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前期制备的澳洲坚果蛋白为原料,经复合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澳洲坚果蛋白肽,采用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各酶解因素对澳洲坚果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同时通过不同分子量(3、10、30 kDa)的超滤离心管对制备的蛋白肽进行初步的分离,并基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不同分子量的澳洲坚果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酶解因素对复合酶酶解制备澳洲坚果蛋白水解度的影响依次为酶解初始pH>复合酶配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最佳复合酶酶解条件为复合酶配比1∶5、酶添加量12 000 U/g、酶解液初始pH 9.0、酶解时间360 min,在此条件下澳洲坚果蛋白的水解度为21.88%;同时,通过分析不同分子量的澳洲坚果蛋白肽组分发现,不同分子量的澳洲坚果蛋白肽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分子量在3~10 kDa的肽段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80.97%,且随着蛋白肽组分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以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总黄酮工艺条件以及抗氧化活性。通过L9(3 4)正交试验得到超声功率为300 W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为45 min、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为50 ℃、料液比为1:60 (g/mL),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638.59±44.26) mg/100 g。通过抗氧化实验发现,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ABTS自由清除能力约为Trolox的2.48倍,总抗氧化还原能力约为Trolox的1.90倍,由此表明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澳洲坚果油提取得率并获得高品质油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澳洲坚果油,并分析提取油脂的理化性质。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溶剂、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以及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正己烷对澳洲坚果油提取率较高;适当增加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以及溶剂量,澳洲坚果油得率均随之增加;通过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澳洲坚果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9.6∶1(mL/g),超声功率为520 W,超声时间为32 min,澳洲坚果油得率达69.1%,2次提取总得率达96.3%。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从脂肪酸成分比例及理化性质来看,澳洲坚果油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DPPH~·、ABTS和0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测定了单宁酶处理乌龙茶水浸出液的抗氧化活性,并以透光率为指标评价浸出液的澄清度,研究了单宁酶处理对乌龙茶水浸出液抗氧化活性和澄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龙茶的水浸出液经单宁酶作用后,对DPPH~·、ABTS~·和0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有增强,其中IC_(50)分别降低了14.5%、15.4%和44.5%;保存4周后,经单宁酶解的水浸出液透光率基本不变(T_(640)为81.10),而未经酶解的水浸出液透光率明显下降(T_(640)由82.67降至33.37),说明茶水浸出液经单宁酶酶解处理后,其贮存稳定性显著提高。因此,单宁酶可有效提高乌龙茶水浸出液的抗氧化活性以及茶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新鲜澳洲坚果青皮为对照组,研究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对澳洲坚果青皮总酚、总黄酮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干燥处理对澳洲坚果青皮总酚、总黄酮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有影响,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对其影响最小,总酚提取量、总黄酮提取量分别为935.61、995.75 mg/hg,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6.83、63.84 mg/L,总抗氧化能力约为Trolox的1.74倍;不同干燥处理后,澳洲坚果青皮总酚、总黄酮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处理后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提取量显著相关(p<0.05)。因此,与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相比,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的保留澳洲坚果青皮中酚类物质,并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适于澳洲坚果青皮干燥处理。  相似文献   

6.
双酶法制备大豆降胆固醇活性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4种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优化其水解工艺条件,研究其最佳水解工具酶及最佳酶解参数。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酶联合应用可作为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工具酶;其最佳酶解参数为:酶解温度55℃、初始pH7.0、底物浓度12%、酶添加量8%、植物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的质量之比为1∶2,水解度可达14.20%;用双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为14.71%的产物降胆固醇活性最高,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为61.67%。  相似文献   

7.
