽培对草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甘蔗渣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稻草熟料栽培草菇,设置6个栽培料配方,观察记录草菇菌丝生长情况及草菇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甘蔗渣替代稻草做20%处理(配方①)是理想的草菇熟料栽培配方,草菇在此配方上的菌丝生长速度稍低于全稻草配方(CK),但在长势、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及投入产出比都强于对照(CK)和其他处理配方。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栽培珍稀食用菌秀珍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峻 《福建热作科技》2006,31(4):16-16,31
为了解决珍稀食用菌秀珍菇[Pleurotus cornucopiae(Paul.:Pers.)Rolland]生产栽培过程中大量消耗林木或大量从外省调入棉籽壳问题,利用玉米秸秆代替木屑和棉籽壳作栽培料栽培秀珍菇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秸秆可以完全代替棉籽壳栽培秀珍菇,其生物效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用玉米秸秆代替木屑(占基质总量50%),秀珍菇生物效率比对照高10.47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同时节省了木屑,解决“菌木”矛盾,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茶屑、茶粉代替木屑、麸皮栽培食用菌的结果表明:1、利用茶屑代替木屑栽培毛木耳、黑木耳、香菇是可行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随着茶屑用量的增加,产量呈递度增长,而且产品内质也有所提高。2、茶粉代替麸皮栽培毛木耳、黑木耳是可行的、适量的比例对产量有促进作用;茶粉对香菇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