研究木奶果果皮多酚水浴振荡辅助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木奶果果皮多酚的水浴振荡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并以V_C为对照,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提取时间63 min、提取温度65℃、乙醇浓度66%、液料比42∶1(m L/g),木奶果果皮多酚提取量为31.2 mg/g,与模型预测值31.0 mg/g相近,最佳工艺实用性强。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木奶果果皮多酚对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2.3、2.35、0.141 mg/m L,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0.6%、99.1%和61.9%,说明木奶果果皮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超声波辅助蛋白酶制备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为扩大花生浓缩蛋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的溶解度和持水性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底物浓度、pH值、加酶量、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温度和时间对溶解度和持水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8.1%、pH值9.0、加酶量12.5μL/g、超声波频率45kHz、超声波功率150w、温度51℃和时间21min。此工艺下溶解度和持水性理论值分别为77.63%和9.77mL/g。验证试验得到的平均溶解度和持水性分别为78.89±0.53%和9.58±0.26mL/g,与理论值分别相差1.62%和1.94%,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正确性。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和清除自由基、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等4大类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豆粕为发酵原料,利用复合酶酶解方法制备大豆小肽,筛选碱性、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复配酶解豆粕。结果表明:复合酶的最佳配比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为3∶2∶1;酶解条件:p H8.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5 h,水解度为94.55%,苦味值为3;小肽显示分子量分布范围:≤1 000 Da可达74.67%以上,其中≤500 Da占55.61%以上。综上试验结果可知,对比单酶、双酶及3种酶酶解豆粕的水解度和苦味值两项指标,3种酶组合使用更适合于制备水解度高、苦味低的大豆小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火龙果茎多糖的超高压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超高压提取的最优工艺,并从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方面来评价火龙果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火龙果茎多糖的超高压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1(m L∶g)、超高压压力300 MPa、超高压时间4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83±0.02)%。火龙果茎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C_(50)分别为浓度为4.3 mg/m L和5.5 mg/m L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苦丁茶超声辅助不同有机溶剂(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及超临界CO2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不同提取物DPPH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依次为:超声-乙醇提取物>超临界CO2萃取物>超声-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石油醚提取物,羟基自由基和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依次为:超声-乙醇提取物>超声-乙酸乙酯提取物>超临界CO2萃取物>超声-石油醚提取物。GC-MS结果显示,苦丁茶不同提取物中主要有5类物质,共有49种化学成分,7种共有成分。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滤技术分离大豆多肽酶解物,得到分子量在5 KDa~10 KDa与小于5 KDa的多肽,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SCCC)对分子量小于5 KDa的多肽进行分离,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RP-HLPC)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为73.68%的大豆多肽.与未纯化的大豆蛋白酶解物相比,纯化后的大豆多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能力分别提高了43.72%和71.64%.因此,该系列纯化方法所得产物的纯度高,抗氧化能力强,适合于抗氧化大豆多肽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大麻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估大麻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浸提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对总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提取大麻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0(g/m L)、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70℃。在该最优提取条件下,大麻叶总黄酮浸提量为14.28 mg/g。抗氧化试验表明,大麻叶总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1.288 mmol/L Fe SO4,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3.7μg/m L)低于VC的清除能力(IC50=2.3μg/m L),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力相当于0.391 mmol/L的Trolox。该工艺提取大麻叶得到的总黄酮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可为未来大麻叶总黄酮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桑葚汁为原料,分析高压均质处理对桑葚汁中抗氧化成分(总酚、总黄酮、花色苷)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压均质处理压力的增加,与桑葚原汁相比,其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均降低,且经过160 MPa均质处理后降低得最为显著(p0.05),分别减少了39.91%、27.35%、24.41%。经过不同压力均质处理后的桑葚汁的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抗氧化活性与桑葚原汁相比均下降,且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桑葚汁的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抗氧化活性逐渐降低,说明高压均质处理对桑葚汁中抗氧化成分造成了一定降解,进而影响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辽东丁香枝的总提液、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进行抗氧化活性的评定。方法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还原性和总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辽东丁香枝不同部位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总酚含量。结果辽东丁香枝不同部位具有明显的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且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和较高的总酚含量。在清除DPPH自由基体系中,乙酸乙酯层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IC50值最低为0.033mg/m L,正丁醇层和氯仿层的次之,IC50分别为0.0546,0.0638mg/m L,在清除ABTS+自由基体系中,各部位抗氧化活性大小为:乙酸乙酯层总提液氯仿层正丁醇层水层;还原性体系测定中,乙酸乙酯层的还原能力接近于BHT的;乙酸乙酯层的总酚含量最大,为164.7μg/mg,接近BHT的168.2μg/mg。结论辽东丁香枝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法对金柑果皮精油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金柑果皮精油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柑果皮精油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7∶1 m L/g、超声时间1.25 h、超声波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金柑果皮精油得率为2.24%,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金柑果皮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黑曲霉、酵母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0.5%、0.5%、0.5%、0.1%。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柑果皮精油对食用油脂的货架期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刺五加叶不同部位在不同浓度下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评价法和测定还原性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刺五加叶的总提液、10%、30%和50%大孔吸附树脂醇洗脱部位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刺五加叶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强弱顺序为:30%部位>10%部位>总提液>50%部位,随着各部位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增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模型中,在浓度为0.64mg/mL时,30%的部位对ABTS+DPPH自由基模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9.541%、95.331%,与同浓度VC的清除率接近,其次浓度0.64mg/mL的10%部位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6.324%、88.033%。在还原性法测定中30%部位在浓度为0.64mg/mL时,吸光度为2.269,与VC较接近,同浓度时10%部位的吸光度为2.155,次于30%部位。结论刺五加叶抗氧化能力较好,各种评定方法结合分析,其30%部位最好,可以开发为抗氧化剂,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刺五加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桑葚叶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桑葚叶的总酚含量差异及应用价值,以收集引种的40个品种桑葚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叶中酚类物质,以总酚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超声辅助提取桑葚叶总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不同品种桑葚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对不同品种桑葚叶中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桑葚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5 ℃、超声时间30 min、固液比1∶45(g/mL)、乙醇浓度60%,4个因素对桑葚叶总酚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固液比>乙醇浓度。不同品种桑葚叶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条桑五号’总酚含量最高,为(26.35 ± 0.29)mg/g,‘滇桑’总酚含量最低,为(20.44 ± 0.15)mg/g;不同品种桑葚叶抗氧化活性也存在差异,且趋势与总酚含量基本一致,‘条桑五号’桑葚叶抗氧化活性最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为(77.64 ± 0.34)mg/L,总抗氧化能力(FRAP)TEAC值为(2.58 ± 0.11)mmol/g;‘滇桑’桑葚叶抗氧化活性最弱,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为(210.30 ± 0.19)mg/L,总抗氧化能力(FRAP)TEAC值为(0.73 ± 0.04)mmol/g。桑葚叶总酚含量与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选择总酚含量高的桑葚品种栽培,可提高桑葚的综合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超声处理对碱法制备蚕蛹蛋白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响应面优化,研究超声处理对碱法制备蚕蛹蛋白得率的影响,得到了蚕蛹蛋白得率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制备条件,提高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得率。结果表明:NaOH浓度和液固比(V/m)对蚕蛹蛋白得率影响显著(p0.05)。蚕蛹蛋白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20 min,浸提液固比(V/m)60∶1,NaOH浓度0.3%。在此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的得率为88.14%。制备的蚕蛹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FAO/WHO推荐标准,可以作为食品基料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利用番木瓜籽中的蛋白质,以番木瓜籽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超声辅助提取(UAE)与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UMAE)对番木瓜籽蛋白提取的影响,并确定辅助提取方法及条件,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并对番木瓜籽蛋白等电点、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持水性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UMAE较UAE提取番木瓜籽蛋白具有更快速、高效、节能的特点;响应面优化UMAE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90,提取2 min,功率50 W,提取率约为52.31%,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番木瓜籽蛋白的等电点p I4.56,p H4.5时起泡性最好,乳化性、溶解度最低;该蛋白持水能力较低,为(1.58±0.3)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